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云淮这才开心的笑了起来,哭过不久的水润润的弯成了月牙。
  张梓若把他抱回家,哄他午睡。
  “娘,不用给我讲故事,你也去休息。”云淮,拉着她的手,要她回卧室,“伤神容易疲惫,你下午还要讲课,要好好休息。”
  张梓若轻轻松松就把小家伙拎了回来。“我睡不着,你睡你的。”
  “让我给你讲个故事?”
  张梓若目光温柔,“好啊!正午有阳光,云宝就是讲再恐怖的故事,我也不会被吓到。”
  云淮抿着小嘴笑了笑,给她讲了一个轻轻松松、和和美美的故事,讲的还是张梓若最爱听的皇家八卦。
  一中午,两人谁也没午休。
  下午,张梓若送云淮去程夫子那里,去之前,和云淮说了去他房间参观的事情。云淮摇摇她的手,说:“好。”
  张梓若把他送去上学,自己回来后,照常上课。
  下课后,她领沈明珠和沈老夫人看云淮的房间。
  她对房间里的一切都如数家珍。
  沈明珠默默的听着、看着,末了,温柔又坚定的说:“我会尽量也尽快的打造个一模一样的房间出来。”
  沈老夫人轻轻叹息一声。看着房间中的一切,潜藏在心底的那一点怀疑彻底消散。
  若当年张夫子是故意作恶,又怎会待云淮如此精心呢?
  这里的东西绝不是一两日能做出来的。每一样都透着家长对孩子的关爱。
  沈老夫人摸着发圆的桌角,一时竟默然无言。
  张梓若询问照儿的喜好,请问她们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沈明珠温声道:“照儿非常聪慧,大人说的很多话,他心底都懂。且他心思细腻,难过也很少说出来,只会自己偷偷的哭。”
  说到这里,沈明珠顿了顿,说:“我以前……将照儿拘得紧,照儿过得并不快活……
  许是忍的太久,如今,照儿很喜欢和云淮、安安他们玩,喜欢去乐园滑滑梯,玩跷跷板。喜欢去看西游记。喜欢蹲在树下听别人讲故事,喜欢跟着大家一起早操或跳舞。他偶尔也会很调皮……”
  沈明珠回忆着,脸上渐渐洋溢起笑容,显得光彩照人。
  张梓若认认真真的听着。
  她听到了一个与原剧情中截然不同的照儿童年,不再是压抑的,隐忍的,孤独的,而是一个正常的快乐的孩子的童年。
  沈明珠讲了很多,张梓若一一记下。
  “等下我就去定做东西,准备房间!无论是云淮,还是照儿,都要让他们快快乐乐的长大。”
  方才还侃侃而谈的沈明珠,忽然格外的沉默。她低声说道:“我也会尽快准备,但我们都要快一些。我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走。”
  “走?”张梓若心中一紧,却不得不明知故问,“为什么要走?家不就在这里吗?”
  沈明珠眼眶发红,脸色雪白,“我说过,我是有夫君的。他去京城了,但未必知道照儿、云淮的存在。如今,程夫子认出了云淮,他可能也知道了。到时候,我和云淮不得不走。”
  沈明珠黯然垂泪。老夫人也无声泪流。
  张梓若握住她的手腕,“别急。我们去找程夫子,直接问一问,他有没有把云淮的事情说出去!”
  第323章 说服
  “只要他没把云淮的事情说出去,一切就还有机会!我们只要说服他,就能一直居住在河湾村。两个孩子也能一直守在我们跟前!”
  张梓若眸中燃起希望,灼热明亮。她抓着沈明珠的手腕,恨不得立刻拉她去找程夫子。
  沈明珠目光微亮,情不自禁地跟着她往外走,但神色依旧忐忑。
  “若是程夫子已经把云淮的事说出去了,怎么办?”
  “那就努力加重你和云淮的份量,让别人,尤其是让你的夫君尊重,甚至敬爱你!无论有没有爱情,他都会因为你的优势而厚待你们!”
  张梓若盯着她的眼睛,语调铿锵有力,扣在她腕间的手指不自觉地加重了力气。
  沈明珠却浑然不觉疼痛,只凝望着她,问:“如何加重分量?”
  张梓若沉声道:“报纸早已不仅仅是在县城、府城售卖!宁知府每一次都定多份报纸送往京城。
  燕飞来信也说,读报成了京城新的风尚之一。因为这个风尚,所以许多商人又从京城高价订购报纸,运往南方。
  可以说,我们的报纸在整个大江南北,在整个大魏朝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而报纸的出版掌握在我们手里!”
