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没了,全家人都死干净了。”
“说起来也是个可怜人,他们家是十多年前逃难来的,那时候饥荒还没传到咱们这里,镇上几个心肠好的老人家,东一口吃的,西一口的接济他们,这才活了下来。”
“可惜这家人也是命不好,每一两年就莫名其妙死上一个,到现在全家死的,就剩这么个疯子了。”
祁辞听到这里,心头忽得微动,他与聂獜对视一眼,周家人的死法暗暗合上了祁辞的第二种猜测。
十多年里,镇子中的执妖,一直在更换寄生的临亡者。
只是为什么偏偏是周家人?
是因为执妖的执念或者怨气,跟他们家有关,还是有什么别的缘故?
想到这里,祁辞的视线又有意无意地望向不远处,那伫立在坟包之间的怪异屋子。
周疯子又为什么要将他们往那里赶?而镇长却宁就地埋葬王阿旺,也不再继续走下去。
一时间,太多的疑问充斥在他的脑海中,祁辞手中抛弄着三枚莹润的青玉算珠,微凉的触感让他神志清明。
他着实想不到,这座小小的山间村镇里,竟然还能藏下这么多的秘密。
没多久,王阿旺的墓穴就挖好了,汉子们又在镇长的指挥下,合力将棺材放了进去。
直到开始埋土时,一路上不哭也不闹的两个孩子,突然扑在兄长的棺材上,号啕大哭起来。
他们年纪还太小太小,既不知道镇中的那些秘密,也不懂得父辈之间的仇恨。
他们只知道,就在今天那个会哄他们睡觉,会为他们蒸饼子,虽然多病却艰难地撑起整个家的兄长,就这么死去了。
哥哥将被黄土埋葬,再也不会出现,再也无法见面。
孩子们的哭泣声,让镇长和那几个汉子也不禁动容,那样纯粹又稚嫩的哀伤,终于暂时压过了他们的恐惧。
祁辞停止了与李二德的对话,只是望着两个孩子,许久之后才走上前去,他俯下身子想要将他们从墓坑里抱出,可惜这样的动作有些使不上力气,自己险些也歪进去。
幸亏聂獜的手,及时又有力地扶住了他的身子:“少爷,我来吧。”
祁辞愣了下,然后点点头,看着聂獜将两个孩子抱起,然后送到了他的身边。
阿圆和阿芳还在哭着,祁辞伸手将他们揽过来,他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小孩子,更多的时候会嫌他们烦。
但是此时此刻,他透过这两个孩子,却像是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
汉子们开始向着墓坑里填土,一铲子一铲子的黄土,覆盖上王阿旺的棺材,两个孩子哭闹得更厉害了,他们使劲挣扎着想要从祁辞怀里脱出,想要再次跳入墓坑,甚至在祁辞的手背上留下深深的指甲印。
但祁辞却始终没有放开手,任由那两个孩子哭闹着,直到黄土彻底掩埋了棺材,直到阿圆和阿芳都筋疲力尽。
他尽力为他们擦拭着哭花的小脸,然后哑声说道:
“哥哥已经走了,去跟他好好地告个别吧。”
两个孩子又扑到了王阿旺的坟堆上,这一次祁辞没有再阻止他们,只是半坐在荒草之间默默地看着。
聂獜来到他的面前,温热的大手拉过祁辞的手,轻轻地擦去上面沾染的尘土,然后在孩子掐出的伤处,一点点涂抹上药膏。
两人的手就这样交错着,等到药膏都抹完后,仍旧无言地握在一起。
镇长李存不好意思地跺着脚,在旁边一个劲地道歉:“真是不好意思,没看住那两个孩子,还让他们伤着您了。”
祁辞看着为认真为自己处理伤处的聂獜,轻轻地摇摇头:“没什么,小孩子经历生死分别,难免会这样。”
李存还是觉得过意不去,又跟祁辞好说歹说的,直到李二德过来提醒他,王阿旺已经埋好了,这会趁着天还没黑,快些下山才好。
镇长这才止住话,又去让汉子们抱孩子往回走。
“要下山了。”祁辞望着远处,风吹草低间时隐时现的坟堆,轻声说着却没有动。
聂獜却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他的身前半蹲着转过身去,将宽阔又结实的后背留给了祁辞。
祁辞的嘴角终于又微微勾起,伸出双臂紧紧地搂住了聂獜的脖颈,然后整个身体贴了上去:“走吧。”
聂獜听着祁辞的命令,稳稳地托着他的双腿,从地上站了起来,踏上了窄窄的山路。
“不问我为什么这样?”祁辞稍稍转头,侧脸就那样贴着聂獜的肩膀,低低地出声问道。
聂獜没有回头看他,只是继续步子稳健地向前走着,穿过大片的荒草与孤坟:“因为少爷你并不想说。”
祁辞被他说中了心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能闷闷地“嗯”了声,继续趴在他的背上。
许久之后,他才又说道:“那你有没有什么想跟我说的?”
