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九湘和太阳并没有等太久,众人翘首以盼的灵车就靠近了城门,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官兵将百姓封锁在道路两旁,将道路中间大部分地方空了出来。
在百姓的不满嘘嘘声中,灵车队伍这才进入城中。
灵车还没进入视线,锣鼓唢呐的声音就传入耳中,随着锣鼓声的靠近,众人才看见灵车队伍最前方的两人举着比一层楼还高的招魂幡。
“不愧是当过官的。”九湘身边有个声音说道,“你看这气势,真豪派。”
招魂幡后是穿着孝服绑着孝带的死者亲人,为首的一个男子面貌端正,九湘觉得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
不等九湘记起,男子就已经路过了九湘,身后跟着一队面露悲戚的人,被他们围在中心的是一个黑色的棺材。
见到棺材,百姓发出的惊叹声彻底盖过了锣鼓声。
棺材不知道是用什么木材制成的,四周雕刻着精美的镂空花纹,用金粉描出来之后,又用朱砂点在花心,栩栩如生,十分奢华。
旁边有知道内情的道:“听说这个棺材是金丝楠木做的,是陛下特意赐给吴大人的,可见吴大人是多么得陛下欢心。”
金丝楠木!
捕捉到关键词的太阳的眼睛发亮,尽管她一直盗的是普通百姓的坟,见过的棺材多是枣木 、桃木做的,但不妨碍她知道金丝楠木的存在。
有人曾经告诉她,金丝楠木是世上最珍贵的木材,它做成的棺材可保尸身千年不腐。
这是皇家专供的好东西。
太阳双眼紧紧追着金丝楠木的棺材,直到棺材消失在街角,她从恋恋不舍的将视线收回来,眼底全是狂热,“这个棺材……若是能拿出去卖,能卖上好些金子。”
九湘此刻顾及不到这具棺材的珍贵之处,她的注意力此刻全被身边百姓的谈话声吸引去了。
“这吴家真得当今陛下的喜欢,先是吴大人扶持陛下登基,现在他的女儿又是是陛下面前的红人儿。陛下对吴家的喜欢可不止这一些,你们还记得天承二年过世的女丞相王清莞吗?”
“这怎么会不记得。”
“十三年前,上一个皇帝还没禅位的时候,那时王丞相还不是丞相,只是一个妇人。她在当今陛下——也就是当初的定安长公主大寿上,揭露自己诗文长期被亲人窃取的事情,这件事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先皇觉得这王丞相才名高于满朝文武,才破格让她进入的朝堂。”
“扯远了你。”问话的男人摆摆手,“当日在大寿上,站出来的不止有王丞相和姜知彰姜大人,还有几个人,她们也遭遇了王丞相的事情。只是她们命不好,遭受的不公没有人主持。”
“你说的……莫非吴家女儿也在其中?”
回应的声音中有些震惊。
“所以说,这陛下咱们这种凡人是看不透啊。明明知道这父女有仇,却还是将重用这对父女,也不怕这俩人把朝堂搅个天翻地覆。你看,这次吴大人灵车回来,他的女儿都不愿意护送。”
这个男的也不管有没有人接话,信心满满地说出自己的推测:
“常言说上阵父子兵,可没听说过上阵父女兵的,怕是这当老子的,被这当女儿的给克死了。”
话刚出口,他觉得膝盖遭受了一股外力,他一时不备,重重摔在地面上。
身边人见了顾不上震惊他方才的放肆之语,而是大笑道,“你早干什么去了,现在跪,吴大人的灵车早就走远了。你要想跪的话,现在跟上去还来得及。”
跪在地上的男的面色煞白,冷汗涔涔,方才他背后空无一人,刚刚遭受的外力是从哪里来的?想到自己刚刚出口的话,他顾不得疼痛,忙调整好跪姿,转向灵车的方向老老实实地磕了几个头。
“小人知错,我不该胡乱冒犯您,请大人赎罪。”
九湘若无其事地收回脚,她终于想起那股熟悉感是从哪里来的。
躺在金丝楠木棺材里的吴大人,九湘是见过几面的,那个披麻戴孝的男子与吴大人模样相似。
吴大人是第一批投靠定安长公主的人,当时的定安长公主只是一个公主,说白了就是一个连权力都没有皇亲国戚。
生出那种野心,必须得有可以支撑自己的力量才是。
选择为王清莞主持公道,不完全是不忍见到本该有才华的女子被迫隐姓埋名,终此一生,或许也有这个原因在,但更多的是王清莞的才能和她所创建的密语可以为自己所用。
所以面对与王清莞有着相同经历的吴家姑娘时,长公主在她和她的父亲之间,很快做出了取舍。
相比于吴家姑娘,长公主更需要吴大人提供的支持。
王清莞当时为此事长吁短叹了好几日,却无可奈何,站在长公主的角度,这是最有利的做法。
