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162章 因为一次邂逅,她活了下来
  “别管他,我们先点菜,下面停车场是公用,他不一定会来这家。”
  “但门童身上的衣服就是这家火锅店的。”
  额。
  叶奚清咳一声:“就算这样,总不可能那么巧和我们一个包厢吧。”
  话落,服务员端着配好的锅底进来,放到四人位的方桌中央。
  “我点好了,你吃什么?”
  姜纯收回视线:“平时喜欢的你都知道,随便点几样就行。”
  说完再朝下面停车场看去,密密麻麻的车辆中,超跑已经停好,而车主转眼的功夫却没了踪迹。
  点完菜,叶奚拿着手机给宋音发微信,闺蜜站在窗户前一脸若有所思。
  两人没说话,包厢内显得尤其安静。
  过了一会儿,叶奚发语音过去,告诉宋音酒店附近有些什么好吃的,叮嘱她晚上一个人出门注意安全。
  姜纯见她像亲姐一样对新来的助理这么照顾有加,不免好奇的问:“怎么,你们工作室招了个童工?”
  忽略闺蜜打趣的口吻,叶奚看了眼时间熄掉手机:“刚毕业的小姑娘,而且有轻微的先天性听觉障碍,多嘱咐一句我才能放心。”
  听她解释完,姜纯一下子就更觉惊奇。
  刚毕业能理解,还有听觉障碍是什么回事。
  当下明星工作室招个员工,已经将门槛降到这么低了?
  看出姜纯的疑惑不解,叶奚端起茶杯抿了口,轻声道:“她叫宋音,就是我之前跟你提起过的那个女孩。”
  宋音……
  姜纯对这个名字几乎可以产生下意识的应激反应。
  也瞬间明白过来,叶奚为何会对这个新来的助理如此偏爱。
  三年前叶奚手术出院后,为了瞒住母亲,她只好谎称自己跟着几个朋友外出毕业旅行,然后在郊区找了处出租房,一边养身体一边准备两个月后的教师招聘考试。
  那时她原定的毕业计划是,成为一名中学老师。
  而叶奚也极有信心,以为凭自己的意志力,很快就能顺利度过那段难熬的过渡期。
  然而她终究是高估了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一个人待在公寓里,吃饭,睡觉,看书。
  每天一遍遍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与事情,逐渐地,她变得一天比一天压抑难受,起初是身体上,到最后连同整颗心脏,仿佛被利器刺穿了一个很深的洞,深到足以令她不受控制地坠落,一步步跌入那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渊。
  从第十天开始,叶奚整宿整宿的失眠,时常好不容易睡着,半夜只要有丁点儿响动,她都会被惊醒,然后睁开眼一直熬到天亮。
  自那以后,她无意识地在网上药店下单购买安眠药,每天限量一粒,但即便买回来,她却是原封不动地放在床头,没吃过一次。
  叶奚当时亦无法理解自己的行为,直到后来安眠药越积越多,才恍然明白,她可能是不想活了。
  奇怪的是,轻生的念头并没有让她恐慌,反而,心里意外地产生出另一种奇异的舒适感。
  某天对着安眠药怔怔发愣,外面的门铃适时响起。
  她没去开门,因为知道是外卖到了。
  在床上坐了一会儿,叶奚确定外卖员离开后,才慢吞吞地走出卧室。
  与以往不同,这次的外卖餐盒上多出一张便利贴,上面画了个笑脸,并且用笔写着一行小字:“今天的意面有些凉,需要加热一下。”
  起初叶奚以为是店家的备注,没有太过在意。
  然而第二天,第三天……第七天。
  每天都有同样颜色的便利贴,同一个人的笔迹,唯一不同的是,内容从第一天的用餐备注,变成了普普通通的日常琐粹。
  她偏居一隅,靠着那个送外卖的小姑娘,从她的字里行间,感受着喧闹的菜市场,人潮拥挤的地铁,收获五星好评后的开心,还有路上外卖小哥因为抢时间而差点被车撞的惊险……
  一幕幕生活画面,像电影一样清晰明朗地刻入叶奚脑海里,她发现自己靠着这些便利贴,竟然可以开始安稳地睡个好觉。
  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着,直到七月最后一天,叶奚记得那个傍晚郊区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外卖超时三十二分钟仍旧没有送达。
  她甚至下意识担心外卖小姑娘,会不会像便利贴里说的那个外卖小哥一样,在路上出了事故。
