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海兰知晓乾隆主意已定,故而也没假惺惺地去劝和敬公主识大体,而是开门见山地告诉她:“皇上已经决定了,公主下嫁一事事不可改。”
和敬公主闻言瞬间泪如雨下,她对海兰的感官很好,倒也不曾对海兰恶语相向,只是默默垂首,哽咽道:“果然,在这宫里没了娘的孩子才是最可怜的。”
“大清的公主基本都是要和亲的,谁也躲不过去。”
海兰瞥了一眼和敬公主悲戚的面容,继续道:“可是这和亲与和亲之间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和敬公主闻言哭声一顿,只觉得海兰话里有话,而且她的直觉告诉她,对方的话对她很重要。
“贵额娘可是有话教我?”和敬公主急切地问道。
海兰:“臣妾早年得孝贤皇后照拂,心里感激,今日若是能帮到公主一二,也算全了往日的情分,臣妾…便直说了。”
海兰:“科尔沁是蒙古大族,又一向与大清交好,哪是其他小部落能比的?博尔济吉特.色布年纪轻轻便被皇上册封为辅国公,以后必定前途无量,公主嫁过去,也不算太辱没了公主的身份。”
海兰:“再说了,谁规定公主下嫁蒙古就必须要去草原生活了?让驸马在北京城定居,住公主府,又有何不可呢?”
“这……果真可以吗?”和敬公主又惊又喜,若是婚后能定居京城,那她自然是不排斥和亲科尔沁的。
“皇上一向敬爱孝贤皇后,疼爱公主,只要公主好好跟皇上撒撒娇,皇上未尝不会应允,而且臣妾也愿意助公主一臂之力!”
“如此那便有劳贵额娘费心了,来日璟瑟若是能得偿所愿,定然不会忘了贵额娘的一番心意的。”和敬公主起身对着海兰盈盈一拜。
和敬公主的性子虽然有些清高,甚至是跋扈,但她不傻,如今皇额娘不在了,她绝不能再失去皇阿玛的宠爱,所以这门婚事她是躲不过去的。
第2651章 如懿传(68)
皇阿玛是天子,有太多的无奈,不可能护得了她一辈子,日后若是皇阿玛也不在了,她想要过的体面,必然需要有兄弟扶持,五弟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五弟虽然年纪尚小,但聪明伶俐,平日里对待几个弟兄姐妹也很和善,贵额娘也不是个跋扈的性子,与他们母子走的近些,总归是不会出大错的。
“公主客气了。”海兰站起来侧身不受此礼,始终表现的大方得体。
这些年乾隆对和敬公主的宠爱是不假的,前有和敬公主以退为进,在乾隆面前撒娇卖惨,后有海兰搬出孝贤皇后,在乾隆耳旁吹枕头风,乾隆果然做出了与历史上一模一样的决定。
听说乾隆答应让和敬公主大婚后,与额驸住在京城,还要给她修一座公主府,和敬公主开心了,科尔沁那边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欣然接受。
科尔沁之所以求娶嫡公主,不过是为了加强跟大清皇室的关系,乾隆宠爱和敬公主,愿意让额驸留在京城任职,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高兴还来不及的。
整件事要说有谁是不开心的,那一定是太后母女了,没想到她们千般嫌弃,万般推脱的婚事,最后竟成全了和敬公主。
果然,不是亲母子/兄妹,就是隔着一层,皇上把最好的都给了亲女儿,是她们不配了。
嫡公主出嫁,内务府要准备嫁妆,工匠还要修建公主府,这些事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好的,乾隆让钦天监测算了几个宜嫁娶的良辰吉日,最后,他把婚期定在了明年开春。
和敬公主得偿所愿,投桃报李,故而经常来海兰这里,找海兰聊天,还时常送好东西给永琪,平日里更是不动声色地在乾隆耳边说永琪的好话。
几个儿子里,乾隆本就更喜欢永琪多些,如今他最宠爱的女儿也喜欢永琪,他只觉得欣慰,果然女儿效父,他们父女的眼光如出一辙的好。
……东巡……
“这几日的餐后水果怎么不是苹果就是橘子啊?永琪不喜欢苹果,你们不知道吗?”海兰扫了一眼桌上摆放精致的果盘,问叶心。
叶心闻言连忙行礼请罪道:“娘娘息怒,不是奴婢们不精心,实在是下面送来的水果翻来覆去就这几样。”
叶心:“奴婢瞧着不像话,今儿早上还特意找采买太监问了,可他们说现在是在船上,供给不足也是有的。”
一旁的香云闻言忍不住插嘴道:“娘娘,他们那是糊弄叶心姐姐呢,奴婢昨个儿还看到纯贵妃娘娘身边的人往外扔西瓜皮,这西瓜也不是什么稀罕物,怎的纯贵妃娘娘那边就有,咱们这儿却没有呢。”