九湘眼前冷不丁地出现了一张纸钱,圆形方孔,与铜板大小别无二致,将她从回忆中拖了出来。
纸钱中央是太阳失望的脸,“我还以为这些当过官的用的纸钱也是金子打成的,没想到跟我们一样,也是纸做的,真够小气的。”
看完了热闹,九湘和太阳找了个地方住下来,二人白天出去待在吴家周围,时刻关注着吴家的动向。
一直到第三天,吴家才把棺材运到了青阳城外的山脚下,这是吴家祖坟所在。
据传闻,祖坟位置是特意找人算出来的。
山形刚好是一只躺着的白虎,祖坟恰好在白虎的怀中,风难以侵袭,水难以灌入,是一个可以福泽子孙后代的好地方。
墓室是得知了吴大人死讯的那一天开始修建的,至今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将金丝楠木棺材和逝者生前的东西安置进去。
摆好棺材和随葬品,吹过唢呐,剩下的人开始封墓顶,夯实顶端和墓室侧边的土,不给盗墓贼以可乘之机。
工程量之大,用了整整三天才结束。
到了晚上,等得实在不耐烦的太阳和九湘出现在这个地方,身旁跟着五个人。
等打开墓室,太阳打算用之前掘平溪县县令祖坟的方法,跟九湘联合起来,把这五个人吓跑,她一人独吞里面的所有东西。
这五个人是太阳这几日混在乞丐堆中特意挑选出来的,共性是贪图眼前之利,也怕死。
这样的人比起其他人,要好拿捏得多。
墓室的土被夯得很实,幸好是新土,没有旧土那么难挖。尽管太阳这次带的工具比上次充实和完备很多,土也相对松软一些,谁知道夜色过半,他们还没有打进墓室。
这完全在太阳的计划之外。
有问题。
太阳停下手中的动作,细细听着几个人挖墓的声音。
越靠近墓室,挖土的声音就越空旷,与墓室只差一线之隔时,挖土的声音不仅空旷,还会有回音。
这跟挑西瓜是一样的道理,西瓜越熟,声音越清脆。
她们可以根据声音来判断距离墓室还有多远。
眼下挖土的声音声音很空旷,还有回音,这是靠近墓室的征兆。
太阳眉头并没有因为这一发现而变得平整,反倒拧得更紧了一些,半晌后,她直起身子,面色凝重。
土底下可能垫了东西。
太阳叫停几人,点燃手中的烛火,刨开一部分泥土,仔细一看,果然如她所推测的一样,在土的最下面出现了石头一样的东西,表面光滑平整,敲击出来的声音十分沉闷。
太阳道:“这是……大理石?”
土夯得过于紧实,工具碰撞而产生的声音跟磕在石头上发出的声音没有区别,就连碰到二者以后,蔓延到胳膊上的震颤感也近乎一样。
月黑风高,他们几人只顾着埋头去做,若不是太阳发现了异样,他们干到天明也不会发现。
太阳挖过的大墓不多,算上眼下这个,也才第二个而已。
她没见过大理石的墓,但也能猜出来,用大理石只是为了让墓更坚固,也是为了防止盗墓贼光临。
“碰到这东西真够晦气的。”五个人中的一个冲着太阳抱怨道,“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总不能干了大半夜,什么东西也没获得吧。”
辛辛苦苦来到这青阳城,难道要白跑一趟?太阳同样不甘心,金丝楠木棺材她还没有摸上一把,里面的金银财宝还没有进入她的口袋。
看着露出来的大理石,太阳定了定心神,狠色闪现。
“砸!用力砸,这大理石应该没有多厚。”
几人用带的工具砸了两下,没对大理石造成什么伤害不说,他们手上的工具反倒出现了磨损。剩余的工具更不适合砸东西,几人又没带锄头,总不能用人的拳头去砸。
其中一个人产生了退意,“要不今天到此为止,我们明天找齐了工具再来。”
空手回去?这不是太阳的行事风格。
在这个束手无策的关头,太阳想起这个风水宝地一面紧挨着河,而河的两岸多有或灰或白的石头。
在百姓的不满嘘嘘声中,灵车队伍这才进入城中。
灵车还没进入视线,锣鼓唢呐的声音就传入耳中,随着锣鼓声的靠近,众人才看见灵车队伍最前方的两人举着比一层楼还高的招魂幡。
“不愧是当过官的。”九湘身边有个声音说道,“你看这气势,真豪派。”
招魂幡后是穿着孝服绑着孝带的死者亲人,为首的一个男子面貌端正,九湘觉得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
不等九湘记起,男子就已经路过了九湘,身后跟着一队面露悲戚的人,被他们围在中心的是一个黑色的棺材。
见到棺材,百姓发出的惊叹声彻底盖过了锣鼓声。
棺材不知道是用什么木材制成的,四周雕刻着精美的镂空花纹,用金粉描出来之后,又用朱砂点在花心,栩栩如生,十分奢华。
旁边有知道内情的道:“听说这个棺材是金丝楠木做的,是陛下特意赐给吴大人的,可见吴大人是多么得陛下欢心。”
金丝楠木!
