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跟随谢红叶的三千村民经过鲤门城后,只剩下了两千二百人,又有四百百姓加入其中,共计两千六百人。出行时的八百官兵通过鲤门城时损失了三百,只有五百人,加上鲤门城的一千二百官兵,合计一千七百人。
加在一起不过四千三百人。
再算上万华观的一百道士和观音山的一百土匪,也不过四千五百人,与五千还有五百之距。
人数上没有优势,对方在城内谢红叶等人在城外,对起来优势不是很明显,这样一看,谢红叶此行好像会处在劣势。
谢红叶察觉到了这一点,但她没有流露出半点担忧之色。
随行的士兵和百姓们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面对什么,就算知道了,搁他们如今对谢红叶的信服程度,只会盲目地认为谢红叶一定会成功通行嘉广城。
与谢红叶慢悠悠态度截然相反的是,关于她在鲤门城做的所有事情经过村民和百姓的口口相传后,已经快马加鞭地飞到了嘉广城,引起了众人对谢红叶的期待。
于是茶钱饭后,谢红叶又一次成为了众人讨论的对象:
“听说那谢红叶是文曲星下凡,让我们这些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她在鲤门城教训了不少官爷嘞。”
“怎么会是文曲星?文曲星不是保佑中状元的吗?”
“哎呀是个为百姓做好事的神仙就行。”
如果九湘再一次问谢红叶皇帝和土匪的区别是什么,谢红叶一定会回答:除过叫法不一样外,受百姓欢迎的程度也不一样。
皇帝人人尊敬,土匪人人喊打。
谢红叶出身土匪,虽有为村民讨公道这一正当理由聚兵谋反,但很容易被有心之人揪住身份大作文章,她辛辛苦苦创建的一切就会发生乌有。
她需要抹去她土匪的身份。
抹去这个身份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百姓心中树立起更高的、难以被推翻的威信,这是她帮百姓伸冤的真实原因——
她需要美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她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在新的身份的加持下,众人会慢慢淡去关于她出身土匪的事情,只需要再进行最后一步,那她土匪的身份就不会再有人提起了。
这一步,需要嘉广城的帮助。
前往嘉广的路上用了小半个月,这比前往鲤门城时候用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和鲤门城时一样,嘉广听闻谢红叶有往这边来的趋势,早就命人暗中探察,因而谢红叶一行人前脚刚看见城门,后脚城门就在她们的视线中缓缓关闭。
还以为会省去一场酣战的谢红叶:“……”
从观音山走到这里,历经几番生死,村民的数量被迫消失了一半之多,剩下的村民将死去乡亲的仇恨也放在了心上,如今见城门关闭,他们指着城门就开始大喊:“这群狗官做贼心虚!多半又是干一些鱼肉百姓的勾当,这才远远关上大门,不让谢大人进去。”
仿佛他们亲眼目睹了这些人是如何鱼肉百姓的。
这是谢红叶有意引导的结果。
有人提议:“谢大人,不如我们直接杀进去吧,捉了那些狗官。”
不知何时起,他们对谢红叶的称呼,也跟那些官兵一起,由“谢寨主”变成了“谢大人”。
谢红叶没有说话,她打量着近在咫尺的嘉广城。
嘉广城的城墙比鲤门城的城墙好了不止一点半点,鲤门城的城墙破旧不堪,有些地方缺了砖头,甚至是用黄土填补的空隙,这使谢红叶爬上去时没有消耗太大的力气。眼前的嘉广城则不然。它拔地而起,气势巍峨,远看都有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意味,是前往京城之路上最大的城之一。
谢红叶想着九湘今早打探来的消息,心想,嘉广城中的五千城防兵算不得什么,朝廷安排在这里的驻军才是让她最为头疼的问题。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只怕这些驻军已经进入城中隐匿了起来,正在盯着她们的一举一动,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突然现身。
一人劝说着谢红叶,其余人也不落后,纷纷劝说着谢红叶。
他们眼底的谢红叶好似跟传说中的谢红叶重叠在了一起,拥有着三头六臂,可以在抬手间让一座城变成飞灰。
谢红叶自不会因为这些人的劝说就改变自己的决定,她心中有自己的判断。
