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基本不可能。”陈墨继续快速翻动书里的内容,“尸体除了窒息伤再无其他,没有性虐待尸体。有严重恋母情结的凶手反而对女性身体的伤害会更大。”
  …..
  她说得有道理。
  “一个婴儿出生时,双眼就看向母亲。除了眼泪,他们只能等待,等待她的靠近。”
  陈墨用手指了一段,读给我看。
  下面一段。
  “新生儿贴在母亲怀里时,他们便选择相信这个谎言世界。”
  …..
  “这本书是刚出版的。”陈墨合上书,将书交给了我,“带回去分析一下。”
  我们又看了一下孙甜其他的房间,没有发现与本人不符合的场景出现,便和孙家父母告了别。
  王风来实在是扛不住困意,找了其他警员来帮我们开车,自己回去先睡觉了。
  我在来的飞机上睡了几小时,还算有精神。
  站在我身后的王安一个劲地打着哈欠,一边打,眼泪一边冒出来。
  “你看完现场要不去办公室眯会。”我从裤兜里掏了一张卫生纸给他。
  “先抓人吧。”王安接过纸巾,又打了个哈欠。
  两个抛尸地点隔得不算太远,一个在湖边,一个在河边。
  都有芦苇荡,都有水。
  共同点是两处周围附近没人来,偶尔有几个以划船生意为生的人会清晨来点船。
  我们先去离孙家最近的第一受害者的抛尸现场,迁户湖。
  发现第一具尸体的报警人是个散步遛弯的大爷。
  据说看到尸体后,这大爷吓得一路狂奔,跑到主路上才敢打电话报警,连带出来的鸟都丢了。
  迁户湖,是个死水湖,当初从市里拆迁过来的居民抗议周围没有绿化,市政这才投了一大笔钱增加美观修建了这个湖。
  但因为是死水湖,维护费用太高,周围商业又没有发展起来,就一直荒着。
  湖周围有一圈松树围着,杂草丛生。对于有洁癖的人来说,若要钻到湖边玩水还有点费劲。
  松树旁边是市政修建的石子路,坑坑洼洼。
  这个湖四面八方敞开式,石子路到北边主干路需要穿过几片小树林。
  而东南西这三个方向则是农田、待修建的小区。
  主路上有监控,但凶手没从这里走。
  我们几行人从主路穿过树林,来到崎岖不平的石子路上。警戒线已经没了,地上隐隐约约有痕迹固定线,很浅很浅。
  如果是案发第一现场,侦查科一般不会使用痕迹固定线,因为这会破坏现场。
  当然,我们今天来的是抛尸现场。
  为了固定尸体大体位置方便我们来勘查,王队还是贴心地给我们留了记号。
  第一感官,这个尸体抛得很明显。
  尸体眼睛对湖,可以一下把整条小路堵住。
  “没有忏悔意图,没有羞辱意图…..”陈墨盯着周围的树仔细观察,嘴里念叨着,眉头紧皱。
  凶手如果对尸体有所掩盖,或许有忏悔意图。
  凶手如果把尸体赤。裸.暴.露可能会有羞辱意图。
  凶手如此明显地抛尸,只是在炫耀他的能力。
  “有交通工具,体力不错,年纪比较小。”陈墨把目光对准我,“没有暴力手段让我看不出性别。”
  是,就像是那场枪击案,陈墨可以立即判断出凶手性别。
  但窒息上,无性虐待,则很难推断。
  “如果是女的她需要用特殊工具,才能把人运到这个地方吧。”我摸着后脑勺,“没有拖拽痕迹。除非她有帮手?”
  陈墨叹气,绕着现场用螺旋式搜查,又勘探了一次。
  随后没说话钻上车,去了第二受害者的抛尸现场。
  这次不是湖而是河,周围视野更加开阔。
  芦苇荡随风在痕迹固定线周围飘着,显得现场更加凄凉。
  “凶手第二次作案显得更加成熟。”陈墨指着身后的盘山路,“此去上山只有一条路,上下来回都从这里走,抛尸一旦被发现就难以脱身。”
  因为没有太多居民在山上居住,所以只有一条公路。
  “盘山公路也没有红灯路口,只有山脚下大分叉路口的监控可以抓拍,但最近我们系统正在更换迭代,叫什么莺燕系统,所以案发夜里监控是暂闭状态的,工作人员利用夜晚空档来安装更新。”一个小警察给我们解释。
  “莺燕?”我疑惑道。
  “国安监控设备。”陈墨低声回答。
  “监控这么巧抓不到他,是镜像出现了吗?”我怕旁边人听见,特意将陈墨拉到一旁询问。
  陈墨回道:“莺燕系统,就是暨南公安第一次接到报案后,国安给换的新系统。”
  “这是为了对抗镜像准备的?”我猜测。
  “或许。”陈墨给了我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安装设备?这不是给了凶手作案机会吗?而且……”
  “08小组今早刚到,这些追锦江连载文,加企鹅君羊以污二二期无儿把以系统设备不归我们管,有没有监控凶手都会出现,不要让下一个受害人出现比较重要。”陈墨打断了我,言下之意是先管好眼前事。
  我点点头。
  我们陈大组长,嘴巴上应该是安装了120个强力锁。
  莺燕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设备,为什么要在凶杀出现后更换?难不成是用来监控镜像?
