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县令猛的一拍惊堂木:“堂下何人,所告何事!”
阮明姿直起身子,冷静道:“回禀县令大人,民女阮明姿,今儿民女的二婶突然来民女的铺子前闹事,说民女藏了她的大女儿,还把她八岁的小女儿塞进花轿害她跟人拜了堂过了礼…但民女的二婶又拿不出证据来,却又嚷嚷着非要民女给个交道。这种欲加之罪,民女如何能给出交代来?只好报了官,来县衙让县令大人帮忙断一断。”
毛氏见县令一脸的不快,连忙以首叩地,结结巴巴道:“县令大老爷,民妇毛氏原本只是想让民妇的侄女把民妇的女儿交出来,给民妇一个交代。这种家务事,原本没想来麻烦县令大老爷的,是民妇的侄女硬拉民妇来的。”
——倒先把责任全推到了阮明姿身上。
可惜县令根本不为所动,毛氏期盼的县令对阮明姿大发雷霆之事也没有发生。
县令反而义正言辞的驳斥了她:“此话不对,老百姓的事,就是本县令的事,此事虽说只是你们的家务事,却也是本县令份内之事。”
毛氏心里一慌,唯唯诺诺的应是。
县令又问毛氏:“方才阮氏所言可是真的?”
毛氏看着胡子长长的县太爷板着脸问她,脑子里一片空白,结结巴巴的:“阮氏,她,她在骗人!”
县令“哦?”了一声,又道:“那你便再叙说一遍。公堂之上,你的一言一行都有人记述,若是证明你所言有假,定然严惩不贷,知道了吗!”
毛氏只觉得腿肚子都抽筋了,疼的一抽一抽的。
不过这疼痛也让她从惧怕中缓过神来,她拿指甲掐了自己的掌心一把,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
毛氏飞快的组织了一番语言,酝酿了一下情绪,这才给县令又磕了个头,含泪道,“昨日,阮氏在民妇大女儿的婚礼上,拐走了民妇的大女儿,并给民妇的小女儿灌了药,趁人不备之时塞民妇的小女儿进了花轿,让民妇的小女儿跟姐夫拜堂成了亲,过了礼。现在民妇家里已经闹翻了天!”
她抹着泪,“大女儿不见了,小女儿又寻死觅活的,两个心头肉都出了事,民妇今儿只想来找这阮氏讨个说法,讨个公道,她却矢口否认,还送民妇来见官!县令大老爷可要替民妇做主啊!”
毛氏哭哭啼啼的,看着极为伤心。
第220章 前言不搭后语
毛氏哭得伤心又凄厉,看着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
可惜县令根本不吃这一套,他猛的一拍惊堂木,喝道:“这是公堂,不是市井!你口口声声说,这些是阮氏所为,那你可有证据?”
毛氏被惊堂木发出的沉闷声响惊得心惊胆颤的,又听得县令冷着脸要证据,愣了愣,忙道:“那天好多人都看见了阮氏从新娘子屋子里出来,后来新娘子就成了我家小女儿,除了她不可能有别人啊!”
县令又一拍惊堂木:“你当本官是个傻的?既然很多人看见阮氏从新娘子屋子里出来,那怎么没人看见她把原来的新娘子拐走?”
毛氏被吓得哆嗦了下,忙道:“有,有人看见!”她刚要说几个娘家侄女的名字,到时候让那娘家侄女帮着作个证,结果阮明姿在一旁幽幽开口:“二婶,你可想好了,在公堂上做伪证可是要杖责五十板子,严重的可要流放的…而且,按你所说,我既然是拐着新娘子离开,被人看见了,怎么当时不拦着呢?”
毛氏脸一下就青了,满脑子都是五十大板,她那些娘家侄女哪里肯做这个证。她下意识结结巴巴辩解道:“也可能是,可能是你把我大女儿先藏到了某个地方,等人走的时候再让她出来的。”
阮明姿便轻轻浅浅的笑了:“二婶这话说的,方才先说有人看到我把新娘子拐走,又说也可能是我把新娘子藏到某个地方,前后这也对不上啊。”
毛氏的脸瞬间惨白!
她知道自己着了这阮明姿的道了!
阮安强在后头跪着,忙道:“县令大人明鉴啊,我媳妇是让这阮氏给吓得,这才前言不搭后语!”
县令冷着一张长满长长胡须的威严脸,又是一拍惊堂木,“我看你们是把本官当傻子了!此事根本逻辑不通,若说阮明姿于新婚之时拐走了新娘子,口口声声说有人看见她从新娘子屋子里出来,却无人看见她把新娘子拐走。”
“又说阮氏把你家小女儿灌了药,把她给塞进了花轿。那阮氏不过一十三四岁少女,又是如何将一个中了药的新娘子塞入花轿的?你们这些亲人,当时又在何处,看到昏昏沉沉的新娘子,难道不起疑?一个昏昏沉沉的新娘子,又是如何拜堂过礼的?这根本从头到尾都说不通!”
