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右丞夫人的话落,其余的夫人也都叽叽喳喳的恭维起来,倒显得今日的主角昭远侯夫人那有些冷清了。
元保儿眼睛微微扫过昭远侯夫人与那位嫡小姐,见她们面上僵硬着扯着笑脸,索性自己不做这个抢风头的坏人了,慢悠悠的起身道:“那就算对不住了,本宫就先走了,改日本宫亲自设宴,咱们再聚。”
众人见元保儿面上的急切,心知她急着去见东元的来人,自然不会强留,文昌公夫人笑着道:“早听说公主府是极为秀丽,巧夺天工,咱们就等着公主日后叫咱们去瞧瞧,也好好的开开眼。”
元保儿笑着点点头,众人也都紧跟着起身送元保儿,不过几步,元保儿便道:“好了,诸位夫人可不要因着本宫扫了大家的兴致,就到这儿吧。”
等元保儿走后,其余的夫人也纷纷起身告辞,戏才到一半,女眷这边的宴客便走了七七八八了。
男宾那边,因着端王还在的缘故,倒是还很热闹,一个小厮走到昭远侯身边,小声的说了几句,因为端王紧挨着昭远侯,隐隐约约的听到了“瑞王妃。”
因为卫荣今日有事,只瑞王妃自己来了,端王心里却是记上了这个五弟,恼他不给自己面子。
陈王与秦王也没来,因着秦王去宫里侍疾,自己与陈王本就不对付,他们不来是情有可原,所以卫荣这不就是成了端王的集火点了。
端王微微皱了皱眉头,声音不悦道:“可是那瑞王妃又如何了。”
这话说的好不客气,可端王自己本就是兄长,加上又得宠,他能说,他们这些做臣子却不能接这个话头。
昭远侯赔笑道:“哪能,说东元那边给瑞王妃送来了两大船的东西,这不嘛,瑞王妃急急忙忙的回去了。”
昭远侯的话,倒是另在座的大人们心里更加高看一眼元保儿了,毕竟一个娘家看重的和亲公主,可不比本国的那些公主差。
端王也是不好继续说这个,只好干咳了两声,重新说了个别的话题。
众人也是有眼色的,纷纷附和着端王,不约而同的忘了刚才端王的话,皇家的事情,还是叫他们自己去办吧,与他们这些可怜的夹缝中的臣子有什么关系。
等元保儿从昭远侯府出来,一上马车,就见到本该在府里自称有事不能来参加这个螃蟹宴的某位王爷,此刻正大大咧咧的坐在马车里,见到元保儿上来,还能趁机拉她一把。
元保儿玩笑道:“呦,这不是事务繁忙的瑞王吗,怎么忙道我的马车上来了。”
卫荣笑着敲了敲元保儿的头,温和道:“这不是事情做完了,来接王妃回家吗。”
“你倒是悠闲,这礼都送了,不去尝尝那螃蟹宴,岂不亏了,好歹是当季的螃蟹,正肥美着呢。”元保儿轻笑道。
卫荣拉过元保儿,说道:“怕什么,这不就送来一船的海货嘛,咱是个有福的,除了螃蟹,还能吃到别的,谁还在意他昭远侯府那小小的螃蟹宴了。”
“你可得了吧。”元保儿调侃道:“什么小小的螃蟹宴,这在西齐来说,可不容易了,毕竟你们海口少,这一顿螃蟹宴,可也是花了银子的,这端王倒是财大气粗,这么给它这个岳家撑面子。”
“毕竟有所图,不下本钱怎么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呢,就端王那脑子里都是酒色的,想不出来给昭远侯府做面子,怕是有郑贵妃的提醒。”卫荣不在意道。
“这么看来,郑贵妃也不是个没脑子的。”元保儿说完,卫荣笑道:“真没脑子,可做不了宠妃,你想想当初你们东元的安贵妃。”
元保儿撇撇嘴,嗤笑道:“安贵妃再如何有心计又怎样,绝对的武力面前,一切计谋都会化为虚无。”
“而且,我那大皇兄是个废物的,比端王还不如,至少端王听郑贵妃的话啊,我那大皇兄,可没少给安贵妃找麻烦。”元保儿说完,看着卫荣道:“不过,如今他是连给安贵妃麻烦都找不成了,谁又能说的准,那端王不会是下一个我那大皇兄呢。”
毕竟历史上那些得皇帝喜爱的儿子,有几个真的能走到最后呢。
【作者有话要说】
我也好想吃螃蟹
熊猫哭哭
一直掉收,哎!好难过
第41章 五凤步摇
当从船上卸下来的海鲜与银税等东西, 装了一车又一车,一辆一辆的驶入了瑞王府后,瑞王府受到了全京城极大的关注。
本来这个消息就是突然来的, 宴会上虽然传了出来,可等消息传出来时,这些货物早就到了, 所以她们宴会上的人包括元保儿自己反而是最后一批知道的。