海兰:“这一路上的采买事宜都由纯贵妃负责的,下面的人巴结她,什么好东西都紧着纯贵妃那边也正常。”
可是怎么办呢,她这人吧,什么都吃,就是不爱吃亏,他们惹到我,算是踢到棉花,呸,划掉,铁板了。
海兰剥了一个小贡桔,几口消灭掉后,这才缓缓道:“最近船上不是有流言,说皇上可能会册封纯贵妃为皇贵妃,甚至是皇后吗?让人把流言传到嘉妃耳边去,她这个人最喜欢热闹了。
第2652章 如懿传(69)
“是,娘娘。”叶心等人抿嘴轻笑。
果然,跟着娘娘的日子过得就是痛快,娘娘有仇必报,从来不会让自己母子和他们这些伺候的下人受委屈,忍气吞声?不存在的。
嘉妃这人实诚,有事儿她是真上啊,流言刚发酵三天不到,她就给乾隆吹了枕头风,让乾隆在心里对纯贵妃生出了芥蒂。
……
途中船只靠岸,乾隆带着一众人等换乘马车,很快便到了泰山脚下。
乾隆带着太后,几个儿子,还有朝中重臣去爬泰山了,像海兰这样的嫔妃是没资格同行的。
当然,海兰也不羡慕就是了,就算主子们是能骑马,能乘肩舆,那也累人啊。
乾隆一行人至泰山极顶驻跸行宫,次日祭祀完碧霞元君,又下山至岱庙,等他们忙活完这些官方活动,回到[行宫]时,海兰感觉太后都累瘦了。
纯贵妃此人不甚聪明,目光短浅,不过听了几句流言,被下人们吹捧、恭维了几句,心思就飘地找不找北了。
这么多年来她虽然一直表现的胆小怕事,安分守拙,但她也不是没有野心的人。
想要成为后宫之主,自然要有母仪天下的能力,为了让皇上看到她的[能力],在行宫里,纯贵妃事事出头。
众妃嫔对她的讨好巴结她照单全收,就连与她平分宫权的海兰,她也能毫不客气的支使,一点没有低调的意思,行为举止越发拿捏得像个皇后的样子。
一日,乾隆去纯贵妃那用膳,正巧赶上花房来钟粹宫送花。
托嘉妃和和敬公主等人的福,如今的乾隆对纯贵妃近期觊觎后位的行为早有不满,本就是来钟粹宫[例行公事]的乾隆在看到小太监们怀里抱着的那几盆姚黄牡丹时,直接就气炸了。
“放肆!”
乾隆一脚踹翻其中一个小太监,小太监怀里的花盆瞬间摔在地上,花朵都摔烂了。
“姚黄牡丹只有中宫皇后才能用,纯贵妃不过是贵妃,却敢在钟粹宫摆放此花,乃是僭越!怎么?纯贵妃这是不满意朕给你的位份吗?”
乾隆指着纯贵妃的鼻子破口大骂,把纯贵妃都骂懵了,不是,皇上这是没有想立她为后的意思吗?
还有,花房送来的花,她提前又不知道他们送来的是什么,这僭越之罪怎么能怪到她头上呢?
“皇上,臣妾绝无此心!臣妾冤枉啊!”
纯贵妃被乾隆暴怒的样子吓到了,连忙跪地求饶。
可乾隆才不听纯贵妃的申辩呢,骂上头的时候,乾隆一个劲儿地戳纯贵妃的心窝子,骂她心术不正,惹是生非。
但这一次,乾隆没舍得骂永璋,他的孩子能有什么错呢,就算永璋有哪里做的不好,也一定是孩子的额娘不会教孩子。
好在乾隆此时还有一丝理智,为了永璋的面子,他没有动纯贵妃的位份,只是罚她闭门思过,抄写佛经。
纯贵妃胆小,经这一事竟给吓得一病不起了,众妃嫔对钟粹宫避之不及,太医们也不敢去给她瞧病。
人在阿哥所的永璋担心纯贵妃的身子,偏乾隆又不让他去看望纯贵妃,无奈之下,永璋让人找到了海兰。
最后,还是海兰派江太医去了一趟钟粹宫,给纯贵妃把脉、开药,这才捡回来她一条性命。
第2653章 如懿传(70)
“朕惟乾行翼赞。必资内职之良坤教弼成。式重淑媛之选。爰彰彝典特沛隆恩。咨尔珂里叶特氏、敏慧夙成……兹仰承懿命立尔为皇贵妃。锡之册宝……钦哉。”
“臣妾领旨!”海兰行礼叩拜,随后接过了李玉手里的圣旨。
“恭喜皇贵妃!”李玉、叶心等人对着海兰道喜。
乾隆十三年夏,海兰被正式册封为皇贵妃,正使节是孝贤皇后的亲弟弟富察傅恒。
和敬公主闻言瞬间泪如雨下,她对海兰的感官很好,倒也不曾对海兰恶语相向,只是默默垂首,哽咽道:“果然,在这宫里没了娘的孩子才是最可怜的。”
“大清的公主基本都是要和亲的,谁也躲不过去。”
海兰瞥了一眼和敬公主悲戚的面容,继续道:“可是这和亲与和亲之间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和敬公主闻言哭声一顿,只觉得海兰话里有话,而且她的直觉告诉她,对方的话对她很重要。
“贵额娘可是有话教我?”和敬公主急切地问道。
海兰:“臣妾早年得孝贤皇后照拂,心里感激,今日若是能帮到公主一二,也算全了往日的情分,臣妾…便直说了。”
海兰:“科尔沁是蒙古大族,又一向与大清交好,哪是其他小部落能比的?博尔济吉特.色布年纪轻轻便被皇上册封为辅国公,以后必定前途无量,公主嫁过去,也不算太辱没了公主的身份。”
海兰:“再说了,谁规定公主下嫁蒙古就必须要去草原生活了?让驸马在北京城定居,住公主府,又有何不可呢?”
