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这次的那个姑娘,不小心探听到了一个大秘密。
薛家常年做着帮宫中采办的事情,他们所要采买的东西, 大多都是宫中各种装饰品。
小到娘娘们的宫花, 大到皇帝跟前的花瓶摆件, 许多都是由薛家采办。
而且越是到皇帝跟前的, 这些东西自然就越好。
很多时候甚至都是古董。
无论是谁,哪怕只是三岁小儿也知晓,同样的一种东西, 材质做工差不多, 那经过岁月沉淀的古董也会比现在的瓷器贵重许多。
于是才有了假货。
但谁能想到,薛家的胆子竟大到了这个地步。
便是在这天子脚下,进献给天子的东西也敢造假,这不是要钱不要命是什么?
“姑娘若是想扳倒薛家, 只这一条罪状就足够了。”柳湘莲如是说。
这段时间王熙凤四处打探薛家消息,一来是看好这皇商生意, 二来也是为了马文才。
早知道她就不让马文才去应天府, 查到这个便足够他交差了。
但口说无凭, 而且那妓子说的话也不一定全然可信, 还是得掌握证据。
“明日你和柿儿陪我走一趟。”
柳湘莲怔了怔, 提议道:“如果姑娘是要去查此事, 那地方定然危险, 不然先让我和柿儿去查探一番, 若没什么问题姑娘再去吧。”
王熙凤却很干脆地摇了摇头, 虽然她也知道一定会有风险,但是她不觉得他们两人能看到细节。
而且他们两人都算得上是江湖儿女,做起各种事情来都不拘小节,很容易露出马脚。
更何况两人身上都有武功,反而惹人怀疑。
但自己去那就不一样了,自己去的话,那他们两个就成了保护自己的人,就没太大问题了。
“我们一起去,回去准备一下吧,你就扮成我哥哥,让柿儿当我的丫头,明日一早便出城。”
柳湘莲见她坚持便没再说什么,回去安排去了。
其实王熙凤在前世时就怀疑过薛家,薛家是怎么可以在家中顶梁柱去世之后保持那么多年的泼天富贵的。
薛宝钗虽说有才,但是终归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姑娘,总不该是那呆霸王有这能力。
原来竟是如此。
如此一来,就算他们薛家大房势弱,他们依旧能得到不少的好处。
想到这一层,王熙凤忍不住地感叹咋舌。
有时候还真是只有自己想不到,没有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翌日,天明。
平儿帮着凤姐收拾好了,就将她送出了门。
“姑娘此去可要小心些。”她眼巴巴地望着,但因着知道此去危险,王熙凤没打算带着她。
王熙凤嗯了一声,“你在家好好歇着,守好就行了,我们晚点再回来。”
“诶,我知道了。”说着她便把手中一个盒子递给了凤姐。
凤姐接过转身递给了马车上的柿儿,便上车出发了。
“姑娘,你这带的什么,点心吗?”柿儿没吃早点,看着那盒子咽了咽口水。
王熙凤没好气地笑了笑,“一会儿城边的包子铺停一下吧,你垫垫肚子。”
“这是诱饵,可不能吃。”
“诱饵?”柿儿一副想打开,但是又不敢打开的样子。
王熙凤怕到时候她说漏嘴,于是主动打开了给她看。
“哇,瓷器,那边不是有瓷器吗?我们带去做什么?”
柿儿看着那瓷器有些爱不释手,“这是唐青花吧,姑娘果真富有,瞧这花色,瞧这瓶型,只可惜烂了这么大个口子,起码得折了一半的价,这是谁摔的?”
她脸上露出想把摔了瓶子那人碎尸万段的凶狠表情。
“我摔的。”王熙凤道。
“啊?”柿儿有些惊讶,忙道,“姑娘也不用太难过,你也不是故意的,虽说有点可惜……”
“我就是故意的。”
“啊!你为什么这么做?”柿儿眼睛都瞪圆了,只差写了败家两个字贴到王熙凤的脑门上了。
王熙凤不答反问,“你还懂古董?”
柿儿咧嘴一笑,“那是当然,你也不看我是做什么的,尤其是唐宋瓷器,我的最爱。”
“只可惜没一件真正属于我。”
“那你可会分辨真假?”