  “你若想扬名,报纸就是最好的宣传!你可以通过报纸,成为天下皆知的才女!名人!善人!”
  她凑近沈明珠,微微压低了声音,“你可以像拥有话本读者一样拥有追随者、拥护者!”
  沈明珠耳珠微红,呼吸也渐渐变得急促。她粉面上的忐忑逐渐消散,剪水秋瞳中渐渐燃起明亮的,甚至炽热的光来。
  她笑了笑,反手拉住张梓若,“好,我们去问问!”
  沈明珠同老夫人说道:“娘,你回去休息吧,不要跟着来回跑了。等问出结果,我就告诉你。”
  沈老夫人见她们有主意,心中稍定,叮嘱她们问话时,一定要注意言辞和态度,不要着急,不要冲撞了程夫子。
  张梓若和沈明珠连连应下,互相鼓舞着,前去寻找程夫子。
  云淮和照儿见她们来,抱着书本,在程夫子背后,悄悄的仰着小脸朝她们笑。
  张梓若和沈明珠也都情不自禁的对两个孩子展露笑颜。
  程夫子回头:“读书不认真,加背一篇文章。”
  两个小家伙立刻低下脑袋,乖乖巧巧的看书。
  张梓若和沈明珠忍俊不禁,同程夫子到书房去说话。
  “不知两位前来,有何事要说?可是孩子身份的事?”程夫子苍老的目光似乎能看透人心。
  张梓若坦荡道:“是为此事而来。您口中的京城故人,敢问可是明珠的夫君?”
  程夫子微微颔首,“正是。”
  沈明珠的心立刻提的高高的,几乎堵到了嗓子眼,堵得整个人呼吸都不大顺畅。
  她缓缓吸口气,看看身旁的张梓若,定了定心神,问:“不知道您是否把云淮的事告诉他了?”
  程夫子苍老的目光渐渐透出一丝锐利来,“沈夫子不想让你的夫君知道孩子的事?”
  沈明珠粉唇微抿,她站起身,真真切切的朝程夫子行个大礼。
  “程夫子,我知道,我的请求于礼不合,甚至惊世骇俗。但我并不是永远都不让他知道孩子的存在。”
  “只是孩子现在还小。我不过是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孩子也只是他那么多孩子中的一个。”
  “孩子在这里生活的很好,健康、快活。有您的教导,学问上也会不断的精进。可若是回到京城,您是知道他家中情况的,孩子还能快快活活的成长吗?”
  “求您高抬贵手,把这个消息往后拖一拖。让孩子再轻松快活几年。待他长得再茁壮一些,再懂事一些,再回京城。程夫子,求求您!”
  她目光恳切的、祈求地望着程夫子。
  张梓若也期盼地望着程夫子,不断帮沈明珠说话。
  程夫子捻着胡子,半天未语。他对沈明珠的忐忑惶恐,了然于心。
  他们都清楚,皇家的情况,远远比平常人家要复杂。
  后宫的女人和皇子必然要面对种种明枪暗箭。
  当今圣上,除云淮之外,共有五个孩子。先太子和一位公主已经逝世。
  如今只余两个皇子和一个公主。
  先太子在时,朝中大臣多是支持先太子的,毕竟先太子由皇后作出,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且品行端正,很得皇上看重。
  但先太子病逝后,支持先太子的朝臣们,或逐渐沉寂下去,或转投另外两位皇子。
  虽然另外两位皇子年纪都不算大,一个十二三岁,一个只有七八岁。但无论他们是懂,还是不懂,想要拥有从龙之功的大臣,都已选定了阵营。
  皇帝一日未定下太子,这些涌动的暗流,暗中的争斗就一日不会停止。即使皇帝定下太子,这些争斗也未必会消失,极有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新一任皇帝登基。
  两位皇子的母亲皆是贵妃,其母族亲族势力强大,相互之间不断攻讦。总体而言,旗鼓相当。
  但沈明珠母子不一样。
  沈明珠只是小官之女,如今父亲已经去世,族中也无在朝为官,手握势力之人,可谓毫无依仗。
  一旦沈明珠和云淮进宫,他们会不会成为靶子?在宫中能不能过得安稳,谁也说不准。
  皇帝应该会极力护自己的孩子,但皇帝终究是人,人力有所不及。
  程夫子垂眸凝思,安静的书房内,一时只能听见他走动的声音。
  “云淮和照儿是我的学生,我自然希望他们平安喜乐,健康无忧的长大。”
  张梓若和沈明珠蓦然抬首,神色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