这一次跟前两次不同,谢红叶没有选择直接攻入,而是命令众人安营扎寨,原地休息。
谢红叶没有选择直接攻城令许多磨刀霍霍的村民和官兵都感到了遗憾,他们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听从谢红叶的号令退出一段距离后安营扎寨。
或许是有谢红叶在,他们架起锅炉,点燃篝火,彼此间谈笑风生,没有任何担忧,更没有察觉到潜在的危险。
若是不知道朝廷安排的驻军,嘉广城对于谢红叶来说难度不算大,她无论如何都会安排一条让己方人马处于上风的作战计划。
偏偏有那些朝廷派遣来的驻军在。
朝廷驻军与城防军不同,城防军以护卫城墙为主,平时只是检查行人过往的行李是否藏有杀器、进出城内是否有通关文牒、查看过往的人中是否有捉拿的逃犯;驻军则与前去观音山剿匪的、与谢红叶交手过的朝廷驻军一样,用的武器是最锋利的,穿的铠甲是最结实的,就连武力值也是最高的。
村民们虽然经常下地,有一身蛮横之力,比起经过系统训练的朝廷驻军,还是逊色几分,对上这些驻军虽然算不得以卵击石,也差不了多少了。
谢红叶陷入了为难,甚至打算绕路避开嘉广城,先去解决下一座没有朝廷驻军的城。
就跟她以前的能力解决不了的大的土匪寨,于是先解决小的土匪寨积累经验、吞并力量,再去攻击最大的土匪寨一样。
九湘对此不是很赞同,她道:“土匪窝和城池有很大的区别,土匪窝各自为政,因为利益关系,很难联合在一起,这为你吞并土匪窝提供了机会。城池不同。所有城的兵力都听命于一个人,今日为了躲开嘉广城选择南边,明天,这些朝廷安排的驻军也会跟着你一起前往南边,牢牢挡住你的去路。一旦退让,他们就知道了你忌惮什么,这会使我们将来处于更不利的地位。”
九湘说:“唯一的方法就是跟这座城直接对上。”
她有意提醒谢红叶:“我不止会探查消息。”
避开了一座嘉广城,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嘉广城,躲避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一世的问题。
谢叶迟早都会跟“嘉广城”对上。
四目相对,谢红叶从九湘的眼睛中知道了对方现在的想法,还有她想出来的攻城计划。
朝廷安排在嘉广城的朝廷驻军的人数未知,分布的位置也是未知,这样的一个未知队伍对于谢红叶和九湘来说并非是铜墙铁壁,它有一个巨大的缺陷:虎符。
城防军和朝廷安排的驻军的最大区别是:城防军或许一个稍有品阶的官员都可以命令他们,但驻军必须通过虎符才可以调用。
既然如此,那就把虎符夺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我也太勤快了吧,今天居然更了三章。
魔镜啊墨镜,谁是世上最勤快的人~~~
第48章 古代篇之谢红叶
一路走来, 所有的决策都是谢红叶定下来的,用得着九湘的地方也都是些小事,加上嘉广城中有驻军这一消息的冲击之下, 谢红叶一时间没有想起来自己身边还有九湘的存在。
探查虎符的位置,对九湘来说不算难事。
出了营帐的九湘穿过在篝火边谈笑风生的村民和官兵,翻过巍峨宽阔的城墙, 进入了嘉广城内。沿着城墙, 有巡逻的士兵, 九湘从里面挑选了一个看起来像是统领模样的男人, 揪到了无人的地方,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纸张展现在对方面前。
这招九湘用了不止一次两次了,尽管老套, 管用就行。
被谢红叶揪到这里来的人将纸条看了半晌, 才战战兢兢地转过头,看看身体两侧,想找出造成他现在境况的人。
一无所获。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问:“仙人,是您吗?”
这个声音和称呼有些熟悉, 好像以前在哪里听过,在脑中查找无果的九湘选择摘下对方的头盔, 一探究竟。视线落到他失去遮挡的细小眼睛上时, 九湘终于想起了这个人。
这个男的不是别人, 正是九湘当日前往长公主府上时, 帮她指路的那个算命先生。
这个时代识字的人本来就少, 从军队中找一个识字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本以为会耗费许多工夫在找人这事上, 没想到遇见了熟人。
既然是熟人, 办起事来也应事半功倍。
被摘下头盔的算命先生以为九湘是在发怒, 他将头盔抱在怀里,躬着腰,语气愈发恭敬和小心翼翼:“不知小人哪里惹到仙人了?惹得仙人您生这么大的怒?”
