这糟糠妻谁爱当谁当 第17节
确认院子里并无任何异常后,芸娘松了口气,扬起笑脸道,“夫君,家里一切都好。”
“嗯。”
徐进才关上大门,招手唤来芸娘,“过来扶着我。”
芸娘脸上闪过一丝不耐烦,仍旧笑着来扶他。
“日后我若是不在家,无论谁来敲门,你都莫要应承,记住了吗?”
“记住了。”
想起这几日卧病在床的娘亲和妹妹,徐进才叹口气道,“扶我去娘的屋子里看看。”
芸娘眨巴着眼睛显得一脸无辜,“夫君,我人弱力微,实在搀扶不动娘亲和小姑,故此这几天还未来得及帮娘亲和小姑换洗衣物,夫君你可不要怪我。”
“我怎么会怪你?”
这可是千金不换的妻子,徐进才摸摸她头顶,“是我委屈了娘子,回头我就聘个帮工,日后留个下人在家里,也可以给你搭把手。”
芸娘心里直犯嘀咕,怎么这厮现在像换了个人似的?
不仅事事知道体贴她,还关心起自己的娘和妹妹了?
按理说以徐进才的性子,能下床后应该马不停蹄的去参加什么狗屁宴会才对。
怎么会把心思放在家里?
芸娘暗暗估算了下她和徐进才的体型差异,料想徐进才有伤在身不敢做大动作。
只要她跑的够快,就算徐进才想打她,也摸不到她的衣角。
徐氏母女这几日被她折磨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说不得徐进才待会儿见了他娘亲和妹妹的惨状,就会对她翻脸不认人。
为了避免挨打,她已做好了随时逃跑偷溜的准备。
两人肩并肩来到主屋,一进门一股冲天臭气就险些把两人逼的退出去。
芸娘探头瞧了瞧屋内,“怎么有股…味道?”
徐进才尴尬的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屋子里分明是一股便味儿。
想来应该是娘亲或者是秀秀在床上大解了。
这种情况下,娘和秀秀定然羞愤欲死,他再贸然闯入,岂不是让娘和秀秀更难堪?
“芸娘,”徐进才看着人比花娇的妻子下定决心,“你扶我出门一趟,我现在就去找同窗借钱聘个下人。”
似芸娘这样娇弱美貌的小妇人如何伺候得了两个卧床养病的人?
活了两辈子,这还是徐进才第一次带她去见同窗。
芸娘心里不知是何种滋味,低低应了一声,随后迟疑着道,“我穿的太寒酸了,恐会丢了夫君的脸面,还是夫君自己去吧。”
徐进才看看自己身上月白云锦金边锦服,又看了看芸娘身上发白单薄的旧衣裙,默然无语片刻道,“无妨,随我一起去吧。”
芸娘也不再推辞,搀扶着他出了门。
虽然成婚几个月了,但芸娘从未见过徐进才的同窗。
徐氏日日都派一堆活计给她做,她分身乏术是其一,另外徐进才从未主动介绍同窗与她相识是其二。
两人各怀心思慢腾腾穿过巷子,往镇中心走去。
清水镇在漳州管辖境内,离国都幽州千里之遥,虽然路途遥远,可是漳州境内略有家底的学子们都带着书童不远千里奔赴国都求学。
只有徐进才这般家底不丰的穷苦学子才被迫留在原籍苦苦挣扎。
当然漳州也并非一无是处。
漳州商业繁荣,海运发达,民风开放。更有天下第一书院徽方书院坐落于此,除了国都幽州的国子监,大梁境内属漳州的徽方书院最受莘莘学子们青睐。
并非芸娘看不起徐进才,而是上门借银这事容易,还银就难了。
徐进才现在兜比脸干净,比她还不如。
舔着脸借了银两,届时拿什么还?
更何况请仆人做事岂是那么容易的?
一年到头的节礼赏银,一日三餐的吃食,四季的衣裳鞋袜,这些都是需要主家准备的。
徐家现在吃了上顿没下顿,就算请了仆人也养活不起啊。
芸娘越想心里越没底,她环视了一下繁华热闹的街市,拉拉徐进才的袖子,“夫君,要不我们还是回去吧。”
徐进才只当她羞涩,不愿见外人,轻言安抚道,“不必惊慌,这位同窗实乃君子,定能解我们燃眉之急。”
是吗?
