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有时看着墨兰一脸幽怨。墨兰赶紧摸毛安抚,一顿顿小点心输出,可算维护好了姐妹情。
第84章 知否知否(08)
盛竑到任禹州,理清官府的事物后开始准备种土豆了。
宗室子弟赵宗全,在禹州任团练,盛竑初来乍到,自然要与他打好关系,所以当他提出要让自己的大儿子来盛家读书时 ,也就没拒绝,他素来胆小,自然也没胆子拒绝。
刚读书没几天就要走人,墨兰不是很高兴,赵家夫人沈氏来拜访老太太,不能因为自己的儿子,让人家姑娘没地方读书,索性一起读,男女分开坐,挡个帘子就是了。
盛家这边姑娘、小子们忙着读书,盛老爹也是一顿忙碌。
盛竑现在是禹州知州,掌管一府大小事物,忙的脚打后脑勺,连后院都很少去了,反正墨兰好几天没看见他了。
土豆种了几茬了,攒了不少种子,刚开始,一众人都惊叹于土豆的产量,因为数量太少,不好上报,如今却是可以了。
盛竑在禹州待了快两年了,墨兰也快十岁了。
盛竑现在的官位,已经有资格单独给皇帝奏报,折子跟土豆已经送上去了,就等回复了。
官家下旨让盛竑带着祥瑞进京,亩产三十石的粮食,还能不是祥瑞吗?
盛竑刚到京城,几乎半个汴京的官员、权贵都来祝贺,盛竑乐呵呵的招待,幸好带了长柏、长枫,要不都忙不过来。
这么大的功绩,官家自然不会慢待他,许与官爵,盛竑一向谨小慎微,只说不敢居功,是皇恩浩荡,官家英明才有如此祥瑞。
官家满意了,给他升了从四品官阶,但是仍担任禹州知府,主持土豆种植,早日做到全国种植。
毕竟只有他熟悉土豆种植事项,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也表明了官家对他信任。
甚至官家还大笔一挥给老太太、大娘子册封了诰命,老太太被封为四品恭人,比盛竑还高半级,大娘子则是五品宜人。
内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禹州知府盛竑之母,盛徐氏,知书识理,贵而能俭,无怠遵循,克佐壶仪,轨度端和,敦睦嘉仁。着即册封尔为恭人,钦此!”
接到圣旨,老太太都愣住了,她这辈子没因为丈夫得到册封,反而是因为自己养的儿子,得到了诰命。
盛老太太:“臣妇接旨,吾皇万岁、万万岁!”
内侍:“恭人请起!”
内侍:“盛大娘子,到您了。”
王若弗:“还有我的?”(惊喜)
内侍:“奉天 承运皇帝诏,曰:禹州知府盛竑之妻,盛王氏,知书识理,贵而能俭,无怠遵循,克佐壶仪,轨度端和,敦睦嘉仁。着即册封尔为宜人,钦此!”
老太太母凭子贵得封诰命,待盛竑更亲近了几分,因为这里有墨兰的原因,对林栖阁也好了一些。一时间一家子皆大欢喜,和和乐乐的。
林小娘倒是有点不服气,明明是自己的墨儿功劳最大,却封了大娘子的诰命,却知道这是理法,只自己嘀咕,不曾宣之于口。
倒是盛竑知晓她们母子受了委屈,补偿了田产铺子,老太太跟大娘子也送了不少,这下墨兰手里有了资产,很多事情可以开始操作了。
第85章 知否知否(09)
四年后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窗外的桃花已经盛开,片片花瓣透过窗子吹进屋内,打在少女的脸上。
这少女就是墨兰。十三岁的小姑娘已经出落的很漂亮了,一身青衣,清丽脱俗的模样,仿佛人间月。
云栽:“姑娘,庄子、酒楼人的管事让人送账本来了。”
盛墨兰:“放着吧,等会再看!”
