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盛墨兰说:" 这是儿媳送父皇的礼物。"
  这是墨兰庄子上研究出的水泥跟玻璃的配方。还有有关修路跟蔬菜大棚的策划案。
  官家看完后笑了
  官家(赵宗全)说:" 我皇家的好媳妇,英儿好福气啊!"
  官家(赵宗全)说:" 去吧!放手去做吧!"
  官家(赵宗全)说:" 有什么事就跟英儿商量!"
  盛墨兰说:" 是!"
  有了官家的首肯,墨兰也有了底气,之前隐在背后的生意一点点的浮出水面。
  近些年因为高产粮食的传出,农户们家有余粮,种地基本不怎么赚钱了。商业倒是比之前繁荣了一些。
  之前墨兰手里的铺子基本都是独家生意,外人不知秘方,想模仿都不行。
  有墨兰默许,那些秘方像长了翅膀一样传了出去。点心、香皂、红薯粉条、红薯干、火锅、炒菜,这些铺子开遍了大宋。
  民间还出现了各种新奇的铺子,能照出汗毛的镜子,镶窗户的大块玻璃等。
  第102章 知否知否(26)
  墨兰整理了一些资料给太子,就放手不管了,因为她怀孕了,这可是皇家这代第一个孙子,皇后跟官家都很重视,让她安心养胎,其他交给太子。太后大娘娘也时常打发人来看她。
  今生有了墨兰在,太后跟官家关系还算不错,也就没了那场政变。
  赵策英自当了太子,每天都忙的很,又有墨兰给的策划案,更是整天见不着影,偶尔抽空来看看她和孩子。
  墨兰怀着孩子,也没什么孕吐反应,格外爱吃,知道的人都夸孩子懂事疼母亲。口味大变,今天想吃这个,明天想吃那个,可忙坏了御厨,常去跟墨兰酒楼的大厨学习。好在墨兰没有变胖,否则可就乐极生悲了。
  墨兰养胎的这段时间,如兰跟明兰相继嫁了人。如今如兰有了身孕,刚做稳胎。明兰刚新婚倒是不急。
  二嫂嫂刚生了全哥儿没两年,又有了,三嫂嫂也有了身孕比如兰月份大一些。
  现在盛家可是人丁兴旺。
  墨兰没想到如兰跟明兰今个会进宫
  盛墨兰说:" 今个儿怎么过来了?五妹夫也放心?"
  盛如兰说:" 有什么不放心的,这不是想着四姐姐快生了,来看看你,等过些日子我月份大了,就不方便来了。"
  盛如兰说:" 还是四姐姐日子过得滋润些,怀着小皇孙,太子殿下也没找旁人。"
  盛墨兰说:" 母后跟太后大娘娘体贴我有孕辛苦,倒是不曾找人给我添堵。"
  盛墨兰说:" 五妹夫难道对你不好吗?"
  盛如兰说:" 敬哥哥对我自然是好的。"
  盛明兰说:" 五姐姐,你那婆婆还找你麻烦吗?"
  盛如兰说:" 不找了,之前还让我站规矩,四姐姐给派了两个嬷嬷照顾我养胎,婆婆就再也不让我去了。"
  盛明兰说:" 那就好。"
  盛墨兰说:" 六妹妹,平宁郡主对你如何?"
  盛明兰说:" 挺好的,你妹妹这么聪明伶俐的,谁不喜欢啊!"
  盛如兰说:" 六妹妹婚后更孩子气了,可见是过的不错。"
  盛墨兰说:" 不知祖母现在身子怎么样,我这怀着孩子也没空会去看看她老人家。"
  盛明兰说:" 我前个儿回去了一趟,祖母挺好的,还惦记着你呢。"
  盛如兰说:" 原本三嫂嫂也要过来的,母亲担心孩子,就没让来。"
  盛墨兰说:" 总归孩子要紧,现在家里两个孕妇,有母亲忙的了。"
  盛如兰说:" 忙点好啊,这样就没时间跟康姨母在一块了。"
  盛如兰说:" 我那姨母真真是讨人厌的紧。"
  盛墨兰说:" 康姨母还总去吗?"
