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卫荣看着在烛光里笑的欢喜的元保儿,眼神也不自觉的温柔起来。
晋王府。
对,晋王也成年了,也出宫立府了,不过因为晋王一向是个小透明,不得宠,就连宫里的太后也不稀得在他身边安插眼线。
晋王府不大,府里伺候的人也少,不过晋王并不在意。
接过小厮递过来的茶,晋王眼睛亮亮道:“广平,你说等四哥成亲了,就该轮到本王了吧。”
广平站在晋王身后,闷闷道:“主子,论理来说,是的。”
晋王一叹气,道:“你说父王会让母嫔给我挑选王妃人选吗?”
广平沉默了会儿,小心说道:“主子可以试试,争取一下,就算不行,落在皇后娘娘手里,也好过郑贵妃不是。”
是啊,母嫔不过是个贵嫔,出身也不好,皇上怎会让她给自己安排亲事,就算自己不受宠,也轮不到母嫔的。
可一想到白日里那个姑娘,在酒楼里的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还有那双明亮的眸子,晋王就心生欢喜。
即便她是五皇嫂的下属,是东元人,可能家世也不显,不然怎会随着元保儿来东元,可那又怎样,喜欢就是喜欢,要是连自己都不敢争取,还谈什么喜欢。
他不要什么世家贵女,也不要什么郡主县主,她就喜欢那个在酒楼里,字字珠玑的人。
红昭军里,除了代金与代戈两位统领,听说还有一位神出鬼没的军师,只是因着爱喝酒,懒得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叫玉衡,想来就是白日里的那个女子了。
白日见到她时,似乎她的腰间是挂着个酒葫芦。
听说此人,心狠手辣,蛇蝎心肠,可他只见到了她的家国情怀。
说来可笑,对敌人要什么心慈手软,说她心狠手辣的,怎么不想想,她所有的歹毒,不都给了北周人嘛,何曾伤过普通人分毫。
【作者有话要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
努力码字,争取早日实现每天双更
第37章 真香
八月末的天, 果然说变就变,就像代戈那日说的一样,天象上显示有雨, 不出所料,淅淅沥沥的一连下了两天的雨。
元保儿也在王府里闷了两天,卫荣闲来无事, 还陪着元保儿在屋檐下看了会儿雨。后来还是元保儿觉得两个人在屋檐底下直愣愣的站着太傻了, 挪回了内室的临窗大炕上。
不过在窗边看雨显然不是个好的选择, 加上外面还不时的总有风吹来, 窗户开着,淋湿了两人的半边衣服。
所以又是好一番折腾,元保儿也不看雨了, 缩在床上, 拿起了一本话本看得津津有味。
卫荣等收拾好后,也想与元保儿在床上躺会,雨天里,怀里抱着暖呼呼的人, 该是多么惬意。
可惜,事与愿违, 卫荣刚要上床, 外面就传来江十九的声音, 说是宫里来了消息, 要王爷进宫。
卫荣只好不情不愿的叫人准备好马车, 掐了一把元保儿的脸, 恋恋不舍的走了。
等卫荣回来时, 已经是晚上了。
接过卫荣手里的油纸伞, 递给一旁的金钏儿, 元保儿疑惑道:“你进宫怎么这么久?”
卫荣黑着脸,挥手让伺候的人退下,与元保儿道:“刚才进宫,父皇说,等三哥成亲时,让我与六弟陪着三哥去迎亲。”
“他端王好大的脸面,他还不是太子呢。没听说过,他成个亲,还要两个王爷给他做迎亲使的。”元保儿冷哼一声,转而问道:“你是怎么说的?”
看着元保儿气急败坏的样子,卫荣反而心里不生气了,轻轻的替元保儿顺了顺气,温声道:“我说,本来我去也是可的,但我如今娶了东元的公主,去给三哥迎亲,人家东元那边,怎么也不好解释不是。”
元保儿看着卫荣,挑眉道:“你就是这么说的,你父皇最后怎么说?”
“父皇心里其实也没真的想叫我去,这个主意,是宫里的太后与郑贵妃的想法。后来我在母后宫里呆了半天,母后也说,确实是太后的主意。因着当时传来的话里并没有提到我,是只说了六弟一人。我仔细思量着,父皇之所以那样问我,也是存了试探的意味在里头。”卫荣摇摇头,尽管心里明白这不过是西齐帝的一点试探,心里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六弟是个可怜的,堂堂皇子,竟然如此被作践。”元保儿叹口气,转而道:“六弟就答应了?”
