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张梓若只要一看到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的皎洁的珍珠、火红或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还有糅合了天空颜色的蓝宝石,就乐得眉开眼笑,心花怒放。
真好看!真漂亮啊!这闪瞎人眼的光芒,真是太让人喜爱了!嘿嘿嘿……
就是有点招摇,早知道,就问皇上多要一块布盖上了。
她一路小心翼翼的看着、护着,并不断的告诉两个皇家护卫,“要是累了,就放下歇一歇,不着急。”
千万别手抖,把屏风给摔坏了。掉任何一颗珍珠或者碎任何一颗宝石,我都会心痛的!
他们一路走的极稳重,也极慢,好不容易出了宫门,忽听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由远即近。
张梓若连忙让人带着屏风到一旁躲避。
第461章 为什么会这样?
只见四名带刀侍卫在前引路,中间的太监宫女簇拥着一顶软轿,后面跟着老嬷嬷和护卫,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来。
丫鬟打帘,搀扶着一位婷婷袅娜的女子,换上早已等候在侧的马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远去了。
张梓若压下心中的好奇,找到自家的马车,让侍卫把屏风放上去,自己在旁边守着,美滋滋的摸着屏风,怎么看怎么高兴。
等回到府中,她才向云淮送来的宫女进行询问:
“我今日见到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在宫人的簇拥下出宫。你可知那位女子是谁?娘娘们平日也都能出宫吗?若是可以的话,学院的女夫子岂不就有着落了?”
“那是和贵妃。这些年,和贵妃每年都要去圆通寺一段时间。其他的娘娘们可没有这份殊荣。”
“为什么?”张梓若问。
“和贵妃是小公主的母妃。听闻小公主以前跟皇上出游,很喜欢圆通寺的桃林,临去世前,还想要去圆通寺。”
“小公主没了后,葬在圆通寺。和贵妃每年都会去圆通寺看望小公主。在宫中是独一份的,不过谁也不大想要这种恩惠。”
张梓若点点头,若是这样换来的出宫权利,那确实没什么引人羡慕的,一般人都更希望亲人安康。
她听了一耳朵皇家八卦,很快就被其他事情转移了注意力——有人来回禀,说有家长到学院去了,想要找她。
张梓若以为出了什么事,匆匆赶去学院。
家长一见她,便赶忙迎上来,“张夫子,孩子从未在外留宿过,同在京城,难道非要住校吗?”
张梓若笑道:“这一个月是封闭训练,要求住在学校内。之后,每五天都可以回家两天。”
“可我家孩子,衣食起居向来有人伺候,若是让他住到学院当中,他一个人怎么办呢?能否让他把家里的仆从带上?”家长忧心忡忡。
张梓若安慰道:“我理解您的心情。但孩子就像雏鸟,您想让他学会飞,就得给他飞的空间,让他自己学着挥动翅膀。
若是让他一直带着仆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和在家中又有什么区别呢?我又何必搞什么封闭训练呢?孩子哪能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成长?
您放心,学院里这么多夫子同学,如果有什么困难,大家都会给予帮助的。”
张梓若态度坚定,家长无奈返回,吩咐仆从给孩子收拾一箱又一箱的衣物用品等。
公孙家,公孙朝兄弟几人一回到家就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
“怎么穿成这个样子?”
“这是什么衣服?莫非是胡服?”
公孙腾自豪道:“不是,这是院长特意为我们发的训练服!”
“张夫子给你们发的训练服?”公孙家的家主沉默。
京城的消息总是传递的很快。
张夫子进一趟皇宫,扛了一副镶嵌有许多珍珠宝石的屏风回府,虽然只是在宫门外和张府前晃了那么两眼,但那光芒足以闪瞎路人的眼!
公孙家主深知,张夫子这是薅人不走空,每走一趟,总要弄点东西回去!
他瞧瞧孩子们从头到脚的新装备,虽然模样奇怪,但兄弟几人站到一起显得挺有气势,这么一套下来,张夫子不知要薅走多少根羊毛?
他问:“张夫子给你们所有人都打造了这么一副行头?”
“是,每个人都有!不仅我们有,夫子们也有!”
“那张夫子有没有说,让你们回来报账?”公孙家主已经做好了接收账单的心理准备。
孩子们却摇头说道:“没有。夫子没提过这回事。”
“我知道!潘英他们去问夫子了,说给大家做这么多衣服鞋子,钱够不够?夫子说,感谢朝中大人们的慷慨赞助,让大家拥有了训练服!”