  盛如兰说:" 她现在可不敢随便登盛家门,他儿子还在三哥哥手下做事呢。"
  那康大娘子真真是个极品,早些年一个劲儿的扒着王大娘子,还想让自家庶女给大姐夫做妾,被拒绝了还一脸子不高兴,面对大娘子总是趾高气扬的。
  现在大娘子面对她大姐姐可是底气足的很,康姨母哪敢给她脸色瞧,下药就更不敢了,巴结还来不及呢。
  两个妹妹出宫时,墨兰送了些首饰、药材等,还有给两个嫂嫂的,祖母他们那也送了不少好东西。反正都是自己的,谁也不会置喙什么。
  墨兰现在日子确实舒心,太子忙着改革的事,墨兰都还几日没见着他了,自她怀了孩子,皇后跟大娘娘也都没提给太子赐人的事,官家不管这些,旁人就更没那个本事插手了。
  两个月后,墨兰生产了,是个胖乎乎的小皇子,官家赐名赵熙。
  第103章 知否知否(27)
  五年后
  太后大娘娘一年前去了,官家身子越来越不好了,就退位给了太子,当了太上皇。
  也不插手政事,整日读书看报、闲怡弄孙,现在五岁的熙哥儿正是好玩的时候,整日缠着祖父去看弟弟。
  两年前墨兰又生了一个哥儿,名叫赵琛,两岁的臭小子粘人的很,就喜欢粘着墨兰。
  自从创办了大宋日报,太上皇最喜欢看了,每天都有新鲜事,看着大宋一点点变好,太上皇乐的见牙不见眼。
  墨兰生了孩子,把孩子交给太上皇跟太后,就以皇后的名义开了一间女子学院,邀请明兰跟两个嫂嫂去任教,起初还有老顽固上折子抨击墨兰,拒绝自家女孩去学院,说什么有辱斯文。
  墨兰也没理会,当第一批女孩子毕业,无论人品才学皆是出挑,处事理家也样样出色,婚恋市场上十分抢手,那些老顽固又后悔了,拿着礼物来去太后那求情,想要把女儿送进学院。
  女子学院的建立虽说不能真正改变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但女子已经不再拘泥于后院了,也可以走出家门,去看看这全新的大宋了。
  赵策英当了皇帝,墨兰让人将火药给了他。他本就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马上安排人手研制武器,又有马蹄铁和马鞍,燕云十六州,该收回来了。
  讨逆大将军正是威远候顾廷烨,他在父亲跟大哥哥去世后继承了顾家的爵位,他前些年娶了三嫂嫂家的堂妹,如今也夫妻和顺,他那继母小秦娘子时不时的使绊子,可张家夫人也不是吃素的,将门虎女,收拾她还不简单,捏住顾廷炜,就让她投鼠忌器,不得不老实。
  燕云十六州收复的消息传回大宋,整个天下的人都沸腾了,这片属于我们的国土终于回来了。
  官家的后宫如今只有墨兰一人,前朝不是没有人奏请官家纳妃,都被官家拒绝了,有那不死心的,在自家女儿的夫婿差点被赐了妾室后就老实了。谁又不疼自己的女儿呢。
  时间久了,他们也品出味了,官家自己不愿意,他们操那份闲心做什么,反正官家不缺儿子,如今两个皇子都十分聪颖,皇后娘娘又怀了身孕,不用担心皇位无人,官家爱宠谁宠谁。不管了总行吧。
  就这样前朝后宫都没传出墨兰一点不好,主要是墨兰会做人,虽然大宋现在的变化都与她有关,但她从不插手政事,一些点子都是通过之前培养的小官员的手拿出来的。墨兰没那些野心,做事又极有分寸,满朝文武无不称赞。
  因为墨兰拿出来棉花还有后来的便宜纸和印刷术,她在文人圈里地位很高,同时墨兰还鼓励教育,资助寒门学子,哪有没良心的文人会攻讦她。
  墨兰没主动去打听梁晗的生活,只知道他娶了一个小官家的嫡女,日子过的鸡飞狗跳,就算不娶墨兰,他还是那个风流公子。
  经过两代帝王的努力,如今大宋繁荣富强,这段历史,史称神英之治。
  因为墨兰做了皇后,盛老爹被封了承恩公,后来爵位由二哥哥继承了。不过三哥哥自己也挣了爵位,三嫂嫂是英国公独女,哥哥跟着英国公学习兵法,自己又有武艺在身,在收复失地时立了大功,封了侯,林小娘也有了诰命。
  这一世墨兰真正做到了夫妻和顺,也得到了天下人的尊敬。
  第104章 知否知否(28)
  改革近二十年,如今的大宋已大不相同。经济繁荣,实力鼎盛,万邦来朝。
  今个儿蕃外院接待外邦使臣,驿馆的接待人员有条不紊的做着工作,一会儿使臣就到了。
  这不是耶律森第一次来大宋,当年他还是个少年时,曾随祖父出使过大宋,可现在他觉得自己可能去了个假的大宋。
  刚进大宋境内,耶律森内心就震惊了
  契丹使者耶律森说:" 这地面上铺的平整的石头,是如何做到的?还一路铺到了汴京,这大宋如此奢靡吗?"
  契丹使者耶律森说:" 马车坐起来竟一点都不颠簸,车里放个茶杯,水都不撒!"
  耶律森拉起车帘向外看去,地里的农夫正侍弄着庄稼,他也不是“何不食肉糜”的,契丹虽不善种植,但也种一些青稞之类的,产量一般,毕竟契丹土地贫瘠,不适合种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