瑞王府又在京城里高调了一次, 可知道人家马车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后, 京城里的人就算想嫉妒, 也嫉妒不起来啊。
谁让人家有个好出身呢,人家母族是一国的皇室,心疼出嫁的女儿, 送些东西怎么了, 谁能阻止人家东元太后心疼女儿吗。
元保儿接见了从东海押送着船只来的管事,不过那管事只是来送东西的,还要紧着回去,所以只在公主府呆了两日就走了。
元保儿将马车里的东西让人分门别类的归置好, 银子都锁进了库房,封地上送来的珍宝之类的登记造册后也一并放到了库房里, 其他的海鲜则分成了好些份。
这批海货里, 大多都是螃蟹、虾贝和鱼之类的, 元保儿自己留了一部分, 其余的送进了宫里一半, 算是孝敬长辈了, 虽然元保儿很不想给太后, 可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剩下的就分给了几家交好的人家, 像是平王府、秦王府以及晋王府, 还有宴会上认识的右丞相府,连带着将答应的梅花酿一并送了过去。
西齐帝在皇后宫里看到元保儿送进宫里的海货时,难得的良心发现,想起了去往东元和亲的三公主,叫人送了些丝绸布匹的过去。
皇后心里讥讽着西齐帝的惺惺作态,面上却还是恭顺道:“想来琉璃在东元知道皇上还如此惦记她,心里也会十分感动的。”
皇上自然也是十分受用皇后的话,一时间竟觉得自己这位皇后也不是那么死板无趣了。
皇后叫人将宫里大半的海货都送去了太后宫里,又给宫里几位高位分的妃子那都送了些,知道卫荣夫妻俩私下对晋王也颇为照顾,还送了些海货去晋王的母嫔惠贵嫔的宫里,怕其他嫔位的妃子因此刁难惠贵嫔,想了想,又给余下的几位嫔位上的娘娘送了些。
看着皇后忙忙碌碌的叫人去各宫分东西,西齐帝不得不感叹,先皇的眼光是个好的,她确实适合皇后的位置,即便自己不喜欢皇后,心里还怨愤她占了本该属于自己心爱女子的皇后之位,可平心而论,将郑贵妃放到皇后的位置上,她做不了这么好的。
西齐帝在皇后宫里坐了会儿,见她忙来忙去的也不好在打扰,喝完了茶便走了。
等西齐帝走后,皇后放下手里的单子,将她交给了康全,自己扶着谨秋的手,坐到了刚才皇帝坐的位置的旁边,冷眼瞧着刚才皇上用过的茶盏,示意小宫女将那茶盏扔掉。
谨秋忧愁的看着那宫女拿着那茶盏下去,叹气道:“娘娘,您这是何必呢,您就算自己心里在不乐意,可想想瑞王,想想在东元的三公主,您……。”
皇后看了一眼谨秋,“要不是为着她们,本宫早就不愿与他虚与委蛇了。”
谨秋知道皇后心里恨极了西齐帝,也不再相劝。
过了几日,到了碧青出嫁的日子。
其实一个小小的丫鬟出嫁并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元保儿最喜欢热闹了,还真的替碧青热热闹闹的办了一场成亲礼。
代金几个也说到做到,招呼了几个红昭军的小统领小队长的,亲自给碧青送到了那位新郎官家里。
还吓唬了一番那新郎官,真要敢对不起碧青,姐几个可是要打上门来的,可别以为碧青娘家没人,日后就敢欺负她。
那位新郎官名叫白少安,父亲是卫荣手下一个绸缎庄的管事,那白少安随着父亲一起做事,将来也是要接替父亲接管绸缎庄的。
那白少安的母亲是个厉害的,可碧青以前是卫荣身边的大丫鬟,又得元保儿这位瑞王妃的看重,再厉害也不敢拿捏碧青,所以碧青嫁过去,日子过得其实也不算太差。
再加上,元保儿确实对手底下的丫头们真心的好,给碧青添了不少的东西,还将碧青的卖身契也一并还给了她,碧青去了奴籍,以后有了孩子,便能参加科考,说不定孩子出息了,将来也能给她挣个诰命回来。
碧青自然是千恩万谢的,心里感念着自己几辈子修来的福气,遇上了元保儿这么一位好主子。
要是换个别的王妃,知道自己是男主人身边的大丫头,别说是带她如此好了,不提防她就不错了,若是遇到那小心眼的,不仅提防她,还得有机会寻个错处,随便将她打发了的,碰上心狠些的,自己这条命怕是都未必能保住。