他本以为,按着聂獜寡言的性子,多半不会说些什么,但是很快他却听到了聂獜的声音。
“我不会走。”
我会一直陪着你,永远不会有离开的那天。
祁辞忽然笑了起来,像是终于将那些灰暗的回忆,重新压回到心底深处,他在聂獜的背上仰起了头,呼吸着山野间的味道。
然后用微凉的唇,既轻又缓地蹭过聂獜的耳侧,直到感觉到相贴处肌肤升温至灼烫,才留下一句低语。
“这可是你说的,自己要记好。”
第26章
等到一行人回到镇长家的旅店后, 下午来接他们客车已经开走了。
祁辞跟聂獜也没打算今天就走,索性就在这里再住一晚。
时间从黄昏慢慢滑向夜晚,旅店里没有通电,祁辞就让聂獜点了油灯来, 自己执着根旧笔, 在纸上将如今知道的线索, 一一罗列。
最上方他写的是:花馍婆。
但实际祁辞觉得,这件事与周围村镇最初供奉的花馍婆, 可能关系不大,只是借了这个名号而已。
时间线上,真正有关的线索,起始于十多年前——逃荒周家的到来。
然后接下来就是, 镇子上也发生了——大旱、饥荒。
祁辞觉得, 执妖应该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上诞生的,它出现后不久, 就传出了——花馍婆童谣。
紧接着发生了——光棍与狗头金事件。
这是镇上的人, 第一次知道了童谣可以引来花馍婆, 用自己的肢体跟她换东西。
再往下,就是——两户争端,以及更多的与花馍婆交易的故事。但这些事目前看来比较零散, 彼此间的关联都不大, 更像是随即偶然发生的。
那么顺着这条线,后来是王大余坑害王家夫妇的事,这也直接导致了——王阿旺召花馍婆。
目前发生的所有事,都已经列在了纸上,但祁辞却觉得,中间还是缺少了最为重要的一环。
他伸手在饥荒与花馍婆童谣之间, 画了个小小的圈,祁辞直觉关键点就在这个圈中,镇长要么是真的不知道,要么就是故意有所隐瞒。
另外他思索了片刻,又在旁边空余的地方,写下了——半山腰的旧屋,这几个字。
它也一定与这条线索链有所关联,只是目前还不知道,究竟要填放在哪里。
祁辞的笔尖无意识地点着纸张,墨水将那几个字晕染开,他似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聂獜说道:“我们还是要去那间屋子里看看。”
“好。”聂獜正在床边铺着被褥,昨天来得太晚来不及准备,今天一早他就给了丫儿钱,让她买来了新棉花做得干净被褥,这会他赶着睡前给祁辞铺好。
“叩叩叩——”
房门忽然被敲响了,紧接着就是丫儿的声音:“仙师睡了吗?爹让我给你们送些热水来。”
聂獜过去将房门打开,就看到小姑娘抱着个大大的热水盆,站在门外。
祁辞让聂獜接过她手里的水盆,然后忽然想起来什么,冲着丫儿招招手:“你过来,我有事想要问问你。”
丫儿眨巴眨巴大眼睛,就跑到了祁辞的面前:“仙师,您有什么事吗?”
祁辞从行李箱中取出了几块糖,放到了丫儿的手上:“今天下午我们跟你爹上山,看到半山腰处有座小房子,你知不知道那里是做什么的?”
丫儿欢欢喜喜地手下糖,对着祁辞点点头:“哥哥小时候给我讲过,那里叫赡养堂,是以前饥荒的时候,一个大善人盖的。”
祁辞眼眸微动,继续不动声色地问道:“大善人?那是谁,他盖赡养堂做什么?”