“这……果真可以吗?”和敬公主又惊又喜,若是婚后能定居京城,那她自然是不排斥和亲科尔沁的。
“皇上一向敬爱孝贤皇后,疼爱公主,只要公主好好跟皇上撒撒娇,皇上未尝不会应允,而且臣妾也愿意助公主一臂之力!”
“如此那便有劳贵额娘费心了,来日璟瑟若是能得偿所愿,定然不会忘了贵额娘的一番心意的。”和敬公主起身对着海兰盈盈一拜。
和敬公主的性子虽然有些清高,甚至是跋扈,但她不傻,如今皇额娘不在了,她绝不能再失去皇阿玛的宠爱,所以这门婚事她是躲不过去的。
第2651章 如懿传(68)
皇阿玛是天子,有太多的无奈,不可能护得了她一辈子,日后若是皇阿玛也不在了,她想要过的体面,必然需要有兄弟扶持,五弟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五弟虽然年纪尚小,但聪明伶俐,平日里对待几个弟兄姐妹也很和善,贵额娘也不是个跋扈的性子,与他们母子走的近些,总归是不会出大错的。
“公主客气了。”海兰站起来侧身不受此礼,始终表现的大方得体。
这些年乾隆对和敬公主的宠爱是不假的,前有和敬公主以退为进,在乾隆面前撒娇卖惨,后有海兰搬出孝贤皇后,在乾隆耳旁吹枕头风,乾隆果然做出了与历史上一模一样的决定。
听说乾隆答应让和敬公主大婚后,与额驸住在京城,还要给她修一座公主府,和敬公主开心了,科尔沁那边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欣然接受。
科尔沁之所以求娶嫡公主,不过是为了加强跟大清皇室的关系,乾隆宠爱和敬公主,愿意让额驸留在京城任职,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高兴还来不及的。
整件事要说有谁是不开心的,那一定是太后母女了,没想到她们千般嫌弃,万般推脱的婚事,最后竟成全了和敬公主。
果然,不是亲母子/兄妹,就是隔着一层,皇上把最好的都给了亲女儿,是她们不配了。
嫡公主出嫁,内务府要准备嫁妆,工匠还要修建公主府,这些事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好的,乾隆让钦天监测算了几个宜嫁娶的良辰吉日,最后,他把婚期定在了明年开春。
和敬公主得偿所愿,投桃报李,故而经常来海兰这里,找海兰聊天,还时常送好东西给永琪,平日里更是不动声色地在乾隆耳边说永琪的好话。
几个儿子里,乾隆本就更喜欢永琪多些,如今他最宠爱的女儿也喜欢永琪,他只觉得欣慰,果然女儿效父,他们父女的眼光如出一辙的好。
……东巡……
“这几日的餐后水果怎么不是苹果就是橘子啊?永琪不喜欢苹果,你们不知道吗?”海兰扫了一眼桌上摆放精致的果盘,问叶心。
叶心闻言连忙行礼请罪道:“娘娘息怒,不是奴婢们不精心,实在是下面送来的水果翻来覆去就这几样。”
叶心:“奴婢瞧着不像话,今儿早上还特意找采买太监问了,可他们说现在是在船上,供给不足也是有的。”
一旁的香云闻言忍不住插嘴道:“娘娘,他们那是糊弄叶心姐姐呢,奴婢昨个儿还看到纯贵妃娘娘身边的人往外扔西瓜皮,这西瓜也不是什么稀罕物,怎的纯贵妃娘娘那边就有,咱们这儿却没有呢。”
海兰:“这一路上的采买事宜都由纯贵妃负责的,下面的人巴结她,什么好东西都紧着纯贵妃那边也正常。”
可是怎么办呢,她这人吧,什么都吃,就是不爱吃亏,他们惹到我,算是踢到棉花,呸,划掉,铁板了。
