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听了这话,阮玉春跟阮玉冬这才忙不迭的趿了鞋子往外跑。
赵婆子这掀开门帘一瞅,原本那准备拿乔拿捏一下阮凤的嘴脸瞬间带上了笑,勉为其难的夸了一句阮凤:“嫁出去那么多年,总算知道孝敬娘家了!”
阮凤拎着东西进了里屋,看着左边围上来的俩外甥女亲亲热热的喊着大姑,右边是二弟妹端来的装满了热水的粗瓷碗,前头是她娘罕见的一点儿笑脸,竟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阮凤连忙把带来的东西往桌子上摆:“这是给爹带的烟叶,给安强和安寿做的鞋子…”
一样样的,摆得满满当当。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大刀三肥两瘦的五花,用麻绳串了,摆在那让人眼都直了。
阮玉春跟阮玉冬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赵婆子总算看这个大女儿顺眼几分,然而想想又冷哼一声:“嫁过去这么多年了,这还是头一次往娘家带稍微像样点的礼!你那婆婆,合该早些死!”
阮凤嚅嚅的没敢说话。
毛氏对阮凤的态度也亲热得不行:“大姐,你来就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我看着你怀里头那是给俩丫头带的纱花?”
阮凤这才想起来怀里头还有东西,忙掏出两对来,递给阮玉春跟阮玉冬:“二丫三丫,这是给你们的。”
小姑娘哪有不爱俏的,见了那纱花,眼睛都直了,几乎是连抢带夺的把阮凤手上的纱花给抢走了。
阮凤也不见怪,露出一抹包容的笑来,看着娘家的两个外甥女在那抢着两对纱花。
毛氏眼尖得很,蹙眉笑道:“不对啊大姐,你是不是还拉下了,我看你怀里还有呢?”
阮凤想起先前塞给阮明姿纱花又被她还回来的事,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这是给大丫跟四丫的。”
赵婆子的脸瞬间拉了下去。
毛氏冷笑一声,想起前两日在阮明姿那出的丑,就恨不得把那两对纱花夺过来扔灶膛里烧了。
阮玉冬年纪小,又跋扈惯了,一听这话不干了:“大姑你给她俩干啥!阮明姿那小贱人上次还把我按地上打了!不准给她们!”
阮凤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事,颇有些震惊:“不能吧…”
阮玉冬因着被她这个二弟妹宠得,打小性子就跋扈,吃不得半分亏,相比之下阮明姿性子就弱了不少。
怎么可能阮明姿把阮玉冬按地上打?
阮玉春在一旁添油加醋:“玉冬可没说谎,大姑,是真的。你是不知道,那阮明姿自打搬出去以后嚣张得很,借着我弟弟要去高秀才那上学的事,还敲诈了家里头一吊钱,真是坏事做绝了!”
阮凤一脸的难以置信:“不会吧…”
赵婆子往地上狠狠的吐了口口水:“行了你也别想着那俩挨千刀的白眼狼了!以后就当家里没那两个人,反正都已经出去单过了,她们是死是活跟咱们阮家没有关系!”
第39章 小麂
阮凤瑟缩了下,有些不忍,但见着赵婆子一脸的凶戾,她也不敢再多说什么,连忙把话题挪到了阮成章身上:“我方才听二丫说,章哥儿要去高秀才那读书了?”
高秀才的文名,是十里八村都晓得的,阮凤在落马沟也经常听他们那的人提起高秀才,都是满满的敬仰与艳羡。阮凤提到这个,可算是搔到了毛氏的痒处,她露出一丝又得意又矜持的笑来:“哎,其实我原本以为去高秀才那拜师很难的,只是人家高秀才见了咱家章哥儿,起了爱才之心,非要收章哥儿进他家的私塾…”
赵婆子连连点头,一脸的与有荣焉:“章哥儿打小就聪明!不愧是咱们老阮家的种!”
