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沈明珠扣着书本,心中难受。又一个人中了凶手的毒计,失了性命!凶手何其歹毒!
  后宫各处宫殿都陆陆续续亮了灯火,皇后早和皇帝一样,匆匆赶至长信宫,主持一应事宜。
  各宫都在等消息,等皇帝的旨意,或者等皇后的安排。
  得到消息的二皇子遍体生寒,他曾经不无恶毒的想过,三皇子是在用苦肉计陷害他。没想到这一切真的如云淮所说,在宫中隐藏着一个凶狠恶毒的杀手!
  明妃肚子里的孩子没了,老三也死了,那接下来是不是就轮到他和老四了?
  ……
  长信宫,愁云惨淡,哭声一片。
  慧妃瘫软在床边,哭的撕心裂肺。
  皇帝无心安慰,他瞪着发红的眼睛质问太医:“不是情况好转了吗?到底怎么回事?!”
  “回皇上,之前用了药,三皇子的情况确实有所好转。但不知为何,几天后,三皇子突然开始哭喊说胡话,又发起了高烧……”
  太医冷汗淋淋的讲着三皇子病情的变化。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沧桑的眼睛中杀机毕露!好转几天后,突然开始说胡话?一定是潜伏的贼人出手了!
  “他说了什么胡话,什么时候开始说胡话的?说胡话之前都见了谁?一点一滴都给朕交代清楚!”
  太医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的交代清楚,其他更细节的事情则需要询问伺候的丫鬟。
  丫鬟都红着眼眶,哀哀戚戚地回话。
  每一个人的说法都很正常,正常的无懈可击。
  仿佛三皇子就是莫名其妙的做了个噩梦,自己吓到了自己,所以,才会含糊不清,满面惶恐又无力的叫嚷着:“鬼……鬼……”
  因为过度的惊悸与害怕,所以病情反复,又发起了高烧。后来,烧还没退下来,人就在惊恐中没了。
  皇帝不信这个邪,他不信这个巧合,认定了一定是暗中的凶手在行凶!
  他阴沉的目光在丫鬟们身上扫过,“你们既然不愿意招,也都对三皇子忠心耿耿,那就陪他一起去吧!”
  “皇上!皇上饶命!”丫鬟们痛哭不已,连连磕头求饶。
  在生死危机关头,所有人都在拼命证明自己无罪,绞尽了脑汁想任何可疑之处,报给皇帝。
  “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绿凝往日常给三皇子读书讲故事,这几日她给三皇子擦身时,也会给三皇子念上一则有意思的故事,有时候还会在三皇在耳边说话,一定是她说了什么!”
  “对!我也想起来了!绿凝还和我说,三皇子喜欢听有意思的小故事,要是我们讲给他听,说不定他能早些好起来。我怕扰了三皇子的清净,没同意,但绿凝负责伺候时,还是会讲!”
  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不断磕头辩解的绿凝。
  “皇上!奴婢真的是为了三皇子!奴婢真的是为了三皇子好!”
  皇帝不想听她狡辩,让人把她拉下去,压入天牢,仔细审问。
  慧妃跌跌撞撞的过来,怒气冲冲的抓着绿凝的头发,打她骂她,“贱人!贱人!你怎么敢害我儿?!”
  丫鬟们不敢拉扯怒气冲头的慧妃。绿凝哭哭啼啼,抱头求饶。
  皇帝看乱的不成样子,吩咐宫人立刻把她们拉开!
  绿凝在慧妃的哭骂声中被拖下去了。
  三皇子病逝,后宫的妃嫔们无论情谊好坏,皆来长信宫慰问慧妃。
  沈明珠也拖着尚未好全的身体前来。
  “叮铃”、“叮铃”
  隐隐约约的铃声传来。
  在阴沉的天气里,在肃穆的宫中,这如孩童嬉笑的、隐约的铃声,使人起鸡皮疙瘩。
  每个人知道这铃声来自何处,每个人都知道这风铃是何人所有。
  因为知道,所以害怕。
  沈明珠的大丫鬟心中太过不安,逾越了该有的规矩,忍不住开口请求:“娘娘,我们快些走吧?”
  沈明珠却站立不动,她如遭雷劈一般,半侧着身子,死死的盯着树上的风铃!
  她见过这个风铃!见过温柔抚摸这串风铃的女人!
  风铃是已去世的小公主的!在风吹雨打当中,在一年年的时光当中,风铃上悬挂的红纸和宫绦,早已褪了色!
  她记得,她初来宫中,见到更换风铃的女人,还曾经发问:“为何风铃上只有一串缀有宫绦,其他不坠上?”