海兰剥了一个小贡桔,几口消灭掉后,这才缓缓道:“最近船上不是有流言,说皇上可能会册封纯贵妃为皇贵妃,甚至是皇后吗?让人把流言传到嘉妃耳边去,她这个人最喜欢热闹了。
第2652章 如懿传(69)
“是,娘娘。”叶心等人抿嘴轻笑。
果然,跟着娘娘的日子过得就是痛快,娘娘有仇必报,从来不会让自己母子和他们这些伺候的下人受委屈,忍气吞声?不存在的。
嘉妃这人实诚,有事儿她是真上啊,流言刚发酵三天不到,她就给乾隆吹了枕头风,让乾隆在心里对纯贵妃生出了芥蒂。
……
途中船只靠岸,乾隆带着一众人等换乘马车,很快便到了泰山脚下。
乾隆带着太后,几个儿子,还有朝中重臣去爬泰山了,像海兰这样的嫔妃是没资格同行的。
当然,海兰也不羡慕就是了,就算主子们是能骑马,能乘肩舆,那也累人啊。
乾隆一行人至泰山极顶驻跸行宫,次日祭祀完碧霞元君,又下山至岱庙,等他们忙活完这些官方活动,回到[行宫]时,海兰感觉太后都累瘦了。
纯贵妃此人不甚聪明,目光短浅,不过听了几句流言,被下人们吹捧、恭维了几句,心思就飘地找不找北了。
这么多年来她虽然一直表现的胆小怕事,安分守拙,但她也不是没有野心的人。
想要成为后宫之主,自然要有母仪天下的能力,为了让皇上看到她的[能力],在行宫里,纯贵妃事事出头。
众妃嫔对她的讨好巴结她照单全收,就连与她平分宫权的海兰,她也能毫不客气的支使,一点没有低调的意思,行为举止越发拿捏得像个皇后的样子。
一日,乾隆去纯贵妃那用膳,正巧赶上花房来钟粹宫送花。
托嘉妃和和敬公主等人的福,如今的乾隆对纯贵妃近期觊觎后位的行为早有不满,本就是来钟粹宫[例行公事]的乾隆在看到小太监们怀里抱着的那几盆姚黄牡丹时,直接就气炸了。
“放肆!”
乾隆一脚踹翻其中一个小太监,小太监怀里的花盆瞬间摔在地上,花朵都摔烂了。
“姚黄牡丹只有中宫皇后才能用,纯贵妃不过是贵妃,却敢在钟粹宫摆放此花,乃是僭越!怎么?纯贵妃这是不满意朕给你的位份吗?”
乾隆指着纯贵妃的鼻子破口大骂,把纯贵妃都骂懵了,不是,皇上这是没有想立她为后的意思吗?
还有,花房送来的花,她提前又不知道他们送来的是什么,这僭越之罪怎么能怪到她头上呢?
“皇上,臣妾绝无此心!臣妾冤枉啊!”
纯贵妃被乾隆暴怒的样子吓到了,连忙跪地求饶。
可乾隆才不听纯贵妃的申辩呢,骂上头的时候,乾隆一个劲儿地戳纯贵妃的心窝子,骂她心术不正,惹是生非。
但这一次,乾隆没舍得骂永璋,他的孩子能有什么错呢,就算永璋有哪里做的不好,也一定是孩子的额娘不会教孩子。
好在乾隆此时还有一丝理智,为了永璋的面子,他没有动纯贵妃的位份,只是罚她闭门思过,抄写佛经。
纯贵妃胆小,经这一事竟给吓得一病不起了,众妃嫔对钟粹宫避之不及,太医们也不敢去给她瞧病。
人在阿哥所的永璋担心纯贵妃的身子,偏乾隆又不让他去看望纯贵妃,无奈之下,永璋让人找到了海兰。
最后,还是海兰派江太医去了一趟钟粹宫,给纯贵妃把脉、开药,这才捡回来她一条性命。
第2653章 如懿传(70)
“朕惟乾行翼赞。必资内职之良坤教弼成。式重淑媛之选。爰彰彝典特沛隆恩。咨尔珂里叶特氏、敏慧夙成……兹仰承懿命立尔为皇贵妃。锡之册宝……钦哉。”
“臣妾领旨!”海兰行礼叩拜,随后接过了李玉手里的圣旨。
“恭喜皇贵妃!”李玉、叶心等人对着海兰道喜。
乾隆十三年夏,海兰被正式册封为皇贵妃,正使节是孝贤皇后的亲弟弟富察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