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就这样吧,明天赶集时候, 我就把她带去卖掉。”
集市上人来人往, 一排排站了很多跟她一样大小的孩子, 各个眼神都懵懵懂懂, 头上也都插着草标。
每当有人路过的时候, 三丫总是讨好地冲着他们笑, 很快, 她的身边围了好些人。
有一个打扮得比较华丽的女人站在她身边, 捏着她的下巴, 打量着她,半晌后满意地点点头,她问三丫的父亲:“多少钱?”
“三百钱。”
“我要了。”
“这人我们要了。”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
三丫看向衣着华丽的女人,她畏惧地往后退了退,她认识这个女人。
她遇见过一个人,是染上了病,被这个女人赶出去的。她说,她以前在这个女人手下,每天都要遭受毒打,还有数不清的活计,接待不完的……
后面是什么,她没有告诉三丫,而是摸着三丫的脑袋恨恨叮嘱道:“三丫,以后遇见她就跑,千万不要被她看见。”
女人不屑:“我出三百五十钱!”
另一个管家打扮的人道:“我出四百钱,府上小姐正好缺一个玩伴。”
夹在中间的三丫看着二人,生平第一次鼓起勇气道:“我跟你走。”
说话时,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管家打扮的人。
三丫知道管家是哪一户人,他是姜大夫府上的。
姜大夫医术高明,治病的诊金昂贵,三丫想,就算被卖,她也要给自己觅个好人家,去给小姐做玩伴总好过遭受毒打。
她很怕疼的。
她刚说完,管家喜笑颜开,“成,那就这么说好了。”
三丫的父亲沉下了脸,又不敢反驳,只能抬起大脚,将三丫踹倒在地面上。
要不怎么说是赔钱丫头,本来能卖价更高,她一出口,只卖了四百钱,这点钱有什么用?也就能割几斤肉。
三丫连忙从地上爬起来,低着头,眼泪在眶中打转,没敢流出来。
她要是一哭,父亲会打她打得更狠。
“你干什么?”管家变了脸色,“她现在已经是姜府的人了,你打她,就是打我姜家人的脸面。”
三丫的父亲连忙赔好,“我看丫头不懂事,想帮您调教调教。”
三丫跟在管家身后进了姜家,看见了小姐。
小姐约莫七岁,问她的第一句话是:“你叫什么名字?”
“三……三丫。”
“三丫?这是人的名字吗?”小姐道,“不如,我给你改一个名字吧。你有喜欢的字吗?”
三丫摇头,她哪里认识什么字。
“那你有喜欢的东西吗?”
三丫摇头的动作顿住。
小姐追问:“是什么?”
“柴火。”
小姐有些诧异:“柴火?”
三丫低下头,面露窘迫,她身上的衣服单薄,无法抵御寒冷,只有做饭时会坐在锅炉前,身体才会暖和。
小姐道:“那你姓柴如何?我叫姜去寒,取义姜祛除寒邪,不如你就叫升阳,柴胡升发阳气。”
管家戳一戳三丫,三丫这才想起来谢恩,“多谢小姐赐名。”
在姜府的日子比以前的日子好上太多,以前柴升阳要做饭、要喂猪放羊、要捡柴洗衣服,柴升阳现在只需要伺候小姐姜去寒一个人,也没再挨过打。
姜去寒玩闹时候很少,多数时间都在看书,柴升阳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偷闲。
随着年岁的增长,柴升阳与姜去寒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常常形影不离,也跟着姜去寒认了很多字,读了不少书。
日子清闲而美好,就在柴升阳以为时间会这么过去时,一件事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
老爷,也就是姜去寒的父亲要纳她为妾。
十八岁的柴升阳不再懵懂,她知道这代表了什么,她不愿意。
柴升阳不敢将这件事告诉小姐,生怕姜去寒知晓后,会认为她迷惑了老爷,会把她赶出这个地方。
姜去寒还是知道了这件事。
在一个午后,姜去寒从睡梦中惊醒,柴升阳上前安抚时,姜去寒抓住了她的手,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眼光看着她,晦涩难懂。
就在柴升阳感到不安时,姜去寒问她:“你想嫁给我爹吗?”