公孙家主一想到被迫赞助的同僚们,捋着胡子笑道:“张夫子向来是有主意的!”
孩子们说起住校的事情,他们的父母都不大舍得。公孙老大人却拍板决定,给孩子们收拾好东西,让他们去住校!
镇国公府,北熙的父母虽然不放心,孩子这么小就要住校,但一想镇国公和潘英一同住校,瞬间放心许多。
只是仍少不了叮嘱,让北熙一有事就立刻去找潘英、镇国公和张夫子。
北熙乖乖点头,并强调道:“娘,能多给我装点大骨头肉吗?”
“你要这个做什么?食堂难道没有肉菜吗?”
北熙抿着嘴唇,悲愤道:“有,可我想长高!”
在今天上午的比赛里,有师弟像小叔一样不讲武德,把他扛起来当盾牌。
他战亡就战亡,还战亡的这么没有尊严,好气人!他也要长得又高又壮,最好能一手拎一个大师弟!
家人们听了他的缘由,都乐的不行,跟他说,不用带骨头肉,好好吃饭,好好习武,好好睡觉就行。
……
学生们经历里两场堪称被屠的惨败,是卯足了劲儿想要学成文武艺,反杀对手。
因此,他们不仅没有离别的愁绪,还对特别训练充满了期待,都把大包小包的衣物用品送往学院。
第二日一早,所有师生们在操场集合。按照班级排成不同的方阵,开始练习站军姿!
姜恩他们讲完规则以后,直接点上一炷香,让他们站军姿。
“八岁以下的站半炷香时间,八岁以上的站一炷香时间。都站好了!挺胸!抬头!”
学生们在灿烂的阳光下站立,按照教官的要求,保持姿势,发现这么站着比他们听皇帝讲课还要累!
五班,有人悄悄活动了一下腿脚。
“队列当中,谁允许你乱动的?你们五班,加站一盏茶时间!”
学生们忍不住哀嚎,“凭什么?”
“凭你们是一个班集体!不打报告,出声扰乱秩序,加罚一盏茶时间!”
学生们幽怨的闭上嘴,瞪向教官的目光要是能实质化,早把教官戳成刺猬了!
旁边的六班,有人挠了一下痒痒,立刻一个班级加罚!
因为有五班的惨痛教训在前,六班的同学紧紧闭着嘴巴,但眼神中满是痛苦。
为什么会这样?!
这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第462章 训练度日如年
学生们在灿烂的阳光下站得双腿发僵,脚底也不舒服。
他们要么紧盯着燃烧的香,恨不得把香给迅速吹灭;要么双眼无神,胡思乱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勉强坚持着。坚持一会儿,就往燃烧的香上瞅一眼,怎么还没烧完?
真是度日如年!不对,每个呼吸都像是一年,太漫长了!
半炷香过后,教官们让小孩子们解散休息,小孩子们欢呼一声,高高兴兴的跑到树下去坐。
眼见他们轻松自在,站着的人,尤其是娇生惯养,极少锻炼的富贵子弟,便觉得越发难熬了。
什么当英雄、什么反杀对手的雄心壮志,都跟被沙土掩埋的小火苗一样,“噗”一声,熄灭了。
训练的第一天,失去了当英雄的梦想,想念凳子,想念床。
一班整齐的队列当中,有人身子左右摇摆,忽然趔趄着摔倒在地!
教官和一班的夫子立刻上前查看!被张梓若请来的郎中,也一个箭步上前,为学生诊脉。
“我没事,我没事!”学生不好意思的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心虚地笑道,“我就是闭上眼睛,假装自己在打盹儿,一不小心摔了。”
看到这边有情况,迅速赶来的张梓若不放心道:“还是让郎中仔细瞧一下才好,身体健康不容疏忽。”
郎中仔细地给这位同学看了诊,笑道:“这位同学身体康健,确实没什么事。”
张梓若和教官、班主任这才放心。
“训练不认真,途中打盹,一班加罚一盏茶时间!”
