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所以说,你和男朋友谈了三年吗?”宋伊人瞪大了眼睛,“真让人羡慕,我们学校70%都是女生,我们系更惨,男女比例是1比9。”
  “你这么优秀,男朋友怎么会缺呢,哈哈。”说完,钱一文继续埋头苦吃,今天的猪排咖喱饭很是不错,开了一上午的会,实在饿坏了。
  “就是因为优秀才会缺啊,比如段部长,现在都没结婚。我不会像她一样到38岁还没结婚吧,妈妈会杀了我的。”
  “段部长38岁了!真没看出来,希望我到38岁能有她一半的精气神。啊啊啊,我现在有太多的不足了,唉,什么时候我才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啊。”这次轮到钱一文吃惊,段部长的精神状态根本不像快40岁了,每天总是部门里第一个到岗的,从早到晚就没见过她有疲态。这一个多月,钱一文本身的傲气被磨平,她从段兰那里看到了自身有许多不足,她属于空有很多想法,在具体实施时漏算很多细节的人。
  “……”原本说的是关于结婚的话题,但钱一文的关注角度又偏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宋伊人有些不想说话,心里暗自嘀咕,当初段兰把她招进来,不是看中她这股傻劲吧。
  第79章 工作进行时(2)
  宋伊人转而说起租的房子, “我住的地方太远了,前几天下大雨,到家都快9点了, 累死我啦。还是你聪明,租了这么近的小区。你住的是利新花园吧,房租多少, 是不是挺贵的?”
  钱一文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具体价格, 都是我家属一手包办。你想租那边的房子吗, 我早上路过小区门口的中介,看到那边挂牌在2000块左右。凭你的收入租这边是小case,我们公司好多人都住在这个小区。”同事之间最忌交浅言深, 她无意让对方知道家里的具体情况。
  宋伊人一脸很感兴趣的样子, “我考虑看看,但总要问问我同学的意见,一个人住我不敢。”
  “坐公交车有时是算不准时间,如果我们公司在地铁附近就好了。”当然, 两人知道是不可能的,作为快消产业公司, 位置一般都是坐落于工业园区, 旁边一般都有巨大的仓库。
  两人吃好食堂, 走到楼下买了杯咖啡又马上回到了办公室。和上一世不一样的是, 钱一文的午休基本泡汤, 资本主义奴役人啊, 午休明明是90分钟, 但吃好饭大家都自觉自愿地回到工位工作。据说以前市场部有加班的习惯, 但是段部长一上任, 就宣布除非有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否则不必留下来。现在的情况,照那些老员工来说,已经是顶顶好的了。
  段部长上任三年,对内对外都很有一套,部门里的“老油子”都不敢当面质疑她的决定。但不能说她严苛,只是她心里有一本账。市场部本身就是利美的重要部门,现在更是压得销售部喘不过气来。据说他们高层开会,段部长时常能够怼得销售部成部长说不出话来。
  市场部以项目为主,有可能一个人单独负责项目,有时需要组队完成项目,像宋伊人、钱一文这样的新人都是团队作战。现在钱一文就跟着莫斌在做一个项目,主要就是帮忙复印材料、和其他部门沟通联系。她有和莫斌提出意见,比如希望商品(姨妈巾,就是它!莫斌竟然能面不改色地在领导面前汇报,真的让人很是敬佩)的定位扩大,不能只针对一二线城市,而应该到三四线城市。为此钱一文加班加点重新写了一个计划书,立证现在三线四线城市的消费力不低。拿到方案的他夸了钱一文几句,最后却没有采纳,当然更没有说不合适的理由。
  对此,钱一文有些被打击到,但她没有直接和领导争辩,只是又重新把莫斌最后做出来的项目书看了一遍。她想把姨妈巾推向三四线市场的想法是好的,但价格不对。原本以为8块钱一包的价格已是很实惠,但在三四线城市,姨妈巾的市场被很多野牌子占据,不是多好用,只是因为价格便宜,一大包只要三四块。三四线城市也有很多消费力的人群,但是这些目标人群本身就会选择利美旗下品牌的姨妈巾。
  边学边提升,钱一文就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地吸收各种知识。时间很快到了8月,钱一文不得不和郑龙乐到钱大伯家拜访。她提前打了电话,说了国庆即将订婚的事情,想要带着男朋友来看看钱爷爷钱奶奶。接电话的是大伯母姜春兰,她高兴地说会通知钱小姑一家,并在电话里一个劲地夸钱一文。