“他不答应又能怎样,父皇连防备都不稀得防备他,他母亲曾是户部尚书家的庶女,后来随着爆出户部尚书贪污赈灾的银款,全家获罪,盖因当时惠贵嫔已经生下了六弟,也在宫里侍奉多年了,所以并没有夺了她的嫔位,只是日后也再不能往上升了。”
“六弟他母嫔,本来就是庶出,现在又是罪臣之后了,就算全京城的皇子王爷都死光了,也轮不到他坐上皇位,同样的,也代表着,在宫里,谁都能踩上一脚。”
卫荣叹口气,惋惜道:“六弟此人,是个极为聪明的,可惜命不好,据说她那母嫔也是个可怜人,昔日在户部尚书府里时,因着庶女的身份,没享受到丁点好处不说,还被拿来当做往上爬的棋子,给送进了宫,可惜就算后来一朝生了皇子,却又被家族牵连,可惜啊。”
元保儿看向卫荣,道:“所以,你对晋王才颇为照顾?”
“若是因着他可怜我才照顾他,那就错了,宫里可怜的人有的是,我又怎会照顾的过来。”卫荣拿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笑道:“不过是因着六弟是个聪明的,自己也懂得钻营,我只是适当的拉他一把,毕竟聪明人,谁不喜欢,尤其是六弟那种,难得的既聪明又没什么野心。”
“我就知道。”元保儿换了个话题,问道:“你拒绝了你父皇,他嘴上说着没事,不怕日后厌弃了你?”
“他本不见得有多喜欢我,何谈日后厌弃?”卫荣嘲讽道:“他呀,不过是因着郑贵妃与良妃不约而同的选了武将家的小姐做王妃,心里不舒服罢了,你别看现在看不出什么来,那是他一向懂得隐忍,等四哥成亲后,你再去瞧吧。”
“至于我,他其实试探我,也不过是想知道我是真的是个君子,还是平日里装的好,我今个拒绝了他,他不仅不会日后打压我,可能还要重用我。”
元保儿思索片刻,忽而冷笑一声,“你那父皇可真是个痴情种子,也不怪太后与郑贵妃如此放肆,全都是你父皇纵容出来的。”
“怎么,重用你,在打压打压陈王,好把你竖起来,叫你与陈王鹬蚌相争,好给端王扫清对手,也间接的消耗你俩的势力,给他三儿子铺路。”
卫荣面上闪过一丝阴沉,淡声说道:“哼,情种,你可听过一句话,有情之人背后实则是无情人。”
“我父皇是在铺路没错,可你确定那条路,真的将来是给端王走的?”
元保儿看着卫荣,不解道:“那不是端王,还有何人?”
卫荣放下手里的茶杯,面无表情道:“现在还不清楚,不过,只要他们有野心,早晚会伸出爪子的,等着就是了,总有露馅的一天。”
“正好,我也想看看,是谁那么厉害,竟然有如此手段,竟能让我父皇都替她打算。”卫荣说完,看着元保儿,若有所思道:“不过,我若是真的逼宫,你说我父皇他会有后手吗?”
元保儿嗤笑一声,鄙夷道:“你莫不是昏头了,这种昏招都想的出来。”
“我不过是好奇,也罢,总归我不是个习惯在明处的,还是等有机会了,算计着我那好四哥做这事吧,想来他娶了南越的承安郡主,有了南越的助力,真想逼宫也不是难事。不算计他算计谁。”
卫荣失笑的摇摇头,看向元保儿时,已经隐去了眼底的狠厉,恢复了往日的温和,温声说道:“你明日是不是要去昭远侯府?”
元保儿看着卫荣面上一连串的变化,不解道:“你可真是,像是个双面人似的,一会儿是翩翩佳公子,一会儿又像暗处的毒蛇一样。”
卫荣若有所思的看向元保儿,轻声道:“你不也是一样吗。”
元保儿从座位上起来,伸了个懒腰,笑眯眯道:“我和你可不一样,我最终求得不过是安稳两个字,你求的是野心,咱俩又怎会一样。”
看着卫荣面上怀疑的样子,元保儿继续道:“你现在不信也没关系,早晚你会信的。”
顿了顿,又说道:“我明日是要去昭远侯府,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卫荣看着元保儿,笑道:“想让你试探一下昭远侯老夫人的态度,那老夫人一向听老侯爷的话,想来老夫人的意思,八九不离十也代表了老侯爷的态度。”
元保儿摆摆手,示意外面的金钏儿传膳,在等膳的过程中,元保儿突然道:“就算那老侯爷下定决心跟着端王干,也没什么,你可记得那日我当街鞭打郑贵妃那个娘家侄子时,遇到过的那个昭远侯的二房庶子齐磊。”
晋王府。
对,晋王也成年了,也出宫立府了,不过因为晋王一向是个小透明,不得宠,就连宫里的太后也不稀得在他身边安插眼线。
晋王府不大,府里伺候的人也少,不过晋王并不在意。
接过小厮递过来的茶,晋王眼睛亮亮道:“广平,你说等四哥成亲了,就该轮到本王了吧。”
广平站在晋王身后,闷闷道:“主子,论理来说,是的。”
晋王一叹气,道:“你说父王会让母嫔给我挑选王妃人选吗?”
