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对!”
  “烧了他们!”
  不止上杜村的人, 剩下的四个村子里的人也一同冲了上去。
  他们和那些当官的或许没有血海深仇, 可是放火烧山,已经切切实实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更何况,谁能保证日后死的不是他们,被焚了尸体的不是他们!
  这些当官的凭什么如此嚣张!
  他们都是老实本分的百姓,凭什么要这么对待他们!
  人潮如浪般一下又一下地敲击着县衙的大门,口中不约而同地喊着前进的号子。堵在门后的衙役无力抵挡这股一道比一道猛烈的冲击,坚持不过须臾门就坍了下来。
  门的入口过于狭窄,无法让这些人在眨眼间就挤进去。性子急的干脆跳上了墙,翻进了县衙内。
  有些人一时间无法挤进去,也无法跳上高高的院墙,便又拧成了一股新的力量,开始撞击着墙面,墙面也不负众望,经过一轮一轮地撞击之后不得不选择了投降。
  他们闯进县衙,推翻了所有拦在身前的东西,杀了所有拦在身前的人,抢了能看见的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藏身的县令被他们寻了出来乱脚踩死。
  县衙的地方对于他们上千之众的人来说不过是巴掌大,片刻后他们脚下踩的地方就成了废墟,没有抢到东西的人冲着抢到东西的人扑了上去,撕咬缠打,为争一件东西你死我活,完全忘记了来这里的初衷。
  一时间,惨叫声、求饶声、咒骂声、哭泣声连成一片,直冲天际,震薄了从山那边好不容易飘过来的黑烟。
  先杀一百人挑起部分人的愤怒,再放火烧山挑起所有人的愤怒,这个时候脾气再好的人也会选择爆发,从而失去理智,乱成一片,这是九湘和谢红叶计划中会出现的场面。
  但为了防止事情没有如她们预测那般发展,谢红叶又命杜衡若烧了摆放在万华观门前的那一百具尸体,对于认为焚烧尸体等于让一个人灰飞烟灭的百姓来说,这足以彻底摧毁他们可能存在的最后一丝理智。
  县衙内的场景已经不是乱糟糟三个字可以轻易概括的,九湘将视线从一块被争抢的带血布料上收回,落到了谢红叶身上,幽暗的双眼中带着戏谑:“谢寨主如果后悔的话,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只要这群失去理智的人动手杀死了官府的人,这意味着这一片土地上的所有人都没有回头路可以走,包括谢红叶在内。
  她们只能一条路走到死。
  “怎么可能?”谢红叶轻笑道。
  她从桌边站起身,负手走到窗边,垂目看着县衙里面发生的乱象,触及废墟上的暗红色和嗅到空中传来的腥甜味儿时,她眼中看不出半点悲伤,只有和远处山火一样熊熊燃烧着的野心。
  “他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有些久了,该进行下一步了。”
  仅仅是眼前这些,还不够。
  谢红叶要让这些人无法再留在这个地方,彻底断了这些人的后路,她要让这些人不得不跟随她的脚步,听从她的调遣和命令。
  谢红叶的手伸出窗外做了个手势,很快就有人出了镇子,骑马奔向另一个地方,那里驻扎着朝廷派来剿匪的军队。
  县衙是什么样的一副惨状,这些百姓做了什么事情,也该派人知会知会他们。
  哪里有任由百姓作乱的道理?
  山火突然烧了起来,最六神无主的就是这些朝廷的驻军,朝廷亲封的荡寇中侍郎被可恶的谢红叶捉去山上,至今不知生死,关于他的消息就只有一封书信。
  矮荡寇中侍郎一头的将军不愿寻找,他沉沉地看着头顶不断飞过的黑烟。
  这山火之盛,范围之广,足以消灭在这山林间存在的所有活物,藏身此间的土匪自然不会例外,他们此行剿匪的目的已经达成。
  待山火势去,他们就可以动身回京。无人压他一头,他可以将功劳全都拦在自己身上。
  前途一片大好,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去山上寻一个早晚会死的人?
  然而他前脚刚下了主意,后脚一道声音就传了过来:“将军大人救命啊!”
  只见来者是一个小厮:“我是县令大人派过来的,恳求将军大人出兵相助,解救我们大人于危难之间。”
  “发生了什么事?”
