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其实大家都不陌生,整个内娱有谁不认识叶奚?
  但陈楚河是个极为重视仪式感的人,他认为自己千辛万苦请来的女主角,等会儿还要参与选角给出意见,如此举足轻重的存在,必须得严肃正经地介绍一下。
  当然也并没有很浮夸,只是把她出道至今的成名作拿出来遛了一圈,完了在最后补充一句:“因为女主角我是早定好的,今天就干脆把她叫来,你们和她对戏,这样更直观地贴近剧情。”
  时间宝贵,陈楚河说罢便带着叶奚去了另一个房间,随后外面的演员,依次按照编号单独进来表演。
  叶奚坐在椅子上,隔着一道帘子,能清晰感受到待戏演员们的紧张与忐忑。
  这样一幕不由让她想起了自己出道之初,当时为了争取一个角色而做出的疯狂事。
  她运气比较好,和公司签完约的第一个月,经纪人就丢给她一个剧本,说准备准备,过两天去试镜里面的女三号。
  可是等到试镜的当天,却被经纪人通知不用去了,角色已经内定给了别人。
  叶奚不甘心,恰好那天京州难得下了场大雪,市民们都裹着羽绒服和围巾手套在户外嬉戏玩雪,只有她,穿着一身清凉的短裤短袖站在雪地里将近一个小时。
  她把自己冻感冒发了烧,高烧40度,整张脸滚烫地快要滴出血,然后打车去某导演的住所,差点被人家误以为意图不轨给报警抓起来。
  犹记得当时情形,导演已经拿起手机按下110,眼看着就要拨出去,她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几乎一秒入戏就吸着鼻子哭了出来,哭声撕心裂肺,台词一句不落,感情张力拉到极致,仅用两分钟,便现场高度还原了剧本中某个经典片段,把导演看得目瞪口呆,站在门里又气又笑。
  最后叶奚拿到了角色,代价是烧成急性肺炎,扛不住晕倒直接送进了医院。
  直到一年后她站在金棕奖的领奖台上,恰逢之前那位导演作为颁奖嘉宾,奖杯递到她手里时,对方还接过主持人手里的话筒,把当初那件事拿出来给台下观众讲。
  他说:“叶奚是一个可以为了贴合角色,而让自己置身雪地高烧40度的演员,这个奖颁给她,实至名归。”
  下面雷鸣掌声响起的那刻,叶奚知道,她的付出没有白费。
  不仅如此,这件事一度在圈里传开,她身上从此贴上了史上最敬业新人女演员的标签,铺天盖地的资源砸向她,包括现在的经纪人周菁,也是那时主动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叶奚从回忆里抽离,调整了下状态,掀帘进来的第一个男演员是李柏言,之前参加《演员新生代》冲进总决赛的候选人之一,是陈楚河组内的一匹黑马。
  对方朝这边点头示意,陈楚河偏头问她:“叶奚准备好没有,可以开始吗?”
  “可以。”
  叶奚从椅子上起身,朝李柏言走了过去。
  故事叫《夜莺》,讲述的是一段水与火交融的都市邂逅。
  女主角今年20岁,是个聋哑人,四年前父母车祸双亡,家里只剩下一个比自己小六岁的弟弟,姐弟俩相依为命,一个念书,一个开了家花店,日子过得还算平静。
  直到某个情人节的晚上,一阵刺耳尖锐的摩托车轰鸣声打破了这份安宁。
  一群拿着车钥匙的富家子弟哄笑而入,为首的男人二十岁出头,一身劲瘦的黑色机车服,长腿挺拔,眉眼桀骜,两人目光相对的瞬间,叶奚联想到很多词语——
  蓬勃、冲撞、爆裂、还有……玩世不恭的肆意。
  而这些,恰恰是她人生中这辈子都无法拥有,且最避之不及的东西。
  细雨无声,只一眼,足以让巨浪倾覆。
  叶奚需要配合搭戏的这段,就是故事开篇,男女主人公在花店里的初次相遇。
  空气安静了几秒,陈楚河在旁边示意:“开始吧。”
  导演话音一落,李柏言就感觉站在自己面前的人不一样了。
  眉眼还是那样的眉眼,但少了属于叶奚本人的那股清冷,多了几分聋哑少女应对这种场面时的无措与紧张,以及藏在最下头被一个男人盯着看的微微羞怯。
  这部戏叶奚全程没有一句台词,全靠眼神,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诠释着一切情绪与内心,包括和男主角的第一次见面,仅有的两句还是靠纸笔交流。
  男人问:“店里最贵的花是哪种。”
  少女能看懂唇语,默住两秒后,在本子上写道:“蓝色夜莺。”
  将本子朝向男人,接着用手指了指里面靠近角落的位置。
  男人稍顿,眼底划过惊讶:“你不会说话?”
