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西齐帝话落,郑贵妃赶忙道:“皇上偏心,咱们琅儿也是个俊俏的,现在瑞王成亲了,哪有做哥哥的还没有成亲呢。”
贵妃的话,另一旁的良妃心里一颤,赶紧看向西齐帝,生怕他随意的就给四皇子也赐了婚。
西齐帝听完,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沉吟片刻,道:“端王与陈王的亲事,就贵妃与良妃各自先相看相看,确定了再告诉朕就好,最好两人也满意才是。”
因着先帝强硬的赐婚,让他没能娶到自己心仪的表妹,等西齐帝继位后,便极为讨厌赐婚,所以皇子的婚事都是另他们各自的母妃自己相看,都满意了才下赐婚的旨意,这一点,倒是另元保儿钦佩。
想来西齐帝确实是个好皇帝,为人温和,手段也不强硬,不猜忌功臣,不打压武将,可惜就是性子过于绵软了,对待太后没有半点脾气,纵的太后与郑贵妃一脉无法无天,中宫失威,后宫不宁。
说完这些,一旁的小太监捧了两盏茶来,该元保儿敬茶了。
元保儿先将茶递给皇上,再将另一杯递给皇后,等两人喝完茶后,皇上笑眯眯的吩咐忠礼念出赏赐。
众人听着皇帝的赏赐,心里即便再嫉妒,也说不出什么来。
即便是郑贵妃,也难得的没有说话,一旁的秦王生母贤妃心里虽有些嫉妒,看到郑贵妃不出头,自己也只好憋着火,隐晦的瞪了身边的秦王妃一眼。
秦王妃心里苦笑一声,她又不是公主,没有一个做皇上的哥哥,也拿不出半个国库的嫁妆,瞪她有什么用。
知道贤妃是个眼界极小的人,秦王妃只好默默受了贤妃的眼神,心里思考待会随着贤妃回宫后,又得听一阵的话,真是糟心。
等忠礼传唱完,皇后笑吟吟的拉起元保儿,慈爱道:“以后你们两个好好的,本宫就放心了。”
元保儿笑着答应了,随后接过皇后的赏赐,坐回了瑞王的身边。
等接受完两位长辈的赐礼,便轮到元保儿给宫里的皇子公主红包了。
六皇子虽然被封了晋王,生母位份并不高,宫里的皇子宫女并不爱搭理他,倒是卫荣还颇为照顾这位弟弟,所以晋王是第一个来讨红包的。
元保儿将红包交给晋王,晋王接过来,道:“多谢皇嫂。”
等晋王走后,便是更小一些的皇子公主了,元保儿也都一一亲手递给他们,四公主接过后,撇嘴道:“原以为是什么,不过是些真金白银的俗物罢了。”
四公主说完,郑贵妃先是变了脸色,这四公主却实被太后骄纵坏了,长者赐,当面拆开已经是极其失礼了,还挑剔一番,更是没有教养了,连平民家的姑娘都知道的规矩,堂堂一个公主,却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却是极为不堪的。
元保儿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四公主,还没来得及说话,上面的西齐帝却抢先道:“珠儿,给你五皇嫂道歉,平时的规矩都学到哪里去了。”
四公主平日里就算做错了,也有太后和郑贵妃护着,更何况皇帝对这个女儿也是极为宠爱的,哪里舍得她受半点委屈。
如今对她来说,自己的父皇不仅没站在自己这边,还帮着元保儿,无异于背叛了她,顿时娇蛮道:“我不,父皇,明明是她先对母妃无礼的。”
西齐帝冷喝一声,道:“明日开始去太后那里学规矩,什么时候学好了,什么时候再出来,也省的给朕丢人。”
郑贵妃听完,心里下意识的松了口气,好歹西齐帝还是偏着她们的,太后自己都舍不得这宝贝孙女,又岂会折腾她。
元保儿也想明白了西齐帝的用意,不得不感叹西齐皇帝果然是个情圣,瞧瞧,对郑贵妃她们多好,可自己偏偏要做一个坏人。
只见元保儿朝着卫荣眨眨眼,等贵妃压着四公主跪下后,慢吞吞道:“父皇,教规矩的事情何必麻烦太后她老人家,母后作为皇后,不是该教养子女嘛,不如让母后来吧。”
元保儿的话就是不想让四公主舒服,看了一眼还在瞪着她的四公主,笑道:“昔日在东元,我是没见过公主可以这么没规矩的。”
卫荣朝着西齐帝行了一礼道:“父皇,王妃说的有道理,母后平日里清闲,宫务都是贵妃娘娘帮着打理,想必母后也是乐意的。”
