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不要说严重缺乏金属的草原了,就算大汉累积了七十年的积蓄,要凑出一批具甲骑士驰骋疆场,都得是咬牙切齿、刮干国库的豪奢举止;这种部队堪称是国家暴力机器精粹中的精粹,足以扭转冷兵器时代战场胜负的决定一手——因此,连冷静旁听的大将军都忍不住直起了身,语气大有波动:
“披甲骑兵?大致有多少人?”
“四千左右,还有很多备用的马匹。”
“……四千左右。”大将军沉吟少许,喃喃自语:“单于下大本钱了呀。”
确实是大本钱。以大将军的情报,匈奴王庭砸锅卖铁(真正意义上的砸锅卖铁,毕竟金属太实在匮乏了),大致可以凑出八千多具甲骑兵;如今一气带出大半,真可以算是疯狂梭哈,直接all in了——四千多骑兵还不足以动摇大局,可设若阴毒的巫蛊之术稍有成效,汉军在行军中爆发了难以控制的瘟疫;那精锐骑兵趁机劫营,效果可就……
都是战场上历练出的高手,单于能想到的大将军一瞬间也能想到,甚至还要忍不住感慨对手计策的阴毒老辣——这种算计委实是周密之至,上线下线都极高;成功了自然获利无穷,就算汉军侥幸识破诡计,最多也不过损失一个射雕手而已。毕竟,精锐骑兵移动的速度实在太快,从常理上讲是追不上的。
不过,常理只是常理;常理上来说射雕手就算被活捉也会硬挺两个时辰以上,为单于部队腾出足够的警戒与撤退的时间;但现在——现在,仰赖于某些微妙诡异的意外、超越常理的技术,他们居然不小心打破了单于设置的绝对安全区,获得了足够充足的余裕:要知道,从射雕手被捕到现在,才过去了不到三刻钟的时间;换句话说,他们还有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可以从容的安排……
“将军。”侍立在侧的霍侍中忽然开口,语气急促:“只有四千人而已!”
四千人!不多不少正正好,恰恰卡在“还能应付”的范畴之内;如果能够抓住这意外所得的一个多时辰,那么调动军队来一波突袭,绝对可以给单于带来猝不及防的惊喜。这样天降的馅饼,岂容随意错过?
“如果要夜间行动,那就不能调用太多人,劳师动众,速度也慢。”大将军屈指敲击桌板,顺着外甥的话接了下去:“将如今中军的骑兵凑一凑,七八千人总不成问题。以七八千人突击,匈奴人未必能够防备”
“但恕属下直言,即使匈奴人毫无防备,战果也不会太大!”霍侍中居然再次出声,即使当着亲舅舅的判断,亦绝无让步之意:“敌军以逸待劳,以客欺主,随时可以后撤;就算我军占了突袭的优势,也未必能拿下多少人来!”
骑兵作战,移动速度就是关键;汉军星夜奔驰二百里余地,抵达战场时马力已经疲倦;而匈奴人原地休整,体力尚且充足。就算猝不及防难以匹敌,只要单于能整顿军队迅速转移,汉军追之不及,也只有徒呼奈何而已——一波流的突袭或许可以啃下几百人,算得上个不小的“胜利”,但相对于这罕见的良机,仍然是太浪费、太可惜了。
不过区区几百人而已,又何足道哉!
大将军回头看向自己的外甥:
“你以为该怎么办?”
“立刻拣选壮士,着铁甲、持强弓,携火器,备双马。”霍侍中一字字道:“还有一个多时辰,完全来得及。”
七八千人一拥而上是奈何不了匈奴精锐部队的;能留住具装骑兵的只有另一队具装骑兵;要想痛击强敌、在单于最心爱的武力头上来一发大的,就必须抛弃一切奇技淫巧的幻想,同样用汉军的精锐部队正面猛攻、强突硬凿、死咬不放;只要这一口咬住了,那必定可以痛得敌人发狂。
作为骑兵战术的顶尖大师,长平侯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
“按这个法子办,军中的骑兵装备立刻就要消耗一空。”
“但将军应该知道,这是唯一能痛击酋首的办法。”霍侍中道:“装备不够还可以补足,但这个机会实在不容错过。如果——如果一举成功,这场大战就是胜利在望,再无阻遏了!”