提到这个,丫儿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大善人是谁,大家都那么叫他,听说饥荒没了后,他就走了。”
“听哥哥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没粮食吃,镇上有好多老人家把吃的让给儿孙,自己却饿死了。”
“后来大善人就来了,他在山上盖了赡养堂,让大家把家里老人送到那里去,由他来养。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骗子,他还给把老人送去的人家,分发米粮呢。”
“说起来也是个可怜人,他们家是十多年前逃难来的,那时候饥荒还没传到咱们这里,镇上几个心肠好的老人家,东一口吃的,西一口的接济他们,这才活了下来。”
“可惜这家人也是命不好,每一两年就莫名其妙死上一个,到现在全家死的,就剩这么个疯子了。”
祁辞听到这里,心头忽得微动,他与聂獜对视一眼,周家人的死法暗暗合上了祁辞的第二种猜测。
十多年里,镇子中的执妖,一直在更换寄生的临亡者。
只是为什么偏偏是周家人?
是因为执妖的执念或者怨气,跟他们家有关,还是有什么别的缘故?
想到这里,祁辞的视线又有意无意地望向不远处,那伫立在坟包之间的怪异屋子。
周疯子又为什么要将他们往那里赶?而镇长却宁就地埋葬王阿旺,也不再继续走下去。
一时间,太多的疑问充斥在他的脑海中,祁辞手中抛弄着三枚莹润的青玉算珠,微凉的触感让他神志清明。
他着实想不到,这座小小的山间村镇里,竟然还能藏下这么多的秘密。
没多久,王阿旺的墓穴就挖好了,汉子们又在镇长的指挥下,合力将棺材放了进去。
直到开始埋土时,一路上不哭也不闹的两个孩子,突然扑在兄长的棺材上,号啕大哭起来。
他们年纪还太小太小,既不知道镇中的那些秘密,也不懂得父辈之间的仇恨。
他们只知道,就在今天那个会哄他们睡觉,会为他们蒸饼子,虽然多病却艰难地撑起整个家的兄长,就这么死去了。
哥哥将被黄土埋葬,再也不会出现,再也无法见面。
孩子们的哭泣声,让镇长和那几个汉子也不禁动容,那样纯粹又稚嫩的哀伤,终于暂时压过了他们的恐惧。
祁辞停止了与李二德的对话,只是望着两个孩子,许久之后才走上前去,他俯下身子想要将他们从墓坑里抱出,可惜这样的动作有些使不上力气,自己险些也歪进去。
幸亏聂獜的手,及时又有力地扶住了他的身子:“少爷,我来吧。”
祁辞愣了下,然后点点头,看着聂獜将两个孩子抱起,然后送到了他的身边。
阿圆和阿芳还在哭着,祁辞伸手将他们揽过来,他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小孩子,更多的时候会嫌他们烦。
但是此时此刻,他透过这两个孩子,却像是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
汉子们开始向着墓坑里填土,一铲子一铲子的黄土,覆盖上王阿旺的棺材,两个孩子哭闹得更厉害了,他们使劲挣扎着想要从祁辞怀里脱出,想要再次跳入墓坑,甚至在祁辞的手背上留下深深的指甲印。
但祁辞却始终没有放开手,任由那两个孩子哭闹着,直到黄土彻底掩埋了棺材,直到阿圆和阿芳都筋疲力尽。
他尽力为他们擦拭着哭花的小脸,然后哑声说道:
“哥哥已经走了,去跟他好好地告个别吧。”
两个孩子又扑到了王阿旺的坟堆上,这一次祁辞没有再阻止他们,只是半坐在荒草之间默默地看着。
聂獜来到他的面前,温热的大手拉过祁辞的手,轻轻地擦去上面沾染的尘土,然后在孩子掐出的伤处,一点点涂抹上药膏。
两人的手就这样交错着,等到药膏都抹完后,仍旧无言地握在一起。
镇长李存不好意思地跺着脚,在旁边一个劲地道歉:“真是不好意思,没看住那两个孩子,还让他们伤着您了。”
祁辞看着为认真为自己处理伤处的聂獜,轻轻地摇摇头:“没什么,小孩子经历生死分别,难免会这样。”
李存还是觉得过意不去,又跟祁辞好说歹说的,直到李二德过来提醒他,王阿旺已经埋好了,这会趁着天还没黑,快些下山才好。
镇长这才止住话,又去让汉子们抱孩子往回走。
“要下山了。”祁辞望着远处,风吹草低间时隐时现的坟堆,轻声说着却没有动。
聂獜却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他的身前半蹲着转过身去,将宽阔又结实的后背留给了祁辞。
祁辞的嘴角终于又微微勾起,伸出双臂紧紧地搂住了聂獜的脖颈,然后整个身体贴了上去:“走吧。”
聂獜听着祁辞的命令,稳稳地托着他的双腿,从地上站了起来,踏上了窄窄的山路。
“不问我为什么这样?”祁辞稍稍转头,侧脸就那样贴着聂獜的肩膀,低低地出声问道。
聂獜没有回头看他,只是继续步子稳健地向前走着,穿过大片的荒草与孤坟:“因为少爷你并不想说。”
祁辞被他说中了心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能闷闷地“嗯”了声,继续趴在他的背上。
许久之后,他才又说道:“那你有没有什么想跟我说的?”