皇后当然乐意,巴不得四公主落在她手里,她可没忘记都是四公主和郑贵妃这两个贱人,才害的她的琉璃远嫁东元的。
西齐帝无奈,知道元保儿就想要个交代,只好允了卫荣的话,狠心的不去看郑贵妃的眼神,匆匆道了句:“朕还有折子没看完,先走了。”
皇后巴不得他走呢,众人又呼啦啦的起身恭送着他走了。
第17章 又是芙蓉帐暖
众人刚起身,只见一个小太监笑着走来,给在场的贵人们行了礼后,嘴上道:“刚才从仁寿宫传来消息,说太后身子不适,不用过去请安了。”
知道太后是有意躲着不想见元保儿,皇后笑道:“既然这样,那咱们也就散了吧,太后一向喜欢郑贵妃,那就劳烦贵妃去陪陪她老人家。”
郑贵妃面上恭顺着答应了,带着三皇子、七皇子以及四公主施施然的走了,剩下的众人也都跟着散了。
元保儿两人则是在皇后的宫里又坐了片刻,才离开的。
走在出宫的路上,两人遇到了同样从宫里出来的秦王夫妻以及端王、陈王、晋王等人,其余的皇子则是还在宫里,因着没能到出宫立府的年纪。
端王笑眯眯的看了一眼元保儿,心里可惜这样美艳的女子不是自己的王妃。
他冲着一旁的卫荣道:“除了二皇兄,五弟算是咱们兄弟里最先娶妻的啊,听说五弟府里只有两个通房,改日去仙香楼坐坐,听说那的姑娘一个比一个水灵,五弟若是喜欢,三哥送你几个如何。”
端王的话落,不止元保儿冷了脸色,就连一旁的秦王妃都直皱眉。
端王是个好色的,宫里的太后宠着,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不知道,却不想竟是如此的没有分寸,哪有做兄长的,在弟弟刚成亲就要送姑娘的,这是恶心谁呢。
卫荣抿去嘴角的笑,冷淡道:“君子不夺人所好,三皇兄还是自己留着吧。”
端王还想在说些什么,却不想,元保儿突然冷哼一声,道:“三皇兄,不会说话就别说话,你要是敢将姑娘送去我瑞王府,你也别怪我这做弟妹的不给你面子,带人砸了你的大门。”
元保儿的话,让端王面上挂不住,恼怒道:“瑞王妃,你这是善妒,五弟,你该好好振振夫纲了。”
“三皇兄,我觉得王妃说的也没错。”卫荣还没说完,就被元保儿打断道:“我就是善妒,你又奈我如何,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话落,拉过一边无奈的卫荣,向着秦王夫妻、陈王和晋王互相行了一礼后,转身登上自家的马车,还不忘与卫荣道:“可别和蠢货在一块,没来得被带坏了。”
自然这话,被后面的几人听了个正着,陈王看了一眼满脸怒气的端王,摇了摇头,拉过一旁的晋王,与秦王示意了一下,笑着边走边说道:“可不就是个蠢货呢。”
秦王妃作为嫂子,虽然心里也膈应死了端王,却不得不耐着性子陪着秦王听着端王的抱怨,夫妻两个相视一笑,满满的无奈。
在宫门口耽误了些时间,元保儿与卫荣两人回到府里后,都快要到了午膳的时间了。
好在才五月份,天气不是很热,两人在宫里转了一圈到是没有多累,却是说了一大堆话,现在渴的不行。
代戈是个贴心的,早早的泡好了茶水,只等着两人回来。
元保儿舒心的捧着手里的茶,惬意的问道:“什么时候开饭哎。”
卫荣闻言,招过一旁的碧青问道:“厨房准备的如何了。”
碧青本是在当一个透明人,听到主子的话,赶忙道:“奴婢去催催。”
等碧青回来后,笑着道:“已经备好了,请王爷王妃移步到偏厅用膳。”
走了一圈,元保儿现在是胃口大开,加之王府里厨子的手艺也着实不错,可见卫荣是个会享受的。
两人正用着饭,福管家笑着过来了。
这福管家是个白白胖胖的人,因着以前是淑妃身边的太监,后来淑妃没了后,就跟着小主子了,一直到瑞王出宫开府,做了瑞王府的管家。
他先是给两人请安,随后道:“王爷,王妃,可要让府里的人来拜见王妃。”
卫荣看到元保儿还没用完饭,道:“叫他们等着。”
福管家连忙道:“是。”
等元保儿慢悠悠的用完午膳后,小小的打了一个哈欠,卫荣看到了,笑道:“要不,我陪你去睡会儿。”
“一会儿不是还要见见府里的人吗?”元保儿猫似的,半眯着眼睛,显然是有了困意。