县令三言两语说清楚其中关窍,围观的百姓听得纷纷应是,确实如此。
毛氏跟阮安强脸色一白。
为什么会没发现昏昏沉沉的新娘子有问题?
那是因为他们都以为那是阮明姿啊!
谁会想到,中了药的不是阮明姿,而是他们小女儿阮玉冬?!
可这事…打死他们都不会同县令说的!
他们原先就想着闹事,只想着把事情闹大,还特特带了两个族人,以壮声势。但没想到,他们不敢说出最关键的那环,恰恰就成了逻辑最不通的地方。
两人哆哆嗦嗦的,跪伏在地上,说不出话来。
阮明姿在一旁,翘着嘴角,冷眼看着。
她早就知道,他们无法自圆其说。
“大胆刁民!到了公堂之上,还敢如此这般花言巧语!蒙骗本官!”县令板起脸,原本就很是威严的脸,越发可怕。
毛氏眼见至此,已经无力回天,忙哭着喊:“县令大人明鉴啊,误会,都是一场误会,当时民妇见新娘子精神不佳,没有多想,以为她是不愿意嫁人而已,都是误会啊。”
然而这苍白的解释,别说县令了,就是在场的百姓都不能信服。
你口口声声说要替两个女儿讨个公道,又说“没有多想,以为她不愿意嫁人”,那还就由着她昏昏沉沉的嫁了人,怎么也说不通啊。
县令冷笑一声:“竟然还在花言巧语,企图蒙骗本官,罪加一等!本官劝你们速速从实招来,莫要逼本官上刑!”
一听上刑,毛氏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脸色惨白的就像死人。
可她心里知道,不能说,不能把她原先打算给阮明姿下药,让她嫁人这事说出来!
眼前这事还能说她是太过伤心晕了头,但要是把她给阮明姿下药的事说出来,那就算是彻底撕破了脸,往后阮明姿那铺子,她们可就别想再沾染半分了!
阮安强是个能屈能伸的,他见状心一横,忙膝行两步上前,道:“县令老爷,都是这娘们一时鬼迷心窍,小女儿不知怎么替了大女儿嫁了人,当时只有小人的大侄女阮明姿一人进过新娘子的屋子,我们便因着太过着急,一时想岔了。尤其我这婆娘,她向来最是疼爱小女儿,见小女儿才八岁就跟人拜堂成了亲,哪里受得住…还请县令大人原谅一个当娘的太过伤心之下的晕了头。”
阮安强又殷切的跟阮明姿道:“大丫啊,都是二叔不好,想岔了,想着你平时跟玉春玉冬关系不好。所以…唉!”
这话他知道阮明姿不信,但无所谓,这话其实是说给县令听的。
毛氏一个激灵,回过神来。
对啊,她可以往晕了头上面说啊。
她猛地朝着阮明姿膝行几步,想去拉阮明姿的手。
阮明姿哪里就能任她这么拉住,手一抽,毛氏就拉了个空。
毛氏脸上一抹狰狞一闪而过,但这会儿她还记得是在公堂之上,她又是惯会装相的,这会儿事关自己小命,装的更是情真意切,就差哭得老泪纵横了,“明姿啊,我知道你心里怨二婶。二婶也不想的,二婶这两天是急疯了,一时晕了头。大女儿不见了,二女儿这辈子也完了…实在是一时没想开啊。”
阮明姿冷冷的看向毛氏,低着头,看不见她的表情,但声音听着却像是极为难过的样子:“二婶一时没想开就跑去我那儿闹事,又是寻死觅活的。知道的说您是意识没想开,不知道的,还以为二婶你是要逼我去以死谢罪呢。”
毛氏心里确实巴不得阮明姿去死的,但她哪里肯承认,忙道:“二婶怎么会这样想?二婶当时只是想让你把玉春交出来,再给玉冬个交代罢了。”说到这,她眼里隐含不甘,“既然这事与你无关,那二叔二婶给你道个歉,都是一家子,这事就这样,算了吧?”
第221章 让他们自作自受
这事就这么算了?