四年时间,墨兰拿出来不少东西,也置办了不少产业。
做出了香皂,开了一间香皂铺子,拿出美容秘方,开了一间脂粉铺子,农场中的种子在庄子上种了,开了一间蔬菜超市,让人打造了铁锅,开了一间酒楼。
现在汴京第二大酒楼稻香园就是墨兰让人开的,这些新鲜东西一点一点投到市场中,那些高产的作物,百姓们已经自发种上了,粮食多了,百姓也多了活路。没人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出于一个从四品官家的庶女之手。
几年前盛老爹给了墨兰一间铺子和几个人手,墨兰就一点一点的将产业弄大,现在知道墨兰底细的就只有云栽和露种,她俩是自小跟在自己身边的,又没有亲人,身契都在她手里,最是忠心不过了。
各地的铺子酒楼,多数都开在繁华的地方,达官显贵都是坐上宾,那里也成为了墨兰收集消息的地方,那些眼线可是墨兰花了大价钱培养的。
墨兰这些年积攒大量财富,她还用这些钱资助了不少学识不错的寒门举子,也帮助了不少因为无人脉而升迁困难的年轻将校,等他们入朝为官,就是自己最大的拥护者。
基本布局已经完成,只需要时间慢慢壮大。
这些都不是最紧要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墨兰已经长大了,过几年就该出嫁了,她就算再优秀,作为一个庶女,她可选择的亲事并不多。明年盛竑就要进京了,不出意外会留在京城做官,看来自己的身份得想法子变上一变了。
墨兰想到了棉花,宋代其实已经有了棉花,现在叫白叠子,人们还没有发现它的价值,只是作为观赏之物。
墨兰让手下去市面上收集一些,种在庄子上。其实她农场里面有,可是这棉花是她的晋升之阶,要放在明面上的,墨兰不想过多暴露自己的神异之处,所以给棉花找了出处,就算成功了,别人也只会当她运气好。
交代好这些,墨兰就不管了。
………………………
云栽:“姑娘,五姑娘、六姑娘来了。”
盛墨兰:“快请进来!”
盛如兰:“四姐姐,又在看账本子啊,你也不嫌累的慌。”
盛如兰:“我要吃好吃的小点心,四姐姐。”
盛墨兰:“云栽,没听到五妹妹的话吗?多拿几样,再包一些给她带回去吃,各房也都送去一些。”
盛如兰:“谢谢四姐姐!嘿嘿…好吃!”
盛墨兰:“六妹妹等会也带回去些,给松哥儿。”
盛如兰:“谢谢四姐姐!”
盛明兰:“四姐姐就是厉害,这些东西我看着都头疼。”
(此时墨兰13,如兰12,明兰11,长柏18,长枫 16)
第86章 知否知否(10)
盛墨兰:“这点心铺子明明都有份子,你们两个甩手不管了,偏我就是个劳碌命,要天天看这账本子。你们也别躲懒,今个儿你俩都要看。”
盛如兰:“四姐姐,你能者多劳,我就负责吃就好了。”
盛明兰:“对呀、对呀!”
盛墨兰:“姐姐也是为了你们好,咱们一年大过一年,学些管账理事总是好的。往后你们嫁了人做了主母,连个账本都不会看,岂不让下人糊弄。”
盛墨兰:“谁家姑娘大了都是要学的,大娘子跟祖母往后也是要教你们的。”
盛如兰:“这样啊,那我学着看吧。”
盛明兰:“我也看。”
盛墨兰:“这就对了,我教你们,不难的。”
这一世,有墨兰特意维系,姐们间感情极好,墨兰让人研发了不少新奇的点心,叫上姐妹一起开铺子,赚点零花钱,老太太跟大娘子知道了也没反对,反而很支持。
…葳蕤轩…
王若弗:“四丫头真这么说?”
刘妈妈:“是呢,大娘子,五姑娘回来后就在屋子里看账本呢。”
王若弗:“如儿倒听四丫头的话,罢了,她愿意学自然是好的。”
刘妈妈:“瞧着四姑娘是个好的。”
王若弗:“真是歹竹出好笋,确实不像林栖阁那个贱人。”
老太太也知道了
盛老太太:“四姑娘是个有成算的,林氏倒是有福气。”
………………………………
一日下学后
赵策英:“四妹妹,明天我就不来上庄学究的课了,父亲让我去军中任职。”
盛墨兰:“男子汉大丈夫当建功立业,那就恭喜世子了。”
赵策英:“知道你喜欢书法,这是我收藏的端砚,希望你喜欢。”
盛墨兰:“怎好收世子这么贵重的东西。”
赵策英:“你以前还叫我赵家哥哥,怎么现在叫上世子了。”
盛墨兰:“我们都大了,不好像小时候那样了,总该避讳些的。”
盛墨兰:“时候不早了,我要去给祖母请安了,墨兰告退。”
墨兰不是不知道赵策英的心意,可是她俩的身份并不相配,纵使现在赵宗全只是个受冷落的宗室,可毕竟也是皇室宗亲,赵策英是他的长子,是世子,墨兰只是个小官家的庶女,是高攀不上他的。
除非墨兰身份再提一提,否则他俩一点希望都没有。
给祖母请过安后,墨兰回了林栖阁。
第84章 知否知否(08)
盛竑到任禹州,理清官府的事物后开始准备种土豆了。
宗室子弟赵宗全,在禹州任团练,盛竑初来乍到,自然要与他打好关系,所以当他提出要让自己的大儿子来盛家读书时 ,也就没拒绝,他素来胆小,自然也没胆子拒绝。
刚读书没几天就要走人,墨兰不是很高兴,赵家夫人沈氏来拜访老太太,不能因为自己的儿子,让人家姑娘没地方读书,索性一起读,男女分开坐,挡个帘子就是了。
盛家这边姑娘、小子们忙着读书,盛老爹也是一顿忙碌。
盛竑现在是禹州知州,掌管一府大小事物,忙的脚打后脑勺,连后院都很少去了,反正墨兰好几天没看见他了。
土豆种了几茬了,攒了不少种子,刚开始,一众人都惊叹于土豆的产量,因为数量太少,不好上报,如今却是可以了。
盛竑在禹州待了快两年了,墨兰也快十岁了。
盛竑现在的官位,已经有资格单独给皇帝奏报,折子跟土豆已经送上去了,就等回复了。
官家下旨让盛竑带着祥瑞进京,亩产三十石的粮食,还能不是祥瑞吗?
