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远远望去,斜面的山上树林间似乎有人影晃动,这下心情更好。小婧见阿绵聚精会神地数着春笋,那样子可爱极了,没忍住“啪嗒”一口亲在她的脸颊上。
  阿绵说:“有十六根笋子,这个炒一炒可好吃了。”
  孟家人总是喜欢偷亲人,她已经习惯了。
  两人有说有笑间,听到了一阵低低的啜泣声。
  “我不活了,我这一辈子怎么就活成了这样……”
  第152章 豆花摊篇(十九)
  沿着哭声看过去,是一头乱发、满脸灰败的刘大娘。
  小婧警惕起来,“我们玩了很久了,该回去了。”
  阿绵“哦”了一声,那刘大娘跌跌撞撞地走了两步,跪倒在地上,“陆东家,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真的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乱讲话了……”没了这份工,她此前的工钱积蓄应该也不少的,并不是活不下去。
  刘大娘说着就要朝两人磕头,孟婧拿着树枝在地上打了几下,“你成心的是不是!你想这样折我们的寿,还想欺负心软的阿绵!”
  刘大娘老泪纵横,连连摆手:“我没有这个意思,我就是……就是,喜欢在陆小东家这干活。我……”
  阿绵开口:“你还是再找找别的工吧,总会找到的。”
  “难道我干活很差吗?我从来都不偷懒的,结果呢,被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又打又骂,有一个人帮我说话吗?没有的……从来都是这样。你们是年轻的小娘子,根本就不懂我心里的苦。”
  刘大娘依旧哭着,她想说尽这辈子的心酸事,但是翻来覆去能听清的却只有几句话。
  说是年轻的时候,她与人在面馆里吵架,她老公不站在她这边说话,明明就是面馆欺负人少了她的面。
  之后,儿子儿媳也不站在她这边说话。
  刘秀芳非要在阿绵家做工,有一个她从来没有说出口的原因,是她无论在哪个世界,真的觉得好孤单。
  但是阿绵这不一样,她像冬日里悬在空中的小太阳,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她,借一点儿暖意。
  刘大娘终于哭够,站起身来要回家了,“我知道,你们现在心里在可怜我,或者笑话我。但你们没什么好得意的……陆小东家,你知道吗?你与我没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是你遇到了你的夫君,我没有遇到。”
  “这世上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么好命的。”
  她想要躲避媒婆那帮人,因此贴着树影墙边,走得鬼鬼祟祟的。
  阿绵朝着她大喊:“听不懂——过日子,与旁人哪有那么大的干系——”
  孟婧摇头,“算了,不要跟她说了,随便她。”
  “嗯。我就是在想要是没嫁给你哥,不知道会怎么样。”
  “你觉得呢?”
  阿绵认真想了想,“应该还是在卖豆腐。”
  回了家,孟婧钻进厨房,她要烧自己爱吃的饭了!
  现在家中的大灶饭是照顾着阿绵和阿娘的口味,哪怕煮干饭也要多放一勺水,煮出来软软烂烂的。小婧能吃这种,但是不爱吃,她喜欢硬饭、煮得香喷喷的锅巴饭。
  她少放了点水,如愿煮出好多锅巴,又炒了一个春笋炒鸡蛋。
  野鸡没舍得杀,打算过两天拿去城里卖掉换钱。
  孟婧吃得很满足,最后多了的锅巴她用小碗单独装起来,留着晚上还能吃。
  过了几日,宋东家在洲城中淘回了一本书,上面讲了许多厨艺上的技巧。
  其中有一道菜叫做“菊花豆腐”,她一看到就想到了阿绵,便与她说了。
  “这菜的名头大着呢,你看这上头说了是从前御膳才有的。”
  阿绵如获至宝,花了三百文买回了这一页纸。宋东家挂着狐狸般的微笑,摸了摸她的小肚子,这才走了。
  “眼睛要不要了?明天再看。”孟驰坚见她一回来就全心全意地钻研着那片纸,时不时地还发出诡异的笑声。
  阿绵背对着他不理会,依旧想着明日一天就在家尝试。
  菊花豆腐是一道徽菜中的名菜,阿绵没有师承,所以根本也搞不懂菜系。这菜所需的食材很简单,不过是嫩豆腐、山菇和枸杞。
  但之所以有名,就在于需要厨师有着极强的刀工,用碗扣出一个圆豆腐,在上面能够横切一百零八刀,竖切也是一百零八刀。切好后放进菌菇热汤中,豆腐缓缓舒展开来,就犹如一朵菊花盛开。
  那页纸上还配了一幅图,画出了菊花豆腐盛开的样子,让阿绵记忆深刻。
  最后再放入枸杞,点缀一颗在盛开的豆腐花上,这道菜就算是做好了。
  “切这么多刀,还不能把嫩豆腐切断,真的可以做到吗?”
