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知行学院的实力竟然这么强悍吗?
  第511章 殿下怎么会这么想?
  众人对知行学院和马晟的夸奖,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孟盛与其家人,连扯出一个笑来也觉勉强,明明身处热闹的人群当中,却倍感冷清。
  宴会上的这一场比试,随着各府各家的人回去,不断向外扩散,被添油加醋的讲来讲去。
  开春的时候,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国子监的学生不如知行学院的学生,国子监培养的都是只会读书的酸腐,而知行学院培养的才是德才兼备的人。
  这么一番传言,令国子监的读书人与官员都极为不满。
  千百年来国子监一直是读书人心中的圣地,是汇聚全国各地优秀读书人的地方。
  知行学院才开了几年,怎么敢大言不惭的说,国子监是培养酸腐的地方,它自己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汇聚之地?
  国子监学子们,一部分人觉得此种言行实在荒谬可笑,国子监的实力与地位,根本不需要证明。知行学院说这些是自取其辱。
  而大部分的读书人则觉得知行学院的学生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张狂的过了头,理应用实力和成绩让知行学院的学生知道知道什么叫做底蕴!
  国子监的官员们承认知行学院张夫子确实强悍,教学方法也别具一格。但踩着国子监,扬自己学院的名声,实在过分!
  他们决定找张梓若好好说道说道。
  而张梓若一听别人乐滋滋的给她讲比试的事 以及众人对知行学院的夸赞,心中咯噔一响。
  哪有这么夸奖的?这么踩一捧一,终究要自我反噬的!这不是把整个国子监都竖立成了自己学院的敌人吗?
  是谁在捧杀我学院?!学生们不会都被捧飘吧?
  她回学院以后,找到马晟,询问事情经过,以及马晟的想法。
  马晟对此有着明确的认知,“我其实不过是占着咱们学院有实践课的便宜,所以在实务策论这方面比他更强。
  但若论经义文章,我是比不过他的。他的功底要比我深厚许多。国子监,从来是不容小觑的。
  院长,外面的传言都是他们乱传的。我原话根本不是这么说的!
  我是说咱们学院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但我没说是国子监培养的是只会读书的酸腐!”
  张梓若拍拍他的肩膀,“我明白。传言就是这样,传着传着就扭曲了本意,变了模样。
  现在你恐怕要上新的一节实践课了,如何消除传言带来的影响?如何把这种影响由负面变为正面?”
  马晟目光熠熠:“我一定会上好这节课的!”
  “好!”张梓若和他商议一番,让他去当耳报神,不仅要探听自己班中同学的心态变化,以及对此事的认知,更要通过公孙朝去了解,被百姓们捧得高高的三班同学的心理状态、最近的言行举止。
  有没有飘?有没有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马晟兴致勃勃的玩角色扮演去了。
  张梓若召开夫子会议,让大家一定注意各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言行举止,一定要让学生们戒骄戒躁,摆平心态,认识自我。
  另外,她自己在给学生上课时,以及下课之余,也着重对学生们进行观察。
  结合她自己的观察、马晟的反馈、各班夫子的汇报,张梓若不得不承认,学院的学生有人已经被捧飘了,尤其是三班的同学!
  她出去了一趟。次日,趁着全校运动集合的时候,召开大会。
  “最近外面有很多传言,把咱们学院夸得非常好,只差说的天上有,地上无了。大家应该也都听到传言了吧?”
  “听到了!”学生们的笑声此起彼伏。
  不少人朝马晟挤眉弄眼,“轻松赢国子监甲班的学生,干得好!”“真是给咱学院长光,好样的!”
  马晟身姿挺拔,犹如一棵松树,面上毫无得意之色。他双目直视前方,头也不扭,只低声快速的提醒同学们,“我只是侥幸赢了,对方实力很强的。谦虚,一定要谦虚!”
  “对对,一定要谦虚。马晟,现在就是咱们学院德才兼备的代表!”
  “还是马晟聪明,赢了对方,还谦虚的说是侥幸,对方一定会更生气吧?”
  马晟听得都想要擦汗了,“我是真心觉得我们需要谦虚低调一点,大家都少说一句吧!”