做梦呢。
阮明姿没说话。
县令便知道了阮明姿的态度,其实这事,阮明姿这苦主若是坚持算了,那看在阮明姿的面子上,也不是不可以算了。
毕竟法理之下,也要灵活嘛。
但眼下既然阮明姿这苦主的态度摆在这儿了,那他就大公无私的坚持法理了,这样是任谁都挑不出半点错来。
阮明姿直起身子,冷静道:“回禀县令大人,民女阮明姿,今儿民女的二婶突然来民女的铺子前闹事,说民女藏了她的大女儿,还把她八岁的小女儿塞进花轿害她跟人拜了堂过了礼…但民女的二婶又拿不出证据来,却又嚷嚷着非要民女给个交道。这种欲加之罪,民女如何能给出交代来?只好报了官,来县衙让县令大人帮忙断一断。”
毛氏见县令一脸的不快,连忙以首叩地,结结巴巴道:“县令大老爷,民妇毛氏原本只是想让民妇的侄女把民妇的女儿交出来,给民妇一个交代。这种家务事,原本没想来麻烦县令大老爷的,是民妇的侄女硬拉民妇来的。”
——倒先把责任全推到了阮明姿身上。
可惜县令根本不为所动,毛氏期盼的县令对阮明姿大发雷霆之事也没有发生。
县令反而义正言辞的驳斥了她:“此话不对,老百姓的事,就是本县令的事,此事虽说只是你们的家务事,却也是本县令份内之事。”
毛氏心里一慌,唯唯诺诺的应是。
县令又问毛氏:“方才阮氏所言可是真的?”
毛氏看着胡子长长的县太爷板着脸问她,脑子里一片空白,结结巴巴的:“阮氏,她,她在骗人!”
县令“哦?”了一声,又道:“那你便再叙说一遍。公堂之上,你的一言一行都有人记述,若是证明你所言有假,定然严惩不贷,知道了吗!”
毛氏只觉得腿肚子都抽筋了,疼的一抽一抽的。
不过这疼痛也让她从惧怕中缓过神来,她拿指甲掐了自己的掌心一把,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
毛氏飞快的组织了一番语言,酝酿了一下情绪,这才给县令又磕了个头,含泪道,“昨日,阮氏在民妇大女儿的婚礼上,拐走了民妇的大女儿,并给民妇的小女儿灌了药,趁人不备之时塞民妇的小女儿进了花轿,让民妇的小女儿跟姐夫拜堂成了亲,过了礼。现在民妇家里已经闹翻了天!”
她抹着泪,“大女儿不见了,小女儿又寻死觅活的,两个心头肉都出了事,民妇今儿只想来找这阮氏讨个说法,讨个公道,她却矢口否认,还送民妇来见官!县令大老爷可要替民妇做主啊!”
毛氏哭哭啼啼的,看着极为伤心。
第220章 前言不搭后语
毛氏哭得伤心又凄厉,看着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
可惜县令根本不吃这一套,他猛的一拍惊堂木,喝道:“这是公堂,不是市井!你口口声声说,这些是阮氏所为,那你可有证据?”
毛氏被惊堂木发出的沉闷声响惊得心惊胆颤的,又听得县令冷着脸要证据,愣了愣,忙道:“那天好多人都看见了阮氏从新娘子屋子里出来,后来新娘子就成了我家小女儿,除了她不可能有别人啊!”
县令又一拍惊堂木:“你当本官是个傻的?既然很多人看见阮氏从新娘子屋子里出来,那怎么没人看见她把原来的新娘子拐走?”
毛氏被吓得哆嗦了下,忙道:“有,有人看见!”她刚要说几个娘家侄女的名字,到时候让那娘家侄女帮着作个证,结果阮明姿在一旁幽幽开口:“二婶,你可想好了,在公堂上做伪证可是要杖责五十板子,严重的可要流放的…而且,按你所说,我既然是拐着新娘子离开,被人看见了,怎么当时不拦着呢?”
毛氏脸一下就青了,满脑子都是五十大板,她那些娘家侄女哪里肯做这个证。她下意识结结巴巴辩解道:“也可能是,可能是你把我大女儿先藏到了某个地方,等人走的时候再让她出来的。”
阮明姿便轻轻浅浅的笑了:“二婶这话说的,方才先说有人看到我把新娘子拐走,又说也可能是我把新娘子藏到某个地方,前后这也对不上啊。”
毛氏的脸瞬间惨白!
她知道自己着了这阮明姿的道了!
阮安强在后头跪着,忙道:“县令大人明鉴啊,我媳妇是让这阮氏给吓得,这才前言不搭后语!”
县令冷着一张长满长长胡须的威严脸,又是一拍惊堂木,“我看你们是把本官当傻子了!此事根本逻辑不通,若说阮明姿于新婚之时拐走了新娘子,口口声声说有人看见她从新娘子屋子里出来,却无人看见她把新娘子拐走。”
“又说阮氏把你家小女儿灌了药,把她给塞进了花轿。那阮氏不过一十三四岁少女,又是如何将一个中了药的新娘子塞入花轿的?你们这些亲人,当时又在何处,看到昏昏沉沉的新娘子,难道不起疑?一个昏昏沉沉的新娘子,又是如何拜堂过礼的?这根本从头到尾都说不通!”
