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唐信的出生,对于他的工作来说是一种阻碍。
  在学校四次职称晋升中,他因为科研较少被学校淘汰。
  就在最后一次晋升失败之后,他发现了陆遥出轨。
  陆遥在提出离婚后被他拒绝。
  这种背叛无意摧毁了唐艺的精神。
  在唐艺的世界里,原配夫妻是正统,是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尽管他不爱陆遥。
  也不爱自己的儿子。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是很难与他人产生共情的,在他们的意识之中只有自我。
  要知道,在20岁之前,唐艺是他们全家的中心位置。
  这种人格的养成,可能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促成,也可能是家里只有他一个男娃导致,村里唯一的大学生称号,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虚荣里无法自拔。
  唐艺对儿子的要求本身就很高高,经历失败后他把要求提到了新的高度。
  他对儿子家暴。
  尽管唐信只认为这是父亲对自己的惩戒。
  从我的判断来看。
  唐信能感受到父亲的痛苦,也能感受到母亲的痛苦。
  大脑边缘系统中有个区域,叫下丘脑。
  它是人类大脑最早形成的部分,它的发展和进化可以让人们产生共情和感知。
  如果在孩童时期,没有与家庭建立起和谐关系,下丘脑的应激会让自我意识产生混乱。
  最重要的是,他会让人变得无情和过度敏感。
  研究表明,孩子过早对母亲产生排斥感,会让下丘脑激素异常,青春期早熟,青春期仇恨。
  甚至小孩会出现无突发事件的头疼或者嗜睡。
  这是最明显的一个临床表现。
  我继续分析道:“唐信发现母亲父亲相继出轨后,对家庭失去信任,他对父亲的高度崇拜让他产生取代和模仿心态。比如他对女性出现不友好现象,再比如他会无意识的模仿父亲的状态。”
  根据陆遥所说,唐信已经在公共场合无法控制自己,扇女同学耳光。
  会无意识状态中模仿他父亲,唐艺左撇子的行为动作。
  穿一些不符合年龄颜色的衣服,看父权思想的书籍。
  这些都是他在自我探索,自我模仿,自我崇拜后的结果。
  这都是人格分裂紊乱所导致的。
  为什么会人格分裂紊乱,我想最直接的原因,是他看到了父亲和其他女人偷情的场景。
  当然,这只是我的侧写。
  “他对父亲的痛恨有有严重的犯罪动机,但….”我停顿片刻。“唐信的自恋型人格很难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比如自残自杀或者自我毁灭,自己犯罪的几率较小。”
  “你的意思是说,他又可能指示犯罪嫌疑人犯罪。”其他同事说道。
  我摇摇头。
  在他论坛中和其他人的聊天中,我只看到了他对父亲身份的混乱和迷失。
  他对母亲才是怨恨和暴怒。
  杀死崇拜着需要的是犯罪驱动力,他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和想法。
  他还是很怀念父亲存在的时光的。
  尽管那个父亲并不爱他。
  “犯罪嫌疑人应该是煽动过唐信,甚至给了建议,但实际情况我们没法判断,他到底有没有指示过犯罪嫌疑人。”
  “促使唐艺出门的短信,我们没有查到,所以我们只能从凶手口中问询这个问题了。”
  “找到了。”就在我话音刚落,fi抱着电脑从后排起身,他指了指电脑,“我找到犯罪嫌疑人ip区域了。”
  所有人拍案而起,尤其是孙涛,整个人从板凳上飞起来,冲到了fi的面前。
  “哪里?能不能锁定具体位置。”孙涛横眉,表情扭曲着。
  我能理解他的激动。
  这个大案悬了几天没有进展,如今能够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的确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这个地址用了肉鸡,追了很久才追到。”fi对于大家只关心罪犯,不关心自己的技术有些失望,他推推眼镜,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得慢慢和你们解释,这个很重要。”
  孙涛眼睛盯着屏幕看了又看,可电脑上除了数字就是英文,什么也看不懂。
  他像油锅里的蚂蚱,根本还不想听fi解释什么电脑操作,不耐烦地说:“等抓到….”
