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小和发抖,邱格格误以为她是怕了,小和确实是害怕了,却不完全是怕她。
那白布掀开,露出僵硬的六具尸体,正是那老乞丐和追着他要饼吃的五个小孩。小和难过与恐惧并存,眼泪涌了上来,硬压下去了。
彩姑和小圆就在一旁。
她们看向邱格格,那个恶毒的女孩,她为了给小和下毒,为了以防万一,不惜将老乞丐和小孩全部毒死,并将尸首抢来给小和施压示威。
小和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死,自己为什么在这里,知府千金为什么恨她,她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
小和害怕到了极点,这就是布叔说的广阔的天地吗,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一辈子待在那破庙里。小和骨子里是个犟种,她不知道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样毒辣之人,她心中害怕,害怕她的阴狠,害怕她的残暴,但她不愿意露怯,因此硬生生将眼泪忍了回去。
她身中剧毒,没有武功护体,只听邱格格说道,【这小哑巴前因勾引丁家少年害其性命,后因一己私欲毒害六人。来人!按住——】
小和实在一点力气也没有,只来两个小厮就把她按住了,他们一左一右,按住小和的胳膊,小和躺倒在地上,眼前分明是蓝天和细柳,可是为什么……
她的袖子被挽了上去,邱格格身边的婢女走了来,坐到小和身上,手持一把木匠用来刻小人的刻刀,那刀尖又细又小,却锋利得很。
那婢女看向邱格格,眼中也有恐惧,她硬着头皮问,【小姐……】
【就写,冶容诲淫,枉顾人命!正好两条胳膊成双成对!】
彩姑和小圆面如土色,小和越是挣扎,那毒深入得越快,小和无人可以依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那婢女吓得发抖,又说,【小姐……冶……冶容诲淫……不会写……】
知府千金气得翻一个白眼,拿手中的茶杯砸了下去,【迎奸卖俏!以色侍人!搬弄是非!这些你会写吧!】
茶杯砸下来,那婢女吓死了,最终只听了个“搬弄是非”,便刻了上去。那婢女心中害怕,又见刀落之后,血涌了出来,更加害怕,动作更慢。
那细细的锋利的尖刀,在小和瘦小的手臂上刻下本不属于她的判词,那痛钻到心里,钻到骨头里,钻到大脑里,小和骨子里是个高傲的人,饮泣吞声,一个字刻不下来,却也几不欲生。
彩姑没有设想过这样的场景,她没想过自己那武功盖世的小徒弟,会受这样的欺辱。她没能护下这小徒弟,甚至她把她从山上背回客栈,她对此只字未提。
小圆无能为力的瘫坐在地上哭泣,她眼中的恨,比邱格格更甚,姐姐受不住,发出低沉恸哭,脸上好像是泪,又好像是汗,她拳头紧握,指甲都把掌心掐出血来,可她浑然不知。小圆嚎啕痛哭,突然想起曾在那破羊皮卷上看过一个奇怪的阵法鬼灭灯,只要法力够强,可以用自己的灵魂和肉身做桥梁,带对方一起下地狱。小圆冲昏了头,霎时握紧南流景,天下第一法器,她画诀布阵,朝邱格格扑过去,却反消失在困灵阵中,连南流景一起,再也不知去向。
彩姑对此大惊失色,原来小圆是在这个时候消失的,她和自己的法器一同消失,只剥离出南流景的一丝残魂,跟着小和。
搬弄是非。
枉顾人命。
便是彩姑在客栈,看到小和手臂上的刻字。
她那个中正诚实,清风朗月的小徒弟。
被人下了这样的判词。
命人弄人,并且难以抵抗。
也许是南流景也不忍心让彩姑久看,便跳过这令人难以入眠的场景,彩姑怎么可能忘记,她作为第三人,邱格格笑眯眯的喝着茶水看她的小徒弟受难,旁边躺着六具死尸,小和隐忍的哭声传到她耳朵里,那天却是蓝天白云,扶风细柳。
彩姑是跟小和一起睁开眼的。
小和仔细一看,她不知被谁丢到那山中,手臂上竟不知被谁上药包扎了,她隐约想起来,自己太没出息,些许是哭着哭着晕过去了。她也不知是谁在背地里救她,她知道此人不容小觑,否则不可能接连两次在知府千金手底下救下她。但此人是敌是友,尚未可知。
彩姑不难猜出,应该还是那假扮东岳大帝的男子,他们对小和有何企图,为什么三番几次救她?