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绝无回转,以至于穆祺都略微惊愕,悄悄去看某些真正的行家——比如两位郑先生;似乎是察觉到了他的目光,大郑郎君并未开口,却隐约向他的方向点了点头。
不错,设若霍侍中的谋划真能“一举成功”,那这场战争的确就进入灌水时间了。和借助工事地利来回撕扯的漫长攻防战不同,速度和攻击是骑兵绝对的生命;如果汉军神兵天降后真能咬住匈奴不放,那单于骑兵跑不掉也防不住,就等同于被拖进血肉磨坊里反复凌迟,最轻最轻也是一个大败亏输、伤亡过半的结局,甚至搞不好还会点出全军覆没的恐怖分支。
四千多具甲精锐骑兵,在一次突袭中被消耗殆尽,这个代价,谁可以承受?
在生产力及金属冶炼能力极度匮乏的年代,具甲骑兵是真正的活爹,国家机器最核心最关键的暴力零件,字面意义上的吞金兽——培育一个具甲骑兵,意味着军队起码要准备两到三件备用的铁甲及兵器、挑选最顶尖最勇武,待遇起码不低于中低级军官的骑士,以及大量的骏马——这些骏马的饮食标准甚至要高过长安的富户;它们只能□□筛的细粮不能吃一丁点粗粮,它们只能喝烧滚后凉得刚好的水不能喝生水,它们要有充分的活动场地和训练时间,它们稍有不适就要延请兽医,它们到寒冷和炎热时都要吃巨量的糖和新鲜蔬菜;你要精心伺候这些两条腿和四条腿的活祖宗,才能勉强拉出一支可用的重甲部队。
总的来说,养成一个具甲骑兵的花费或许比不上等重的黄金,但与等重的白银相比,却是绝无逊色。所以汉匈两个大国,几十年来打得天昏地暗大道磨灭,榨干了骨髓也只榨出几千重骑兵来,那是真的养不起更多了。
——那么,这么珍贵、这么了不起的部队,如果被人一上手就霍霍掉四千呢?
这么说吧,罗马帝国鼎盛之时的条顿森林战役,将领瓦鲁斯也就是一时鲁莽送掉了三千骑兵,就气得罗马奥古斯都屋大维痛哭流涕,到死都念念不忘“还我军团”。罗马的战略局势亦为之一变,再也不能窥伺易北河防线;而设如一口气伤亡四千精锐,那约等于长安天子一战将卫、霍及关中勋贵子弟全部葬送,绝对能让皇帝当场吐血(真吐血),并永久改变朝廷权力格局,摧毁皇权所有的威严——如果运气不好一点的话,老刘家甚至都可以提前物色独属于自己的老歪脖子树了。
这样的结局,如果一锅扣在生产力还更为薄弱的匈奴头上,那爆裂的烟花,必然是更加璀璨夺目,令人心旷神怡——到了那个时候,单于恐怕就该明白,被鸣镝插着脑门见长生天,其实也不算什么太糟糕的死法了。
有鉴于这样辉煌可期的未来,霍侍中的反复催请也就可以理解了。永远改变汉匈局势的天大机缘就摆在面前,由不得有识者不心痒难耐;万一一发得中,那真是以小博大的绝佳样本。
当然,这样天大的机缘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吃到嘴的。调动重甲骑兵突袭敌人,这种计策说起来倒是简单;但军队又不是自动运作的npc,要领着这几千精锐骑兵星夜突击,完美完成任务,带队的人必须要有极高的军事素养——而这样的人物,肯定是很难找的。
自然,如果真的豁出去玩一波大的,那大昔日的将军自己也可以领着人去做一回;但现在身为主将负三军之重,有的事情是真不能亲自出手了。他必须要将事情托付给下属;但兹事体大,托付是否得人,也实在极可忧虑。
那么,应该选择谁呢?
第63章
说实话, 现在营帐中也就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大将军又不可能立刻叫人来开扩大会议(毕竟还要顾忌御用“方术”的机密),所以根本就是选无可选。但长平侯仍然面露犹豫。毕竟,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让自己的外甥, 一个初上战场的年轻人, 负责这样重大的军事行动, 都太过于冒险, 乃至于接近癫狂了。
霍侍中向前了一步:
“属下斗胆请战。”
营帐中寂寂无声。长平侯依旧在做思索, 穆祺稍一犹豫,则又望向了真正最有资格下论断的当事人:
——现在的“你”,应该能够应付这个任务吧?
面对穆先生的目光, 低头望地的小郑郎君终于微微一动,抬起头来, 回望了穆氏一眼:
……差不多吧。
穆祺眨了眨眼睛, 不再东张西望。大将军则缓声道:
“如果要备双马,那军中大抵只能凑出五千多骑兵。”
五千多对上匈奴人的四千余, 数量上倒也的确有优势, 但并没有大到所向无敌、可以锁定胜局的程度, 仍然需要极为精细微妙的操作;对于新手而言,这样的操作肯定是相当大的考验。
“属下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若有差池, 唯有效死, 绝无苟活之理。”霍去病立刻道:“而且, 以明击暗,原也不必五千这么多, 一对一也足够殄灭贼寇了!”