见没有回应,他忙认错:“仙人当日临走时,说定安长公主是明日的紫微星,小人以为仙人是胡言乱语,未曾放在心上过。”
加在一起不过四千三百人。
再算上万华观的一百道士和观音山的一百土匪,也不过四千五百人,与五千还有五百之距。
人数上没有优势,对方在城内谢红叶等人在城外,对起来优势不是很明显,这样一看,谢红叶此行好像会处在劣势。
谢红叶察觉到了这一点,但她没有流露出半点担忧之色。
随行的士兵和百姓们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面对什么,就算知道了,搁他们如今对谢红叶的信服程度,只会盲目地认为谢红叶一定会成功通行嘉广城。
与谢红叶慢悠悠态度截然相反的是,关于她在鲤门城做的所有事情经过村民和百姓的口口相传后,已经快马加鞭地飞到了嘉广城,引起了众人对谢红叶的期待。
于是茶钱饭后,谢红叶又一次成为了众人讨论的对象:
“听说那谢红叶是文曲星下凡,让我们这些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她在鲤门城教训了不少官爷嘞。”
“怎么会是文曲星?文曲星不是保佑中状元的吗?”
“哎呀是个为百姓做好事的神仙就行。”
如果九湘再一次问谢红叶皇帝和土匪的区别是什么,谢红叶一定会回答:除过叫法不一样外,受百姓欢迎的程度也不一样。
皇帝人人尊敬,土匪人人喊打。
谢红叶出身土匪,虽有为村民讨公道这一正当理由聚兵谋反,但很容易被有心之人揪住身份大作文章,她辛辛苦苦创建的一切就会发生乌有。
她需要抹去她土匪的身份。
抹去这个身份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百姓心中树立起更高的、难以被推翻的威信,这是她帮百姓伸冤的真实原因——
她需要美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她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在新的身份的加持下,众人会慢慢淡去关于她出身土匪的事情,只需要再进行最后一步,那她土匪的身份就不会再有人提起了。
这一步,需要嘉广城的帮助。
前往嘉广的路上用了小半个月,这比前往鲤门城时候用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和鲤门城时一样,嘉广听闻谢红叶有往这边来的趋势,早就命人暗中探察,因而谢红叶一行人前脚刚看见城门,后脚城门就在她们的视线中缓缓关闭。
还以为会省去一场酣战的谢红叶:“……”
从观音山走到这里,历经几番生死,村民的数量被迫消失了一半之多,剩下的村民将死去乡亲的仇恨也放在了心上,如今见城门关闭,他们指着城门就开始大喊:“这群狗官做贼心虚!多半又是干一些鱼肉百姓的勾当,这才远远关上大门,不让谢大人进去。”
仿佛他们亲眼目睹了这些人是如何鱼肉百姓的。
这是谢红叶有意引导的结果。
有人提议:“谢大人,不如我们直接杀进去吧,捉了那些狗官。”
不知何时起,他们对谢红叶的称呼,也跟那些官兵一起,由“谢寨主”变成了“谢大人”。
谢红叶没有说话,她打量着近在咫尺的嘉广城。
嘉广城的城墙比鲤门城的城墙好了不止一点半点,鲤门城的城墙破旧不堪,有些地方缺了砖头,甚至是用黄土填补的空隙,这使谢红叶爬上去时没有消耗太大的力气。眼前的嘉广城则不然。它拔地而起,气势巍峨,远看都有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意味,是前往京城之路上最大的城之一。
谢红叶想着九湘今早打探来的消息,心想,嘉广城中的五千城防兵算不得什么,朝廷安排在这里的驻军才是让她最为头疼的问题。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只怕这些驻军已经进入城中隐匿了起来,正在盯着她们的一举一动,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突然现身。
一人劝说着谢红叶,其余人也不落后,纷纷劝说着谢红叶。
他们眼底的谢红叶好似跟传说中的谢红叶重叠在了一起,拥有着三头六臂,可以在抬手间让一座城变成飞灰。
谢红叶自不会因为这些人的劝说就改变自己的决定,她心中有自己的判断。
这一次跟前两次不同,谢红叶没有选择直接攻入,而是命令众人安营扎寨,原地休息。