“睡神”同学心虚地朝同班同学笑笑,赶忙站回自己的位置,目视前方,不敢多看同学们一眼。
他们班的班主任在队列前走动着,告诫大家认真训练,就能早点解散。
教官拍拍他的肩膀,“别忘了你也是受训的一员,站回队列去。”
真好看!真漂亮啊!这闪瞎人眼的光芒,真是太让人喜爱了!嘿嘿嘿……
就是有点招摇,早知道,就问皇上多要一块布盖上了。
她一路小心翼翼的看着、护着,并不断的告诉两个皇家护卫,“要是累了,就放下歇一歇,不着急。”
千万别手抖,把屏风给摔坏了。掉任何一颗珍珠或者碎任何一颗宝石,我都会心痛的!
他们一路走的极稳重,也极慢,好不容易出了宫门,忽听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由远即近。
张梓若连忙让人带着屏风到一旁躲避。
第461章 为什么会这样?
只见四名带刀侍卫在前引路,中间的太监宫女簇拥着一顶软轿,后面跟着老嬷嬷和护卫,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来。
丫鬟打帘,搀扶着一位婷婷袅娜的女子,换上早已等候在侧的马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远去了。
张梓若压下心中的好奇,找到自家的马车,让侍卫把屏风放上去,自己在旁边守着,美滋滋的摸着屏风,怎么看怎么高兴。
等回到府中,她才向云淮送来的宫女进行询问:
“我今日见到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在宫人的簇拥下出宫。你可知那位女子是谁?娘娘们平日也都能出宫吗?若是可以的话,学院的女夫子岂不就有着落了?”
“那是和贵妃。这些年,和贵妃每年都要去圆通寺一段时间。其他的娘娘们可没有这份殊荣。”
“为什么?”张梓若问。
“和贵妃是小公主的母妃。听闻小公主以前跟皇上出游,很喜欢圆通寺的桃林,临去世前,还想要去圆通寺。”
“小公主没了后,葬在圆通寺。和贵妃每年都会去圆通寺看望小公主。在宫中是独一份的,不过谁也不大想要这种恩惠。”
张梓若点点头,若是这样换来的出宫权利,那确实没什么引人羡慕的,一般人都更希望亲人安康。
她听了一耳朵皇家八卦,很快就被其他事情转移了注意力——有人来回禀,说有家长到学院去了,想要找她。
张梓若以为出了什么事,匆匆赶去学院。
家长一见她,便赶忙迎上来,“张夫子,孩子从未在外留宿过,同在京城,难道非要住校吗?”
张梓若笑道:“这一个月是封闭训练,要求住在学校内。之后,每五天都可以回家两天。”
“可我家孩子,衣食起居向来有人伺候,若是让他住到学院当中,他一个人怎么办呢?能否让他把家里的仆从带上?”家长忧心忡忡。
张梓若安慰道:“我理解您的心情。但孩子就像雏鸟,您想让他学会飞,就得给他飞的空间,让他自己学着挥动翅膀。
若是让他一直带着仆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和在家中又有什么区别呢?我又何必搞什么封闭训练呢?孩子哪能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成长?
您放心,学院里这么多夫子同学,如果有什么困难,大家都会给予帮助的。”
张梓若态度坚定,家长无奈返回,吩咐仆从给孩子收拾一箱又一箱的衣物用品等。
公孙家,公孙朝兄弟几人一回到家就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
“怎么穿成这个样子?”
“这是什么衣服?莫非是胡服?”
公孙腾自豪道:“不是,这是院长特意为我们发的训练服!”
“张夫子给你们发的训练服?”公孙家的家主沉默。
京城的消息总是传递的很快。
张夫子进一趟皇宫,扛了一副镶嵌有许多珍珠宝石的屏风回府,虽然只是在宫门外和张府前晃了那么两眼,但那光芒足以闪瞎路人的眼!
公孙家主深知,张夫子这是薅人不走空,每走一趟,总要弄点东西回去!
他瞧瞧孩子们从头到脚的新装备,虽然模样奇怪,但兄弟几人站到一起显得挺有气势,这么一套下来,张夫子不知要薅走多少根羊毛?
他问:“张夫子给你们所有人都打造了这么一副行头?”
“是,每个人都有!不仅我们有,夫子们也有!”
“那张夫子有没有说,让你们回来报账?”公孙家主已经做好了接收账单的心理准备。
孩子们却摇头说道:“没有。夫子没提过这回事。”
“我知道!潘英他们去问夫子了,说给大家做这么多衣服鞋子,钱够不够?夫子说,感谢朝中大人们的慷慨赞助,让大家拥有了训练服!”