“当然,我不仅能鉴定真假,还能分辨新仿老仿。”柿儿十分得意。
若她说的是真的,那也确实值得得意。
王熙凤点头,“若是一会儿看到古董,你看出真假记下便可,不要说出来,这件事情若做得好了,回去到仓库给你挑一件你喜欢的。”
“当真?”
“我又不是求你办事,为何要骗你?”柿儿连连点头。
她神神秘秘道:“既然姑娘如此大方,那我也告诉姑娘一个秘密作为回报。”
“什么?”王熙凤问。
柿儿指着王熙凤手上的瓷瓶口,说道:“这玩意儿,宋仿的。”
“什么?”王熙凤有点不敢相信,这是她先前找的以前常年给贾府买卖古董那人手里拿的,没想到他竟诓自己。
“你看这东西,虽做工技艺都是运用唐代的技术手法,甚至这材料都是唐的,但恰恰是这裂口处,行家一看就瞧得出来,混了新泥,不过时间长了你也看不出是哪个年代的泥。”
“可这样的技术,那就是宋代才有的。”
王熙凤听得有些懵懵懂懂。
柿儿见他们都不懂,有些着急道:“就这么跟你们说吧,这东西是在宋时碎过而后补上的,所以手法是唐代的手法,材料是唐代的材料,可这混了泥,哪怕只有一点,也能很清楚地看出来,这样的技术是宋代出现的。”
王熙凤明白了,“那为什么不是明代的?”
“手法不同,明代更加细腻,若是明代的泥恐怕不是一碰就碎,我也不一定能看出来了。”
没想到她一个小偷有这样的本事,王熙凤怔愣了好半晌。
许久,她才缓缓道:“这样也好,一会儿咱们就当这东西是真的,不要露出半点懂行的样子,如此一来他们对我们的防备也能小些。”
“哎呀,我明白的,干我们这一行的,最讲究的就是看破不说破,若不是姑娘方才说要送我一件,我也不会说的。”
见她那财迷的样子,王熙凤忍笑把东西原封不动地装了起来。
那镇子名叫油瓷镇,镇上有一个小型的古董交易场所,还有一个大型的瓷器制作作坊,正是薛家的。
他们仔细地分析了一下打探到的消息。
薛家作假的地点不可能是在作坊里面,又不是吃了雄心豹子胆,若真是那样,一查之下,整个薛家都得完蛋。
若真不是在作坊里,那就很有可能隐蔽在镇上的某一处,这就需要他们去查了。
到达油瓷镇的时候已是下午,本来不需要那么久,但是这地方确实是有点偏僻。
不过路修得还算不错,想来就是为了运这些货。
“姑娘,我饿了。”柿儿每天除了想钱,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吃。
王熙凤看她一眼,道:“行,那我们先去吃个饭,但你一定要记得谨言慎行,我们现在算是处于狼窝了。”
说是这么说,可整个镇上的环境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也热闹。
这就说明此处的正常人也不少,他们只要装成正常人,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
三人找了一家酒楼,把马车停了,把行李放到房内才下楼吃饭。
这里的饭菜酒水看起来与京城差不了多少,任何地方都看不出半点怪异。
令王熙凤有点惊讶的是,不过一个小小的酒楼,客人竟络绎不绝,不仅来吃饭的人多,来住店的也不少。
而那些前来住店的人有很多一看就是外地来的,虽不是奇装异服,但大多风尘仆仆,比他们三个夸张多了。
“姑娘,你快尝尝,这肉真不错,好香啊!”
王熙凤觉得她不该让柿儿当自己的丫头,应该让她当自己的妹妹,丫头哪有这般无礼的?
“喜欢你就多吃点,倒也不必为我省着。”
“好。”
劳累了大半日,三人都吃得不少,吃完就有些困了。
可他们还有事要做,于是强撑着出了门。
然而随便走一圈,这街上的古董店就有六七家,想要找到目标怕是海底捞针。
无奈,凤姐只能随意找了一家看着顺眼的店铺走了进去。
“几位,看点什么,自用、送人?花瓶、盘子?”