阮凤真心实意的夸赞了几句。
她是知道高秀才的私塾有多难进的,她那汉子前头娘子留下的两个孩子,都想去高秀才执教的私塾读书,可惜人家没看上,兴冲冲去拜师,怏怏的回来,回来后朝她这个当后娘的发了好一顿脾气。
再一想自己娘家的侄儿,这么轻易的就考上了,阮凤也觉得脸上有光。
毛氏见说的差不多了,慢吞吞开了口:“对了,说到这个,大姐,章哥儿进学是咱们整个阮家的大事,等章哥儿考出功名来,你在落马沟也能挺直了胸膛不是?”
阮凤连连点头。
毛氏眼里精光一闪,面上却显出几分愁苦之色来:“…只是,章哥儿的束脩…”
毛氏这么一说,赵婆子立即反应过来,一拍大腿,拍板道:“是了,你是孩子他大姑,合该也出一份力!你自个儿拿个主意,看看出多少合适?”
这是要让阮凤出银子了。
阮凤迟疑犹豫了一下,毛氏在一旁煽风点火,慢悠悠道:“大姐啊,也不是我说,你家果哥儿才三岁,还不到进学的时候,等到了进学的年纪,我们章哥儿也差不多该考出来了,到时候也正好带带你家果个儿!你说呢?”
阮凤被毛氏说得怦然心动,心一横,从怀里掏出块银子来,放到桌子上:“二弟妹说的是!我刚掌家,身上银钱也不多,买完东西就剩下这三两银子了,就都给章哥儿当束脩了!”
毛氏大喜,赵婆子也笑得眼睛眉毛都挤到了一处去。
这可是银子啊!
…
阮家其乐融融的时候,阮明姿正艰难的拿枯木当拐杖,拨开灌木丛,往人迹罕至的林子里钻。
她蹭了一身的枯枝败叶,头发上也沾了不少杂草。
阮明姿提着气,小心翼翼的追踪着地上的那点脚步痕迹。
她方才在一处水源处发现了麂的新鲜脚印,她顺着踪迹一路追过来,还在不远处发现了新鲜的粪便,应该是不久之前刚留下的。
阮明姿的脚步越发小心起来,麂生性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飞快的连蹦带跳跑走,很难对付。
阮明姿的谨慎给她带来了好运,她蹑手蹑脚钻过灌木丛之后,就见着不远处的一处草滩上,有只小麂正在那低着头吃草。
阮明姿眼眸沉了沉,从箭筒中抽出一支长箭,这箭头是她前两日刚拜托村里铁匠帮忙打造的,开了刃,锐利的很。
她眯着眼,将长箭搭在弓弦上,弩对准小麂。
几乎是在她松手的同时,铁箭的破空声引起了小麂的警觉,然而终究是铁箭更快一些,小麂还未逃跑,铁箭已呼啸而至,射中了小麂。
小麂挣扎几下,倒在地上,死了。
阮明姿心跳得飞快,这还是她头一次射这么大的动物。
在现代时,麂是保护动物,是不能打猎的。她甚至还在林子里救过一只被猎夹夹住的赤麂。
阮明姿走上前,那小麂估计得有四十斤,沉得很,以她眼下的年纪跟体力,扛起来有些费劲,只能拖着走。
但阮明姿又心疼小麂那一身皮毛,拖在地上怕是会有些磨损。
这么好的毛皮,她还想着给阮明妍做件御寒的衣裳。
想了想,阮明姿从身后的背篓里拿出砍刀,砍了根稍小些的竹子,又用麻绳把竹子扎捆在了一起,做成个简易的拖板。
她费力的把小麂的尸体放在上头,用竹子做成的拖板拖着往外走去。
这东西是真的费劲,她为了追踪这只小麂又跑出了很远,等费劲千辛万苦把这只小麂拖下狗蓟山时,阮明姿整个后背都被汗浸湿了。
村子里有扛着锄头铁锨从地里头劳作回来的村人,见阮明姿拖了这么一只小麂回来,都惊呆了。
村子里不是没有猎人,但哪怕再老练的猎手,想要猎到一只小麂,那也是不容易的,大多都是靠下夹子。