  她点了点头,从头到尾,除了刚进门与男人对视的那一眼,后面再没和他有过视线接触,甚至态度平淡,完全不似其他花店老板那样的待客热情。
  也是,一个哑巴,能指望她有多热情。
  男人拿过纸和笔,在上面留下一串地址,临走前轻描淡写看了她一眼:“明天上午九点,99朵蓝色夜莺准时送到,见花给钱,付你双倍。”
  李柏言背过身朝反方向走,听到陈楚河在不远处喊停。
  “差不多先到这儿,柏言出去叫下一位进来。”
  换人的空隙,陈楚河招来叶奚,询问她刚才的感受。
  “还不错,你当初的眼光很好。”
  暗指之前《演员新生代》,陈楚河顶着压力将这匹黑马留到最后的决定。
  得到女神的肯定,陈楚河心里多了几分舒畅,不过暂时也没表态,表示还有三位备选,看完了再说。
  接下来的表演其实不用叶奚讲,差距一目了然。
  自然,最后男一号的人选毫无疑问就落在了李柏言的身上。
  还剩两小时,轮到了女二号的场景试戏。
  这次来的人比较多,所以为了节省时间,陈楚河选取的情景是一段内心独白戏份,主要考验女演员对角色本身的领悟及驾驭能力。
  叶奚全程不语,随着一个又一个的进进出出,余光里陈楚河的表情与她想象中如出一辙,虽然没说话,却明晃晃传递着一个信息,就是失望。
  第186章 一起见他老师
  不是演技不好,而是表演的成分过多,反而失去了戏里角色人物该有的真实灵魂。
  这样的僵局总算在最后几轮试戏后得以缓和,尽数归于尾声,陈楚河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低头看着纸上的手写记录,在其中两个名字之间来回琢磨,一时间难下决定。
  叶奚从外面接完电话进来,工作室那边临时有点事需要回去处理,她拿起椅子上的包正要跟陈楚河招呼一声离开,对方抬起头,问了她一句:“你认为女二号这个角色的外在形象,应该是怎样的。”
  外在形象……
  其实剧本里有描写过。
  丹凤眼,有心无胆,精于算计。
  当然,换作在现实生活中,她觉得如果这样的人鼻梁上再长一颗痣,可能会更贴切。
  鼻梁长痣?
  陈楚河细细品味这句话,蓦地笑了一下。
  看看已经超时快二十分钟,朝她抬了抬下巴:“我这边基本没什么事,快去吧,一会儿你家那位等急了,又该骂我。”
  叶奚挑眉:“他敢骂你?”
  “嘴上不说,心里骂。”
  “……”
  好吧。
  叶奚忍俊不禁地扶了扶额,指了下门口,就转身离开。
  大导演的车停在影视城东门,本来他说要开进来,被她拒绝。
  目前圈内还有大半人不知道他们的关系,而且以目前的传播速度来看,真要到娱乐圈人尽皆知的地步,估计还得大半年。
  既然如此,她就没必要上赶着主动暴露。
  九月入秋后,空气里褪了些燥热,叶奚上车后呼呼的冷气一下子包裹住全身,让她止不住打了个颤栗。“怎么了,冷?”秦忱一边问一边将温度调高。
  她降下了一半的车窗,提议道:“还是吹吹自然风吧,今天只有30度。”
  说出这话时,男人已经把冷气关掉。
  车内温度迅速回暖,叶奚舒了口气,靠在座椅上偏头看他:“我感觉你好像很怕热?”
  秦忱启动车子,目光平视着面前:“男人内火旺,怕热不是很正常。”
  是么。
  “可是之前录节目,馆内空调开得太低,我看陈导还加了个外套,似乎挺怕冷。”
  “正常。”
  嗯?
  “四十岁的中年人,能跟年轻人比?”
  叶奚一下子被逗笑。
  她歪了歪头,看着男人打趣道:“秦导,你都快三十了,也不年轻了好吧。”
  “才三十,就嫌我老。”
  秦忱单手握着方向盘,眼尾勾起抹漫不经心的兴味,缓声问她:“三十岁老不老,难道你没切身体会过?”
  什么叫她体会过。
  叶奚吸了口气正想说话,下刻突然间回过味儿来,又默默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