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百里澈说,“我听说,苏刹和晏星河在狐族成婚了,两个人凑不出一对父母,拜天地都拜的苍梧树。”
“……”白衣人说,“当时我在旁边,只是那两个孩子不知道。”
百里澈转了转手心的洞箫,爱惜地抚摸片刻,递了过去,“我傍身的东西不多,拿得出手的就这一个。这只洞箫跟了我许多年,算是我最钟爱之物,算作送给他们的新婚礼物。”
白衣人接了过去,又听见他说,“还有一个礼物,不在我身边,送给东西那天顺手带给苏刹吧。”
他看向脚下越来越近的火海,屋檐连着竹林,画面被热气燎得模糊而扭曲,滚烫的气流扑面而来,直直的逼到人脸上,“真要算起来,那两个孩子都是我看着长大的。他们吃的苦已经够多了,如果可以,我希望他们能走上一条我没有选择的路,有一个我不曾有过的结局。”
“大哥,”百里澈看向他,眼睛里映着缭乱的火星,褪去仇恨的眼眸清澈如水,平静而温柔,一如许多年前那个双眼被月光映亮的少年,“苏刹是你儿子,你既然回来了,日后好好待他。”
白衣人将洞箫收入袖中,低头整了整袖口,轻叹说,“我只怕就算我想对他好,他也不肯接受。”
毕竟这份关心,来得实在太迟了,迟到苏刹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而显得他手中的露水可笑又多余。
“那也是你欠他的。”百里澈说,“他是个好孩子。”
百里渡看向蚕食了大半个法衡宗的火光,以及被火光卷入半边身体的百里澈。
其实当年被法衡宗毁掉的,又岂止是百里澈一人。
不同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他还有一个儿子。
当年是他没保护好楚梧爱,才导致后来苏刹一出生就被关在地牢,一关就是九年。
一切过错皆在他,苏刹如何恨他他都认了,他已经失去了妻子,绝不允许再失去唯一的儿子。
第121章
仙门弟子只是摆开阵势,还什么都没做呢,法衡宗自己就燃起一片火海。
这个走向整得众人面面相觑,底下有宗门弟子上前请示,“晏公子,下一步要如何走?我们是该趁机杀进去,还是该下去救火?”
晏赐朝他摆摆手,“先等一下。”
转头就去问滕潇。
此行本来的目的,是捉拿百里昭顺带给法衡宗一些教训,以平息众仙门的怒火。法衡宗毕竟树大根深,想一夕之间毁灭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场大火烧得十分棘手,反而让人不好拿捏,趁火打劫也不是,帮忙救人更不可能。
滕潇揣摩了一下,对晏赐说,“破了他们的护山大阵,只说活捉百里昭。”
晏赐想了想,也觉得这个办法很合适,于是将号令传达了下去。
腾飞的火焰上空,仙门弟子的灵力密密麻麻地施展开,护山大阵荡开一层浑厚的青光,将加诸于身的攻击挡开。
然而时间一久,终究敌不过持续不断的攻击,在剑锋之下破开一处处裂纹,火焰的气流随之蹿出来,腐朽的燃烧气味,还有人群惊恐的尖叫。
主殿的建筑规模最是巍峨,烧起来火势也最旺。
百里澈站在大火前面,平静地看了会儿,房梁随着火光倒下,里面的陈设都看不清了,只能看见不断撩起的火光,满目都是血腥而狂躁的红,像来自地狱的邀请。
百里澈看着吞噬一切的大火,心里感受到一片安静,那是毕生向往得偿所愿的满足感,这片大火是他为法衡宗选择的结局,也是他自己最终的归宿。
百里澈笑了起来,目视主殿前那几十级阶梯,一步一步朝火海走去。
被百里长泽打断双腿之后,复仇的种子就在心里种下。
他成日闭门不出,想办法弄来了宗门中密藏的资料,埋首研究摄魂术。
当初百里长泽宁愿让百里渡恨他,也要将苏刹的母亲楚梧爱关起来,是因为这个术法的效果十分诱人,一旦成功,就可以控制人的心智,让活人变成傀儡,令行禁止,为己所用。
傀儡术十分复杂,不光需要大量狐族妖丹,还需要在活人身上反复验证。
楚梧爱有狐王血脉,妖丹的级别不是普通狐族可比,剖走她的妖丹后傀儡术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也让百里长泽更加痴迷,命人加速催熟苏刹的妖丹,每日灌药,在他身上用了无数邪术。
然而苏刹不过是一个十岁不到的小孩子,妖丹的力量只会随年纪增强,再快又能快到哪里去?