“姿丫头,这是你自己猎到的?”村人难以置信的问。
阮明姿咧嘴笑了笑,额上的发都被汗打湿了,看着很是辛苦:“也是赶巧了,这只小麂怕是摔着了腿,跑不快,才让我瞎猫碰上死耗子的逮住了。”
村人看看阮明姿那瘦削的小身板,再看看躺在拖板上的那只少说几十斤重的小麂,倒也信了这个说辞,啧啧称奇,满口夸道:“你倒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阮明姿有些失笑,她先前不知道听了多少句丧门星拖把星的谩骂,村里头还有不少人觉得她跟她妹妹克父克母的,明里暗里都不愿意跟她们有接触。
想不到有一天还会被人说“有福气”。
虽说阮明姿不太在意这个,但她也不想她家妍妍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阮明姿笑盈盈的拖着那竹子拖板直接往屠户家走。屠户也是刚从邻村收猪回来,杀猪刀还没洗,正坐在院里头歇息,就见着阮明姿拖着只小麂过来。
“叔,你给这种大小的小麂剥皮得多少钱啊?”阮明姿问。
“你这孩子倒是厉害的紧,这从哪弄到的?”屠户满是惊叹,“…小麂的皮不算难剥,你给十文钱,再给点下水就够了。”
阮明姿又把先前应付村人的那套说辞说了一遍,听得屠户也是连连赞叹阮明姿运气好。
屠户是多年的老屠夫了,虽说没怎么剥过小麂,但杀了这么多年的猪,手艺娴熟得很,剥个小麂还是轻而易举的。他手持尖刀,手起刀落,很快就帮阮明姿把一张完整的小麂皮给剥了下来,唯一的孔隙还是阮明姿先前铁箭射中的那处。
赵婆子这掀开门帘一瞅,原本那准备拿乔拿捏一下阮凤的嘴脸瞬间带上了笑,勉为其难的夸了一句阮凤:“嫁出去那么多年,总算知道孝敬娘家了!”
阮凤拎着东西进了里屋,看着左边围上来的俩外甥女亲亲热热的喊着大姑,右边是二弟妹端来的装满了热水的粗瓷碗,前头是她娘罕见的一点儿笑脸,竟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阮凤连忙把带来的东西往桌子上摆:“这是给爹带的烟叶,给安强和安寿做的鞋子…”
一样样的,摆得满满当当。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大刀三肥两瘦的五花,用麻绳串了,摆在那让人眼都直了。
阮玉春跟阮玉冬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赵婆子总算看这个大女儿顺眼几分,然而想想又冷哼一声:“嫁过去这么多年了,这还是头一次往娘家带稍微像样点的礼!你那婆婆,合该早些死!”
阮凤嚅嚅的没敢说话。
毛氏对阮凤的态度也亲热得不行:“大姐,你来就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我看着你怀里头那是给俩丫头带的纱花?”
阮凤这才想起来怀里头还有东西,忙掏出两对来,递给阮玉春跟阮玉冬:“二丫三丫,这是给你们的。”
小姑娘哪有不爱俏的,见了那纱花,眼睛都直了,几乎是连抢带夺的把阮凤手上的纱花给抢走了。
阮凤也不见怪,露出一抹包容的笑来,看着娘家的两个外甥女在那抢着两对纱花。
毛氏眼尖得很,蹙眉笑道:“不对啊大姐,你是不是还拉下了,我看你怀里还有呢?”