“披甲骑兵?大致有多少人?”
“四千左右,还有很多备用的马匹。”
“……四千左右。”大将军沉吟少许,喃喃自语:“单于下大本钱了呀。”
确实是大本钱。以大将军的情报,匈奴王庭砸锅卖铁(真正意义上的砸锅卖铁,毕竟金属太实在匮乏了),大致可以凑出八千多具甲骑兵;如今一气带出大半,真可以算是疯狂梭哈,直接all in了——四千多骑兵还不足以动摇大局,可设若阴毒的巫蛊之术稍有成效,汉军在行军中爆发了难以控制的瘟疫;那精锐骑兵趁机劫营,效果可就……
都是战场上历练出的高手,单于能想到的大将军一瞬间也能想到,甚至还要忍不住感慨对手计策的阴毒老辣——这种算计委实是周密之至,上线下线都极高;成功了自然获利无穷,就算汉军侥幸识破诡计,最多也不过损失一个射雕手而已。毕竟,精锐骑兵移动的速度实在太快,从常理上讲是追不上的。
不过,常理只是常理;常理上来说射雕手就算被活捉也会硬挺两个时辰以上,为单于部队腾出足够的警戒与撤退的时间;但现在——现在,仰赖于某些微妙诡异的意外、超越常理的技术,他们居然不小心打破了单于设置的绝对安全区,获得了足够充足的余裕:要知道,从射雕手被捕到现在,才过去了不到三刻钟的时间;换句话说,他们还有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可以从容的安排……
“将军。”侍立在侧的霍侍中忽然开口,语气急促:“只有四千人而已!”
四千人!不多不少正正好,恰恰卡在“还能应付”的范畴之内;如果能够抓住这意外所得的一个多时辰,那么调动军队来一波突袭,绝对可以给单于带来猝不及防的惊喜。这样天降的馅饼,岂容随意错过?
“如果要夜间行动,那就不能调用太多人,劳师动众,速度也慢。”大将军屈指敲击桌板,顺着外甥的话接了下去:“将如今中军的骑兵凑一凑,七八千人总不成问题。以七八千人突击,匈奴人未必能够防备”
“但恕属下直言,即使匈奴人毫无防备,战果也不会太大!”霍侍中居然再次出声,即使当着亲舅舅的判断,亦绝无让步之意:“敌军以逸待劳,以客欺主,随时可以后撤;就算我军占了突袭的优势,也未必能拿下多少人来!”
骑兵作战,移动速度就是关键;汉军星夜奔驰二百里余地,抵达战场时马力已经疲倦;而匈奴人原地休整,体力尚且充足。就算猝不及防难以匹敌,只要单于能整顿军队迅速转移,汉军追之不及,也只有徒呼奈何而已——一波流的突袭或许可以啃下几百人,算得上个不小的“胜利”,但相对于这罕见的良机,仍然是太浪费、太可惜了。
不过区区几百人而已,又何足道哉!
大将军回头看向自己的外甥:
“你以为该怎么办?”
“立刻拣选壮士,着铁甲、持强弓,携火器,备双马。”霍侍中一字字道:“还有一个多时辰,完全来得及。”
七八千人一拥而上是奈何不了匈奴精锐部队的;能留住具装骑兵的只有另一队具装骑兵;要想痛击强敌、在单于最心爱的武力头上来一发大的,就必须抛弃一切奇技淫巧的幻想,同样用汉军的精锐部队正面猛攻、强突硬凿、死咬不放;只要这一口咬住了,那必定可以痛得敌人发狂。
作为骑兵战术的顶尖大师,长平侯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
“按这个法子办,军中的骑兵装备立刻就要消耗一空。”
“但将军应该知道,这是唯一能痛击酋首的办法。”霍侍中道:“装备不够还可以补足,但这个机会实在不容错过。如果——如果一举成功,这场大战就是胜利在望,再无阻遏了!”
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绝无回转,以至于穆祺都略微惊愕,悄悄去看某些真正的行家——比如两位郑先生;似乎是察觉到了他的目光,大郑郎君并未开口,却隐约向他的方向点了点头。
不错,设若霍侍中的谋划真能“一举成功”,那这场战争的确就进入灌水时间了。和借助工事地利来回撕扯的漫长攻防战不同,速度和攻击是骑兵绝对的生命;如果汉军神兵天降后真能咬住匈奴不放,那单于骑兵跑不掉也防不住,就等同于被拖进血肉磨坊里反复凌迟,最轻最轻也是一个大败亏输、伤亡过半的结局,甚至搞不好还会点出全军覆没的恐怖分支。
四千多具甲精锐骑兵,在一次突袭中被消耗殆尽,这个代价,谁可以承受?