就凭徐进才这样的人品,能交到什么品行纯良的正直之士吗?
芸娘对此很怀疑。
第24章 假山私会
因徐进才行动不便,两人的脚程就慢了许多。
夫妻俩就这么搀扶着走了半个多时辰终于在县太爷府衙前停下。
芸娘虽说含恨重生,但毕竟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媳妇。
她一朝做了亏心事,下毒毒杀婆母和小姑本就忐忑不安,再到县衙这种地方,不免心里发虚。
徐进才知她一介妇人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没往别处想,安慰道,“不必害怕,我们不去前面的署衙,而是去后衙寻我的同窗。此人名吕庭杰,是本地县太爷的公子。他为人乐善好施急公好义,定愿解我们燃眉之急。”
芸娘望了望庄严肃穆古朴庄重的县衙大门,踟蹰着道,“既开口求人,又怎么好空手登门?”
一言惊醒梦中人。
徐进才被芸娘点醒,面色顿时有些尴尬,“还是芸娘想的周到,为夫一时竟忘记了。”
俩人大眼瞪小眼,均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徐进才和芸娘这对小夫妻,是实实在在的一对穷光蛋。
他们在县衙门前站了许久,也没有想出解决之法,反倒引来了衙役们的盘查。
两名身穿皂衣腰挎长刀的衙役面色不善逼近他们,“何人在此盘桓?可是想鸣冤报官?”
徐进才将妻子护在身后,躬身行了一礼道,“诸位有礼,在下徐进才,是吕公子的同窗,今日贸然登门拜访,还请诸位代为通传。”
衙役们见他谈吐颇佳文质彬彬,信了他的话,“请徐公子稍候,我等现在就去禀报吕少爷。”
“多谢这位大哥。”
衙役们匆匆而去。
芸娘躲在徐进才背后瞧了瞧凶神恶煞的衙役们,越发胆怯。
她还从未与官府之人打过交道呢。
不多时,前去通禀的衙役就折返回来,“公子请你们进去。”
“有劳。”
芸娘亦步亦趋的跟在徐进才身后迈入了本地县衙。
前院是办公之地,后院则是县老爷的私人空间。
一名俏丽甜美的丫鬟将他们二人领至一处屋子坐下,“二位请稍等,公子正在见客,稍后就来。”
说罢为他们奉上热茶点心。
为他们奉完茶,丫鬟就规规矩矩的静立一旁等候吩咐。
可是无论是徐进才还是芸娘,都从未使唤过丫鬟,于是三人都异常沉默。
坐立难安的等了一刻钟,只听得门口处突兀响起一道飞扬热情的声音,“劳进才兄久等,实是我招待不周啊!”
芸娘抬眼望去,只见一轻裘媛带面目俊雅贵气逼人的少年公子眼含笑意踏步而来。
一袭玄色暗纹锦袍衬得他越发面如冠玉,眉如星辰。
“是我贸然上门拜访,又怎能说是吕贤弟招待不周?”
徐进才经过一路的折磨,那里又疼又痒,按理说他该起身相迎才是,但他的身体不允许他有大动作,遂起身对吕庭杰施了一礼。
吕庭杰安然受之,落座后疑道,“瞧着徐兄是身子不适?”
徐进才羞红了脸,“我并无不适,”他望了望屋内侍立一旁的婢女,“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实不相瞒,我此次登门是有求于吕贤弟。”
吕庭杰自小在国都长大,什么场面没见过,闻言扬了扬手,“退下。”
婢女领命退下。
待屋内只余他们三人,徐进才拍了拍芸娘的手,“芸娘,你且先去院中候着。”
就是不愿意让她看到自己示弱求人的一幕。
芸娘乖乖点头。
吕庭杰的视线自始至终从未在芸娘身上停留片刻,仿佛对她一介妇人毫不在意。
她关上房门,迈着小步子来到院中。
目之所及,假山流水亭台楼阁应有尽有,可谓是三步一景,五步一观。
院里寂静无声,曲径通幽,芸娘坐在廊下瞧着枝头嬉戏的鸟雀出神。
凉风习习,吹起她的发丝。
芸娘倚靠栏杆,不由叹了口气。
这两日,她明显察觉到了徐进才的变化。
虽不知道徐进才到底为什么突然改变,但他如今处处护着她,实在像个尽职尽责的夫君。
她原本想借李燕归之手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徐进才,或毁了他仕途或让他永世不能翻身。
“嗯。”
徐进才关上大门,招手唤来芸娘,“过来扶着我。”
芸娘脸上闪过一丝不耐烦,仍旧笑着来扶他。
“日后我若是不在家,无论谁来敲门,你都莫要应承,记住了吗?”