盛竑刚到京城,几乎半个汴京的官员、权贵都来祝贺,盛竑乐呵呵的招待,幸好带了长柏、长枫,要不都忙不过来。
这么大的功绩,官家自然不会慢待他,许与官爵,盛竑一向谨小慎微,只说不敢居功,是皇恩浩荡,官家英明才有如此祥瑞。
官家满意了,给他升了从四品官阶,但是仍担任禹州知府,主持土豆种植,早日做到全国种植。
毕竟只有他熟悉土豆种植事项,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也表明了官家对他信任。
甚至官家还大笔一挥给老太太、大娘子册封了诰命,老太太被封为四品恭人,比盛竑还高半级,大娘子则是五品宜人。
内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禹州知府盛竑之母,盛徐氏,知书识理,贵而能俭,无怠遵循,克佐壶仪,轨度端和,敦睦嘉仁。着即册封尔为恭人,钦此!”
接到圣旨,老太太都愣住了,她这辈子没因为丈夫得到册封,反而是因为自己养的儿子,得到了诰命。
盛老太太:“臣妇接旨,吾皇万岁、万万岁!”
内侍:“恭人请起!”
内侍:“盛大娘子,到您了。”
王若弗:“还有我的?”(惊喜)
内侍:“奉天 承运皇帝诏,曰:禹州知府盛竑之妻,盛王氏,知书识理,贵而能俭,无怠遵循,克佐壶仪,轨度端和,敦睦嘉仁。着即册封尔为宜人,钦此!”
老太太母凭子贵得封诰命,待盛竑更亲近了几分,因为这里有墨兰的原因,对林栖阁也好了一些。一时间一家子皆大欢喜,和和乐乐的。
林小娘倒是有点不服气,明明是自己的墨儿功劳最大,却封了大娘子的诰命,却知道这是理法,只自己嘀咕,不曾宣之于口。
倒是盛竑知晓她们母子受了委屈,补偿了田产铺子,老太太跟大娘子也送了不少,这下墨兰手里有了资产,很多事情可以开始操作了。
第85章 知否知否(09)
四年后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窗外的桃花已经盛开,片片花瓣透过窗子吹进屋内,打在少女的脸上。
这少女就是墨兰。十三岁的小姑娘已经出落的很漂亮了,一身青衣,清丽脱俗的模样,仿佛人间月。
云栽:“姑娘,庄子、酒楼人的管事让人送账本来了。”
盛墨兰:“放着吧,等会再看!”