百里长泽手底下的人研究摄魂术的进度停滞不前,反而是百里澈每日反复推敲,于此道上有了新的突破。
无执就是在这个时候找上他。
那人本来是过来和法衡宗洽谈买卖事宜,无意间得知百里澈在研究傀儡术。
百里澈推着轮椅回房时,那人已经坐在桌子边,将他的手稿看得七七八八。
听见动静,透过打开的窗户朝他看来,眉目染笑,看人时仿佛缱绻含情。
一只手捏着写满墨迹的纸,那张脸俊美如降临人间的神祇,眼眸却隐含深色的血光——
就算整个人沐浴在阳光中,看见他的第一眼,百里澈还是有一种阴风刮过脊背的感觉。
“百里公子,和我合作吧,我们可以各取所需。”那人晃了晃指间的手稿,对他说,“你有摄魂术,我有钱和资源,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相同的目的。”
百里澈跟他第一次见面,哪来的相同目的,冷淡地回他,“哦?什么目的?”
无执微微一笑,“复仇。”
于是那天之后,江湖上出现了人人闻风丧胆的百花杀。
百里澈踏入主殿门槛,断裂的房梁带着火光,在他背后一片一片掉落。
他用二十年筹划法衡宗的毁灭,夙愿得偿之日,他也将带着无尽的满足,长眠于这片火海。
一个人忽然从背后抱住了他。
“师父,”涟的脸贴着他的后背,阻止他向前的脚步,“法衡宗没了就没了,对你来说是好事,你没有必要为它殉葬。”
百里澈偏了下头,想将横在腰间的手臂掰开,涟却抱得很用力,怎么也不肯放开他,只好无奈的说,“我不是为法衡宗殉葬,我的目的已经完成了,生平再没有任何遗憾。况且当初无执找来的神医为我治腿的时候就说过,他的蛊术可以让我再次行走,但代价是我注定活不过二十年,能走到现在这一步已经比我预想之中好太多了。我自知时日无多,与其将来死在床榻上,还不如现在死在这里。”
涟聪明过人,百里澈相信他能明白自己的想法,然而背后那人还是死死抱着他不放。
许久之后忽然牵起他的手,温柔的目光平静地看向他,映着百里澈周身席卷而来的火海,一字一句的说,“那我和你一起。”
“……”百里澈没想到这个时候还要被气一下,甩开他的手,生气地斥责他,“胡闹,你说什么胡话?这是你可以任性的时候吗?——烨在哪儿?”
“我没在胡闹,这也不是任性。”涟依然抓着他的手指,任他怎么生气也不放开,“十年前你将我牵回百花杀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发过誓,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这句誓言我一直记在心上,从来没有变过,今天也一样。”
涟说,“如果这片火海就是你为你自己选择的归宿,那么我的答案依然不变——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风无彻抬手想将他打晕,然而他长于筹谋,论武功反而不是涟的对手,怎么也摆脱不了。
于是只能无奈地叹气,用袖子擦了擦涟脸上的泪水,“你会后悔的,看见为师寻死所以着急了,一时冲动而已,你自己根本没有想明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你才二十多岁,不要因为这种原因去死。”
每次他跟涟说话都是高高在上的语气,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有他最明白,除此之外所有人都不懂。
在这个时候还要用这种语气让他离开,涟受够了,忽然用力抓住他的衣领,凑上去亲他的嘴唇。
“……”百里澈始料未及,猛地将人推开,一只手掌却仍然被他抓着不放。
涟看着他,泪水模糊了视线,一字一句地说,“你总喜欢说我年纪小,不明白——师父,其实我明白,我什么都明白。”
百里澈的嘴唇被他咬破了,无声地泛着疼,目光幽深地看向他。
涟说,“我明白师徒名分是你我之间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不管我如何对你剖白真心,你用一句为人师长,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躲避过去,我的感情在你眼中都是小孩子不懂事在小打小闹。可是师父,我早已不是小孩子了,我分得清楚这是什么感情,我就是喜欢你,爱你,仰慕你,想和你在一起。”