县令三言两语说清楚其中关窍,围观的百姓听得纷纷应是,确实如此。
毛氏跟阮安强脸色一白。
为什么会没发现昏昏沉沉的新娘子有问题?
那是因为他们都以为那是阮明姿啊!
谁会想到,中了药的不是阮明姿,而是他们小女儿阮玉冬?!
可这事…打死他们都不会同县令说的!
他们原先就想着闹事,只想着把事情闹大,还特特带了两个族人,以壮声势。但没想到,他们不敢说出最关键的那环,恰恰就成了逻辑最不通的地方。
两人哆哆嗦嗦的,跪伏在地上,说不出话来。
阮明姿在一旁,翘着嘴角,冷眼看着。
她早就知道,他们无法自圆其说。
“大胆刁民!到了公堂之上,还敢如此这般花言巧语!蒙骗本官!”县令板起脸,原本就很是威严的脸,越发可怕。
毛氏眼见至此,已经无力回天,忙哭着喊:“县令大人明鉴啊,误会,都是一场误会,当时民妇见新娘子精神不佳,没有多想,以为她是不愿意嫁人而已,都是误会啊。”
然而这苍白的解释,别说县令了,就是在场的百姓都不能信服。
你口口声声说要替两个女儿讨个公道,又说“没有多想,以为她不愿意嫁人”,那还就由着她昏昏沉沉的嫁了人,怎么也说不通啊。
县令冷笑一声:“竟然还在花言巧语,企图蒙骗本官,罪加一等!本官劝你们速速从实招来,莫要逼本官上刑!”
一听上刑,毛氏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脸色惨白的就像死人。
可她心里知道,不能说,不能把她原先打算给阮明姿下药,让她嫁人这事说出来!
眼前这事还能说她是太过伤心晕了头,但要是把她给阮明姿下药的事说出来,那就算是彻底撕破了脸,往后阮明姿那铺子,她们可就别想再沾染半分了!
阮安强是个能屈能伸的,他见状心一横,忙膝行两步上前,道:“县令老爷,都是这娘们一时鬼迷心窍,小女儿不知怎么替了大女儿嫁了人,当时只有小人的大侄女阮明姿一人进过新娘子的屋子,我们便因着太过着急,一时想岔了。尤其我这婆娘,她向来最是疼爱小女儿,见小女儿才八岁就跟人拜堂成了亲,哪里受得住…还请县令大人原谅一个当娘的太过伤心之下的晕了头。”
阮安强又殷切的跟阮明姿道:“大丫啊,都是二叔不好,想岔了,想着你平时跟玉春玉冬关系不好。所以…唉!”
这话他知道阮明姿不信,但无所谓,这话其实是说给县令听的。
毛氏一个激灵,回过神来。
对啊,她可以往晕了头上面说啊。
她猛地朝着阮明姿膝行几步,想去拉阮明姿的手。
阮明姿哪里就能任她这么拉住,手一抽,毛氏就拉了个空。
毛氏脸上一抹狰狞一闪而过,但这会儿她还记得是在公堂之上,她又是惯会装相的,这会儿事关自己小命,装的更是情真意切,就差哭得老泪纵横了,“明姿啊,我知道你心里怨二婶。二婶也不想的,二婶这两天是急疯了,一时晕了头。大女儿不见了,二女儿这辈子也完了…实在是一时没想开啊。”
阮明姿冷冷的看向毛氏,低着头,看不见她的表情,但声音听着却像是极为难过的样子:“二婶一时没想开就跑去我那儿闹事,又是寻死觅活的。知道的说您是意识没想开,不知道的,还以为二婶你是要逼我去以死谢罪呢。”
毛氏心里确实巴不得阮明姿去死的,但她哪里肯承认,忙道:“二婶怎么会这样想?二婶当时只是想让你把玉春交出来,再给玉冬个交代罢了。”说到这,她眼里隐含不甘,“既然这事与你无关,那二叔二婶给你道个歉,都是一家子,这事就这样,算了吧?”
第221章 让他们自作自受
这事就这么算了?
做梦呢。
阮明姿没说话。
县令便知道了阮明姿的态度,其实这事,阮明姿这苦主若是坚持算了,那看在阮明姿的面子上,也不是不可以算了。
毕竟法理之下,也要灵活嘛。
但眼下既然阮明姿这苦主的态度摆在这儿了,那他就大公无私的坚持法理了,这样是任谁都挑不出半点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