柴升阳心中一片乱麻。
她若不嫁给老爷,以后还能嫁给谁?同在姜家伺候主子的下人吗?老爷会放过她吗?她不想嫁给老爷,不想在老爷不高兴时,像当初一样被随手卖掉。
柴升阳如实摇头。
姜去寒似是松了一口气,她道:“我一定不会让你嫁给我爹。”
姜去寒去找她的父亲,被父亲以不孝之名用家法惩治不说,为了惩罚她,还特意为她选了一门亲事,远在泰阴。
所有的抗争就跟以往的任何一次一样,根本没有被老爷放在眼里。
柴升阳悲哀的想,她不仅会嫁给老爷,还会与小姐分开。
就在这时,因受伤而唇色发白的姜去寒又问她:“你想跟我在一起吗?”
柴升阳眼中酸涩,毫不犹豫道:“小姐,我想跟你在一起,我也不想嫁人。”同样是会被随手卖掉,在小姐身边比老爷身边要过得舒服。
姜去寒握着她的手,像是立誓般:“我有办法。”
柴升阳对姜去寒没抱什么希望,她记忆中的父亲,还有老爷,他们这种人,怎么可能允许旁人的忤逆?
更何况,她的卖身契还在老爷手上,她是逃不掉的。
就在柴升阳努力说服自己嫁给老爷也是好事一桩时,她得知了老爷过世的消息,就在姜去寒出嫁的前一天晚上,是姜去寒做的。
姜去寒语气严肃,“以后没有人能分开我们主仆了,这件事你要烂在肚子里,谁都不能说,包括我。”
柴升阳只有点头的份儿。
*
马车上,柴升阳对着姜增辛讲述这一段过往,姜增辛道:“原来升阳姐姐你也有过跟我一样的名字。”
“好巧!”姜增辛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我们的名字都是去寒姐姐改的。”
姜去寒看着书上的字,唇角微弯。
她当初没有告诉柴升阳的是,在她之前,母亲生出了两个姐姐,她们全都死在父亲的掌心中。
父亲说,她们出嫁时还要准备嫁妆,不如死了省事。
若只是平头百姓,不用在意出室女的嫁妆多少,可她出身的姜家也算名门,名门之间,明里暗里总是会攀比各种东西,嫁妆也是其中一项。
若是带的不多,会引人耻笑。
很多家族舍不得出高昂的嫁妆,会杀死才出生的女婴,也会将即将出阁的女儿活生生饿死或是其它手段杀死,这些在大家族中早已不是秘密。
自小到大,每当姜去寒与父亲意见不和时,父亲就会搬出这件事,说他没有杀死她,代表了他是这么疼爱她这个女儿。
每到这时,姜去寒总因自己的“忤逆”而愧疚不已。
直到她产生疑问:
女子疾病的“难治”,并非是她们身负邪气,而是世人没有将她们放在眼里。那她们也生来就该被杀死吗?
姜去寒神色淡然地翻过一页书,她当初杀了父亲,不止是为柴升阳,也是为了自己素未谋面的两个姐姐。
还有自己。
她不喜欢被人掌控。
姜增辛从马车外探进头,她问姜去寒,“师母,升阳姐姐让我问你,接下来我们往哪里去?”
昨日夜里,姜去寒终于松口,同意收她为徒。
马车停在了京城外的岔道口。
往前是去西边,往后是去东边,左右各是南边和北边。
姜去寒掀起马车车帘,心中犹豫不决之际,抓起一张随手写的废稿,“不如就让风来决定。”
废稿在空中打了个转儿,飘到了其中一条小路上。
姜增辛大叫,“是南边!”
柴升阳掉转马车方向,潇洒笑道: “听说南边山好水好,只是山岚瘴气颇多,正好需要你们两个神医前去。”
伴随着姜增辛的一声惊呼,马蹄哒哒哒地响了起来,向着南边驶去。
途中姜增辛好奇地问,“师母,你为什么拒绝长公主给你的职位,做官威风凛凛的不好吗?”
话音刚落,就被书拍了一下头。
姜去寒板着脸轻声训斥:“你呀,跟你说了多少次,鱼肉和熊掌不可兼得。我要是当官了,又哪里来时间研究医术?”
姜增辛有些委屈,脸皱成一团,“可是……长公主殿下给你的是太医令,升阳姐姐说是专门给人治病的官儿。”
姜去寒道:“我若是成为太医令,受身份尊卑之限,又能医治几个病人?寻常百姓又有几个人敢找我看病?长期下来,我的医术反倒会退步。”
原来如此,姜增辛恍然大悟,她吐了吐舌头,有些许惭愧道:“徒儿听从师母教诲。”
这边姜去寒做个游医,打算南下去寻觅新的疾病,那边皇城中,定安长公主成功登基为帝。
集市上人来人往, 一排排站了很多跟她一样大小的孩子, 各个眼神都懵懵懂懂, 头上也都插着草标。
每当有人路过的时候, 三丫总是讨好地冲着他们笑, 很快, 她的身边围了好些人。
有一个打扮得比较华丽的女人站在她身边, 捏着她的下巴, 打量着她,半晌后满意地点点头,她问三丫的父亲:“多少钱?”