广平沉默了会儿,小心说道:“主子可以试试,争取一下,就算不行,落在皇后娘娘手里,也好过郑贵妃不是。”
是啊,母嫔不过是个贵嫔,出身也不好,皇上怎会让她给自己安排亲事,就算自己不受宠,也轮不到母嫔的。
可一想到白日里那个姑娘,在酒楼里的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还有那双明亮的眸子,晋王就心生欢喜。
即便她是五皇嫂的下属,是东元人,可能家世也不显,不然怎会随着元保儿来东元,可那又怎样,喜欢就是喜欢,要是连自己都不敢争取,还谈什么喜欢。
他不要什么世家贵女,也不要什么郡主县主,她就喜欢那个在酒楼里,字字珠玑的人。
红昭军里,除了代金与代戈两位统领,听说还有一位神出鬼没的军师,只是因着爱喝酒,懒得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叫玉衡,想来就是白日里的那个女子了。
白日见到她时,似乎她的腰间是挂着个酒葫芦。
听说此人,心狠手辣,蛇蝎心肠,可他只见到了她的家国情怀。
说来可笑,对敌人要什么心慈手软,说她心狠手辣的,怎么不想想,她所有的歹毒,不都给了北周人嘛,何曾伤过普通人分毫。
【作者有话要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
努力码字,争取早日实现每天双更
第37章 真香
八月末的天, 果然说变就变,就像代戈那日说的一样,天象上显示有雨, 不出所料,淅淅沥沥的一连下了两天的雨。
元保儿也在王府里闷了两天,卫荣闲来无事, 还陪着元保儿在屋檐下看了会儿雨。后来还是元保儿觉得两个人在屋檐底下直愣愣的站着太傻了, 挪回了内室的临窗大炕上。
不过在窗边看雨显然不是个好的选择, 加上外面还不时的总有风吹来, 窗户开着,淋湿了两人的半边衣服。
所以又是好一番折腾,元保儿也不看雨了, 缩在床上, 拿起了一本话本看得津津有味。
卫荣等收拾好后,也想与元保儿在床上躺会,雨天里,怀里抱着暖呼呼的人, 该是多么惬意。
可惜,事与愿违, 卫荣刚要上床, 外面就传来江十九的声音, 说是宫里来了消息, 要王爷进宫。
卫荣只好不情不愿的叫人准备好马车, 掐了一把元保儿的脸, 恋恋不舍的走了。
等卫荣回来时, 已经是晚上了。
接过卫荣手里的油纸伞, 递给一旁的金钏儿, 元保儿疑惑道:“你进宫怎么这么久?”
卫荣黑着脸,挥手让伺候的人退下,与元保儿道:“刚才进宫,父皇说,等三哥成亲时,让我与六弟陪着三哥去迎亲。”
“他端王好大的脸面,他还不是太子呢。没听说过,他成个亲,还要两个王爷给他做迎亲使的。”元保儿冷哼一声,转而问道:“你是怎么说的?”
看着元保儿气急败坏的样子,卫荣反而心里不生气了,轻轻的替元保儿顺了顺气,温声道:“我说,本来我去也是可的,但我如今娶了东元的公主,去给三哥迎亲,人家东元那边,怎么也不好解释不是。”
元保儿看着卫荣,挑眉道:“你就是这么说的,你父皇最后怎么说?”
“父皇心里其实也没真的想叫我去,这个主意,是宫里的太后与郑贵妃的想法。后来我在母后宫里呆了半天,母后也说,确实是太后的主意。因着当时传来的话里并没有提到我,是只说了六弟一人。我仔细思量着,父皇之所以那样问我,也是存了试探的意味在里头。”卫荣摇摇头,尽管心里明白这不过是西齐帝的一点试探,心里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六弟是个可怜的,堂堂皇子,竟然如此被作践。”元保儿叹口气,转而道:“六弟就答应了?”