彩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小和练了几日太极心法,加上被人喂了解药,终于将毒排解得差不多了。她不去想手臂上的伤,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时日了。她没有去处,不会有人再给她用树皮做的饼吃,师父也一直不来接她。
她往山上走,又觉得那日好安静,安静得她听得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她看见地上有桃仁,掉落在杂草丛生的地上,又模模糊糊的看不清,便眯着眼边看边找。
彩姑看着小和走向悬崖的背影。
这次她知道小和并非走向悬崖轻生,也知道有人会来救她。
接着,就听见自己呼喊小和的声音。
【小和!】
回到昏暗的客栈里,彩姑闭目叹息,又睁开眼,小和还在安稳的睡着,那手臂上的字还红得发紫。原来她并不是要走进那悬崖里轻生,她不过是在低头找桃仁,那地方杂草丛生,她又突然听不见,这才径直往那深渊里去。
她为什么哭呢。
哭师父打她,哭她听不见师父教训她,哭她受到的欺负和屈辱,哭师父终于来接她了。
彩姑看向小和,她受尽了苦难,也没有想过轻生,而是一直等着自己,接她回家。
第162章
彩姑给小和点了定神香让她安睡,并亲自布了阵。这才走出客栈,给伏牛去信,告诉她小圆已不在困灵阵中,连带着自己天下第一的法器南流景一起不知去向。接着她去找知府千金,任何人对她的小徒弟做这样的事,都必须血债血偿。
结果那知府家里竟然在办丧事。彩姑往那苏婶子客栈的二楼雅位一坐,气定神闲的看那棺材摆在灵堂,那知府家白事出丧,街道上倒是喜气洋洋的,老百姓就差挂灯笼了。
城中大家都在议论此事,彩姑随便一问就问到了。
【您还不知道吧!那知府千金啊!死了!】
【死了?】
彩姑眉头一皱,自己还没以眼还眼她就死了,实在没意趣。
【对啊!】那茶客神秘兮兮的说,其实大家都知道了,【是被火活活烧死的!就在城外湖边的城隍庙里!人家都说是城隍神显灵,才把她活活烧死的!】
知府千金的死,城中传得沸沸扬扬,且莫衷一是,只知道,她被烧死在城隍庙中,当时无佣人婢女跟随,不知何人,不知因起,且那城隍庙一点被火烧坏的迹象也没有,只有被烟熏的痕迹,地上有白色的圈,众人传说是城隍神降下的旨意,将她活活烧死在那圈中。
第二日,那烧焦的尸首被挂在城门上示众。怕人无法辨认她是谁,特意将知府千金那叮铃哐啷的一对玉镯,套回她那烧焦的尸首上。
那知府千金惨死示众,城中百姓大摆宴席。这事彩姑办不成,便回了客栈,一路唏嘘,知府千金邱格格一生要强,要漂亮,要万众瞩目,要光彩照人,只因小和抢了她的风头,就干出如此恶毒之事。如今竟有人替天行道,将她活活烧死,挂在城门上示众。
一生要美貌示人的千金之躯,以这样的面目挂在城门上示众,想必黄泉路上也会被活活气死的。
小和醒来的时候,彩姑坐在桌前喝茶,她给小和一块新的木板,她知道这块木板对小和很重要,她要让小和知道,她走出了那座大山。小和的世界太安静了,她连客栈嘈杂的声音都听不见,这就有些吓人了。她不能说话,也听不见,她只剩下那双深潭一般的眼睛,那是她唯一的媒介。
可彩姑这人看似漫无边际吊儿郎当平平无奇,实则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她告诉小和,知府千金已经惨死,小和看了看那木板,只是点了点头,小和不在乎她死不死,如何死,她只想离开这里,回到她们身边,再也不去想这些事,哪怕彩姑拿她试药,她也要回去,回去那个大家都在的叫做家的地方。
彩姑对小和的态度柔和了许多,她查看她的状况,给她施针,喂她喝药,给她买了一袋糖果,重新为她添置了新衣服,一想到再见面的时候天都要凉了,便将入秋的换洗衣服被褥也备上,小女孩该有的手镯发簪首饰,也都给她买了。
小和的世界太安静,而她也足够聪明,聪明到彩姑不需要把这件事跟她说开她就知道了。小和的神色暗淡,彩姑与她心照不宣,她们都知道——
她不是来接她回家的。
她们逛了一天,气氛不算融洽,小和是个又聋又哑心里还有气的倔驴,彩姑却想着循循善诱,晚上再找个借口哄她。结果出去煎个药的功夫,那个全天下最犟的小倔驴,离家出走了。
