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洗漱声不绝于耳,回答声一片死寂。
萧云徊早听赵阿姨说袁恒宇从小就这样,一个指令要重复n遍,也建立不起指令和情绪之间的联结。再加上一个月的贴身相处他心中有数,于是重复道:“小宇,昨天让你修的图修好上架了吗?”
这才听到袁恒宇的回应:“都做好了,已经上架。昨天的访客量比前天要大百分之十,昨天的销量有287块钱,按照你的成本你昨天净赚了93块。我发了5个快递,一共花了4块钱。我问了问小区快递点的慧姐,说一个月发到2000单就能再给我们点优惠。”
萧云徊连忙说谢谢。袁恒宇紧接着不用谢。
“你再睡会,我去买早餐。”说着,袁恒宇换上板鞋,拿上钥匙出门。
袁恒宇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起床出门买早餐,两根油条两个烧饼两杯豆浆,回家背英语单词,整理萧云徊的店铺订单。中午和萧云徊一起吃萧云徊点的外卖,下午打扫卫生,收货发货,看高等数学,晚上出门倒垃圾加运动,回家做题睡觉。
萧云徊的生活也很有规律。每天比袁恒宇稍晚起床,吃袁恒宇买的早餐。完后打开挖宝大学的视频学习如何在挖宝网上做电商,并兼做客服,应对顾客。下午和袁恒宇一起收发订单包货,吃完饭整理摆摊,晚上烤串挣钱,回家洗澡睡觉。
袁恒宇拎着早餐回来时,萧云徊睡不着,也索性收拾好起床了。
他问袁恒宇:“我过两天要和林超去锦湖看看货源,你要不要一起去?”他发现袁恒宇在算账方面还挺有天赋,顺便再让他和林超混个脸熟,大家加深一下感情。
袁恒宇“嗯”了一声,拿起一个烧饼,说:“我现在要开始吃早餐了。”这是让萧云徊可以暂时退出他的有序生活的意思。
小屁孩!萧云徊在心里吐槽道。
第2章
浙江是低成本电商的天堂,锦湖有低成本的批发市场,这些还是萧云徊当年萌生电商创业念头时,在网上创业心灵鸡汤里看到的,和他后来在义乌创新社区物流枢纽蹲点一周打听到的知识。
毕业于中国某所末流211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在南京市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两年,萧云徊省吃俭用存款不到七万元。
直至有一天他发现国家在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周围的年轻人们也蠢蠢欲动想要狂野青春走一遭,他萌生了一个念头:电商创业。
萧云徊学生时代不算学霸,但好在为人要强也坚定,决定了的事,多半不撞南墙不回头。
手头一穷二白,又想创业撬动杠杆,萧云徊获得锦湖批发市场的信息后几乎连夜奔赴,并迅速和当地一家工厂的老板签订小批量的批发订单。
地址留下,老板当天批量发至义乌,袜子比人启程还早,算是打开了锦湖的货物渠道。之后定期补货进新货,好维持生意的正常运转。
去锦湖补货的那一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宜放风宜搞基。萧云徊和林超,还有袁恒宇,三个人叫了一辆滴滴,从义乌直奔锦湖看袜子。
三个人在车上,萧云徊坐副驾驶,袁恒宇和林超各占据后排一左一右两个车窗位置,大写的不熟。
路上,萧云徊转过头去重新介绍:“这是林超,是我大学同学,和我一起卖烤串那个。你和人家说个你好。”
袁恒宇丝毫不看林超,目光直视前方、旁若无人,约莫一分钟后,紧闭的嘴唇挤出一句:“林超,你好。”
林超无语,但知道袁恒宇的情况,也不为难,只是调侃道:“不是,我和萧云徊一样大,怎么萧云徊就是哥,而我只是林超?”
袁恒宇似乎没有要回答的意思,心无旁骛地从旁边的书包中掏出耳机,准备带上。
林超怒极反笑,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萧云徊,半开玩笑半说给萧云徊听的语气:“嘿呀,现在的小孩儿,都这么难搞的吗?”
袁恒宇这才边带耳机边回应道:“林超,我要听英语了。”
林超:“……”
三个人风风火火到达锦湖,见到一袋一袋袜子被扎成一捆一捆再封装成炸药包形状,目之所及之处仿佛漫山遍野袜药包。
林超问萧云徊:“你上个月有生意吗?”
