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娘,这些都是阿绵写来解闷的,没有半句是真的,无聊倒是可以看看。”
  两人说了一个多时辰的话,孟驰坚照例还是让娘在天上多多看顾阿绵,这才准备回家去了。
  第149章 豆花摊篇(十六)
  “哭哭哭!整日这样哭得连福气都没了!”
  路过村子里时,阿绵听到张家传出一个老妇的叫骂声。
  还有婴儿嘹亮的啼哭声。
  “怎么就这么倒霉娶了你这么个媳妇!生下个没把的,触了我儿的霉头。否则他怎么会就差一名考不上?!早知道当时就不该信你家的鬼话,叫我儿娶阿绵还好些!”
  阿绵顿时感觉到牵着自己手的那只大手紧了紧。
  再一抬头看孟驰坚,脸色比锅底炭还要黑。
  其实去年某天晚上,阿绵就全跟他老实交代过了。那天晚上本是阿绵先问的,她叫孟驰坚一五一十地说,此前心里有没有过其他小娘子。
  孟驰坚发现她浑身软得像棉花,唯独嘴巴硬得很,语气中满满都是“你敢不说是一巴掌,说了更是十巴掌”的威胁。
  不过他还真没有。主要原因是他十几岁时就顶替了二哥,与大哥一道去服了兵役(这也是为什么铁匠铺最后分家的时候传给了孟驰坚,而不是孟二)。回来后一直情绪消沉,与家人、村里人之间的关系甚至都到了一个冰点,连家中的小妹都不大敢跟他说话。
  猜测他手足相残的谣言在村里很盛行,就这么过了几年,孟母实在是伤心够了,以死相逼让孟三成个亲。
  这是最后的办法,想找个人或许能唤回她家小儿子的魂。
  此后遇到阿绵,还是他接触的第一个小娘子。
  阿绵狐疑:“兵营里头,大家聊起时,你没想过这些事吗?”
  “那会儿一门心思想要立大功,光宗耀祖什么的,还想过能当上将军就好了。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后来……我发现我们不是勇夫,只是一些柴火。上面的人随手就会拿柴火去烧掉。”
  阿绵问完后,就被反客为主,这下吞吞吐吐,没多时就被某人逼着吐了个一干二净。
  与张家订过娃娃亲,但是张家与她爹一道商量反悔了,张亦行与她剖白过心迹,还牵过一次她的手。
  阿绵觉得自己有点冤枉。
  却被孟驰坚罚了一晚上,连带着在他耳边说了好多平日里根本不会喊的称呼。
  跟其他成了亲的小娘子不一样,阿绵至今大多数时候都称呼孟驰坚为“三哥”,很少当着人前喊“夫君”什么的。
  阿绵看到他脸色,就知道起码得乖三天,才能把这小心眼的男人哄好。
  然而没想到的是,妇人骂过后,却是张亦行的声音反驳道:“娘,别这么说,是我自己没考上,不关微微和宝宝的事。”
  “可、可,一个女娃,根本就是赔钱货……”
  陆微微的声音也响起:“娘,我们不都是女儿身?这赔钱货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以后不是一样孝敬您老人家?难道我张府养不活一个娃娃了?”
  “我哪里是这个意思?!你、你们两个现在倒是一条心了……索性我多管闲事,以后你们的开销我也一并不管了!”
  “娘,你慢点啊,小心摔了。哎,可惜我家相公,就差那么一丁点了,就成秀才了。”
  阿绵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头昏脑胀,催促道:“我们快回家去。”
  “嗯。”
  驴车在前方慢慢走了起来,阿绵鬼使神差的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陆微微抱着个孩子出来透口气。那孩子身上的布是麻布,应该是自家织的,不过脸颊上还是有一些肉肉的,胳膊也有藕节似的肉,养得也还行了。
  阿绵担心自己肚子小,万一生下来小小绵太瘦弱了可怎么办?
  可是那本小册子里,明令禁止孕妇胡吃海塞,说是不利于生产。
  “万一宝宝生下来只有小猫那么大怎么办?”
  孟驰坚说:“不会的,我们慢慢养就胖了。”
  “嗯嗯。”
  “对了,还有个事,等再过两个月,娘眼睛不大好,家中肯定得请个人,还有到时候做月子什么的。现在我与两个人说起过,一个是咱们村里的媒婆,她说自己很有经验,照顾过不少小娘子;另有一人是邻居王婶,她照顾过儿媳生了几个孩子的,而且离我们家近。你想要请谁?”