“三百钱。”
“我要了。”
“这人我们要了。”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
三丫看向衣着华丽的女人,她畏惧地往后退了退,她认识这个女人。
她遇见过一个人,是染上了病,被这个女人赶出去的。她说,她以前在这个女人手下,每天都要遭受毒打,还有数不清的活计,接待不完的……
后面是什么,她没有告诉三丫,而是摸着三丫的脑袋恨恨叮嘱道:“三丫,以后遇见她就跑,千万不要被她看见。”
女人不屑:“我出三百五十钱!”
另一个管家打扮的人道:“我出四百钱,府上小姐正好缺一个玩伴。”
夹在中间的三丫看着二人,生平第一次鼓起勇气道:“我跟你走。”
说话时,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管家打扮的人。
三丫知道管家是哪一户人,他是姜大夫府上的。
姜大夫医术高明,治病的诊金昂贵,三丫想,就算被卖,她也要给自己觅个好人家,去给小姐做玩伴总好过遭受毒打。
她很怕疼的。
她刚说完,管家喜笑颜开,“成,那就这么说好了。”
三丫的父亲沉下了脸,又不敢反驳,只能抬起大脚,将三丫踹倒在地面上。
要不怎么说是赔钱丫头,本来能卖价更高,她一出口,只卖了四百钱,这点钱有什么用?也就能割几斤肉。
三丫连忙从地上爬起来,低着头,眼泪在眶中打转,没敢流出来。
她要是一哭,父亲会打她打得更狠。
“你干什么?”管家变了脸色,“她现在已经是姜府的人了,你打她,就是打我姜家人的脸面。”
三丫的父亲连忙赔好,“我看丫头不懂事,想帮您调教调教。”
三丫跟在管家身后进了姜家,看见了小姐。
小姐约莫七岁,问她的第一句话是:“你叫什么名字?”
“三……三丫。”
“三丫?这是人的名字吗?”小姐道,“不如,我给你改一个名字吧。你有喜欢的字吗?”
三丫摇头,她哪里认识什么字。
“那你有喜欢的东西吗?”
三丫摇头的动作顿住。
小姐追问:“是什么?”
“柴火。”
小姐有些诧异:“柴火?”
三丫低下头,面露窘迫,她身上的衣服单薄,无法抵御寒冷,只有做饭时会坐在锅炉前,身体才会暖和。
小姐道:“那你姓柴如何?我叫姜去寒,取义姜祛除寒邪,不如你就叫升阳,柴胡升发阳气。”
管家戳一戳三丫,三丫这才想起来谢恩,“多谢小姐赐名。”
在姜府的日子比以前的日子好上太多,以前柴升阳要做饭、要喂猪放羊、要捡柴洗衣服,柴升阳现在只需要伺候小姐姜去寒一个人,也没再挨过打。
姜去寒玩闹时候很少,多数时间都在看书,柴升阳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偷闲。
随着年岁的增长,柴升阳与姜去寒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常常形影不离,也跟着姜去寒认了很多字,读了不少书。
日子清闲而美好,就在柴升阳以为时间会这么过去时,一件事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
老爷,也就是姜去寒的父亲要纳她为妾。
十八岁的柴升阳不再懵懂,她知道这代表了什么,她不愿意。
柴升阳不敢将这件事告诉小姐,生怕姜去寒知晓后,会认为她迷惑了老爷,会把她赶出这个地方。
姜去寒还是知道了这件事。
在一个午后,姜去寒从睡梦中惊醒,柴升阳上前安抚时,姜去寒抓住了她的手,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眼光看着她,晦涩难懂。
就在柴升阳感到不安时,姜去寒问她:“你想嫁给我爹吗?”