捕捉到关键词的太阳的眼睛发亮,尽管她一直盗的是普通百姓的坟,见过的棺材多是枣木 、桃木做的,但不妨碍她知道金丝楠木的存在。
有人曾经告诉她,金丝楠木是世上最珍贵的木材,它做成的棺材可保尸身千年不腐。
这是皇家专供的好东西。
太阳双眼紧紧追着金丝楠木的棺材,直到棺材消失在街角,她从恋恋不舍的将视线收回来,眼底全是狂热,“这个棺材……若是能拿出去卖,能卖上好些金子。”
九湘此刻顾及不到这具棺材的珍贵之处,她的注意力此刻全被身边百姓的谈话声吸引去了。
“这吴家真得当今陛下的喜欢,先是吴大人扶持陛下登基,现在他的女儿又是是陛下面前的红人儿。陛下对吴家的喜欢可不止这一些,你们还记得天承二年过世的女丞相王清莞吗?”
“这怎么会不记得。”
“十三年前,上一个皇帝还没禅位的时候,那时王丞相还不是丞相,只是一个妇人。她在当今陛下——也就是当初的定安长公主大寿上,揭露自己诗文长期被亲人窃取的事情,这件事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先皇觉得这王丞相才名高于满朝文武,才破格让她进入的朝堂。”
“扯远了你。”问话的男人摆摆手,“当日在大寿上,站出来的不止有王丞相和姜知彰姜大人,还有几个人,她们也遭遇了王丞相的事情。只是她们命不好,遭受的不公没有人主持。”
“你说的……莫非吴家女儿也在其中?”
回应的声音中有些震惊。
“所以说,这陛下咱们这种凡人是看不透啊。明明知道这父女有仇,却还是将重用这对父女,也不怕这俩人把朝堂搅个天翻地覆。你看,这次吴大人灵车回来,他的女儿都不愿意护送。”
这个男的也不管有没有人接话,信心满满地说出自己的推测:
“常言说上阵父子兵,可没听说过上阵父女兵的,怕是这当老子的,被这当女儿的给克死了。”
话刚出口,他觉得膝盖遭受了一股外力,他一时不备,重重摔在地面上。
身边人见了顾不上震惊他方才的放肆之语,而是大笑道,“你早干什么去了,现在跪,吴大人的灵车早就走远了。你要想跪的话,现在跟上去还来得及。”
跪在地上的男的面色煞白,冷汗涔涔,方才他背后空无一人,刚刚遭受的外力是从哪里来的?想到自己刚刚出口的话,他顾不得疼痛,忙调整好跪姿,转向灵车的方向老老实实地磕了几个头。
“小人知错,我不该胡乱冒犯您,请大人赎罪。”
九湘若无其事地收回脚,她终于想起那股熟悉感是从哪里来的。
躺在金丝楠木棺材里的吴大人,九湘是见过几面的,那个披麻戴孝的男子与吴大人模样相似。
吴大人是第一批投靠定安长公主的人,当时的定安长公主只是一个公主,说白了就是一个连权力都没有皇亲国戚。
生出那种野心,必须得有可以支撑自己的力量才是。
选择为王清莞主持公道,不完全是不忍见到本该有才华的女子被迫隐姓埋名,终此一生,或许也有这个原因在,但更多的是王清莞的才能和她所创建的密语可以为自己所用。
所以面对与王清莞有着相同经历的吴家姑娘时,长公主在她和她的父亲之间,很快做出了取舍。
相比于吴家姑娘,长公主更需要吴大人提供的支持。
王清莞当时为此事长吁短叹了好几日,却无可奈何,站在长公主的角度,这是最有利的做法。
九湘眼前冷不丁地出现了一张纸钱,圆形方孔,与铜板大小别无二致,将她从回忆中拖了出来。
纸钱中央是太阳失望的脸,“我还以为这些当过官的用的纸钱也是金子打成的,没想到跟我们一样,也是纸做的,真够小气的。”
看完了热闹,九湘和太阳找了个地方住下来,二人白天出去待在吴家周围,时刻关注着吴家的动向。