萧云徊轻轻一笑,得意地说:“没有我能带你来看货?我最近一星期每天能发几十双的货了,算上进货和物流的成本,按照每天发60双,每天也能挣个20、30块钱。我这还在上升趋势,之后要向在义乌那待了两三年的练家子一样,每天用推车拉着发货,那日子多有盼头。”
林超似乎被唬住了,惊叹道:“我以为你这个月网店一点收入没有呢,看你每天昼伏夜出的。以为你打算跟我卖几个月炸串就卷铺盖回家啃老。”
萧云徊哼了一声,自嘲道:“我哪来的老啃?”
林超见萧云徊一副被踩了尾巴的样子,自知说错话,又陪笑说:“那既然你上升得这么顺利,你就慢慢干,从几双到几十,从几十到几百。我看咱们电商社区做得好的那几个人也没啥技巧,多点本钱铺货,天道酬勤。”他打算干了这碗心灵鸡汤将功补过。
萧云徊见袁恒宇在一边目视远方、仿佛严格考察市场,随口将话题抛向他,避免冷落:“小宇,你觉得呢?”
孰料萧云徊一根橄榄枝丢过去,袁恒宇一盆冷水浇下来:“横向铺货,指望天道酬勤,是不可能的。”
“嘿?”林超心想,小老弟你这是针对我吗?
袁恒宇虽然不会讲话,但萧云徊知道他一直在帮着自己做网店那些技术工作,倒想听听他的不同意见。于是萧云徊问他:“怎么说?”
问完这话,袁恒宇仍旧直勾勾地对来往的袜药包左右打量,没有丝毫要回答的意思。
萧云徊猜测袁恒宇没听懂这问题,于是换个方式问:“你为什么说我们不可能靠卖袜子发家致富?咱们社区里不是好几个人现在做挺大的?”
这话似乎终于问在了袁恒宇的心坎上,他开始振振有词起来,说:
“这些好只是暂时的。我这个月一直在观察数据,发现我们店铺现在获取流量的规则自然获取,以十四天为一个周期的下架和重新上架。”
“上架了会被分配流量并推送到前排,于是别人能看到我们的店,加上我们创店时间短,还刻意压价。而锦湖批发的袜子本身没有核心竞争力,流量的分配和价格优势就体现出来。我们这才能起来。”
两个大学毕业两年生被一个高中刚毕业生说得一愣一愣,一时间竟然无话。
“现在挖宝网的流量分配机制是算法。如果算法规则改变,有可能我们的流量就完全消失,店铺就相当于被自然屏蔽、淘汰下岗。我看挖宝网现在在推的直通车……”
“就是花钱买流量交广告费那个服务?”萧云徊接话道,不枉他这些天在认真学习挖宝大学的宝贵知识。
“对,”袁恒宇接着说:“这种服务的设置,就意味着流量规则引导用户走向付费,这也是当前平台和app公司的主要盈利渠道之一。所以批发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日用品,无法天道酬勤,都有可能被行业或者平台的产业升级优化掉。”
“得得得”,林超感觉脑袋已经快炸,忙不迭打断袁恒宇,问:“有那么玄乎吗?咱不就图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所以,降价不是办法,量大管饱也不是办法,要拿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还要跟得上行业优化的速度,才有可能真的发家致富。”萧云徊知道袁恒宇说的虽然遥不可及,但的确是真知灼见。
“是。”袁恒宇赞同道。
林超觉得有被排挤到。
傍晚时分,三个人又风尘仆仆回到义乌,林超和萧云徊忙着准备卖烤串,袁恒宇则回家处理当日的订单。
直到夜幕降临,萧云徊还忙着串菜的时候,袁恒宇穿着一条深蓝色篮球背心和黑色篮球短裤,顶着刚洗完的小短发,踏着拖鞋出来了。
“我来帮你。”袁恒宇朝着萧云徊走去,虽然看菜不看人。
萧云徊一边串菜一边嫌弃地叮嘱道:“夏天蚊子多,你穿短裤擦点花露水再来。”
“擦过了。”袁恒宇边回答边自觉地站到萧云徊的旁边,帮忙打下手。
林超忙着张罗架桌子椅子,一头大汗之际回头看见两位帅哥肩并肩站着串菜,仿佛一道充满劳动的光荣又靓丽的风景线,直接被闪瞎。
那晚生意格外好,林超不惧袁恒宇是个说话奇怪的怪胎,把他打发到前台送串充门面。他一边烤串一边抹汗,一边鸡贼地和坐在旁边的塑料板凳上休息的萧云徊搭话。
“我有点儿理解了。”他说。
“啥?”萧云徊被他的突如其来搞得一头雾水。
“你家小袁同学,有点东西。挺旺你的。”他逐渐深入主题。
萧云徊听了这话,心里隐隐高兴。
所谓自家孩子就是自己能嫌弃,别人得狠狠夸。
萧云徊早听赵阿姨说袁恒宇从小就这样,一个指令要重复n遍,也建立不起指令和情绪之间的联结。再加上一个月的贴身相处他心中有数,于是重复道:“小宇,昨天让你修的图修好上架了吗?”