涟扑过去抱住了他,带着不顾一切的力道,风无彻被他扑得往后倒退两步,火舌蹭着脸颊撩过去,灼热而刺痛,乱了他的心绪。
“……”白衣人说,“当时我在旁边,只是那两个孩子不知道。”
百里澈转了转手心的洞箫,爱惜地抚摸片刻,递了过去,“我傍身的东西不多,拿得出手的就这一个。这只洞箫跟了我许多年,算是我最钟爱之物,算作送给他们的新婚礼物。”
白衣人接了过去,又听见他说,“还有一个礼物,不在我身边,送给东西那天顺手带给苏刹吧。”
他看向脚下越来越近的火海,屋檐连着竹林,画面被热气燎得模糊而扭曲,滚烫的气流扑面而来,直直的逼到人脸上,“真要算起来,那两个孩子都是我看着长大的。他们吃的苦已经够多了,如果可以,我希望他们能走上一条我没有选择的路,有一个我不曾有过的结局。”
“大哥,”百里澈看向他,眼睛里映着缭乱的火星,褪去仇恨的眼眸清澈如水,平静而温柔,一如许多年前那个双眼被月光映亮的少年,“苏刹是你儿子,你既然回来了,日后好好待他。”
白衣人将洞箫收入袖中,低头整了整袖口,轻叹说,“我只怕就算我想对他好,他也不肯接受。”
毕竟这份关心,来得实在太迟了,迟到苏刹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而显得他手中的露水可笑又多余。
“那也是你欠他的。”百里澈说,“他是个好孩子。”
百里渡看向蚕食了大半个法衡宗的火光,以及被火光卷入半边身体的百里澈。
其实当年被法衡宗毁掉的,又岂止是百里澈一人。
不同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他还有一个儿子。
当年是他没保护好楚梧爱,才导致后来苏刹一出生就被关在地牢,一关就是九年。
一切过错皆在他,苏刹如何恨他他都认了,他已经失去了妻子,绝不允许再失去唯一的儿子。
第121章
仙门弟子只是摆开阵势,还什么都没做呢,法衡宗自己就燃起一片火海。
这个走向整得众人面面相觑,底下有宗门弟子上前请示,“晏公子,下一步要如何走?我们是该趁机杀进去,还是该下去救火?”
晏赐朝他摆摆手,“先等一下。”
转头就去问滕潇。
此行本来的目的,是捉拿百里昭顺带给法衡宗一些教训,以平息众仙门的怒火。法衡宗毕竟树大根深,想一夕之间毁灭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场大火烧得十分棘手,反而让人不好拿捏,趁火打劫也不是,帮忙救人更不可能。
滕潇揣摩了一下,对晏赐说,“破了他们的护山大阵,只说活捉百里昭。”
晏赐想了想,也觉得这个办法很合适,于是将号令传达了下去。
腾飞的火焰上空,仙门弟子的灵力密密麻麻地施展开,护山大阵荡开一层浑厚的青光,将加诸于身的攻击挡开。
然而时间一久,终究敌不过持续不断的攻击,在剑锋之下破开一处处裂纹,火焰的气流随之蹿出来,腐朽的燃烧气味,还有人群惊恐的尖叫。
主殿的建筑规模最是巍峨,烧起来火势也最旺。
百里澈站在大火前面,平静地看了会儿,房梁随着火光倒下,里面的陈设都看不清了,只能看见不断撩起的火光,满目都是血腥而狂躁的红,像来自地狱的邀请。
百里澈看着吞噬一切的大火,心里感受到一片安静,那是毕生向往得偿所愿的满足感,这片大火是他为法衡宗选择的结局,也是他自己最终的归宿。
百里澈笑了起来,目视主殿前那几十级阶梯,一步一步朝火海走去。
被百里长泽打断双腿之后,复仇的种子就在心里种下。
他成日闭门不出,想办法弄来了宗门中密藏的资料,埋首研究摄魂术。
当初百里长泽宁愿让百里渡恨他,也要将苏刹的母亲楚梧爱关起来,是因为这个术法的效果十分诱人,一旦成功,就可以控制人的心智,让活人变成傀儡,令行禁止,为己所用。
傀儡术十分复杂,不光需要大量狐族妖丹,还需要在活人身上反复验证。
楚梧爱有狐王血脉,妖丹的级别不是普通狐族可比,剖走她的妖丹后傀儡术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也让百里长泽更加痴迷,命人加速催熟苏刹的妖丹,每日灌药,在他身上用了无数邪术。
然而苏刹不过是一个十岁不到的小孩子,妖丹的力量只会随年纪增强,再快又能快到哪里去?