公孙家主一想到被迫赞助的同僚们,捋着胡子笑道:“张夫子向来是有主意的!”
孩子们说起住校的事情,他们的父母都不大舍得。公孙老大人却拍板决定,给孩子们收拾好东西,让他们去住校!
镇国公府,北熙的父母虽然不放心,孩子这么小就要住校,但一想镇国公和潘英一同住校,瞬间放心许多。
只是仍少不了叮嘱,让北熙一有事就立刻去找潘英、镇国公和张夫子。
北熙乖乖点头,并强调道:“娘,能多给我装点大骨头肉吗?”
“你要这个做什么?食堂难道没有肉菜吗?”
北熙抿着嘴唇,悲愤道:“有,可我想长高!”
在今天上午的比赛里,有师弟像小叔一样不讲武德,把他扛起来当盾牌。
他战亡就战亡,还战亡的这么没有尊严,好气人!他也要长得又高又壮,最好能一手拎一个大师弟!
家人们听了他的缘由,都乐的不行,跟他说,不用带骨头肉,好好吃饭,好好习武,好好睡觉就行。
……
学生们经历里两场堪称被屠的惨败,是卯足了劲儿想要学成文武艺,反杀对手。
因此,他们不仅没有离别的愁绪,还对特别训练充满了期待,都把大包小包的衣物用品送往学院。
第二日一早,所有师生们在操场集合。按照班级排成不同的方阵,开始练习站军姿!
姜恩他们讲完规则以后,直接点上一炷香,让他们站军姿。
“八岁以下的站半炷香时间,八岁以上的站一炷香时间。都站好了!挺胸!抬头!”
学生们在灿烂的阳光下站立,按照教官的要求,保持姿势,发现这么站着比他们听皇帝讲课还要累!
五班,有人悄悄活动了一下腿脚。
“队列当中,谁允许你乱动的?你们五班,加站一盏茶时间!”
学生们忍不住哀嚎,“凭什么?”
“凭你们是一个班集体!不打报告,出声扰乱秩序,加罚一盏茶时间!”
学生们幽怨的闭上嘴,瞪向教官的目光要是能实质化,早把教官戳成刺猬了!
旁边的六班,有人挠了一下痒痒,立刻一个班级加罚!
因为有五班的惨痛教训在前,六班的同学紧紧闭着嘴巴,但眼神中满是痛苦。
为什么会这样?!
这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第462章 训练度日如年
学生们在灿烂的阳光下站得双腿发僵,脚底也不舒服。
他们要么紧盯着燃烧的香,恨不得把香给迅速吹灭;要么双眼无神,胡思乱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勉强坚持着。坚持一会儿,就往燃烧的香上瞅一眼,怎么还没烧完?
真是度日如年!不对,每个呼吸都像是一年,太漫长了!
半炷香过后,教官们让小孩子们解散休息,小孩子们欢呼一声,高高兴兴的跑到树下去坐。
眼见他们轻松自在,站着的人,尤其是娇生惯养,极少锻炼的富贵子弟,便觉得越发难熬了。
什么当英雄、什么反杀对手的雄心壮志,都跟被沙土掩埋的小火苗一样,“噗”一声,熄灭了。
训练的第一天,失去了当英雄的梦想,想念凳子,想念床。
一班整齐的队列当中,有人身子左右摇摆,忽然趔趄着摔倒在地!
教官和一班的夫子立刻上前查看!被张梓若请来的郎中,也一个箭步上前,为学生诊脉。
“我没事,我没事!”学生不好意思的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心虚地笑道,“我就是闭上眼睛,假装自己在打盹儿,一不小心摔了。”
看到这边有情况,迅速赶来的张梓若不放心道:“还是让郎中仔细瞧一下才好,身体健康不容疏忽。”
郎中仔细地给这位同学看了诊,笑道:“这位同学身体康健,确实没什么事。”
张梓若和教官、班主任这才放心。
“训练不认真,途中打盹,一班加罚一盏茶时间!”
“睡神”同学心虚地朝同班同学笑笑,赶忙站回自己的位置,目视前方,不敢多看同学们一眼。
他们班的班主任在队列前走动着,告诫大家认真训练,就能早点解散。
教官拍拍他的肩膀,“别忘了你也是受训的一员,站回队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