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饭后,两人牵手漫步在海滨大道上,两边生机勃勃的棕榈间,夜风夹杂着温热与清凉,轻轻拂过肌肤上的绒毛,如同秋季暖风卷过的麦浪,温情而又缱绻。
  然而下刻来到海岸线,眼前画面一转,褪去身后朴实无华的暖色建筑,眺目望去,对岸鳞次栉比展开的宫殿建筑和豪华酒店,在不动声色间,让这座如雷贯耳的小城,更添了几分尊贵与典雅。
  回去时,秦忱带她去了影节宫对面的那条街上吃夜宵。
  戛纳最有名的美食餐厅斯卡拉就落座于此,点完两份咸干鳕鱼和红酒,两人跟着服务员来到二楼,在餐厅露台外的观景花园,正好可以看到影节宫的一角。
  再过不久,她就会穿上华服,走上红毯,去迎来迄今为止演艺生涯中最特别的一天。
  对于叶奚而言,这样的经历不仅特别,更是转折与回报。
  而对于这座小城其他芸芸众生来讲,不管抱着怎样的目的来到戛纳,无论是菜鸟还是老手,戛纳都有无穷的乐趣与奇妙的事情等着众人去发现。
  喜欢追随明星的镁光灯也好,享受在电影院中吹冷气也罢,或者在阳光明媚的海滩上和同行相聚,或者在电影市场上叱咤风云。
  总之,这样一次旅途,大概今后几十年再回想,空气中咸甜交织的海浪声,仍旧能够成为叶奚脑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天后一个华灯璀璨的晚上,迎来了戛纳电影节的闭幕式,也是颁奖之日。
  此时,叶奚他们正在酒店内进行最后的妆发准备。
  这次戛纳走红毯的礼服由renta品牌方提供,在无数种款式中,她家导演出乎意料地挑中了一件深蓝色鱼尾裙露背款。
  叶奚莹莹含笑地望着他,语气里带着揶揄:“确定要我穿这件?不会觉得太暴露?”
  男人想揉她脑袋,看了眼已经弄好的头发,手到半途又收了回去,改成捏她的脸。
  随着听他轻叹:“想通了,只要你喜欢,就尽量依着你。”
  叶奚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回答勉强能让她信服。
  一会儿后,看秦忱换好西装从卧室里出来,她歪头打量了几眼,示意他把领带解开,然后指了指旁边衣架上那条深蓝色的领结。
  “换了,系这个更配。”
  主要是和她身上的礼服颜色相搭,虽然大导演今晚不走红毯,可潜意识里,她觉得出席今晚这样的场合,应该让这个男人带点独属于两人之间默契相通的印记。
  在她灼灼的注视中,秦忱拿着领结迈腿走过来。
  叶奚微微仰起头看他,面前男人撑在她身后的梳妆台两侧,朝她前倾俯下身,唇边勾起浅弧,意思不言而喻。
  “靠得这么近,我反而施展不开,你往后退一些。”她轻声细语眸光含笑,眉眼显得格外温柔。
  静默两秒,男人听话地往后退开少许,她抬起手,熟练认真地替他把领结系好。
  “可以了,我们下去吧。”
  叶奚缩回手,满意地审视大导演两眼,整体的视觉效果不错,使得他看起来比平时愈为挺拔许多。
  尤其那张脸,此时在灯光映衬下,那种全方位无死角的完美立体感,简直让人一秒沦陷。
  系好领结,秦忱却没起身,反而更大幅度地俯下身和她对视。
  他望着她的眼睛,低语道:“这么重要的日子,下去前,不做点什么应该会很遗憾。”
  叶奚一怔,不可思议地问:“你想做什么?”