  孟驰坚说:“先把脚泡一泡再说。”
  阿绵不满:“我在说吃的呢。”
  “快点儿。”
  阿绵从被窝里爬起来,裹着被子泡脚。孟驰坚轻捏了一会儿她的小腿,接着用帕子擦干,这才吹了烛火睡觉。
  第二天,阿绵用黄豆磨出一板嫩豆腐,兴致勃勃地拿着菜刀开始切。
  “这一下就切断了,也切不了那么多刀啊。”
  “难道是豆腐太小了?要做个很大很大的豆腐?”
  阿绵再次对照了下那张纸,发现上面的豆腐应该就是寻常的豆腐大小。
  一上午过后……
  “啊啊啊根本就做不到!”中午的饭菜是小葱拌豆腐、鸡蛋豆腐汤和煎豆腐。
  阿绵边吃边郁闷,她本不是那种很细心的人,能切极细的豆腐丝都很有难度,切到十多刀就不行了。然后剩下的被恼火的她乱剁成稀巴烂,就这么成为了她们的午食。
  孟婧还没吃腻豆腐,一边说:“干什么非要练这个?有什么用?”
  阿绵说:“宋东家跟我说,洲城有一家酒楼里卖这个,一份你猜多少钱?”
  “嗯……三十文一碗?”
  阿绵竖起四根手指头,一脸的大义凛然,“不对。”
  “四十文啊。”确实蛮贵的。
  “不不不,四百文!”
  这下孟婧呆住了,一块就卖两文钱的豆腐,竟然能卖出这么多钱,莫不是疯了!
  “下午也叫我试试看,阿绵阿绵……”
  家里就一把菜刀,下午两个人就切断了就换人,这么轮流着切——
  “哎呀,断了。”
  “我来我来……”
  “你这也才五下啊。”
  晚食是肉末豆腐、白菜豆腐汤和丝瓜炒豆腐。
  孟家全家连吃了五天豆腐。
  吃得阿绵一个劲地喝她的肉片粥,坚决不动筷子夹菜。
  吃得孟婧面有菜色,苦着一张小脸说:“阿绵,我们根本就练不成的,不练了吧……”
  第153章 豆花摊篇(二十)
  阿绵觉得不能再这样瞎练了。
  于是她质疑起菜谱来——难道真的要切一百零八刀吗?反正放在热汤里绽放后根本就数不清楚。
  而且也有可能是菜刀太钝了的缘故。
  阿绵找来一块磨刀石,又用两根布条缠在手上,将手保护起来后将菜刀放在磨石上滑动起来。她曾见过别人这样做,可以将菜刀变锋利。
  磨了好一会儿,阿绵觉得差不多了。她决定还是先从硬的食物开始练习,便找来了土豆和黄瓜,练习着将它们切成丝。
  饭桌上有了其他的菜,大家就欣然接受阿绵持续着的“想要在豆腐上绣花”愿望了。
  阿绵如今是早上睡到自然醒,孟驰坚会在灶上留一份她的早食。吃完饭后,阿绵要喂鸡、用苕帚扫地,将晒干了的衣服收下叠起来。
  接着在厨房里继续切菜练习刀工,大约半个多时辰后,洗完衣裳回来的小婧会做午食。
  这一顿吃得比较晚,吃完后阿绵又要午睡,这次再醒来后是休闲的时间,不用做什么活了。
  她要么是去后山脚下放驴玩耍,要么是在院子里看闲书和写话本。
  然而有一天阿绵午睡起来,发现四处是静悄悄的,透露着一种古怪。
  她走到前院,看到本该在铺子里的孟驰坚。他坐在木桌旁边,对面是个她并不认识的男子,身旁还跟着一个仆从。
  孟母坐在一旁,沉默不语。
  “孟兄,这位就是弟妹吧,果然端庄秀丽、举止娴雅。瞧着身子,也有……”
  孟驰坚倒着茶,“快八个月了。你也看到了,我并非推诿,眼下家里确实离不开我。”
  那男子说:“我没想到你真的成亲了。但这次机会千载难逢,孟兄,若是错过恐怕你将抱憾终身。”
  孟驰坚此前已拒绝了两三回,如今将这人带回来看到他怀着身孕的小妻子了,居然还这样苦苦相逼,那么也别怪他不顾及昔日的袍泽之情。
  “这次与之前的征壮丁不一样,这是飞黄腾达的事情。你娘子知道了,恐怕很是欢喜你的好前程呢——小娘子,你快来劝劝,这次是挑选禁军!”
  在书院里阿绵是听书生们谈起过京城里的禁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