卫荣搂过元保儿,带着她朝卧房走去,边走边道:“无妨,明日在说也一样。”
贵妃的话,另一旁的良妃心里一颤,赶紧看向西齐帝,生怕他随意的就给四皇子也赐了婚。
西齐帝听完,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沉吟片刻,道:“端王与陈王的亲事,就贵妃与良妃各自先相看相看,确定了再告诉朕就好,最好两人也满意才是。”
因着先帝强硬的赐婚,让他没能娶到自己心仪的表妹,等西齐帝继位后,便极为讨厌赐婚,所以皇子的婚事都是另他们各自的母妃自己相看,都满意了才下赐婚的旨意,这一点,倒是另元保儿钦佩。
想来西齐帝确实是个好皇帝,为人温和,手段也不强硬,不猜忌功臣,不打压武将,可惜就是性子过于绵软了,对待太后没有半点脾气,纵的太后与郑贵妃一脉无法无天,中宫失威,后宫不宁。
说完这些,一旁的小太监捧了两盏茶来,该元保儿敬茶了。
元保儿先将茶递给皇上,再将另一杯递给皇后,等两人喝完茶后,皇上笑眯眯的吩咐忠礼念出赏赐。
众人听着皇帝的赏赐,心里即便再嫉妒,也说不出什么来。
即便是郑贵妃,也难得的没有说话,一旁的秦王生母贤妃心里虽有些嫉妒,看到郑贵妃不出头,自己也只好憋着火,隐晦的瞪了身边的秦王妃一眼。
秦王妃心里苦笑一声,她又不是公主,没有一个做皇上的哥哥,也拿不出半个国库的嫁妆,瞪她有什么用。
知道贤妃是个眼界极小的人,秦王妃只好默默受了贤妃的眼神,心里思考待会随着贤妃回宫后,又得听一阵的话,真是糟心。
等忠礼传唱完,皇后笑吟吟的拉起元保儿,慈爱道:“以后你们两个好好的,本宫就放心了。”
元保儿笑着答应了,随后接过皇后的赏赐,坐回了瑞王的身边。
等接受完两位长辈的赐礼,便轮到元保儿给宫里的皇子公主红包了。
六皇子虽然被封了晋王,生母位份并不高,宫里的皇子宫女并不爱搭理他,倒是卫荣还颇为照顾这位弟弟,所以晋王是第一个来讨红包的。
元保儿将红包交给晋王,晋王接过来,道:“多谢皇嫂。”
等晋王走后,便是更小一些的皇子公主了,元保儿也都一一亲手递给他们,四公主接过后,撇嘴道:“原以为是什么,不过是些真金白银的俗物罢了。”
四公主说完,郑贵妃先是变了脸色,这四公主却实被太后骄纵坏了,长者赐,当面拆开已经是极其失礼了,还挑剔一番,更是没有教养了,连平民家的姑娘都知道的规矩,堂堂一个公主,却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却是极为不堪的。
元保儿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四公主,还没来得及说话,上面的西齐帝却抢先道:“珠儿,给你五皇嫂道歉,平时的规矩都学到哪里去了。”
四公主平日里就算做错了,也有太后和郑贵妃护着,更何况皇帝对这个女儿也是极为宠爱的,哪里舍得她受半点委屈。
如今对她来说,自己的父皇不仅没站在自己这边,还帮着元保儿,无异于背叛了她,顿时娇蛮道:“我不,父皇,明明是她先对母妃无礼的。”
西齐帝冷喝一声,道:“明日开始去太后那里学规矩,什么时候学好了,什么时候再出来,也省的给朕丢人。”
郑贵妃听完,心里下意识的松了口气,好歹西齐帝还是偏着她们的,太后自己都舍不得这宝贝孙女,又岂会折腾她。
元保儿也想明白了西齐帝的用意,不得不感叹西齐皇帝果然是个情圣,瞧瞧,对郑贵妃她们多好,可自己偏偏要做一个坏人。
只见元保儿朝着卫荣眨眨眼,等贵妃压着四公主跪下后,慢吞吞道:“父皇,教规矩的事情何必麻烦太后她老人家,母后作为皇后,不是该教养子女嘛,不如让母后来吧。”
元保儿的话就是不想让四公主舒服,看了一眼还在瞪着她的四公主,笑道:“昔日在东元,我是没见过公主可以这么没规矩的。”
卫荣朝着西齐帝行了一礼道:“父皇,王妃说的有道理,母后平日里清闲,宫务都是贵妃娘娘帮着打理,想必母后也是乐意的。”
皇后当然乐意,巴不得四公主落在她手里,她可没忘记都是四公主和郑贵妃这两个贱人,才害的她的琉璃远嫁东元的。