置办的东西全都没有带上,连最爱的小木板都留下了,那上书三个字,字迹板正深厚,口诛笔伐,声罪致讨,简直是鸣冤叫屈,兴师问罪——
那白布掀开,露出僵硬的六具尸体,正是那老乞丐和追着他要饼吃的五个小孩。小和难过与恐惧并存,眼泪涌了上来,硬压下去了。
彩姑和小圆就在一旁。
她们看向邱格格,那个恶毒的女孩,她为了给小和下毒,为了以防万一,不惜将老乞丐和小孩全部毒死,并将尸首抢来给小和施压示威。
小和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死,自己为什么在这里,知府千金为什么恨她,她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
小和害怕到了极点,这就是布叔说的广阔的天地吗,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一辈子待在那破庙里。小和骨子里是个犟种,她不知道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样毒辣之人,她心中害怕,害怕她的阴狠,害怕她的残暴,但她不愿意露怯,因此硬生生将眼泪忍了回去。
她身中剧毒,没有武功护体,只听邱格格说道,【这小哑巴前因勾引丁家少年害其性命,后因一己私欲毒害六人。来人!按住——】
小和实在一点力气也没有,只来两个小厮就把她按住了,他们一左一右,按住小和的胳膊,小和躺倒在地上,眼前分明是蓝天和细柳,可是为什么……
她的袖子被挽了上去,邱格格身边的婢女走了来,坐到小和身上,手持一把木匠用来刻小人的刻刀,那刀尖又细又小,却锋利得很。
那婢女看向邱格格,眼中也有恐惧,她硬着头皮问,【小姐……】
【就写,冶容诲淫,枉顾人命!正好两条胳膊成双成对!】
彩姑和小圆面如土色,小和越是挣扎,那毒深入得越快,小和无人可以依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那婢女吓得发抖,又说,【小姐……冶……冶容诲淫……不会写……】
知府千金气得翻一个白眼,拿手中的茶杯砸了下去,【迎奸卖俏!以色侍人!搬弄是非!这些你会写吧!】
茶杯砸下来,那婢女吓死了,最终只听了个“搬弄是非”,便刻了上去。那婢女心中害怕,又见刀落之后,血涌了出来,更加害怕,动作更慢。
那细细的锋利的尖刀,在小和瘦小的手臂上刻下本不属于她的判词,那痛钻到心里,钻到骨头里,钻到大脑里,小和骨子里是个高傲的人,饮泣吞声,一个字刻不下来,却也几不欲生。
彩姑没有设想过这样的场景,她没想过自己那武功盖世的小徒弟,会受这样的欺辱。她没能护下这小徒弟,甚至她把她从山上背回客栈,她对此只字未提。
小圆无能为力的瘫坐在地上哭泣,她眼中的恨,比邱格格更甚,姐姐受不住,发出低沉恸哭,脸上好像是泪,又好像是汗,她拳头紧握,指甲都把掌心掐出血来,可她浑然不知。小圆嚎啕痛哭,突然想起曾在那破羊皮卷上看过一个奇怪的阵法鬼灭灯,只要法力够强,可以用自己的灵魂和肉身做桥梁,带对方一起下地狱。小圆冲昏了头,霎时握紧南流景,天下第一法器,她画诀布阵,朝邱格格扑过去,却反消失在困灵阵中,连南流景一起,再也不知去向。
彩姑对此大惊失色,原来小圆是在这个时候消失的,她和自己的法器一同消失,只剥离出南流景的一丝残魂,跟着小和。
搬弄是非。
枉顾人命。
便是彩姑在客栈,看到小和手臂上的刻字。
她那个中正诚实,清风朗月的小徒弟。
被人下了这样的判词。
命人弄人,并且难以抵抗。
也许是南流景也不忍心让彩姑久看,便跳过这令人难以入眠的场景,彩姑怎么可能忘记,她作为第三人,邱格格笑眯眯的喝着茶水看她的小徒弟受难,旁边躺着六具死尸,小和隐忍的哭声传到她耳朵里,那天却是蓝天白云,扶风细柳。
彩姑是跟小和一起睁开眼的。
小和仔细一看,她不知被谁丢到那山中,手臂上竟不知被谁上药包扎了,她隐约想起来,自己太没出息,些许是哭着哭着晕过去了。她也不知是谁在背地里救她,她知道此人不容小觑,否则不可能接连两次在知府千金手底下救下她。但此人是敌是友,尚未可知。
彩姑不难猜出,应该还是那假扮东岳大帝的男子,他们对小和有何企图,为什么三番几次救她?