所以谁说元保儿是个黑心硬肠的阎王,真要是那样的煞星,又岂会连身边的小丫头都如此照顾。
元保儿眼睛微微扫过昭远侯夫人与那位嫡小姐,见她们面上僵硬着扯着笑脸,索性自己不做这个抢风头的坏人了,慢悠悠的起身道:“那就算对不住了,本宫就先走了,改日本宫亲自设宴,咱们再聚。”
众人见元保儿面上的急切,心知她急着去见东元的来人,自然不会强留,文昌公夫人笑着道:“早听说公主府是极为秀丽,巧夺天工,咱们就等着公主日后叫咱们去瞧瞧,也好好的开开眼。”
元保儿笑着点点头,众人也都紧跟着起身送元保儿,不过几步,元保儿便道:“好了,诸位夫人可不要因着本宫扫了大家的兴致,就到这儿吧。”
等元保儿走后,其余的夫人也纷纷起身告辞,戏才到一半,女眷这边的宴客便走了七七八八了。
男宾那边,因着端王还在的缘故,倒是还很热闹,一个小厮走到昭远侯身边,小声的说了几句,因为端王紧挨着昭远侯,隐隐约约的听到了“瑞王妃。”
因为卫荣今日有事,只瑞王妃自己来了,端王心里却是记上了这个五弟,恼他不给自己面子。
陈王与秦王也没来,因着秦王去宫里侍疾,自己与陈王本就不对付,他们不来是情有可原,所以卫荣这不就是成了端王的集火点了。
端王微微皱了皱眉头,声音不悦道:“可是那瑞王妃又如何了。”
这话说的好不客气,可端王自己本就是兄长,加上又得宠,他能说,他们这些做臣子却不能接这个话头。
昭远侯赔笑道:“哪能,说东元那边给瑞王妃送来了两大船的东西,这不嘛,瑞王妃急急忙忙的回去了。”
昭远侯的话,倒是另在座的大人们心里更加高看一眼元保儿了,毕竟一个娘家看重的和亲公主,可不比本国的那些公主差。
端王也是不好继续说这个,只好干咳了两声,重新说了个别的话题。
众人也是有眼色的,纷纷附和着端王,不约而同的忘了刚才端王的话,皇家的事情,还是叫他们自己去办吧,与他们这些可怜的夹缝中的臣子有什么关系。
等元保儿从昭远侯府出来,一上马车,就见到本该在府里自称有事不能来参加这个螃蟹宴的某位王爷,此刻正大大咧咧的坐在马车里,见到元保儿上来,还能趁机拉她一把。
元保儿玩笑道:“呦,这不是事务繁忙的瑞王吗,怎么忙道我的马车上来了。”
卫荣笑着敲了敲元保儿的头,温和道:“这不是事情做完了,来接王妃回家吗。”
“你倒是悠闲,这礼都送了,不去尝尝那螃蟹宴,岂不亏了,好歹是当季的螃蟹,正肥美着呢。”元保儿轻笑道。
卫荣拉过元保儿,说道:“怕什么,这不就送来一船的海货嘛,咱是个有福的,除了螃蟹,还能吃到别的,谁还在意他昭远侯府那小小的螃蟹宴了。”
“你可得了吧。”元保儿调侃道:“什么小小的螃蟹宴,这在西齐来说,可不容易了,毕竟你们海口少,这一顿螃蟹宴,可也是花了银子的,这端王倒是财大气粗,这么给它这个岳家撑面子。”
“毕竟有所图,不下本钱怎么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呢,就端王那脑子里都是酒色的,想不出来给昭远侯府做面子,怕是有郑贵妃的提醒。”卫荣不在意道。
“这么看来,郑贵妃也不是个没脑子的。”元保儿说完,卫荣笑道:“真没脑子,可做不了宠妃,你想想当初你们东元的安贵妃。”
元保儿撇撇嘴,嗤笑道:“安贵妃再如何有心计又怎样,绝对的武力面前,一切计谋都会化为虚无。”
“而且,我那大皇兄是个废物的,比端王还不如,至少端王听郑贵妃的话啊,我那大皇兄,可没少给安贵妃找麻烦。”元保儿说完,看着卫荣道:“不过,如今他是连给安贵妃麻烦都找不成了,谁又能说的准,那端王不会是下一个我那大皇兄呢。”
毕竟历史上那些得皇帝喜爱的儿子,有几个真的能走到最后呢。
【作者有话要说】
我也好想吃螃蟹
熊猫哭哭
一直掉收,哎!好难过
第41章 五凤步摇
当从船上卸下来的海鲜与银税等东西, 装了一车又一车,一辆一辆的驶入了瑞王府后,瑞王府受到了全京城极大的关注。
本来这个消息就是突然来的, 宴会上虽然传了出来,可等消息传出来时,这些货物早就到了, 所以她们宴会上的人包括元保儿自己反而是最后一批知道的。
瑞王府又在京城里高调了一次, 可知道人家马车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后, 京城里的人就算想嫉妒, 也嫉妒不起来啊。