柴升阳心中一片乱麻。
她若不嫁给老爷,以后还能嫁给谁?同在姜家伺候主子的下人吗?老爷会放过她吗?她不想嫁给老爷,不想在老爷不高兴时,像当初一样被随手卖掉。
柴升阳如实摇头。
姜去寒似是松了一口气,她道:“我一定不会让你嫁给我爹。”
姜去寒去找她的父亲,被父亲以不孝之名用家法惩治不说,为了惩罚她,还特意为她选了一门亲事,远在泰阴。
所有的抗争就跟以往的任何一次一样,根本没有被老爷放在眼里。
柴升阳悲哀的想,她不仅会嫁给老爷,还会与小姐分开。
就在这时,因受伤而唇色发白的姜去寒又问她:“你想跟我在一起吗?”
柴升阳眼中酸涩,毫不犹豫道:“小姐,我想跟你在一起,我也不想嫁人。”同样是会被随手卖掉,在小姐身边比老爷身边要过得舒服。
姜去寒握着她的手,像是立誓般:“我有办法。”
柴升阳对姜去寒没抱什么希望,她记忆中的父亲,还有老爷,他们这种人,怎么可能允许旁人的忤逆?
更何况,她的卖身契还在老爷手上,她是逃不掉的。
就在柴升阳努力说服自己嫁给老爷也是好事一桩时,她得知了老爷过世的消息,就在姜去寒出嫁的前一天晚上,是姜去寒做的。
姜去寒语气严肃,“以后没有人能分开我们主仆了,这件事你要烂在肚子里,谁都不能说,包括我。”
柴升阳只有点头的份儿。
*
马车上,柴升阳对着姜增辛讲述这一段过往,姜增辛道:“原来升阳姐姐你也有过跟我一样的名字。”
“好巧!”姜增辛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我们的名字都是去寒姐姐改的。”
姜去寒看着书上的字,唇角微弯。
她当初没有告诉柴升阳的是,在她之前,母亲生出了两个姐姐,她们全都死在父亲的掌心中。
父亲说,她们出嫁时还要准备嫁妆,不如死了省事。
若只是平头百姓,不用在意出室女的嫁妆多少,可她出身的姜家也算名门,名门之间,明里暗里总是会攀比各种东西,嫁妆也是其中一项。
若是带的不多,会引人耻笑。
很多家族舍不得出高昂的嫁妆,会杀死才出生的女婴,也会将即将出阁的女儿活生生饿死或是其它手段杀死,这些在大家族中早已不是秘密。
自小到大,每当姜去寒与父亲意见不和时,父亲就会搬出这件事,说他没有杀死她,代表了他是这么疼爱她这个女儿。
每到这时,姜去寒总因自己的“忤逆”而愧疚不已。
直到她产生疑问:
女子疾病的“难治”,并非是她们身负邪气,而是世人没有将她们放在眼里。那她们也生来就该被杀死吗?
姜去寒神色淡然地翻过一页书,她当初杀了父亲,不止是为柴升阳,也是为了自己素未谋面的两个姐姐。
还有自己。
她不喜欢被人掌控。
姜增辛从马车外探进头,她问姜去寒,“师母,升阳姐姐让我问你,接下来我们往哪里去?”
昨日夜里,姜去寒终于松口,同意收她为徒。
马车停在了京城外的岔道口。
往前是去西边,往后是去东边,左右各是南边和北边。
姜去寒掀起马车车帘,心中犹豫不决之际,抓起一张随手写的废稿,“不如就让风来决定。”
废稿在空中打了个转儿,飘到了其中一条小路上。
姜增辛大叫,“是南边!”
柴升阳掉转马车方向,潇洒笑道: “听说南边山好水好,只是山岚瘴气颇多,正好需要你们两个神医前去。”
伴随着姜增辛的一声惊呼,马蹄哒哒哒地响了起来,向着南边驶去。
途中姜增辛好奇地问,“师母,你为什么拒绝长公主给你的职位,做官威风凛凛的不好吗?”
话音刚落,就被书拍了一下头。
姜去寒板着脸轻声训斥:“你呀,跟你说了多少次,鱼肉和熊掌不可兼得。我要是当官了,又哪里来时间研究医术?”
姜增辛有些委屈,脸皱成一团,“可是……长公主殿下给你的是太医令,升阳姐姐说是专门给人治病的官儿。”
姜去寒道:“我若是成为太医令,受身份尊卑之限,又能医治几个病人?寻常百姓又有几个人敢找我看病?长期下来,我的医术反倒会退步。”
原来如此,姜增辛恍然大悟,她吐了吐舌头,有些许惭愧道:“徒儿听从师母教诲。”
这边姜去寒做个游医,打算南下去寻觅新的疾病,那边皇城中,定安长公主成功登基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