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跑了?”张梓若不解,“跑什么?”
  跑到楼上,兴奋看景的王二婶笑道:“这图书馆建得太好看了!处处精致!他俩来一转,觉得自己造的书架太过简单,配不上这里,就赶紧回去,抓紧时间改得漂亮些!”
  张梓若:“书架而已,不必如此。”
  王二婶:“不!这可是身为匠人的尊严!不能丢了咱河湾村的脸!他俩就是不吃不喝也要把书架雕得精致!再精致一点!”
  张梓若默默回想,自己最初指定的书架木料还能配得上他们的手艺吗?用的料子是不是也应该再好亿点?
  也许,应该用上好的石料?后世挖出来,也是个艺术品书架?
  那不如造一本石头书。想想还要给后世留题的宏伟心愿,张梓若格外兴奋。图书馆开张,读书人来后,出题的人就多了!上好的石料会不会不大够用?
  第268章 教学经验交流会
  虽说要收集题目,但出的题目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收录之前,必须有人先行验证。
  比如于越,比如孙明,比如自己的学生,都是做题验证题目含金量的好人选啊!
  将来出的这些题目也可以搞一个海选,再由专人负责筛选。
  只要经得住古人的检验,那就是要收录的真题无疑了!古人不见后世月,古题可照后世人啊!
  张梓若越想越激动,图书馆,快点搞起来!搞起来!
  她和众人打过招呼,去找木匠王珂和王有田,让他们别纠结细节了。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速速把书架和桌椅送到图书馆去才是正事。
  她交代王水等书架子送来后,把乐园图书角的书,送到图书馆来,分门别类的放好。另外,寻几个细心稳妥的妇人负责图书馆书籍的分类和日常回收摆放工作。
  再找两个人负责书籍的借阅登记,以及收缴押金和办理会员卡等。
  关于售卖的笔墨纸砚可以找赞助商来。纸张可以直接定顾八爷一家的。
  书籍印刷的大头在余家那里,毕竟他们是专业印书卖书的。
  余华也来参加了图书馆建成仪式。张梓若刚一找他,他便笑道:“我已经让人通知余掌柜了,会把印好的书都运过来。”
  “哈哈,多谢多谢,你既说过了,我就省心了。”张梓若关怀道,“这两日你可好一些了?那天你一连晕过去两次,可把大家吓坏了。”
  余华不好意思道:“我没事。您让人送去的东西都很好吃,也很滋补,我感觉我这两日还吃胖了一点。”
  张梓若看看他比初见时圆润了一些的脸庞,朗声大笑:“福厚三尺,非一日之积。你若喜欢吃,等家里做好了,再送你些便是。”
  “多谢夫子,那我就不客气了!”余华笑得开怀,他就喜欢尽情的享受美食。
  在附近仰着脑袋瞅木雕花纹的村民,闻言调笑道:“余蛋,你也别光顾着自己吃呀!你们同来的那位宁小姐,在你昏过去时,可是很担心你呢!恨不得立刻带你回府城治病!你也给人家捎点!别你自己吃的圆滚滚,人家瘦得跟一根柴火似的!”
  “咋能说成柴火?多不好听!”与他一同游逛的乡邻纠正他,“分明是娉婷佳人!人家是亭亭玉立一枝花,余蛋这是——”
  她瞅瞅目露期待的余华,绞尽脑汁道:“余蛋是福气满满一锦鲤!锦鲤与花,好兆头!好兆头!”
  余华笑容逐渐艰难,他怀疑地摸摸自己的脸,难道自己不是胖了一点点,而是胖了很多?宁小姐不会嫌弃自己吧?
  想过来同张梓若说话的燕飞在拐角默默停住了脚步。他抽出随身佩戴的宝剑——自从河湾村出事以来,他习惯佩剑。
  宝剑微微出鞘,锋利明亮,隐隐约约映出他清俊的脸庞。
  宝剑入鞘。燕飞闲庭信步般走过拐角,同张梓若说起班级授课和出题的事情。
  张梓若正愁一个人出题来不及,来了帮手再高兴不过。她叫上沈明珠一起回去,合计合计给学生们出卷子的事情。等学生们放学了,大家再搞个教学经验交流学习会。
  村民们抬书架,搬桌椅,搬书籍,高高兴兴,忙忙碌碌。
  张梓若他们出题时,听到外面热热闹闹的说笑声,心里也觉得喜庆,就像是美好的清晨,看到明媚的春光,整个人都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当天就敲定了两套卷子!