“记住了。”
想起这几日卧病在床的娘亲和妹妹,徐进才叹口气道,“扶我去娘的屋子里看看。”
芸娘眨巴着眼睛显得一脸无辜,“夫君,我人弱力微,实在搀扶不动娘亲和小姑,故此这几天还未来得及帮娘亲和小姑换洗衣物,夫君你可不要怪我。”
“我怎么会怪你?”
这可是千金不换的妻子,徐进才摸摸她头顶,“是我委屈了娘子,回头我就聘个帮工,日后留个下人在家里,也可以给你搭把手。”
芸娘心里直犯嘀咕,怎么这厮现在像换了个人似的?
不仅事事知道体贴她,还关心起自己的娘和妹妹了?
按理说以徐进才的性子,能下床后应该马不停蹄的去参加什么狗屁宴会才对。
怎么会把心思放在家里?
芸娘暗暗估算了下她和徐进才的体型差异,料想徐进才有伤在身不敢做大动作。
只要她跑的够快,就算徐进才想打她,也摸不到她的衣角。
徐氏母女这几日被她折磨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说不得徐进才待会儿见了他娘亲和妹妹的惨状,就会对她翻脸不认人。
为了避免挨打,她已做好了随时逃跑偷溜的准备。
两人肩并肩来到主屋,一进门一股冲天臭气就险些把两人逼的退出去。
芸娘探头瞧了瞧屋内,“怎么有股…味道?”
徐进才尴尬的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屋子里分明是一股便味儿。
想来应该是娘亲或者是秀秀在床上大解了。
这种情况下,娘和秀秀定然羞愤欲死,他再贸然闯入,岂不是让娘和秀秀更难堪?
“芸娘,”徐进才看着人比花娇的妻子下定决心,“你扶我出门一趟,我现在就去找同窗借钱聘个下人。”
似芸娘这样娇弱美貌的小妇人如何伺候得了两个卧床养病的人?
活了两辈子,这还是徐进才第一次带她去见同窗。
芸娘心里不知是何种滋味,低低应了一声,随后迟疑着道,“我穿的太寒酸了,恐会丢了夫君的脸面,还是夫君自己去吧。”
徐进才看看自己身上月白云锦金边锦服,又看了看芸娘身上发白单薄的旧衣裙,默然无语片刻道,“无妨,随我一起去吧。”
芸娘也不再推辞,搀扶着他出了门。
虽然成婚几个月了,但芸娘从未见过徐进才的同窗。
徐氏日日都派一堆活计给她做,她分身乏术是其一,另外徐进才从未主动介绍同窗与她相识是其二。
两人各怀心思慢腾腾穿过巷子,往镇中心走去。
清水镇在漳州管辖境内,离国都幽州千里之遥,虽然路途遥远,可是漳州境内略有家底的学子们都带着书童不远千里奔赴国都求学。
只有徐进才这般家底不丰的穷苦学子才被迫留在原籍苦苦挣扎。
当然漳州也并非一无是处。
漳州商业繁荣,海运发达,民风开放。更有天下第一书院徽方书院坐落于此,除了国都幽州的国子监,大梁境内属漳州的徽方书院最受莘莘学子们青睐。
并非芸娘看不起徐进才,而是上门借银这事容易,还银就难了。
徐进才现在兜比脸干净,比她还不如。
舔着脸借了银两,届时拿什么还?
更何况请仆人做事岂是那么容易的?
一年到头的节礼赏银,一日三餐的吃食,四季的衣裳鞋袜,这些都是需要主家准备的。
徐家现在吃了上顿没下顿,就算请了仆人也养活不起啊。
芸娘越想心里越没底,她环视了一下繁华热闹的街市,拉拉徐进才的袖子,“夫君,要不我们还是回去吧。”
徐进才只当她羞涩,不愿见外人,轻言安抚道,“不必惊慌,这位同窗实乃君子,定能解我们燃眉之急。”
是吗?
就凭徐进才这样的人品,能交到什么品行纯良的正直之士吗?