阮凤想起先前塞给阮明姿纱花又被她还回来的事,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这是给大丫跟四丫的。”
赵婆子的脸瞬间拉了下去。
毛氏冷笑一声,想起前两日在阮明姿那出的丑,就恨不得把那两对纱花夺过来扔灶膛里烧了。
阮玉冬年纪小,又跋扈惯了,一听这话不干了:“大姑你给她俩干啥!阮明姿那小贱人上次还把我按地上打了!不准给她们!”
阮凤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事,颇有些震惊:“不能吧…”
阮玉冬因着被她这个二弟妹宠得,打小性子就跋扈,吃不得半分亏,相比之下阮明姿性子就弱了不少。
怎么可能阮明姿把阮玉冬按地上打?
阮玉春在一旁添油加醋:“玉冬可没说谎,大姑,是真的。你是不知道,那阮明姿自打搬出去以后嚣张得很,借着我弟弟要去高秀才那上学的事,还敲诈了家里头一吊钱,真是坏事做绝了!”
阮凤一脸的难以置信:“不会吧…”
赵婆子往地上狠狠的吐了口口水:“行了你也别想着那俩挨千刀的白眼狼了!以后就当家里没那两个人,反正都已经出去单过了,她们是死是活跟咱们阮家没有关系!”
第39章 小麂
阮凤瑟缩了下,有些不忍,但见着赵婆子一脸的凶戾,她也不敢再多说什么,连忙把话题挪到了阮成章身上:“我方才听二丫说,章哥儿要去高秀才那读书了?”
高秀才的文名,是十里八村都晓得的,阮凤在落马沟也经常听他们那的人提起高秀才,都是满满的敬仰与艳羡。阮凤提到这个,可算是搔到了毛氏的痒处,她露出一丝又得意又矜持的笑来:“哎,其实我原本以为去高秀才那拜师很难的,只是人家高秀才见了咱家章哥儿,起了爱才之心,非要收章哥儿进他家的私塾…”
赵婆子连连点头,一脸的与有荣焉:“章哥儿打小就聪明!不愧是咱们老阮家的种!”
阮凤真心实意的夸赞了几句。
她是知道高秀才的私塾有多难进的,她那汉子前头娘子留下的两个孩子,都想去高秀才执教的私塾读书,可惜人家没看上,兴冲冲去拜师,怏怏的回来,回来后朝她这个当后娘的发了好一顿脾气。
再一想自己娘家的侄儿,这么轻易的就考上了,阮凤也觉得脸上有光。
毛氏见说的差不多了,慢吞吞开了口:“对了,说到这个,大姐,章哥儿进学是咱们整个阮家的大事,等章哥儿考出功名来,你在落马沟也能挺直了胸膛不是?”
阮凤连连点头。
毛氏眼里精光一闪,面上却显出几分愁苦之色来:“…只是,章哥儿的束脩…”
毛氏这么一说,赵婆子立即反应过来,一拍大腿,拍板道:“是了,你是孩子他大姑,合该也出一份力!你自个儿拿个主意,看看出多少合适?”
这是要让阮凤出银子了。
阮凤迟疑犹豫了一下,毛氏在一旁煽风点火,慢悠悠道:“大姐啊,也不是我说,你家果哥儿才三岁,还不到进学的时候,等到了进学的年纪,我们章哥儿也差不多该考出来了,到时候也正好带带你家果个儿!你说呢?”
阮凤被毛氏说得怦然心动,心一横,从怀里掏出块银子来,放到桌子上:“二弟妹说的是!我刚掌家,身上银钱也不多,买完东西就剩下这三两银子了,就都给章哥儿当束脩了!”
毛氏大喜,赵婆子也笑得眼睛眉毛都挤到了一处去。
这可是银子啊!