  下午,学堂散学,张梓若他们一如既往的去看顾学生,维持秩序。
  等学生们都离开后,张梓若他们召开了全体夫子教学经验交流大会。
  顾云淮和沈照趴在旁边写功课。
  顾安、多粮等常同他们一起写功课的小伙伴们伸头一瞧,看见那么多夫子,瞬间缩回脑袋,抱着书袋蹑手蹑脚地跑了。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今日适合一个人写功课!
  张梓若和负责教授经义文章、琴棋书画、算术、律法、武学等各科的夫子说起调皮活泼、想法奇奇怪怪的孩子们时,都是既无奈又好笑。
  孙明觉得自己历经沧桑,一辈子大起落落落,听过各种各样的话,再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情绪剧烈起伏。然而,他常常被孩子们气得吹胡子瞪眼,甚至跳脚。
  孩子们反夸他老当益壮,鹤发老颜,活泼得像个要捉拿下凡作妖的童子的老神仙!
  他们还举着小手发誓,他们绝不做妖怪,和他一样要做神仙。好神仙不打好神仙,好神仙还会哄童子呢!
  一群小机灵鬼目光闪亮亮地望着他,那眼里的暗示就差明说了!
  孙明便是有再多的气恼也都变成了心底的笑。但对这些小家伙们,还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免得个个翘尾巴,更不好管束。
  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对孩子们是重了不行,轻了也不行。无论多大的孩子都擅长试探底线,然后踩着底线狂舞。
  自从教了孩子们以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时而沧桑,时而感动快乐。当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对心态的一种考验。
  就连平时说话细声细气的沈明珠自从教学以后,说话的声音就明显大了许多。
  负责教武学的姜恩更是说,教一堂的武学课比自己教沈河和大牛三天都累。
  孩子们奇思妙想过多,这个说创建了新的招数,那个和同窗打起来了,其他孩子们有叫好的、助威的,有疯玩的。尖叫笑闹,叽叽喳喳,吵得人头大。他现在听见村里的鸭子叫都害怕。
  在所有夫子当中,最受人敬畏的就是燕飞。他往那儿一站,无论是年龄大的学生,还是年龄小的学生,都乖乖巧巧,尤为老实。
  张梓若让燕飞分享下经验。
  燕飞:“不能让他们觉得你好说话。”
  早已写完了功课,仍佯装写字,实则竖直了小耳朵听他们讨论的沈照戳戳看书的顾云淮,超小声道:“不好啦!我们要有一群冷面夫子啦!”
  第269章 无效努力
  顾云淮放下书,笃定道:“不会的。”他娘要是能忍住一天不哈哈大笑,他就穿上动物连体衣去村里转一圈!
  沈照点点头,很快又被他手中的卷子吸引了视线,“这是什么?”
  “应该是给于越或者方远他们的试卷。于嫣说她的兄长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虽然做题做得有些疲惫,但是很喜欢。”
  “他真厉害!做完自己的功课,还找夫子给他出卷子!”沈照漂亮的眼眸里满是敬佩,又带着一点点同情,“他要是不能玩,一定很辛苦。我们鼓励一下他吧?”
  小家伙说做就做,取来一张干净的纸。拿毛笔沾沾墨,写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他右手拿着毛笔,左手托着小脸,苦苦思索。纸上半天还是只有这么一句话。
  沈照把纸推给顾云淮,“云淮,你也写一句话吧?”
  顾云淮犹豫,拎笔写下:“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快乐,你就跺跺脚。”
  沈照好奇:“为什么要写这个?”
  顾云淮:“提神健身,有利于身心健康。”
  “哦。”沈照来了灵感,一笔一画的写下,“如果想学,你就找夫子!如果想写,你就做卷子!如果不够,好多夫子在此,一定能助你成为考场骄子!”
  他们写好鼓励的话语,夹在卷子中间。将卷子卷好,塞进竹筒。
  ……
  次日,张梓若找人代课,自己带上卷子和三个要进县城的村民,一起出发。
  到城中后,村人去买东西。她则去匠人那里看定制好的管道,管道烧制的不错。她算算学院和家中盖房子的话所需要用的管道数量,下了一笔大订单。
  另外在城中采购一些东西,看过父母后,去给于越送卷子。
  县丞忙公务去了,没在家。县丞夫人极其热情地招待张梓若,并遣人将在家休息的于越叫来。
  于越打开竹筒,抽出一看是卷子,瞬间有种天塌地陷的感觉,觉得整个人都虚了。
  他不信邪的翻了翻,卷子怎么比上次还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