  阿绵一时也决断不了,想了想说:“叫这二人都做一餐饭食,我来尝尝,看看哪个人的手艺更合口味。”
  “好。”
  阿绵家要请妇人照顾月子的事,不知怎么被刘大娘知道了。
  “小东家,你这豆花摊就租到五月份,之后我也有空啊!我是过来人,这做饭手艺你也是尝过的,咱们好歹是熟人,你更放心一点不是!”
  阿绵说:“另外两个妇人过两日要来我家,让我试菜。你若是也想做这份工,也可以做一份饭食来。”
  “这不是见外吗?我在你手底下做工,一向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你也是看在眼里的。而且……”刘大娘一跺脚,“无论她们工钱如何,我都比她们低一百文!”
  财迷阿绵这会儿居然没有动摇,“这不是钱的事,我夫君说这是大事情,不是在外面找人搬货,要妥帖的人才行。”
  刘大娘见下个月就要没有工钱发了,心中烦躁,“哪有那么夸张的了,我们那会儿都没你们这个条件。就自己生自己带,不也就这么过来了,没你们想的那么复杂……”
  “都要试菜的。”
  “……”
  刘大娘左说右说,都不能让阿绵直接内定她。
  最后沮丧地摊手,“不就是烧菜吗,我做了几十年的菜了。”
  虽然儿媳生孩子,两次都是宁可住死贵死贵的月子中心,不过刘大娘这会儿还是打起了信心,想要努力争取这份工的。
  过了两日,三位妇人先后来到了阿绵家。
  媒婆属于是身兼多职的,进门后乐呵呵地与大家寒暄,一下子就将氛围炒热了。
  王婶嘴笨些,攥着围裙与阿绵点点头。
  刘大娘进了门,打量了一下这两个对手,见她们都围着阿绵,不由得心思动了动。
  第150章 豆花摊篇(十七)
  刘大娘暗中打量了一下这个家。
  显而易见,这个家的一家之主是拿着竹篓的孟驰坚。
  这个竹篓是从前阿绵背的,如今在内部编了一圈向内倾斜的竹篾 “倒须”,鱼可以游进去但钻不出来。
  白天的时候压在溪流的石头之间,过两日再去取上来,就有一文钱也不用花、阿绵最喜欢吃的鱼了。
  阿绵认为能想出这样主意的孟驰坚和她差不多,都是村里顶顶聪明的人。
  果然,这一次又从竹篓里取出了一条与他巴掌差不多大的鲫鱼、四五条认不出的小杂鱼、几只晕头转向的小虾,还有大约是从上游冲下来的十几个田螺。
  这就是试菜的全部食材了。
  孟驰坚云淡风轻道:“这些不是从河里捞的,是花钱在城里买的。”
  媒婆反应最快,一下就挑走了鲫鱼,王婶想要去选小鱼小虾,刘大娘见势一屁股挤开她,先行下手抢走了其他的。
  轮到王婶,就只剩几颗田螺,根本就做不了菜了。
  阿绵的家这份工,一个月工钱有六百文,定下来后大约能做大半年的工,若是做得好的话,说是可以做到宝宝一岁。
  这个价钱是很让妇人们心动的。
  王婶的家就在隔壁,她想了想,提着田螺们去自己家做菜了。其余二人则分别就用阿绵家的灶台。
  她们做菜,阿绵也没有闲着,拿了毛刷给阿豆洗刷。
  阿豆不声不响,是这个家的大功臣,不仅白天要磨豆腐,拉着阿绵的小摊去城里,晚上还要拉浴室的水桶。
  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去后山处悠闲地吃过青草了。
  “这几个月不用摆摊,我会多多带你去玩耍的。”阿绵摸了摸驴脑袋,没来由的有些伤心,明明说好了不能天天做活,否则会像娘一样累病了的。
  结果自从离开书院后,每天都很忙。因为总觉得少摆了一天摊就损失了好多铜板,就算是难得休息的时候,也总是和孟驰坚在城里东逛西逛,根本就没有带阿豆去山脚下了。
  “你会不会怪我?”
  阿豆温顺地用大脑袋轻轻地蹭着阿绵的手掌,它并不懂阿绵在说什么。
  但以它的某种直觉,早就感知到了眼前的人似乎在孕育着新的小崽子。所以它没有像从前与阿绵打闹时那样,动静很大的将脑袋甩来甩去。
  “阿豆,你真聪明,什么都知道。吃过饭后我就带你去吃好吃的草……”
  与此同时,厨房里的刘大娘擦了擦额上的汗,鬼鬼祟祟来到了前院。
  “哎呀,你在这儿,我正想问呢,不知道阿绵喜欢吃什么口味的饭菜。”刘大娘寒暄了几句,这才进入正题,“孟老弟,我是过来人,有些话我就跟你直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