百里长泽手底下的人研究摄魂术的进度停滞不前,反而是百里澈每日反复推敲,于此道上有了新的突破。
无执就是在这个时候找上他。
那人本来是过来和法衡宗洽谈买卖事宜,无意间得知百里澈在研究傀儡术。
百里澈推着轮椅回房时,那人已经坐在桌子边,将他的手稿看得七七八八。
听见动静,透过打开的窗户朝他看来,眉目染笑,看人时仿佛缱绻含情。
一只手捏着写满墨迹的纸,那张脸俊美如降临人间的神祇,眼眸却隐含深色的血光——
就算整个人沐浴在阳光中,看见他的第一眼,百里澈还是有一种阴风刮过脊背的感觉。
“百里公子,和我合作吧,我们可以各取所需。”那人晃了晃指间的手稿,对他说,“你有摄魂术,我有钱和资源,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相同的目的。”
百里澈跟他第一次见面,哪来的相同目的,冷淡地回他,“哦?什么目的?”
无执微微一笑,“复仇。”
于是那天之后,江湖上出现了人人闻风丧胆的百花杀。
百里澈踏入主殿门槛,断裂的房梁带着火光,在他背后一片一片掉落。
他用二十年筹划法衡宗的毁灭,夙愿得偿之日,他也将带着无尽的满足,长眠于这片火海。
一个人忽然从背后抱住了他。
“师父,”涟的脸贴着他的后背,阻止他向前的脚步,“法衡宗没了就没了,对你来说是好事,你没有必要为它殉葬。”
百里澈偏了下头,想将横在腰间的手臂掰开,涟却抱得很用力,怎么也不肯放开他,只好无奈的说,“我不是为法衡宗殉葬,我的目的已经完成了,生平再没有任何遗憾。况且当初无执找来的神医为我治腿的时候就说过,他的蛊术可以让我再次行走,但代价是我注定活不过二十年,能走到现在这一步已经比我预想之中好太多了。我自知时日无多,与其将来死在床榻上,还不如现在死在这里。”
涟聪明过人,百里澈相信他能明白自己的想法,然而背后那人还是死死抱着他不放。
许久之后忽然牵起他的手,温柔的目光平静地看向他,映着百里澈周身席卷而来的火海,一字一句的说,“那我和你一起。”
“……”百里澈没想到这个时候还要被气一下,甩开他的手,生气地斥责他,“胡闹,你说什么胡话?这是你可以任性的时候吗?——烨在哪儿?”
“我没在胡闹,这也不是任性。”涟依然抓着他的手指,任他怎么生气也不放开,“十年前你将我牵回百花杀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发过誓,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这句誓言我一直记在心上,从来没有变过,今天也一样。”
涟说,“如果这片火海就是你为你自己选择的归宿,那么我的答案依然不变——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风无彻抬手想将他打晕,然而他长于筹谋,论武功反而不是涟的对手,怎么也摆脱不了。
于是只能无奈地叹气,用袖子擦了擦涟脸上的泪水,“你会后悔的,看见为师寻死所以着急了,一时冲动而已,你自己根本没有想明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你才二十多岁,不要因为这种原因去死。”
每次他跟涟说话都是高高在上的语气,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有他最明白,除此之外所有人都不懂。
在这个时候还要用这种语气让他离开,涟受够了,忽然用力抓住他的衣领,凑上去亲他的嘴唇。
“……”百里澈始料未及,猛地将人推开,一只手掌却仍然被他抓着不放。
涟看着他,泪水模糊了视线,一字一句地说,“你总喜欢说我年纪小,不明白——师父,其实我明白,我什么都明白。”
百里澈的嘴唇被他咬破了,无声地泛着疼,目光幽深地看向他。
涟说,“我明白师徒名分是你我之间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不管我如何对你剖白真心,你用一句为人师长,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躲避过去,我的感情在你眼中都是小孩子不懂事在小打小闹。可是师父,我早已不是小孩子了,我分得清楚这是什么感情,我就是喜欢你,爱你,仰慕你,想和你在一起。”
涟扑过去抱住了他,带着不顾一切的力道,风无彻被他扑得往后倒退两步,火舌蹭着脸颊撩过去,灼热而刺痛,乱了他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