谁让人家有个好出身呢,人家母族是一国的皇室,心疼出嫁的女儿, 送些东西怎么了, 谁能阻止人家东元太后心疼女儿吗。
元保儿接见了从东海押送着船只来的管事,不过那管事只是来送东西的,还要紧着回去,所以只在公主府呆了两日就走了。
元保儿将马车里的东西让人分门别类的归置好, 银子都锁进了库房,封地上送来的珍宝之类的登记造册后也一并放到了库房里, 其他的海鲜则分成了好些份。
这批海货里, 大多都是螃蟹、虾贝和鱼之类的, 元保儿自己留了一部分, 其余的送进了宫里一半, 算是孝敬长辈了, 虽然元保儿很不想给太后, 可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剩下的就分给了几家交好的人家, 像是平王府、秦王府以及晋王府, 还有宴会上认识的右丞相府,连带着将答应的梅花酿一并送了过去。
西齐帝在皇后宫里看到元保儿送进宫里的海货时,难得的良心发现,想起了去往东元和亲的三公主,叫人送了些丝绸布匹的过去。
皇后心里讥讽着西齐帝的惺惺作态,面上却还是恭顺道:“想来琉璃在东元知道皇上还如此惦记她,心里也会十分感动的。”
皇上自然也是十分受用皇后的话,一时间竟觉得自己这位皇后也不是那么死板无趣了。
皇后叫人将宫里大半的海货都送去了太后宫里,又给宫里几位高位分的妃子那都送了些,知道卫荣夫妻俩私下对晋王也颇为照顾,还送了些海货去晋王的母嫔惠贵嫔的宫里,怕其他嫔位的妃子因此刁难惠贵嫔,想了想,又给余下的几位嫔位上的娘娘送了些。
看着皇后忙忙碌碌的叫人去各宫分东西,西齐帝不得不感叹,先皇的眼光是个好的,她确实适合皇后的位置,即便自己不喜欢皇后,心里还怨愤她占了本该属于自己心爱女子的皇后之位,可平心而论,将郑贵妃放到皇后的位置上,她做不了这么好的。
西齐帝在皇后宫里坐了会儿,见她忙来忙去的也不好在打扰,喝完了茶便走了。
等西齐帝走后,皇后放下手里的单子,将她交给了康全,自己扶着谨秋的手,坐到了刚才皇帝坐的位置的旁边,冷眼瞧着刚才皇上用过的茶盏,示意小宫女将那茶盏扔掉。
谨秋忧愁的看着那宫女拿着那茶盏下去,叹气道:“娘娘,您这是何必呢,您就算自己心里在不乐意,可想想瑞王,想想在东元的三公主,您……。”
皇后看了一眼谨秋,“要不是为着她们,本宫早就不愿与他虚与委蛇了。”
谨秋知道皇后心里恨极了西齐帝,也不再相劝。
过了几日,到了碧青出嫁的日子。
其实一个小小的丫鬟出嫁并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元保儿最喜欢热闹了,还真的替碧青热热闹闹的办了一场成亲礼。
代金几个也说到做到,招呼了几个红昭军的小统领小队长的,亲自给碧青送到了那位新郎官家里。
还吓唬了一番那新郎官,真要敢对不起碧青,姐几个可是要打上门来的,可别以为碧青娘家没人,日后就敢欺负她。
那位新郎官名叫白少安,父亲是卫荣手下一个绸缎庄的管事,那白少安随着父亲一起做事,将来也是要接替父亲接管绸缎庄的。
那白少安的母亲是个厉害的,可碧青以前是卫荣身边的大丫鬟,又得元保儿这位瑞王妃的看重,再厉害也不敢拿捏碧青,所以碧青嫁过去,日子过得其实也不算太差。
再加上,元保儿确实对手底下的丫头们真心的好,给碧青添了不少的东西,还将碧青的卖身契也一并还给了她,碧青去了奴籍,以后有了孩子,便能参加科考,说不定孩子出息了,将来也能给她挣个诰命回来。
碧青自然是千恩万谢的,心里感念着自己几辈子修来的福气,遇上了元保儿这么一位好主子。
要是换个别的王妃,知道自己是男主人身边的大丫头,别说是带她如此好了,不提防她就不错了,若是遇到那小心眼的,不仅提防她,还得有机会寻个错处,随便将她打发了的,碰上心狠些的,自己这条命怕是都未必能保住。
所以谁说元保儿是个黑心硬肠的阎王,真要是那样的煞星,又岂会连身边的小丫头都如此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