  那个女人,小公主的母亲,年年去寺庙悼念小女儿的和妃,曾抚摸着风铃,说:“这是她最喜欢的风铃,没做好,就叽叽喳喳的显摆。她忘了给另外几只带上。我也忘了。”
  和妃撩起唯一的一缕红色宫绦,神色温柔,“我会把风铃补好的。”
  沈明珠死死地盯着多了两捋红色宫绦的风铃,血液凝滞,浑身发凉!
  是她!是她!凶手是她!
  第482章 你可知罪?
  “娘娘?娘娘?”丫鬟轻声呼唤沈明珠。
  沈明珠猛然打个激灵,回过神来,听着轻盈的风铃声,觉得浑身都浸透了寒意,过重的寒意使她脚步沉重而迟缓。
  脑中也犹如被重锤敲击变的纷乱沉闷。
  她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想要报仇。到了此时此刻,才发现,自己已经是别人报仇的棋子了。
  沈明珠几乎记不清自己是怎么到达长信宫的,也记不清自己和慧妃说了些什么。
  她回到自己宫中后,加了两件厚衣裳,枯坐许久,让人去叫云淮来。
  等云淮到来后,她摒退下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猜测,悉数告知云淮。
  “我没有证据,无法指认就是和妃。但是我敢说,风铃的变化绝不是巧合!小公主的逝世说不定别有隐情!她一定是在报复!
  而且,宫里也只有她每年能够出宫,能够知道宫内的消息,能在宫外布置人手。她有最大的嫌疑!”
  云淮颔首,“风铃倒是一个从未被人发现的细节。和妃平日吃斋念佛,深居简出,为人低调,确实很容易被忽略。还好你发现了端倪,我会往这边查的。”
  沈明珠嘴唇微动,想说,如果凶手真的是和妃,她想问问对方,为什么经历了丧子之痛后,还要出此毒计?难道就不怕小公主在天之灵不得安宁吗?
  但想到自己悲痛愤恨之时,也曾想害凶手的孩子,同样是牵扯无辜,沈明珠抿抿唇,说:“你小心些。她的毒计一环接着一环,心思深沉,没有完全的把握,不要打草惊蛇。”
  “我晓得。”
  ……
  沈明珠一日又一日,坐立不安、提心吊胆的等待消息。
  常让丫鬟、嬷嬷讲宫中各种传闻消息给她听。
  这一日晚上,丫鬟打帘进来,一边给她捏肩捶背,一边小声说道:“娘娘,皇上的车驾又往淑妃娘娘宫中去了。夜晚风凉,您别等了。”
  丫鬟心中为沈明珠叫不平。
  明妃娘娘没了孩子,皇上只是送了补品来。而日日去陪伴痛失爱子的慧妃娘娘。但慧妃娘娘也没能长时间能得到恩宠。
  不过十日,皇帝就去了淑妃娘娘宫中,而且一连去数日。
  大家私下里都说,淑妃娘娘最善解人意,所以得圣上宠爱。
  他们明妃娘娘明明也很善解人意!可皇上就是不来!真是让人想不明白,也让人不甘!
  夜晚起了风,吹的太监手中的灯笼来回摇晃。
  皇帝坐在御撵上,神色在黑暗当中模糊不清。
  他在想最新查出来的线索,想的脑袋发紧发疼,想的胸腔当中有一股无名怒火,却不知要如何发泄。
  大太监李吉,习以为常的领着御撵前往淑妃宫中。
  宫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皇上身心俱疲,陪伴慧妃娘娘数日,而慧妃娘娘痛失爱子,除了痛骂,就是哭诉。皇上心中更加难受,干脆眼不见为净,前往淑妃娘娘宫中。
  淑妃娘娘最是温柔体贴,所生的公主也活泼可爱,童言童语常常惹得人发笑。皇上在此最开怀,因此常到淑妃娘娘宫中来。
  今晚皇上又点了淑妃娘娘,李吉毫不意外。他打着灯笼,到了岔道口,就和其他宫人一起右拐,打算护送皇上去淑妃娘娘宫中。
  “停!”皇帝猛然开口。
  所有人止住脚步,静听命令。
  皇帝的声音和凉风混在一起,“去和妃宫中。”
  宫人们心中讶然。和妃娘娘虽然曾与皇上恩爱非常,但自从小公主去世后,她每日吃斋念佛,对着佛像敲木鱼,人明明活着,宫中却一片死气沉沉之像。
  皇上最初还去和妃娘娘宫中,同她说说话。后来最不喜欢去和妃娘娘那里。
  时日一久,大家都几乎忘却了和妃娘娘这号人。
  也不知皇上怎么突然想到要去和妃娘娘宫中坐坐?
  不同于其他宫人在黑暗当中稍稍流露出的些微惊讶或疑惑,李吉即使在昏暗的环境里,也依旧眼观鼻,鼻观心,权当自己是个无情无感的石头做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