“他不答应又能怎样,父皇连防备都不稀得防备他,他母亲曾是户部尚书家的庶女,后来随着爆出户部尚书贪污赈灾的银款,全家获罪,盖因当时惠贵嫔已经生下了六弟,也在宫里侍奉多年了,所以并没有夺了她的嫔位,只是日后也再不能往上升了。”
“六弟他母嫔,本来就是庶出,现在又是罪臣之后了,就算全京城的皇子王爷都死光了,也轮不到他坐上皇位,同样的,也代表着,在宫里,谁都能踩上一脚。”
卫荣叹口气,惋惜道:“六弟此人,是个极为聪明的,可惜命不好,据说她那母嫔也是个可怜人,昔日在户部尚书府里时,因着庶女的身份,没享受到丁点好处不说,还被拿来当做往上爬的棋子,给送进了宫,可惜就算后来一朝生了皇子,却又被家族牵连,可惜啊。”
元保儿看向卫荣,道:“所以,你对晋王才颇为照顾?”
“若是因着他可怜我才照顾他,那就错了,宫里可怜的人有的是,我又怎会照顾的过来。”卫荣拿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笑道:“不过是因着六弟是个聪明的,自己也懂得钻营,我只是适当的拉他一把,毕竟聪明人,谁不喜欢,尤其是六弟那种,难得的既聪明又没什么野心。”
“我就知道。”元保儿换了个话题,问道:“你拒绝了你父皇,他嘴上说着没事,不怕日后厌弃了你?”
“他本不见得有多喜欢我,何谈日后厌弃?”卫荣嘲讽道:“他呀,不过是因着郑贵妃与良妃不约而同的选了武将家的小姐做王妃,心里不舒服罢了,你别看现在看不出什么来,那是他一向懂得隐忍,等四哥成亲后,你再去瞧吧。”
“至于我,他其实试探我,也不过是想知道我是真的是个君子,还是平日里装的好,我今个拒绝了他,他不仅不会日后打压我,可能还要重用我。”
元保儿思索片刻,忽而冷笑一声,“你那父皇可真是个痴情种子,也不怪太后与郑贵妃如此放肆,全都是你父皇纵容出来的。”
“怎么,重用你,在打压打压陈王,好把你竖起来,叫你与陈王鹬蚌相争,好给端王扫清对手,也间接的消耗你俩的势力,给他三儿子铺路。”
卫荣面上闪过一丝阴沉,淡声说道:“哼,情种,你可听过一句话,有情之人背后实则是无情人。”
“我父皇是在铺路没错,可你确定那条路,真的将来是给端王走的?”
元保儿看着卫荣,不解道:“那不是端王,还有何人?”
卫荣放下手里的茶杯,面无表情道:“现在还不清楚,不过,只要他们有野心,早晚会伸出爪子的,等着就是了,总有露馅的一天。”
“正好,我也想看看,是谁那么厉害,竟然有如此手段,竟能让我父皇都替她打算。”卫荣说完,看着元保儿,若有所思道:“不过,我若是真的逼宫,你说我父皇他会有后手吗?”
元保儿嗤笑一声,鄙夷道:“你莫不是昏头了,这种昏招都想的出来。”
“我不过是好奇,也罢,总归我不是个习惯在明处的,还是等有机会了,算计着我那好四哥做这事吧,想来他娶了南越的承安郡主,有了南越的助力,真想逼宫也不是难事。不算计他算计谁。”
卫荣失笑的摇摇头,看向元保儿时,已经隐去了眼底的狠厉,恢复了往日的温和,温声说道:“你明日是不是要去昭远侯府?”
元保儿看着卫荣面上一连串的变化,不解道:“你可真是,像是个双面人似的,一会儿是翩翩佳公子,一会儿又像暗处的毒蛇一样。”
卫荣若有所思的看向元保儿,轻声道:“你不也是一样吗。”
元保儿从座位上起来,伸了个懒腰,笑眯眯道:“我和你可不一样,我最终求得不过是安稳两个字,你求的是野心,咱俩又怎会一样。”
看着卫荣面上怀疑的样子,元保儿继续道:“你现在不信也没关系,早晚你会信的。”
顿了顿,又说道:“我明日是要去昭远侯府,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卫荣看着元保儿,笑道:“想让你试探一下昭远侯老夫人的态度,那老夫人一向听老侯爷的话,想来老夫人的意思,八九不离十也代表了老侯爷的态度。”
元保儿摆摆手,示意外面的金钏儿传膳,在等膳的过程中,元保儿突然道:“就算那老侯爷下定决心跟着端王干,也没什么,你可记得那日我当街鞭打郑贵妃那个娘家侄子时,遇到过的那个昭远侯的二房庶子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