  “今日午后,有一群刁民聚集在了县衙之外,说是县令大人在昨晚命衙役杀了一百余人,要来讨一个说法;还说山火是县令大人命人放的,要求县令大人赔偿他们的损失。”
  那小厮愤愤不平:“这群刁民以往也用相同理由这么闹过一次,从县令大人那顺走了不少好处。他们如今卷土重来,无非也是为了谋取好处,但这一次县令大人不愿顺着他们。听说将军大人武功盖世,就命小人来恳请大人出兵,惩治那帮刁民。”
  说话的人头低了下去,一双滑溜溜的眼睛机警地四处乱转着,似是引诱般说道:“我们县令大人还说,这群刁民和山上那些土匪是勾结在一起的。”
  最后一句话声音很轻,落在这个将军心底时却犹如千斤重的石子落水,激起的名为兴奋的水花差点将他整个人淹没。
  刁民?土匪?
  他强压下不自觉颤栗着的双手:“你回去告诉你们县令,就说本将军随后就到。”
  土匪和百姓勾结,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
  观音上的土匪撑死不过二百人,其它山头的土匪加起来最多也不过一千人,朝中以往也不是没有人剿过一千人的土匪窝,这已经算不上稀奇。
  若是这些刁民全都是土匪呢?
  “来人!整军!”
  这可是一份大功劳。
  鱼儿上钩了!
  小厮远离了驻军的视线后才抬起头,只见她生着一双聪明机警的眼,脚下步伐不停,现在她要去跟谢红叶汇合,并将这个消息禀告给对方。
  九湘和谢红叶离开了茶楼,出了镇子,也向着驻军的方向而去,两方不过一会就会重合。
  临走前,谢红叶给县衙的众人送上了她准备的最后一份大礼。
  疯狂的劲头过去,众人的理智一寸寸回归大脑,只见之前争夺的绫罗绸缎变成了碎布,金银珠宝被分成了沙子大小,废墟上有一处没一处地散着暗红色的粘稠液体,还有躺在地上无法再动弹的尸体。
  刚刚发生了什么?
  他们冲进了衙门,杀死了衙役和县令,还为了争抢这里的东西而大打出手……
  恐惧后知后觉地爬了上来,他们看着身边的同伴和脚下的废墟,心中不约而同地升起了一个问题:他们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那可是……”
  县令可是朝廷命官!
  他们杀了朝廷命官!
  “大家不要怕!”有人说道,“朝廷的人就算要给这个狗官算账,也要分一分是非黑白,是狗官先欺辱我们在前!”
  况,罚不责众。
  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话一出口,众人纷纷抓住了救命稻草:“没错!”
  “对!”
  “……”
  就在众人平复心情,浑浑噩噩地准备离开这里时,远处愈发浓郁的黑烟带来了一个新的消息,一个令他们愈发茫然无措,甚至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的消息:
  “朝廷驻军听说县衙里发生的事之后,就派人把我们五个村的村子一把火全烧了。我们奋斗了大半辈子,如今是什么都没有了,日后可怎么活啊。”
  “苍天啊。”
  这是谢红叶送给他们的最后一份大礼。
  第37章 古代篇之谢红叶
  “烧村子?你说的是什么胡话?”话里话外完全不信, “村子里还留有那么多人,难不成那些驻军连他们也杀了?”
  他们村中还有农活要做,哪能每个人都跑来这里凑热闹。
  可是话刚落地, 就有人意识到了什么,场面愈发寂静。
  报信之人将头低了下去,紧接着身体一软, 双膝跪地, 两只手不知何时挡在了脸上, 旁人瞧不见他的表情, 心却随着他的动作一起沉了下去。
  “你这是什么意思?”
  见报信之人不说话,问话之人急得近乎癫狂:“你说话啊,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瘫痪在家的母亲呢?他跑出来没有?”
  近乎哀嚎的质问将众人从梦境中拖了回来, 他刚刚在说什么?他们刚刚为什么什么都没有听见。
  “你听见了他们刚刚说什么了吗?”
  “没有。”
  “你听见了吗?”
  被问的茫然地摇摇头, 恍若一具没了灵魂的尸体:“没有。”
  “娘啊,”问话之人跪到了地上,一只手用力锤着地面,“我说过要带您享福的啊, 要让您看到我儿孙满堂的啊,您怎么就这么离开我了。”
  “朝廷的那些走狗们!”
  他抬起脸, 露出一双被沙子和烟熏得通红的眼, “我跟你们不共戴天!”
  报信之人哽咽着说起村子里的惨状, 自始至终都没有将手从脸上取下来,“你们前脚走了大半个时辰, 后脚他们就来了, 先是上杜村起了火。我们发现之后全都赶去营救, 可是迟了, 可是迟了, 火势太大,我们只救出来几个人。就在我们帮上杜村救火的同时,他们又将剩下的几个村子也点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