  看陈墨的表情,她明显是知道事情原委。
  我们又围着湖边走了几公里,无功而返。
  “抛尸场景有没有特殊含义,我们需要回去继续侧写,现场也看不出其他线索,回去吧。”
  回到暨南市刑警队,已经上中午。
  孙涛和小刘拿了很多资料回来等在办公室,等我们三个推开办公室的门,他们三个便开始了疯狂轰炸。
  陈墨指着fi,“你先说。”
  “《目光是你》是三个月之前由暨南出版社出版发售的,一周前作者确实在本市做了新书预售签名会,签售地点在西门大厦,两个死者确实都参加过。”fi看着电脑说道。
  “有签售会签到表吗?”我提问。
  如果可以固定凶手范围,是最好的情况。
  “没有签到表,我是通过查受害人支付系统,签售时间段内附近1公里内消费过,孙甜消费42元买了一杯冷萃咖啡,汪穗禾消费了52元,买了一个三明治和奶茶。”
  没有签到表就无法集中判断受害者范围,所以王队也没有第一时间察觉到。
  如今fi利用消费系统数据测算,能够将受害人共同点找出来,算是给了我一点线索。
  “抛尸地点周围起雾时间段为凌晨3-6点。浓度为阶段强雾,能见度由500米转为200米后散去,尸体发现当天两处都有起雾。”
  fi将陈墨交代给他的每一件事都办得很好。
  “你现在去把这本书扒一下,着重描写母亲片段全部摘抄打印下来。”陈墨捏着眉头,给fi布置任务。
  “你接着说。”陈墨接着指了指小刘。
  她想先听物证资料。
  “物证这边只有受害者身体上的衣服,衣服上没有提取到指纹或者dna,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衣服是凶手自己缝制的。我询问暨南市人工娃娃缝制俱乐部,制衣工厂,裁缝铺….”
  “说重点。”陈墨扶着桌子,撑住有些疲惫的身体。
  “衣服面料是十年前,暨南布厂生产的,生产一批面料后就停产了,因为销量较低。”小刘将他搜集来的资料照片交给陈墨,“这种缝制工艺很好,我拿给制衣工厂看,他们说着是人工娃娃才会使用的手艺缝线,属于内扣双缝。我又去找了娃娃爱好者,他们说这种缝制是娃娃爱好者都会用的一种缝制手段。”
  陈墨若有所思点点头,“孙涛这边。”
  “我走访了汪穗禾的学校,老师表示汪穗禾出勤率很高,基本不会旷课。舍友表示汪穗禾平常不太和她们交流,所以失踪前她们也不知道对方的行踪。孙甜的直播间在失踪前两天就停播了,直播公会表示他们试图联系过孙甜,但联系不上人。”
  “蒸发式失踪,凶手对受害人了解程度很高,但又不是熟人作案。”我推断。
  “监控失踪前没有捕捉到有效画面。”孙涛说完。
  陈墨深吸一口气,抬手看了一眼腕表,“先吃饭吧,等fi这边出结果,我们再初定轮廓侧写。”
  说完她一个人走了。
  王安趟在沙发上说没有胃口,fi忙着做数据统计。
  我和小刘、孙涛三人在警局附近找了个沙县小吃。
  “你说局里会报销吗?”小刘一口气点了两盘炒米粉,心有愧疚地发问。
  孙涛嘴里塞满了米饭,“就这么几块钱,不至于报销吧。”
  小刘眨眨眼睛,“怎么不至于?我们兼职打两份工都没涨工资,出差吃饭不报销,我何苦呢。”
  我把盘子里吃不掉的大鸡腿,夹到小刘盘子里,“没事,她不报销,我给你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