彩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小和练了几日太极心法,加上被人喂了解药,终于将毒排解得差不多了。她不去想手臂上的伤,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时日了。她没有去处,不会有人再给她用树皮做的饼吃,师父也一直不来接她。
她往山上走,又觉得那日好安静,安静得她听得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她看见地上有桃仁,掉落在杂草丛生的地上,又模模糊糊的看不清,便眯着眼边看边找。
彩姑看着小和走向悬崖的背影。
这次她知道小和并非走向悬崖轻生,也知道有人会来救她。
接着,就听见自己呼喊小和的声音。
【小和!】
回到昏暗的客栈里,彩姑闭目叹息,又睁开眼,小和还在安稳的睡着,那手臂上的字还红得发紫。原来她并不是要走进那悬崖里轻生,她不过是在低头找桃仁,那地方杂草丛生,她又突然听不见,这才径直往那深渊里去。
她为什么哭呢。
哭师父打她,哭她听不见师父教训她,哭她受到的欺负和屈辱,哭师父终于来接她了。
彩姑看向小和,她受尽了苦难,也没有想过轻生,而是一直等着自己,接她回家。
第162章
彩姑给小和点了定神香让她安睡,并亲自布了阵。这才走出客栈,给伏牛去信,告诉她小圆已不在困灵阵中,连带着自己天下第一的法器南流景一起不知去向。接着她去找知府千金,任何人对她的小徒弟做这样的事,都必须血债血偿。
结果那知府家里竟然在办丧事。彩姑往那苏婶子客栈的二楼雅位一坐,气定神闲的看那棺材摆在灵堂,那知府家白事出丧,街道上倒是喜气洋洋的,老百姓就差挂灯笼了。
城中大家都在议论此事,彩姑随便一问就问到了。
【您还不知道吧!那知府千金啊!死了!】
【死了?】
彩姑眉头一皱,自己还没以眼还眼她就死了,实在没意趣。
【对啊!】那茶客神秘兮兮的说,其实大家都知道了,【是被火活活烧死的!就在城外湖边的城隍庙里!人家都说是城隍神显灵,才把她活活烧死的!】
知府千金的死,城中传得沸沸扬扬,且莫衷一是,只知道,她被烧死在城隍庙中,当时无佣人婢女跟随,不知何人,不知因起,且那城隍庙一点被火烧坏的迹象也没有,只有被烟熏的痕迹,地上有白色的圈,众人传说是城隍神降下的旨意,将她活活烧死在那圈中。
第二日,那烧焦的尸首被挂在城门上示众。怕人无法辨认她是谁,特意将知府千金那叮铃哐啷的一对玉镯,套回她那烧焦的尸首上。
那知府千金惨死示众,城中百姓大摆宴席。这事彩姑办不成,便回了客栈,一路唏嘘,知府千金邱格格一生要强,要漂亮,要万众瞩目,要光彩照人,只因小和抢了她的风头,就干出如此恶毒之事。如今竟有人替天行道,将她活活烧死,挂在城门上示众。
一生要美貌示人的千金之躯,以这样的面目挂在城门上示众,想必黄泉路上也会被活活气死的。
小和醒来的时候,彩姑坐在桌前喝茶,她给小和一块新的木板,她知道这块木板对小和很重要,她要让小和知道,她走出了那座大山。小和的世界太安静了,她连客栈嘈杂的声音都听不见,这就有些吓人了。她不能说话,也听不见,她只剩下那双深潭一般的眼睛,那是她唯一的媒介。
可彩姑这人看似漫无边际吊儿郎当平平无奇,实则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她告诉小和,知府千金已经惨死,小和看了看那木板,只是点了点头,小和不在乎她死不死,如何死,她只想离开这里,回到她们身边,再也不去想这些事,哪怕彩姑拿她试药,她也要回去,回去那个大家都在的叫做家的地方。
彩姑对小和的态度柔和了许多,她查看她的状况,给她施针,喂她喝药,给她买了一袋糖果,重新为她添置了新衣服,一想到再见面的时候天都要凉了,便将入秋的换洗衣服被褥也备上,小女孩该有的手镯发簪首饰,也都给她买了。
小和的世界太安静,而她也足够聪明,聪明到彩姑不需要把这件事跟她说开她就知道了。小和的神色暗淡,彩姑与她心照不宣,她们都知道——
她不是来接她回家的。
她们逛了一天,气氛不算融洽,小和是个又聋又哑心里还有气的倔驴,彩姑却想着循循善诱,晚上再找个借口哄她。结果出去煎个药的功夫,那个全天下最犟的小倔驴,离家出走了。
置办的东西全都没有带上,连最爱的小木板都留下了,那上书三个字,字迹板正深厚,口诛笔伐,声罪致讨,简直是鸣冤叫屈,兴师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