老板是一个看起来三四十的中年人,笑起来谄媚不已,让凤姐有些不舒服。
但是她也没表现出来,随口指了一件盘子,说道:“看看那个。”
“姑娘可当真是好眼光啊,正宗元青花,虽说年份不久,但这做工优秀至极,您就是拿回去往书房这么一摆,瞬间便能让您的屋里提升好几个档次。”
老板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地说了好一阵,王熙凤却只是微微点头。
薛家常年做着帮宫中采办的事情,他们所要采买的东西, 大多都是宫中各种装饰品。
小到娘娘们的宫花, 大到皇帝跟前的花瓶摆件, 许多都是由薛家采办。
而且越是到皇帝跟前的, 这些东西自然就越好。
很多时候甚至都是古董。
无论是谁,哪怕只是三岁小儿也知晓,同样的一种东西, 材质做工差不多, 那经过岁月沉淀的古董也会比现在的瓷器贵重许多。
于是才有了假货。
但谁能想到,薛家的胆子竟大到了这个地步。
便是在这天子脚下,进献给天子的东西也敢造假,这不是要钱不要命是什么?
“姑娘若是想扳倒薛家, 只这一条罪状就足够了。”柳湘莲如是说。
这段时间王熙凤四处打探薛家消息,一来是看好这皇商生意, 二来也是为了马文才。
早知道她就不让马文才去应天府, 查到这个便足够他交差了。
但口说无凭, 而且那妓子说的话也不一定全然可信, 还是得掌握证据。
“明日你和柿儿陪我走一趟。”
柳湘莲怔了怔, 提议道:“如果姑娘是要去查此事, 那地方定然危险, 不然先让我和柿儿去查探一番, 若没什么问题姑娘再去吧。”
王熙凤却很干脆地摇了摇头, 虽然她也知道一定会有风险,但是她不觉得他们两人能看到细节。
而且他们两人都算得上是江湖儿女,做起各种事情来都不拘小节,很容易露出马脚。
更何况两人身上都有武功,反而惹人怀疑。
但自己去那就不一样了,自己去的话,那他们两个就成了保护自己的人,就没太大问题了。
“我们一起去,回去准备一下吧,你就扮成我哥哥,让柿儿当我的丫头,明日一早便出城。”
柳湘莲见她坚持便没再说什么,回去安排去了。
其实王熙凤在前世时就怀疑过薛家,薛家是怎么可以在家中顶梁柱去世之后保持那么多年的泼天富贵的。
薛宝钗虽说有才,但是终归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姑娘,总不该是那呆霸王有这能力。
原来竟是如此。
如此一来,就算他们薛家大房势弱,他们依旧能得到不少的好处。
想到这一层,王熙凤忍不住地感叹咋舌。
有时候还真是只有自己想不到,没有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翌日,天明。
平儿帮着凤姐收拾好了,就将她送出了门。
“姑娘此去可要小心些。”她眼巴巴地望着,但因着知道此去危险,王熙凤没打算带着她。
王熙凤嗯了一声,“你在家好好歇着,守好就行了,我们晚点再回来。”
“诶,我知道了。”说着她便把手中一个盒子递给了凤姐。
凤姐接过转身递给了马车上的柿儿,便上车出发了。
“姑娘,你这带的什么,点心吗?”柿儿没吃早点,看着那盒子咽了咽口水。
王熙凤没好气地笑了笑,“一会儿城边的包子铺停一下吧,你垫垫肚子。”
“这是诱饵,可不能吃。”
“诱饵?”柿儿一副想打开,但是又不敢打开的样子。
王熙凤怕到时候她说漏嘴,于是主动打开了给她看。
“哇,瓷器,那边不是有瓷器吗?我们带去做什么?”
柿儿看着那瓷器有些爱不释手,“这是唐青花吧,姑娘果真富有,瞧这花色,瞧这瓶型,只可惜烂了这么大个口子,起码得折了一半的价,这是谁摔的?”
她脸上露出想把摔了瓶子那人碎尸万段的凶狠表情。
“我摔的。”王熙凤道。
“啊?”柿儿有些惊讶,忙道,“姑娘也不用太难过,你也不是故意的,虽说有点可惜……”
“我就是故意的。”
“啊!你为什么这么做?”柿儿眼睛都瞪圆了,只差写了败家两个字贴到王熙凤的脑门上了。
王熙凤不答反问,“你还懂古董?”
柿儿咧嘴一笑,“那是当然,你也不看我是做什么的,尤其是唐宋瓷器,我的最爱。”
“只可惜没一件真正属于我。”
“那你可会分辨真假?”