谢红叶没有选择直接攻城令许多磨刀霍霍的村民和官兵都感到了遗憾,他们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听从谢红叶的号令退出一段距离后安营扎寨。
或许是有谢红叶在,他们架起锅炉,点燃篝火,彼此间谈笑风生,没有任何担忧,更没有察觉到潜在的危险。
若是不知道朝廷安排的驻军,嘉广城对于谢红叶来说难度不算大,她无论如何都会安排一条让己方人马处于上风的作战计划。
偏偏有那些朝廷派遣来的驻军在。
朝廷驻军与城防军不同,城防军以护卫城墙为主,平时只是检查行人过往的行李是否藏有杀器、进出城内是否有通关文牒、查看过往的人中是否有捉拿的逃犯;驻军则与前去观音山剿匪的、与谢红叶交手过的朝廷驻军一样,用的武器是最锋利的,穿的铠甲是最结实的,就连武力值也是最高的。
村民们虽然经常下地,有一身蛮横之力,比起经过系统训练的朝廷驻军,还是逊色几分,对上这些驻军虽然算不得以卵击石,也差不了多少了。
谢红叶陷入了为难,甚至打算绕路避开嘉广城,先去解决下一座没有朝廷驻军的城。
就跟她以前的能力解决不了的大的土匪寨,于是先解决小的土匪寨积累经验、吞并力量,再去攻击最大的土匪寨一样。
九湘对此不是很赞同,她道:“土匪窝和城池有很大的区别,土匪窝各自为政,因为利益关系,很难联合在一起,这为你吞并土匪窝提供了机会。城池不同。所有城的兵力都听命于一个人,今日为了躲开嘉广城选择南边,明天,这些朝廷安排的驻军也会跟着你一起前往南边,牢牢挡住你的去路。一旦退让,他们就知道了你忌惮什么,这会使我们将来处于更不利的地位。”
九湘说:“唯一的方法就是跟这座城直接对上。”
她有意提醒谢红叶:“我不止会探查消息。”
避开了一座嘉广城,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嘉广城,躲避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一世的问题。
谢叶迟早都会跟“嘉广城”对上。
四目相对,谢红叶从九湘的眼睛中知道了对方现在的想法,还有她想出来的攻城计划。
朝廷安排在嘉广城的朝廷驻军的人数未知,分布的位置也是未知,这样的一个未知队伍对于谢红叶和九湘来说并非是铜墙铁壁,它有一个巨大的缺陷:虎符。
城防军和朝廷安排的驻军的最大区别是:城防军或许一个稍有品阶的官员都可以命令他们,但驻军必须通过虎符才可以调用。
既然如此,那就把虎符夺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我也太勤快了吧,今天居然更了三章。
魔镜啊墨镜,谁是世上最勤快的人~~~
第48章 古代篇之谢红叶
一路走来, 所有的决策都是谢红叶定下来的,用得着九湘的地方也都是些小事,加上嘉广城中有驻军这一消息的冲击之下, 谢红叶一时间没有想起来自己身边还有九湘的存在。
探查虎符的位置,对九湘来说不算难事。
出了营帐的九湘穿过在篝火边谈笑风生的村民和官兵,翻过巍峨宽阔的城墙, 进入了嘉广城内。沿着城墙, 有巡逻的士兵, 九湘从里面挑选了一个看起来像是统领模样的男人, 揪到了无人的地方,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纸张展现在对方面前。
这招九湘用了不止一次两次了,尽管老套, 管用就行。
被谢红叶揪到这里来的人将纸条看了半晌, 才战战兢兢地转过头,看看身体两侧,想找出造成他现在境况的人。
一无所获。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问:“仙人,是您吗?”
这个声音和称呼有些熟悉, 好像以前在哪里听过,在脑中查找无果的九湘选择摘下对方的头盔, 一探究竟。视线落到他失去遮挡的细小眼睛上时, 九湘终于想起了这个人。
这个男的不是别人, 正是九湘当日前往长公主府上时, 帮她指路的那个算命先生。
这个时代识字的人本来就少, 从军队中找一个识字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本以为会耗费许多工夫在找人这事上, 没想到遇见了熟人。
既然是熟人, 办起事来也应事半功倍。
被摘下头盔的算命先生以为九湘是在发怒, 他将头盔抱在怀里,躬着腰,语气愈发恭敬和小心翼翼:“不知小人哪里惹到仙人了?惹得仙人您生这么大的怒?”
见没有回应,他忙认错:“仙人当日临走时,说定安长公主是明日的紫微星,小人以为仙人是胡言乱语,未曾放在心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