  ……
  关于国子监不如知行学院的消息甚嚣尘上,寿宁侯代表自己派系的官员,劝说二皇子抓住这次他们推波助澜,发展起来的机会,收拢国子监读书人的心。
  他仔仔细细的同二皇子说着,该如何施展计策,才能既不刻意,又能恰到好处的展现自己对国子监读书人的信任与恩惠,在皇上面前又该如何表现等等。
  二皇子刚开始还认真的听着,后来眼神便渐渐的飘到了窗外。
  他捏着一根做实验用的玻棒,在手中轻巧的转动,说:“我不大想管这些了,觉得很没意思。”
  寿宁侯的话语戛然而止,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不想管什么?我知道知行学院有很多官员任职,也有很多权贵的孩子,在国子监和知行学院之间做抉择,确实不容易。
  但知行学院是张梓若开的,是四皇子的后盾,天然是我们的对手。而四皇子本就有着六元及第的名头,深受皇上看中,如今他年龄越来越大……”
  “我不是说这个。”二皇子有点烦躁,“我不想花时间去拉拢什么官员,什么读书人。我也不觉得处理政务有什么令人高兴的。”
  他郑重地望向寿宁候,“我不想参与什么大计了,我想做一个闲散王爷。”
  寿宁候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殿下怎、怎么会这么想?”
  “我厌倦了。”厌倦了勾心斗角,厌倦了人际应酬,厌烦了为了讨皇帝讨母妃开心,而每天逼着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越过,对自己越厌弃。
  要是他像先太子、老三一样猝不及防地死了,什么想做的事情都没去做,那才是后悔终生,死不瞑目呢!
  二皇子望着天边飞过的鸟儿,说:“我时常想一个问题,想了很久才想明白。我一直是二皇子,但我也是我。”
  寿宁候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被他表现出来的态度震惊的心中海浪滔天,望着他决绝的身影,好半天才从喉咙里挤出话来。
  “殿下,殿下就是觉得累了,这次的事不参与就不参与,老臣自会安排好。但您的将来,您可要三思啊!您现在是二皇子,将来难道还会一直是二皇子吗?父亲和兄弟可是不同的!更何况是皇家?”
  第512章 慎重考虑
  寿宁侯苦口婆心地劝导二皇子,想让二皇子打消放弃争夺皇位,只做个闲散王爷的想法。
  他给二皇子分析种种利弊,最后指向一个结果——努力坐上那个位置,掌握权力最可靠。要是自己放弃了争夺权利,以后会有什么结果,可就不好说了,等于任人宰割!
  二皇子听着,沉默许久,说:“我会慎重考虑的。”
  见他不想多听,寿宁侯无法,只得留下一句“请殿下三思而行”,然后,怀着重重忧虑出宫。
  ……
  知行学院,所有的学生望着陆续登上演讲台的国子监祭酒、司业等人,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国子监的人怎么来了?
  方才言语有失的同学,这会儿情不自禁的红了脸。
  果然不能在人背后对人出言不敬。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听见,听见了多少?会不会觉得他们很自大、很过分?
  学生心中乱糟糟的,张梓若却笑眯眯的说道:“市井传言错误的评论了我们双方,过高的估计了我们,又过低的估计了国子监的学子们。”
  “国子监文学底蕴之深厚,一直是我朝之首。而我们学院的实践课,也独树一帜。双方各有所长,所以我请了国子监的祭酒大人,司业大人过来,与他们商议,促进两校学生的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张梓若简单交代了几句后,请国子监祭酒说几句。
  国子监祭酒在学生们惊诧的目光中,笑呵呵的打配合。
  他与同僚笑意融融的夸奖了一番知行学院,然后宣布,从明日起,国子监的学生将会与知行学院的学生一起上交流课!
  部分经义文章的讲学将由国子监的夫子负责,而国子监的学生也会参与到知行学院的实践中来。
  两个学院之间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交流学习活动。
  双方学生先是进行了一场大赛。在比赛当中,知行学院的学生见识到了国子监学子的博闻多识,深厚底蕴;国子监的学子也见识到了知行学院学生的灵活善思,笃行精神。
  彼此强大的实力使他们放下了心头的成见,且在双方夫子的打击与各种严酷考核之下,他们生出了一股强劲的战友情!英雄惜英雄!
  寿宁侯没想到自己派系的人推波助澜,没有给二皇子带来机会,反倒给两个学院的学生带来了一个交流学习,共同长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