“当然,我不仅能鉴定真假,还能分辨新仿老仿。”柿儿十分得意。
若她说的是真的,那也确实值得得意。
王熙凤点头,“若是一会儿看到古董,你看出真假记下便可,不要说出来,这件事情若做得好了,回去到仓库给你挑一件你喜欢的。”
“当真?”
“我又不是求你办事,为何要骗你?”柿儿连连点头。
她神神秘秘道:“既然姑娘如此大方,那我也告诉姑娘一个秘密作为回报。”
“什么?”王熙凤问。
柿儿指着王熙凤手上的瓷瓶口,说道:“这玩意儿,宋仿的。”
“什么?”王熙凤有点不敢相信,这是她先前找的以前常年给贾府买卖古董那人手里拿的,没想到他竟诓自己。
“你看这东西,虽做工技艺都是运用唐代的技术手法,甚至这材料都是唐的,但恰恰是这裂口处,行家一看就瞧得出来,混了新泥,不过时间长了你也看不出是哪个年代的泥。”
“可这样的技术,那就是宋代才有的。”
王熙凤听得有些懵懵懂懂。
柿儿见他们都不懂,有些着急道:“就这么跟你们说吧,这东西是在宋时碎过而后补上的,所以手法是唐代的手法,材料是唐代的材料,可这混了泥,哪怕只有一点,也能很清楚地看出来,这样的技术是宋代出现的。”
王熙凤明白了,“那为什么不是明代的?”
“手法不同,明代更加细腻,若是明代的泥恐怕不是一碰就碎,我也不一定能看出来了。”
没想到她一个小偷有这样的本事,王熙凤怔愣了好半晌。
许久,她才缓缓道:“这样也好,一会儿咱们就当这东西是真的,不要露出半点懂行的样子,如此一来他们对我们的防备也能小些。”
“哎呀,我明白的,干我们这一行的,最讲究的就是看破不说破,若不是姑娘方才说要送我一件,我也不会说的。”
见她那财迷的样子,王熙凤忍笑把东西原封不动地装了起来。
那镇子名叫油瓷镇,镇上有一个小型的古董交易场所,还有一个大型的瓷器制作作坊,正是薛家的。
他们仔细地分析了一下打探到的消息。
薛家作假的地点不可能是在作坊里面,又不是吃了雄心豹子胆,若真是那样,一查之下,整个薛家都得完蛋。
若真不是在作坊里,那就很有可能隐蔽在镇上的某一处,这就需要他们去查了。
到达油瓷镇的时候已是下午,本来不需要那么久,但是这地方确实是有点偏僻。
不过路修得还算不错,想来就是为了运这些货。
“姑娘,我饿了。”柿儿每天除了想钱,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吃。
王熙凤看她一眼,道:“行,那我们先去吃个饭,但你一定要记得谨言慎行,我们现在算是处于狼窝了。”
说是这么说,可整个镇上的环境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也热闹。
这就说明此处的正常人也不少,他们只要装成正常人,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
三人找了一家酒楼,把马车停了,把行李放到房内才下楼吃饭。
这里的饭菜酒水看起来与京城差不了多少,任何地方都看不出半点怪异。
令王熙凤有点惊讶的是,不过一个小小的酒楼,客人竟络绎不绝,不仅来吃饭的人多,来住店的也不少。
而那些前来住店的人有很多一看就是外地来的,虽不是奇装异服,但大多风尘仆仆,比他们三个夸张多了。
“姑娘,你快尝尝,这肉真不错,好香啊!”
王熙凤觉得她不该让柿儿当自己的丫头,应该让她当自己的妹妹,丫头哪有这般无礼的?
“喜欢你就多吃点,倒也不必为我省着。”
“好。”
劳累了大半日,三人都吃得不少,吃完就有些困了。
可他们还有事要做,于是强撑着出了门。
然而随便走一圈,这街上的古董店就有六七家,想要找到目标怕是海底捞针。
无奈,凤姐只能随意找了一家看着顺眼的店铺走了进去。
“几位,看点什么,自用、送人?花瓶、盘子?”
老板是一个看起来三四十的中年人,笑起来谄媚不已,让凤姐有些不舒服。
但是她也没表现出来,随口指了一件盘子,说道:“看看那个。”
“姑娘可当真是好眼光啊,正宗元青花,虽说年份不久,但这做工优秀至极,您就是拿回去往书房这么一摆,瞬间便能让您的屋里提升好几个档次。”
老板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地说了好一阵,王熙凤却只是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