  叶奚心里难安,所以在门铃响起的瞬间,几乎毫不犹豫地起身往玄关走。
  却在那刻,听到外面传来一个女孩子不停道歉的声音,因为动作太急,不小心将餐盒撞到下楼的路人身上,汤汁洒了一地。
  依稀间,路人气急败坏地说了句:“一个聋子还送什么外卖,真是晦气。”
  聋子……
  那刻叶奚脑中只剩下白茫茫一片,不知是何滋味,思绪未及,外面再次响起门铃。
  她恍然而僵硬地站着,缓缓伸出手,想要去摸门把手,却迟迟使不上力气。
  不开门,小姑娘也不执着,随即从下面门缝里塞进一张便利贴,仍旧是少女心满满的粉红色。
  上面工整娟秀写着一行字:“楼下有一家馄饨,味道特别好,比吃意面有营养,超大一份才十块,很划算。”
  叶奚看完不自觉地扯了下唇角,她不知道,那是这一个多月以来,她露出的第一抹笑。
  返身回到屋里,用笔在下方回复了一个‘好’字,然后顺着门缝原路递出去。
  十分钟后,热气腾腾的鲜虾馄饨送到。
  叶奚打开门时,小姑娘赶着送下一单,忙碌的背影后,只来得及在楼梯转角处,看到她那张青涩稚嫩的侧脸。
  从此以后,叶奚不再将自己封闭在公寓里,试着走下楼去吃馄饨,试着去附近的公园散步,也试着将那些安眠药一颗颗扔进垃圾桶。
  时隔至今,她永远忘不了,三年前那个酷热的夏天,因为一次相遇,让她活了下来。
  姜纯曾说,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丧失了对抗它的勇气与希望。
  而叶奚认为,有了勇气和希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当你发现一个有先天性听觉障碍的小女孩,靠着暑假兼职赚取生活费,顶着烈日暴雨,还能以一颗乐观的心去记录生活每一份美好的时候。
  那刻,你会感到深深的震撼与羞愧。
  第163章 塑料兄弟情
  很快,火锅配菜悉数上齐,姜纯一边拿着雪花牛肉下锅一边问:“这件事秦忱知道吗?你不会还瞒着吧。”
  “他知道。”叶奚看着红辣翻滚的锅底,感觉食欲满满:“宋音来南市的第一晚,我就告诉了他。”
  啧。
  看来两人现在算是坦诚布公,毫无丝毫秘密可言了。
  姜纯感叹:“如果你早点把之前那些事说出来,就不至于拖了整整三年。”
  话虽如此,但作为心理医生的她也明白,以三年前叶奚的状态,恐怕难以做到在短时间内再重新面对感情。
  那段特殊的心路历程,从心理学角度,可以称之为情感厌倦期。
  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没有任何恋爱的欲望,甚至偶尔会生出排斥与厌恶,日常尚且如此,就更别说还要与前任纠缠不清了。
  “其实没什么可遗憾的,分开的这三年,我们各自都成长了很多。”叶奚说到这里笑了笑:“还有一点值得庆幸,正因为打破原来的计划,才让我有机会进入到娱乐圈,和大导演更近一些。”
  姜纯点头:“这倒是实话,身处同一个圈子,彼此有话可谈,沟通起来会容易得多,不像我跟傅狗。”
  一个是心理咨询师,一个是娱乐公司总裁。
  一个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一个身边莺莺燕燕环绕不停。
  瞧着闺蜜一脸自嘲的样子,叶奚心里同样把傅棠舟骂了八百遍。
  网上时不时爆出棠臣傅总的花边新闻,不是为这个嫩模豪掷千金,就是与那个小花共赴温泉山庄整宿未出。
  在娱乐资圈这种地方,逢场作戏比比皆是,但做戏归做戏,有些擦边暧昧的肢体接触其实是可以避免的,频频被娱记以刁钻角度偷拍爆料,说白了还是当事人缺乏足够的自律。
  傅棠舟纵横花丛惯了,加之当初与姜纯在一起,本就抱着试试的心态,由此在整场恋情中,那男人就更是走肾不走心。
  现在姜纯忍无可忍提出分手,傅总又赖着脸皮求挽回,看得人心力交瘁,叶奚作为旁观者,都恨不得把他扔进太平洋喂鱼。
  包厢内空调呼呼冒着冷气,火锅翻滚,两人边吃边骂傅狗,你一句我一句,兴致极高。
  “差点忘了一样东西。”
  “什么?”
  姜纯拿起手机扫旁边的点菜二维码:“等会儿叫代驾,今晚陪我喝点。”
  “意思意思就行,明天还得录制节目。”叶奚抬了抬下巴,提醒道:“你也悠着点,万一喝醉我一个人把你弄不回去,就只能找傅总帮忙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