  挂断电话,姜春兰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钱一文那个妮子大学毕业竟然能到利美上班,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自家女儿呢,这一年闹着从幼儿园辞职,她是打也打过、骂也骂过,但钱一心硬是不听。从幼儿园出来后,她找的什么工作啊,就在一家小公司里当文员。更让她上火的是,钱一心死活不肯去相亲。她厚着脸皮找以前的同事给女儿介绍男朋友,现在呢,人家都说她女儿要求高。钱一文竟然要在国庆就要订婚,不知道有什么难言之隐,等他们来时,一定要打探一二。
  等钱一文和郑龙乐两人打车来到钱大伯家,大伯母笑着迎了上来。她一见他们,直夸郑龙乐长的精神,两人很是搭配。钱爷爷钱奶奶正坐在沙发上,钱小姑站在一旁等钱一心和乔亮睁大眼睛好奇地看向他们。钱一文拉着给郑龙乐介绍了一遍,他乖乖地逐一叫人。
  “美心倒也放心,你们两个小年轻自己上门,来来,小郑这边坐,大伯母给你倒杯水。”姜春兰拉着两人坐在餐桌边,又忙着到厨房切了一盘哈密瓜、一盘甜瓜端了出来。“爸妈,你看小郑长得多好,一看读书就非常好,怪不得要读那个研究生呢。”
  “长的好有什么用。”钱爷爷冷哼一声。
  “小郑,你爸妈是做什么呢?现在住哪里,是本地的吧。”姜春兰将一个个问题甩出来,郑同学果然是理科男,回答问题一板一眼,不多说一句话的,“我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开店的,现在住在新城美景。”
  “哟,老师好,怪不得小郑很是儒雅,肯定像爸爸。我们文文的爸爸去世的早,从小就可怜,我那个弟妹辛辛苦苦把她带大,文文他大伯和我心里也是一直记挂着她。现在,我做大伯母的就多问几句,你们俩以后住一起,是和爸妈一起住呢还是分开住?”
  郑龙乐疑惑地回答,“分开住?我本来就是和爸妈分开住的,……是一起住比较好吗?”
  “……一起住的话能够互相照顾,你们小两口能够轻松点。而且你爸妈只有你一个儿子吧,当然是要和儿子住。”姜春兰笑着说,“做儿女最重要的就是孝顺了,我想文文不会介意的。”
  “那不要紧,我们结婚的话,可以住在爸妈楼下,很方便的。”郑龙乐认真地吃着哈密瓜,随口答道。
  “你们怎么这么急着订婚,你在读书,文文刚上班。是谁先提出来的,我看你们就还是小孩了,哈哈哈。”
  “我妈妈提出来的,她说我错过了文文,担心不会有人再要我了。”郑龙乐有些不好意思,“我觉得她说的挺有道理的。”
  “那……挺好挺好的,我打电话给文文大伯,怎么还没有回来。你们俩多坐坐,一定要吃好晚饭再走。”姜春兰感觉有些胸闷,找了个理由躲进了房间。
  “文文,他对你好吗?脾气如何?怎么这么早就订婚,现在他还在读书,靠得住吗?”钱小姑拉着侄女说悄悄话。
  钱一文有些感动地拉住小姑的手,“小姑,你放心,他对我挺好的。我们认识很久了,他的人品我相信。”
  “嗯。”钱小姑听闻,开心地点了点头,“二哥看到你快要成家了,一定会很高兴。你和小郑要好好过日子。订婚的酒店安排在哪里,衣服让小姑帮你参详参详。”实际上,钱小姑还有很多问题想问,但是郑龙乐在这里,总不能当面问他父母怎么样。想到这,钱小姑更加恼怒李美心,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知道提早沟通。
  钱爷爷钱奶奶看到郑龙乐长的不错,家里条件好,表示很满意,具体的细节两人没再多问。不一会儿老两口就出门遛弯了,说是要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
  等了一个多小时,钱大伯没有回来,钱一文和郑龙乐准备离开了,两人提前说好不在老钱家吃晚饭。大伯母和钱小姑当然是再三挽留,钱一文就回答晚上说好要去郑龙乐的姥姥姥爷家,他们才不再多劝。
  等出了老钱家门口,两人相视一笑,总算完成了任务。至于晚饭,他们真的是去龙姥姥龙姥爷那边,因为好久没有看望两位老人家了。
  饭桌上,龙姥爷对着两人讲古,钱一文听的津津有味。食品厂是姥爷收购本地的一家老牌工厂又重组的,当时老工厂发不出工资,只能倒闭;姥爷原本是厂里的工程师,就问银行借钱、向亲戚借钱盘下了这厂,其中的艰险不用说,可谓步步为难。现在这家厂交到了郑妈妈手里,进一步发扬光大,现在食品厂和很多饮食公司都有合作,资产更是达到上亿元。
  “当时我把食品厂交给晓岚,很多人都说我老糊涂了。”龙姥爷眉毛一扬,“我女儿怎么能是普通人呢?她从小就跟着我在食品厂,哼,让他们小看晓岚。现在我那些老朋友们,哪个日子有我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