在生产力及金属冶炼能力极度匮乏的年代,具甲骑兵是真正的活爹,国家机器最核心最关键的暴力零件,字面意义上的吞金兽——培育一个具甲骑兵,意味着军队起码要准备两到三件备用的铁甲及兵器、挑选最顶尖最勇武,待遇起码不低于中低级军官的骑士,以及大量的骏马——这些骏马的饮食标准甚至要高过长安的富户;它们只能□□筛的细粮不能吃一丁点粗粮,它们只能喝烧滚后凉得刚好的水不能喝生水,它们要有充分的活动场地和训练时间,它们稍有不适就要延请兽医,它们到寒冷和炎热时都要吃巨量的糖和新鲜蔬菜;你要精心伺候这些两条腿和四条腿的活祖宗,才能勉强拉出一支可用的重甲部队。
总的来说,养成一个具甲骑兵的花费或许比不上等重的黄金,但与等重的白银相比,却是绝无逊色。所以汉匈两个大国,几十年来打得天昏地暗大道磨灭,榨干了骨髓也只榨出几千重骑兵来,那是真的养不起更多了。
——那么,这么珍贵、这么了不起的部队,如果被人一上手就霍霍掉四千呢?
这么说吧,罗马帝国鼎盛之时的条顿森林战役,将领瓦鲁斯也就是一时鲁莽送掉了三千骑兵,就气得罗马奥古斯都屋大维痛哭流涕,到死都念念不忘“还我军团”。罗马的战略局势亦为之一变,再也不能窥伺易北河防线;而设如一口气伤亡四千精锐,那约等于长安天子一战将卫、霍及关中勋贵子弟全部葬送,绝对能让皇帝当场吐血(真吐血),并永久改变朝廷权力格局,摧毁皇权所有的威严——如果运气不好一点的话,老刘家甚至都可以提前物色独属于自己的老歪脖子树了。
这样的结局,如果一锅扣在生产力还更为薄弱的匈奴头上,那爆裂的烟花,必然是更加璀璨夺目,令人心旷神怡——到了那个时候,单于恐怕就该明白,被鸣镝插着脑门见长生天,其实也不算什么太糟糕的死法了。
有鉴于这样辉煌可期的未来,霍侍中的反复催请也就可以理解了。永远改变汉匈局势的天大机缘就摆在面前,由不得有识者不心痒难耐;万一一发得中,那真是以小博大的绝佳样本。
当然,这样天大的机缘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吃到嘴的。调动重甲骑兵突袭敌人,这种计策说起来倒是简单;但军队又不是自动运作的npc,要领着这几千精锐骑兵星夜突击,完美完成任务,带队的人必须要有极高的军事素养——而这样的人物,肯定是很难找的。
自然,如果真的豁出去玩一波大的,那大昔日的将军自己也可以领着人去做一回;但现在身为主将负三军之重,有的事情是真不能亲自出手了。他必须要将事情托付给下属;但兹事体大,托付是否得人,也实在极可忧虑。
那么,应该选择谁呢?
第63章
说实话, 现在营帐中也就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大将军又不可能立刻叫人来开扩大会议(毕竟还要顾忌御用“方术”的机密),所以根本就是选无可选。但长平侯仍然面露犹豫。毕竟,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让自己的外甥, 一个初上战场的年轻人, 负责这样重大的军事行动, 都太过于冒险, 乃至于接近癫狂了。
霍侍中向前了一步:
“属下斗胆请战。”
营帐中寂寂无声。长平侯依旧在做思索, 穆祺稍一犹豫,则又望向了真正最有资格下论断的当事人:
——现在的“你”,应该能够应付这个任务吧?
面对穆先生的目光, 低头望地的小郑郎君终于微微一动,抬起头来, 回望了穆氏一眼:
……差不多吧。
穆祺眨了眨眼睛, 不再东张西望。大将军则缓声道:
“如果要备双马,那军中大抵只能凑出五千多骑兵。”
五千多对上匈奴人的四千余, 数量上倒也的确有优势, 但并没有大到所向无敌、可以锁定胜局的程度, 仍然需要极为精细微妙的操作;对于新手而言,这样的操作肯定是相当大的考验。
“属下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若有差池, 唯有效死, 绝无苟活之理。”霍去病立刻道:“而且, 以明击暗,原也不必五千这么多, 一对一也足够殄灭贼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