  男人轻笑,薄唇慢慢覆上来,辗转两下后离开,捏捏她脸颊:“只是想亲一下,我老婆。”
  “……”
  她脸颊爬上绯红,哦,原来是这意思。
  空气安静两秒,在他直起身前,叶奚拉住男人的领结,向自己再度靠拢。
  “那我也盖个章。”
  她不客气地送上香印,闭上眼,吻在他的唇边。
  第250章 嫁人得嫁秦导这种
  出了酒店,秦忱和《夜莺》剧组分开走,前后一共三辆车,同时驶向影节宫。
  这段路程不长,却也足够花费她全部的思绪来沉淀和做准备。
  抵达目的地,车子停在一边候场,不远的前方就是红毯区。
  等待的时间并不短,终于,前面一个剧组走完,到了《夜莺》该进入媒体镜头的时间。
  男女主角和导演,以及从另外一辆车下来的女配蒋心以及男二,五人在亮白镁光灯的闪烁中,携手走上星光熠熠的异国红毯。
  两侧密集攒动的人头,媒体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围观游客的手机拍照声,还有混杂着各国语言的交谈声,周遭一切都显得浓重而奢靡。
  过完十几米的红毯,他们走上阶梯,和组委会们一一握手,镜头前面露微笑,用简单的英语礼貌地与每一位握手者重复着谢谢。
  一直到大厅的入口,转过身来,整个剧组团队对着台阶之下的媒体和众人挥手,算是做最后的定格。
  跨进卢米埃尔影厅落座后,待后面所有的剧组全部入场,颁奖仪式正式开始。
  意料之中,最佳男女主角奖的得主,最终落在前不久在法国上映的一部灾难电影上。
  叶奚心里相对平和,并未感觉有多大的失落,她初次接触情感片,能入围已经是对她最大的鼓舞。
  各个奖项在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结束,一直到临近尾声的压轴时刻,整个大厅倏然安静了很多。
  接下来,组委会即将宣布本次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大奖项——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金棕榈与国内金棕,仅仅多出一个字,但其所承载的荣誉与分量,在电影届却足以跨越一个半世纪的鸿沟。
  重头戏来临,叶奚坐在台下难免开始紧张,身旁陈导倒是从始至终安静的像个透明人,不过只要留意到他放在膝上不断交错握紧的双手,就能看出他此刻的心绪,并没有表面展露的那般冷静淡然。
  冗长的致辞过后,台上嘉宾在关键地方很有技巧地停顿几拍,给大家卖足了关子。
  大屏幕上入围的影片镜头一张换过一张,总算在最后半秒倏然停住,紧接着便听到台上嘉宾念出最终金棕榈奖的影片获得者。
  “让我们恭喜来自陈楚河导演的电影——《夜莺》。”
  象征最高荣誉的灯光,一下子稳稳定格在陈楚河五人身上,顷刻间全场电影人起立,面朝他们响起热烈而雷动的掌声。
  叶奚和陈楚河反应稍显迟钝,第一个蹦起来的人是李柏言,平日腼腆内敛的男演员,此时笑得无比灿烂,欢呼雀跃的样子如同孩童般纯粹天真。
  试问这样的时刻,谁能绷得住激动的心而面不改色呢。
  她不知道此时她家那位坐在什么位置,只觉得手袋里手机传来的那一下隐约振动,通过掌心传入心窝,是那样的清晰且富有力量。
  叶奚早已听不见周遭的轰响,她仰起头,凝视着影节宫上方圣洁的白光,刺目得让人想要流眼泪。
  科尔莫德说,在经历与希望一次次擦肩而过的遗憾后,命运给你开启的,将会是另一扇更为光辉明亮的大门。
  回想整部影片从筹备到拍摄,再到杀青,前前后后的不易与磨难,似乎一切阻碍,都是为了等待这一刻的圆满。
  错失最佳女主角,换来他们共同努力的电影获得了戛纳头奖,此时此刻,大概没有任何词语能诠释得了如此这般的美妙。
  然而对于叶奚个人而言,这不仅是团队荣誉,更是她演绎路上突破瓶颈的一盏指路灯。
  至少可以用实实在在的奖杯证明,她的选择没有错,付出没有白费,从今往后,她亦能坚定地按照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不管最终能不能到达顶峰,只要曾经为之努力拼搏过,奋斗路上的刀光剑影,便是她人生一辈子取不尽用不竭的宝贵财富。
  结束了颁奖礼已经很晚,陈导的意思是他需要先回酒店睡一觉,缓缓神,等彻底从梦中醒过来,再组织大家吃庆功宴。
  看中年人一副如履云端的恍惚样,叶奚笑了笑偏过头,瞧着身旁某年轻导演问:“你第一次提名戛纳获奖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秦忱扫了陈楚河一眼,朝其余几人点头后,大手搂上她肩膀往停车的方向走。
  就她刚才的问题,大导演没有做出直接回应,只说了一句:“《夜莺》能拿下最佳影片,足以证明每个环节的凝合力有多强,这是戛纳任何单体奖项都没办法比的。”
  听他毫不吝惜的夸赞,叶奚脑袋有些发晕。
  上车系好安全带,她仔细琢磨了一番后,又问道:“那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呢,当年你一战成名,轰动整个国际影坛,与今晚的戛纳相比,高低孰见?”
  “没有高低之分。”秦忱控着方向盘将车驶出停车场,眼角泛起浅浅的余光:“两者评判的标准不同,奥斯卡一般会基于较高的票房,侧重于观影体验与剧情。
  而金棕榈更看重电影的艺术性和社会深度,相比奥斯卡注重商业性而言,它更追求小众化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