西齐帝无奈,知道元保儿就想要个交代,只好允了卫荣的话,狠心的不去看郑贵妃的眼神,匆匆道了句:“朕还有折子没看完,先走了。”
皇后巴不得他走呢,众人又呼啦啦的起身恭送着他走了。
第17章 又是芙蓉帐暖
众人刚起身,只见一个小太监笑着走来,给在场的贵人们行了礼后,嘴上道:“刚才从仁寿宫传来消息,说太后身子不适,不用过去请安了。”
知道太后是有意躲着不想见元保儿,皇后笑道:“既然这样,那咱们也就散了吧,太后一向喜欢郑贵妃,那就劳烦贵妃去陪陪她老人家。”
郑贵妃面上恭顺着答应了,带着三皇子、七皇子以及四公主施施然的走了,剩下的众人也都跟着散了。
元保儿两人则是在皇后的宫里又坐了片刻,才离开的。
走在出宫的路上,两人遇到了同样从宫里出来的秦王夫妻以及端王、陈王、晋王等人,其余的皇子则是还在宫里,因着没能到出宫立府的年纪。
端王笑眯眯的看了一眼元保儿,心里可惜这样美艳的女子不是自己的王妃。
他冲着一旁的卫荣道:“除了二皇兄,五弟算是咱们兄弟里最先娶妻的啊,听说五弟府里只有两个通房,改日去仙香楼坐坐,听说那的姑娘一个比一个水灵,五弟若是喜欢,三哥送你几个如何。”
端王的话落,不止元保儿冷了脸色,就连一旁的秦王妃都直皱眉。
端王是个好色的,宫里的太后宠着,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不知道,却不想竟是如此的没有分寸,哪有做兄长的,在弟弟刚成亲就要送姑娘的,这是恶心谁呢。
卫荣抿去嘴角的笑,冷淡道:“君子不夺人所好,三皇兄还是自己留着吧。”
端王还想在说些什么,却不想,元保儿突然冷哼一声,道:“三皇兄,不会说话就别说话,你要是敢将姑娘送去我瑞王府,你也别怪我这做弟妹的不给你面子,带人砸了你的大门。”
元保儿的话,让端王面上挂不住,恼怒道:“瑞王妃,你这是善妒,五弟,你该好好振振夫纲了。”
“三皇兄,我觉得王妃说的也没错。”卫荣还没说完,就被元保儿打断道:“我就是善妒,你又奈我如何,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话落,拉过一边无奈的卫荣,向着秦王夫妻、陈王和晋王互相行了一礼后,转身登上自家的马车,还不忘与卫荣道:“可别和蠢货在一块,没来得被带坏了。”
自然这话,被后面的几人听了个正着,陈王看了一眼满脸怒气的端王,摇了摇头,拉过一旁的晋王,与秦王示意了一下,笑着边走边说道:“可不就是个蠢货呢。”
秦王妃作为嫂子,虽然心里也膈应死了端王,却不得不耐着性子陪着秦王听着端王的抱怨,夫妻两个相视一笑,满满的无奈。
在宫门口耽误了些时间,元保儿与卫荣两人回到府里后,都快要到了午膳的时间了。
好在才五月份,天气不是很热,两人在宫里转了一圈到是没有多累,却是说了一大堆话,现在渴的不行。
代戈是个贴心的,早早的泡好了茶水,只等着两人回来。
元保儿舒心的捧着手里的茶,惬意的问道:“什么时候开饭哎。”
卫荣闻言,招过一旁的碧青问道:“厨房准备的如何了。”
碧青本是在当一个透明人,听到主子的话,赶忙道:“奴婢去催催。”
等碧青回来后,笑着道:“已经备好了,请王爷王妃移步到偏厅用膳。”
走了一圈,元保儿现在是胃口大开,加之王府里厨子的手艺也着实不错,可见卫荣是个会享受的。
两人正用着饭,福管家笑着过来了。
这福管家是个白白胖胖的人,因着以前是淑妃身边的太监,后来淑妃没了后,就跟着小主子了,一直到瑞王出宫开府,做了瑞王府的管家。
他先是给两人请安,随后道:“王爷,王妃,可要让府里的人来拜见王妃。”
卫荣看到元保儿还没用完饭,道:“叫他们等着。”
福管家连忙道:“是。”
等元保儿慢悠悠的用完午膳后,小小的打了一个哈欠,卫荣看到了,笑道:“要不,我陪你去睡会儿。”
“一会儿不是还要见见府里的人吗?”元保儿猫似的,半眯着眼睛,显然是有了困意。
卫荣搂过元保儿,带着她朝卧房走去,边走边道:“无妨,明日在说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