这才听到袁恒宇的回应:“都做好了,已经上架。昨天的访客量比前天要大百分之十,昨天的销量有287块钱,按照你的成本你昨天净赚了93块。我发了5个快递,一共花了4块钱。我问了问小区快递点的慧姐,说一个月发到2000单就能再给我们点优惠。”
萧云徊连忙说谢谢。袁恒宇紧接着不用谢。
“你再睡会,我去买早餐。”说着,袁恒宇换上板鞋,拿上钥匙出门。
袁恒宇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起床出门买早餐,两根油条两个烧饼两杯豆浆,回家背英语单词,整理萧云徊的店铺订单。中午和萧云徊一起吃萧云徊点的外卖,下午打扫卫生,收货发货,看高等数学,晚上出门倒垃圾加运动,回家做题睡觉。
萧云徊的生活也很有规律。每天比袁恒宇稍晚起床,吃袁恒宇买的早餐。完后打开挖宝大学的视频学习如何在挖宝网上做电商,并兼做客服,应对顾客。下午和袁恒宇一起收发订单包货,吃完饭整理摆摊,晚上烤串挣钱,回家洗澡睡觉。
袁恒宇拎着早餐回来时,萧云徊睡不着,也索性收拾好起床了。
他问袁恒宇:“我过两天要和林超去锦湖看看货源,你要不要一起去?”他发现袁恒宇在算账方面还挺有天赋,顺便再让他和林超混个脸熟,大家加深一下感情。
袁恒宇“嗯”了一声,拿起一个烧饼,说:“我现在要开始吃早餐了。”这是让萧云徊可以暂时退出他的有序生活的意思。
小屁孩!萧云徊在心里吐槽道。
第2章
浙江是低成本电商的天堂,锦湖有低成本的批发市场,这些还是萧云徊当年萌生电商创业念头时,在网上创业心灵鸡汤里看到的,和他后来在义乌创新社区物流枢纽蹲点一周打听到的知识。
毕业于中国某所末流211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在南京市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两年,萧云徊省吃俭用存款不到七万元。
直至有一天他发现国家在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周围的年轻人们也蠢蠢欲动想要狂野青春走一遭,他萌生了一个念头:电商创业。
萧云徊学生时代不算学霸,但好在为人要强也坚定,决定了的事,多半不撞南墙不回头。
手头一穷二白,又想创业撬动杠杆,萧云徊获得锦湖批发市场的信息后几乎连夜奔赴,并迅速和当地一家工厂的老板签订小批量的批发订单。
地址留下,老板当天批量发至义乌,袜子比人启程还早,算是打开了锦湖的货物渠道。之后定期补货进新货,好维持生意的正常运转。
去锦湖补货的那一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宜放风宜搞基。萧云徊和林超,还有袁恒宇,三个人叫了一辆滴滴,从义乌直奔锦湖看袜子。
三个人在车上,萧云徊坐副驾驶,袁恒宇和林超各占据后排一左一右两个车窗位置,大写的不熟。
路上,萧云徊转过头去重新介绍:“这是林超,是我大学同学,和我一起卖烤串那个。你和人家说个你好。”
袁恒宇丝毫不看林超,目光直视前方、旁若无人,约莫一分钟后,紧闭的嘴唇挤出一句:“林超,你好。”
林超无语,但知道袁恒宇的情况,也不为难,只是调侃道:“不是,我和萧云徊一样大,怎么萧云徊就是哥,而我只是林超?”
袁恒宇似乎没有要回答的意思,心无旁骛地从旁边的书包中掏出耳机,准备带上。
林超怒极反笑,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萧云徊,半开玩笑半说给萧云徊听的语气:“嘿呀,现在的小孩儿,都这么难搞的吗?”
袁恒宇这才边带耳机边回应道:“林超,我要听英语了。”
林超:“……”
三个人风风火火到达锦湖,见到一袋一袋袜子被扎成一捆一捆再封装成炸药包形状,目之所及之处仿佛漫山遍野袜药包。
林超问萧云徊:“你上个月有生意吗?”