芸娘对此很怀疑。
第24章 假山私会
因徐进才行动不便,两人的脚程就慢了许多。
夫妻俩就这么搀扶着走了半个多时辰终于在县太爷府衙前停下。
芸娘虽说含恨重生,但毕竟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媳妇。
她一朝做了亏心事,下毒毒杀婆母和小姑本就忐忑不安,再到县衙这种地方,不免心里发虚。
徐进才知她一介妇人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没往别处想,安慰道,“不必害怕,我们不去前面的署衙,而是去后衙寻我的同窗。此人名吕庭杰,是本地县太爷的公子。他为人乐善好施急公好义,定愿解我们燃眉之急。”
芸娘望了望庄严肃穆古朴庄重的县衙大门,踟蹰着道,“既开口求人,又怎么好空手登门?”
一言惊醒梦中人。
徐进才被芸娘点醒,面色顿时有些尴尬,“还是芸娘想的周到,为夫一时竟忘记了。”
俩人大眼瞪小眼,均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徐进才和芸娘这对小夫妻,是实实在在的一对穷光蛋。
他们在县衙门前站了许久,也没有想出解决之法,反倒引来了衙役们的盘查。
两名身穿皂衣腰挎长刀的衙役面色不善逼近他们,“何人在此盘桓?可是想鸣冤报官?”
徐进才将妻子护在身后,躬身行了一礼道,“诸位有礼,在下徐进才,是吕公子的同窗,今日贸然登门拜访,还请诸位代为通传。”
衙役们见他谈吐颇佳文质彬彬,信了他的话,“请徐公子稍候,我等现在就去禀报吕少爷。”
“多谢这位大哥。”
衙役们匆匆而去。
芸娘躲在徐进才背后瞧了瞧凶神恶煞的衙役们,越发胆怯。
她还从未与官府之人打过交道呢。
不多时,前去通禀的衙役就折返回来,“公子请你们进去。”
“有劳。”
芸娘亦步亦趋的跟在徐进才身后迈入了本地县衙。
前院是办公之地,后院则是县老爷的私人空间。
一名俏丽甜美的丫鬟将他们二人领至一处屋子坐下,“二位请稍等,公子正在见客,稍后就来。”
说罢为他们奉上热茶点心。
为他们奉完茶,丫鬟就规规矩矩的静立一旁等候吩咐。
可是无论是徐进才还是芸娘,都从未使唤过丫鬟,于是三人都异常沉默。
坐立难安的等了一刻钟,只听得门口处突兀响起一道飞扬热情的声音,“劳进才兄久等,实是我招待不周啊!”
芸娘抬眼望去,只见一轻裘媛带面目俊雅贵气逼人的少年公子眼含笑意踏步而来。
一袭玄色暗纹锦袍衬得他越发面如冠玉,眉如星辰。
“是我贸然上门拜访,又怎能说是吕贤弟招待不周?”
徐进才经过一路的折磨,那里又疼又痒,按理说他该起身相迎才是,但他的身体不允许他有大动作,遂起身对吕庭杰施了一礼。
吕庭杰安然受之,落座后疑道,“瞧着徐兄是身子不适?”
徐进才羞红了脸,“我并无不适,”他望了望屋内侍立一旁的婢女,“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实不相瞒,我此次登门是有求于吕贤弟。”
吕庭杰自小在国都长大,什么场面没见过,闻言扬了扬手,“退下。”
婢女领命退下。
待屋内只余他们三人,徐进才拍了拍芸娘的手,“芸娘,你且先去院中候着。”
就是不愿意让她看到自己示弱求人的一幕。
芸娘乖乖点头。
吕庭杰的视线自始至终从未在芸娘身上停留片刻,仿佛对她一介妇人毫不在意。
她关上房门,迈着小步子来到院中。
目之所及,假山流水亭台楼阁应有尽有,可谓是三步一景,五步一观。
院里寂静无声,曲径通幽,芸娘坐在廊下瞧着枝头嬉戏的鸟雀出神。
凉风习习,吹起她的发丝。
芸娘倚靠栏杆,不由叹了口气。
这两日,她明显察觉到了徐进才的变化。
虽不知道徐进才到底为什么突然改变,但他如今处处护着她,实在像个尽职尽责的夫君。
她原本想借李燕归之手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徐进才,或毁了他仕途或让他永世不能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