四年时间,墨兰拿出来不少东西,也置办了不少产业。
做出了香皂,开了一间香皂铺子,拿出美容秘方,开了一间脂粉铺子,农场中的种子在庄子上种了,开了一间蔬菜超市,让人打造了铁锅,开了一间酒楼。
现在汴京第二大酒楼稻香园就是墨兰让人开的,这些新鲜东西一点一点投到市场中,那些高产的作物,百姓们已经自发种上了,粮食多了,百姓也多了活路。没人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出于一个从四品官家的庶女之手。
几年前盛老爹给了墨兰一间铺子和几个人手,墨兰就一点一点的将产业弄大,现在知道墨兰底细的就只有云栽和露种,她俩是自小跟在自己身边的,又没有亲人,身契都在她手里,最是忠心不过了。
各地的铺子酒楼,多数都开在繁华的地方,达官显贵都是坐上宾,那里也成为了墨兰收集消息的地方,那些眼线可是墨兰花了大价钱培养的。
墨兰这些年积攒大量财富,她还用这些钱资助了不少学识不错的寒门举子,也帮助了不少因为无人脉而升迁困难的年轻将校,等他们入朝为官,就是自己最大的拥护者。
基本布局已经完成,只需要时间慢慢壮大。
这些都不是最紧要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墨兰已经长大了,过几年就该出嫁了,她就算再优秀,作为一个庶女,她可选择的亲事并不多。明年盛竑就要进京了,不出意外会留在京城做官,看来自己的身份得想法子变上一变了。
墨兰想到了棉花,宋代其实已经有了棉花,现在叫白叠子,人们还没有发现它的价值,只是作为观赏之物。
墨兰让手下去市面上收集一些,种在庄子上。其实她农场里面有,可是这棉花是她的晋升之阶,要放在明面上的,墨兰不想过多暴露自己的神异之处,所以给棉花找了出处,就算成功了,别人也只会当她运气好。
交代好这些,墨兰就不管了。
………………………
云栽:“姑娘,五姑娘、六姑娘来了。”
盛墨兰:“快请进来!”
盛如兰:“四姐姐,又在看账本子啊,你也不嫌累的慌。”
盛如兰:“我要吃好吃的小点心,四姐姐。”
盛墨兰:“云栽,没听到五妹妹的话吗?多拿几样,再包一些给她带回去吃,各房也都送去一些。”
盛如兰:“谢谢四姐姐!嘿嘿…好吃!”
盛墨兰:“六妹妹等会也带回去些,给松哥儿。”
盛如兰:“谢谢四姐姐!”
盛明兰:“四姐姐就是厉害,这些东西我看着都头疼。”
(此时墨兰13,如兰12,明兰11,长柏18,长枫 16)
第86章 知否知否(10)
盛墨兰:“这点心铺子明明都有份子,你们两个甩手不管了,偏我就是个劳碌命,要天天看这账本子。你们也别躲懒,今个儿你俩都要看。”
盛如兰:“四姐姐,你能者多劳,我就负责吃就好了。”
盛明兰:“对呀、对呀!”
盛墨兰:“姐姐也是为了你们好,咱们一年大过一年,学些管账理事总是好的。往后你们嫁了人做了主母,连个账本都不会看,岂不让下人糊弄。”
盛墨兰:“谁家姑娘大了都是要学的,大娘子跟祖母往后也是要教你们的。”
盛如兰:“这样啊,那我学着看吧。”
盛明兰:“我也看。”
盛墨兰:“这就对了,我教你们,不难的。”
这一世,有墨兰特意维系,姐们间感情极好,墨兰让人研发了不少新奇的点心,叫上姐妹一起开铺子,赚点零花钱,老太太跟大娘子知道了也没反对,反而很支持。
…葳蕤轩…
王若弗:“四丫头真这么说?”
刘妈妈:“是呢,大娘子,五姑娘回来后就在屋子里看账本呢。”
王若弗:“如儿倒听四丫头的话,罢了,她愿意学自然是好的。”
刘妈妈:“瞧着四姑娘是个好的。”
王若弗:“真是歹竹出好笋,确实不像林栖阁那个贱人。”
老太太也知道了
盛老太太:“四姑娘是个有成算的,林氏倒是有福气。”
………………………………
一日下学后
赵策英:“四妹妹,明天我就不来上庄学究的课了,父亲让我去军中任职。”
盛墨兰:“男子汉大丈夫当建功立业,那就恭喜世子了。”
赵策英:“知道你喜欢书法,这是我收藏的端砚,希望你喜欢。”
盛墨兰:“怎好收世子这么贵重的东西。”
赵策英:“你以前还叫我赵家哥哥,怎么现在叫上世子了。”
盛墨兰:“我们都大了,不好像小时候那样了,总该避讳些的。”
盛墨兰:“时候不早了,我要去给祖母请安了,墨兰告退。”
墨兰不是不知道赵策英的心意,可是她俩的身份并不相配,纵使现在赵宗全只是个受冷落的宗室,可毕竟也是皇室宗亲,赵策英是他的长子,是世子,墨兰只是个小官家的庶女,是高攀不上他的。
除非墨兰身份再提一提,否则他俩一点希望都没有。
给祖母请过安后,墨兰回了林栖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