一直到第三天,吴家才把棺材运到了青阳城外的山脚下,这是吴家祖坟所在。
据传闻,祖坟位置是特意找人算出来的。
山形刚好是一只躺着的白虎,祖坟恰好在白虎的怀中,风难以侵袭,水难以灌入,是一个可以福泽子孙后代的好地方。
墓室是得知了吴大人死讯的那一天开始修建的,至今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将金丝楠木棺材和逝者生前的东西安置进去。
摆好棺材和随葬品,吹过唢呐,剩下的人开始封墓顶,夯实顶端和墓室侧边的土,不给盗墓贼以可乘之机。
工程量之大,用了整整三天才结束。
到了晚上,等得实在不耐烦的太阳和九湘出现在这个地方,身旁跟着五个人。
等打开墓室,太阳打算用之前掘平溪县县令祖坟的方法,跟九湘联合起来,把这五个人吓跑,她一人独吞里面的所有东西。
这五个人是太阳这几日混在乞丐堆中特意挑选出来的,共性是贪图眼前之利,也怕死。
这样的人比起其他人,要好拿捏得多。
墓室的土被夯得很实,幸好是新土,没有旧土那么难挖。尽管太阳这次带的工具比上次充实和完备很多,土也相对松软一些,谁知道夜色过半,他们还没有打进墓室。
这完全在太阳的计划之外。
有问题。
太阳停下手中的动作,细细听着几个人挖墓的声音。
越靠近墓室,挖土的声音就越空旷,与墓室只差一线之隔时,挖土的声音不仅空旷,还会有回音。
这跟挑西瓜是一样的道理,西瓜越熟,声音越清脆。
她们可以根据声音来判断距离墓室还有多远。
眼下挖土的声音声音很空旷,还有回音,这是靠近墓室的征兆。
太阳眉头并没有因为这一发现而变得平整,反倒拧得更紧了一些,半晌后,她直起身子,面色凝重。
土底下可能垫了东西。
太阳叫停几人,点燃手中的烛火,刨开一部分泥土,仔细一看,果然如她所推测的一样,在土的最下面出现了石头一样的东西,表面光滑平整,敲击出来的声音十分沉闷。
太阳道:“这是……大理石?”
土夯得过于紧实,工具碰撞而产生的声音跟磕在石头上发出的声音没有区别,就连碰到二者以后,蔓延到胳膊上的震颤感也近乎一样。
月黑风高,他们几人只顾着埋头去做,若不是太阳发现了异样,他们干到天明也不会发现。
太阳挖过的大墓不多,算上眼下这个,也才第二个而已。
她没见过大理石的墓,但也能猜出来,用大理石只是为了让墓更坚固,也是为了防止盗墓贼光临。
“碰到这东西真够晦气的。”五个人中的一个冲着太阳抱怨道,“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总不能干了大半夜,什么东西也没获得吧。”
辛辛苦苦来到这青阳城,难道要白跑一趟?太阳同样不甘心,金丝楠木棺材她还没有摸上一把,里面的金银财宝还没有进入她的口袋。
看着露出来的大理石,太阳定了定心神,狠色闪现。
“砸!用力砸,这大理石应该没有多厚。”
几人用带的工具砸了两下,没对大理石造成什么伤害不说,他们手上的工具反倒出现了磨损。剩余的工具更不适合砸东西,几人又没带锄头,总不能用人的拳头去砸。
其中一个人产生了退意,“要不今天到此为止,我们明天找齐了工具再来。”
空手回去?这不是太阳的行事风格。
在这个束手无策的关头,太阳想起这个风水宝地一面紧挨着河,而河的两岸多有或灰或白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