  没等他话说完,我捏着他胳膊制止了他的行为,贴在耳朵上提醒他。
  “没有人家的技术,就多点耐心。”
  孙涛偷瞄了我一眼,把自己想说的话咽回了肚子,向后退了一步,给fi留出空间。
  fi将电脑放在桌子上,认真说道:“他的地址是加了外层防护的,代理源可以追到国外,但反追回来却很容易。”
  孙涛不耐烦了,“说人话。”
  fi不搭理孙涛,眼睛看着我说,“我在思考他这么大费周章的设置一层加密,但轻而易举的又给了我一把钥匙,这种行为好奇怪。”
  ….
  “他在引导我们抓他。”我肯定地说,“连环杀手多数有这样的心态,挑衅警方来追求刺激。”
  fi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哦,原来如此。”
  我拍了拍fi的肩膀,示意他不要掉入思考陷阱,“ip地址段查出是哪里?我们国家现在不是ivp6,可以直接锁定用户身份信息了吗?”
  作为刑侦警察,这点网络常识我还是知道的。
  fi看着我,“是的,网络实名制的用处就是在这里,我们警方可以用ip段域内的□□络追踪到个人,可他的身份信息是假的。”
  “什么意思?”孙涛又开始着急了。
  “他用了假的身份证,注册了运营商。”fi觉得孙涛问的问题非常无脑,“他用的身份证是一个90多岁的老头,你觉的老头又可能一晚上连开三枪吗?”
  “但地段可以查到吧,在哪?”我打断了他们两个幼稚的对峙。
  “在星港垃圾场。”fi回答我。
  ……
  “你是说垃圾场?”
  “垃圾场!”
  我和孙涛异口同声。
  孙涛打了电话请示局里领导,领导让我们放开手去做,但切记不要打草惊蛇。
  毕竟对方手里有一把枪。
  垃圾处理厂有1200平,是全市最大的焚烧点,回收站。
  里面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很大,外地人居多,从公安系统里查询,几乎摸排不到可疑人员。
  我们打电话联系上了垃圾处理厂的老总,然后将人带回了警局。
  垃圾场老板姓许,是个中年老头,十几年前就在这里做垃圾回收,后来国家大力提倡资源回收处理,许昌便与他人合资买了先进设备,将垃圾站改成了处理厂。
  这两年厂子效益比较好,市里也给予扶持,所以员工也越来越多。
  “你员工里有没有一个身高在167左右的男性。”孙涛拿着之前的侧写肖像,怼在许昌的脸上,“是不是长这样!”
  许昌看着画像点头,“有一个员工,我们都叫他矮子。他本名叫什么我也忘了,我得让会计查查。”
  沉默寡言,不合群,消失在人群之中。
  大家会因为他的身高记住他的存在,但却从来不会主动问询他的名字,甚至将他记住。
  我叉腰,站在许昌旁边提问,“他最近还在厂子里工作吗?”
  许昌点点头,“今天上午我还看见他了,他是我们这里的司机,早上和晚上要去附近站点将垃圾收回来,不开车的时候帮着我们其他员工铲垃圾,晚饭过后一般看不到他的身影。”
  我又问道:“他有固定住所吗?”
  许昌面色有些难堪,“他住在杂物间,因为他不要和其他人睡在一个宿舍里,所以我给他找了个杂物间。”
  “会计给我回短信了,他叫刘波。”许昌把自己的手机递给我们。
  孙涛用公安系统查询会计发来的名字和身份信息。
  结果是查询不到….
  “他用假的身份证,你们没有察觉吗?你们不给员工交社保吗?!”刚看到希望的孙涛,又被浇了一盆冷水,转头恶狠狠地瞪着许昌。
  许昌两手撑在椅子上,很是紧张,“他自己说不用交社保,管饭就行…..而且我们这里的员工都是打工的,不会手机银行之类,我们都是直接给现金的。”
  …..
  我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了。
  第14章 14
  “我需要一张他工作时的行驶路线图。”我对着许昌认真说道。
  许昌点点头,问同事要了一张区内地图。
  “我们是本区内最大的垃圾处理站,所以回收点比较多。”许昌说着,便开始在地图上涂涂画画,“他开的那条路线比较远,因为时间比较长,还要早起所以别人不愿意干。”
  “从哪到哪?”我指着地图,希望他抓紧时间。
  “区重点学校、三个居民街道回收站,市政回收点…”
  我看这许昌画的路线确实很长,而且路线比较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个统一路线,都是一些脏乱差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