…
阮家其乐融融的时候,阮明姿正艰难的拿枯木当拐杖,拨开灌木丛,往人迹罕至的林子里钻。
她蹭了一身的枯枝败叶,头发上也沾了不少杂草。
阮明姿提着气,小心翼翼的追踪着地上的那点脚步痕迹。
她方才在一处水源处发现了麂的新鲜脚印,她顺着踪迹一路追过来,还在不远处发现了新鲜的粪便,应该是不久之前刚留下的。
阮明姿的脚步越发小心起来,麂生性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飞快的连蹦带跳跑走,很难对付。
阮明姿的谨慎给她带来了好运,她蹑手蹑脚钻过灌木丛之后,就见着不远处的一处草滩上,有只小麂正在那低着头吃草。
阮明姿眼眸沉了沉,从箭筒中抽出一支长箭,这箭头是她前两日刚拜托村里铁匠帮忙打造的,开了刃,锐利的很。
她眯着眼,将长箭搭在弓弦上,弩对准小麂。
几乎是在她松手的同时,铁箭的破空声引起了小麂的警觉,然而终究是铁箭更快一些,小麂还未逃跑,铁箭已呼啸而至,射中了小麂。
小麂挣扎几下,倒在地上,死了。
阮明姿心跳得飞快,这还是她头一次射这么大的动物。
在现代时,麂是保护动物,是不能打猎的。她甚至还在林子里救过一只被猎夹夹住的赤麂。
阮明姿走上前,那小麂估计得有四十斤,沉得很,以她眼下的年纪跟体力,扛起来有些费劲,只能拖着走。
但阮明姿又心疼小麂那一身皮毛,拖在地上怕是会有些磨损。
这么好的毛皮,她还想着给阮明妍做件御寒的衣裳。
想了想,阮明姿从身后的背篓里拿出砍刀,砍了根稍小些的竹子,又用麻绳把竹子扎捆在了一起,做成个简易的拖板。
她费力的把小麂的尸体放在上头,用竹子做成的拖板拖着往外走去。
这东西是真的费劲,她为了追踪这只小麂又跑出了很远,等费劲千辛万苦把这只小麂拖下狗蓟山时,阮明姿整个后背都被汗浸湿了。
村子里有扛着锄头铁锨从地里头劳作回来的村人,见阮明姿拖了这么一只小麂回来,都惊呆了。
村子里不是没有猎人,但哪怕再老练的猎手,想要猎到一只小麂,那也是不容易的,大多都是靠下夹子。
“姿丫头,这是你自己猎到的?”村人难以置信的问。
阮明姿咧嘴笑了笑,额上的发都被汗打湿了,看着很是辛苦:“也是赶巧了,这只小麂怕是摔着了腿,跑不快,才让我瞎猫碰上死耗子的逮住了。”
村人看看阮明姿那瘦削的小身板,再看看躺在拖板上的那只少说几十斤重的小麂,倒也信了这个说辞,啧啧称奇,满口夸道:“你倒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阮明姿有些失笑,她先前不知道听了多少句丧门星拖把星的谩骂,村里头还有不少人觉得她跟她妹妹克父克母的,明里暗里都不愿意跟她们有接触。
想不到有一天还会被人说“有福气”。
虽说阮明姿不太在意这个,但她也不想她家妍妍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阮明姿笑盈盈的拖着那竹子拖板直接往屠户家走。屠户也是刚从邻村收猪回来,杀猪刀还没洗,正坐在院里头歇息,就见着阮明姿拖着只小麂过来。
“叔,你给这种大小的小麂剥皮得多少钱啊?”阮明姿问。
“你这孩子倒是厉害的紧,这从哪弄到的?”屠户满是惊叹,“…小麂的皮不算难剥,你给十文钱,再给点下水就够了。”
阮明姿又把先前应付村人的那套说辞说了一遍,听得屠户也是连连赞叹阮明姿运气好。
屠户是多年的老屠夫了,虽说没怎么剥过小麂,但杀了这么多年的猪,手艺娴熟得很,剥个小麂还是轻而易举的。他手持尖刀,手起刀落,很快就帮阮明姿把一张完整的小麂皮给剥了下来,唯一的孔隙还是阮明姿先前铁箭射中的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