他本以为,按着聂獜寡言的性子,多半不会说些什么,但是很快他却听到了聂獜的声音。
“我不会走。”
我会一直陪着你,永远不会有离开的那天。
祁辞忽然笑了起来,像是终于将那些灰暗的回忆,重新压回到心底深处,他在聂獜的背上仰起了头,呼吸着山野间的味道。
然后用微凉的唇,既轻又缓地蹭过聂獜的耳侧,直到感觉到相贴处肌肤升温至灼烫,才留下一句低语。
“这可是你说的,自己要记好。”
第26章
等到一行人回到镇长家的旅店后, 下午来接他们客车已经开走了。
祁辞跟聂獜也没打算今天就走,索性就在这里再住一晚。
时间从黄昏慢慢滑向夜晚,旅店里没有通电,祁辞就让聂獜点了油灯来, 自己执着根旧笔, 在纸上将如今知道的线索, 一一罗列。
最上方他写的是:花馍婆。
但实际祁辞觉得,这件事与周围村镇最初供奉的花馍婆, 可能关系不大,只是借了这个名号而已。
时间线上,真正有关的线索,起始于十多年前——逃荒周家的到来。
然后接下来就是, 镇子上也发生了——大旱、饥荒。
祁辞觉得, 执妖应该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上诞生的,它出现后不久, 就传出了——花馍婆童谣。
紧接着发生了——光棍与狗头金事件。
这是镇上的人, 第一次知道了童谣可以引来花馍婆, 用自己的肢体跟她换东西。
再往下,就是——两户争端,以及更多的与花馍婆交易的故事。但这些事目前看来比较零散, 彼此间的关联都不大, 更像是随即偶然发生的。
那么顺着这条线,后来是王大余坑害王家夫妇的事,这也直接导致了——王阿旺召花馍婆。
目前发生的所有事,都已经列在了纸上,但祁辞却觉得,中间还是缺少了最为重要的一环。
他伸手在饥荒与花馍婆童谣之间, 画了个小小的圈,祁辞直觉关键点就在这个圈中,镇长要么是真的不知道,要么就是故意有所隐瞒。
另外他思索了片刻,又在旁边空余的地方,写下了——半山腰的旧屋,这几个字。
它也一定与这条线索链有所关联,只是目前还不知道,究竟要填放在哪里。
祁辞的笔尖无意识地点着纸张,墨水将那几个字晕染开,他似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聂獜说道:“我们还是要去那间屋子里看看。”
“好。”聂獜正在床边铺着被褥,昨天来得太晚来不及准备,今天一早他就给了丫儿钱,让她买来了新棉花做得干净被褥,这会他赶着睡前给祁辞铺好。
“叩叩叩——”
房门忽然被敲响了,紧接着就是丫儿的声音:“仙师睡了吗?爹让我给你们送些热水来。”
聂獜过去将房门打开,就看到小姑娘抱着个大大的热水盆,站在门外。
祁辞让聂獜接过她手里的水盆,然后忽然想起来什么,冲着丫儿招招手:“你过来,我有事想要问问你。”
丫儿眨巴眨巴大眼睛,就跑到了祁辞的面前:“仙师,您有什么事吗?”
祁辞从行李箱中取出了几块糖,放到了丫儿的手上:“今天下午我们跟你爹上山,看到半山腰处有座小房子,你知不知道那里是做什么的?”
丫儿欢欢喜喜地手下糖,对着祁辞点点头:“哥哥小时候给我讲过,那里叫赡养堂,是以前饥荒的时候,一个大善人盖的。”
祁辞眼眸微动,继续不动声色地问道:“大善人?那是谁,他盖赡养堂做什么?”
提到这个,丫儿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大善人是谁,大家都那么叫他,听说饥荒没了后,他就走了。”
“听哥哥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没粮食吃,镇上有好多老人家把吃的让给儿孙,自己却饿死了。”
“后来大善人就来了,他在山上盖了赡养堂,让大家把家里老人送到那里去,由他来养。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骗子,他还给把老人送去的人家,分发米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