萧云徊轻轻一笑,得意地说:“没有我能带你来看货?我最近一星期每天能发几十双的货了,算上进货和物流的成本,按照每天发60双,每天也能挣个20、30块钱。我这还在上升趋势,之后要向在义乌那待了两三年的练家子一样,每天用推车拉着发货,那日子多有盼头。”
林超似乎被唬住了,惊叹道:“我以为你这个月网店一点收入没有呢,看你每天昼伏夜出的。以为你打算跟我卖几个月炸串就卷铺盖回家啃老。”
萧云徊哼了一声,自嘲道:“我哪来的老啃?”
林超见萧云徊一副被踩了尾巴的样子,自知说错话,又陪笑说:“那既然你上升得这么顺利,你就慢慢干,从几双到几十,从几十到几百。我看咱们电商社区做得好的那几个人也没啥技巧,多点本钱铺货,天道酬勤。”他打算干了这碗心灵鸡汤将功补过。
萧云徊见袁恒宇在一边目视远方、仿佛严格考察市场,随口将话题抛向他,避免冷落:“小宇,你觉得呢?”
孰料萧云徊一根橄榄枝丢过去,袁恒宇一盆冷水浇下来:“横向铺货,指望天道酬勤,是不可能的。”
“嘿?”林超心想,小老弟你这是针对我吗?
袁恒宇虽然不会讲话,但萧云徊知道他一直在帮着自己做网店那些技术工作,倒想听听他的不同意见。于是萧云徊问他:“怎么说?”
问完这话,袁恒宇仍旧直勾勾地对来往的袜药包左右打量,没有丝毫要回答的意思。
萧云徊猜测袁恒宇没听懂这问题,于是换个方式问:“你为什么说我们不可能靠卖袜子发家致富?咱们社区里不是好几个人现在做挺大的?”
这话似乎终于问在了袁恒宇的心坎上,他开始振振有词起来,说:
“这些好只是暂时的。我这个月一直在观察数据,发现我们店铺现在获取流量的规则自然获取,以十四天为一个周期的下架和重新上架。”
“上架了会被分配流量并推送到前排,于是别人能看到我们的店,加上我们创店时间短,还刻意压价。而锦湖批发的袜子本身没有核心竞争力,流量的分配和价格优势就体现出来。我们这才能起来。”
两个大学毕业两年生被一个高中刚毕业生说得一愣一愣,一时间竟然无话。
“现在挖宝网的流量分配机制是算法。如果算法规则改变,有可能我们的流量就完全消失,店铺就相当于被自然屏蔽、淘汰下岗。我看挖宝网现在在推的直通车……”
“就是花钱买流量交广告费那个服务?”萧云徊接话道,不枉他这些天在认真学习挖宝大学的宝贵知识。
“对,”袁恒宇接着说:“这种服务的设置,就意味着流量规则引导用户走向付费,这也是当前平台和app公司的主要盈利渠道之一。所以批发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日用品,无法天道酬勤,都有可能被行业或者平台的产业升级优化掉。”
“得得得”,林超感觉脑袋已经快炸,忙不迭打断袁恒宇,问:“有那么玄乎吗?咱不就图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所以,降价不是办法,量大管饱也不是办法,要拿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还要跟得上行业优化的速度,才有可能真的发家致富。”萧云徊知道袁恒宇说的虽然遥不可及,但的确是真知灼见。
“是。”袁恒宇赞同道。
林超觉得有被排挤到。
傍晚时分,三个人又风尘仆仆回到义乌,林超和萧云徊忙着准备卖烤串,袁恒宇则回家处理当日的订单。
直到夜幕降临,萧云徊还忙着串菜的时候,袁恒宇穿着一条深蓝色篮球背心和黑色篮球短裤,顶着刚洗完的小短发,踏着拖鞋出来了。
“我来帮你。”袁恒宇朝着萧云徊走去,虽然看菜不看人。
萧云徊一边串菜一边嫌弃地叮嘱道:“夏天蚊子多,你穿短裤擦点花露水再来。”
“擦过了。”袁恒宇边回答边自觉地站到萧云徊的旁边,帮忙打下手。
林超忙着张罗架桌子椅子,一头大汗之际回头看见两位帅哥肩并肩站着串菜,仿佛一道充满劳动的光荣又靓丽的风景线,直接被闪瞎。
那晚生意格外好,林超不惧袁恒宇是个说话奇怪的怪胎,把他打发到前台送串充门面。他一边烤串一边抹汗,一边鸡贼地和坐在旁边的塑料板凳上休息的萧云徊搭话。
“我有点儿理解了。”他说。
“啥?”萧云徊被他的突如其来搞得一头雾水。
“你家小袁同学,有点东西。挺旺你的。”他逐渐深入主题。
萧云徊听了这话,心里隐隐高兴。
所谓自家孩子就是自己能嫌弃,别人得狠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