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有钱都花不出去!
是谁这么造孽,蒙童们就不需要买玩具吗?一个都不留!太残忍了!
县城的孩子们心中瑟瑟地坐上了回程的马车。
张梓若带小反派去县城书斋,徒弟赶着骡车送他们,顺便去采买东西。
骡车停在书斋门口。张梓若刚下车,还没进门。
守在柜台的书斋掌柜就已瞧见了她,急急忙忙地拨开店中伙计,亲自迎了上来!
“张娘子,老夫天天盼,月月盼,可把你给盼来了!”
“掌柜的说笑了。不过两月的时间,我这不是把《幼学琼林》给送来了吗?”
张梓若从包裹中取出《幼学琼林》的书稿。
掌柜的眼前一亮,双手接过,朗声笑道:“张娘子一诺千金!您拿出的这几本书,哪本都有惊世之姿!
先前的《三字经》、《增广贤文》和《笠翁对韵》我送回府城本家,一经刊印,便在府城售卖得如火如荼!
多少人看了《增广贤文》拍案叫绝!大家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您说的另外一本奇书呢!”
掌柜的邀她到里间,让伙计给小反派端上点心。自己匆匆浏览一遍《幼学琼林》,满面喜悦。
“张娘子,上回的三本书,卖得好!我们加印了不少,也再给您加笔银子。这回的《幼学琼林》也按照之前的价格算,您看如何?”
张梓若笑道:“不急。我想与掌柜的谈笔生意。”
“您请说。”
“我帮您售卖《增广贤文》、《三字经》等书籍,您付我提成,如何?”
村里活字印刷只有王柯和王有田两家人,他们又多以木工为主,每日忙得脚打后脑勺。
他们的家人既要顾家务,要顾地中活,偶尔还要打下手。像《小窗幽记》、《龙文鞭影》等书籍样本,都是挤时间印刷的。
现在乐园人多,他们不仅要供应各种木雕模型,还要疯狂印刷《西游记》,实在忙不过来。
像程明达等人感兴趣的启蒙书籍,就算是送到手边的生意,也没货。
张梓若干脆趁着来书斋,谈一笔代理商的生意。
不需要自己印刷,只需要让人定时来拉货,放到乐园里去卖,就能多一笔收入,何乐而不为?
书斋掌柜细细询问了一番,觉得方法可行,便以低价给她拿货。
张梓若和小反派坐上书香满满的骡车返程。
和来时一样,走的是乡民开辟出来的新路。
行至半途,一名小吏忽然蹿出,持刀拦下,“站住!”
第83章 夫子,您慢走
那名小吏身后,吴楠拨开蓬枝乱草,不满地叫道:“刘有,人家又不在咱管的道路上行走,你拦住人家干什么?”
刘有斜瞥他一眼,神色不耐。
“少他娘的管老子!你兄弟赵兴领着他孩子和邻里去河湾村,从这里经过,我睁只眼闭只眼不收钱。
其他人,老子想怎么收就怎么收!你管得着吗你?少他娘的多管闲事!不然,别怪老子不客气!”
刘有原是县里的一个地痞无赖,常和一伙兄弟四处游逛,偷鸡摸狗,仗着人多欺男霸女。
县城中人对他们憎恶不已,有那兄弟多的厉害人家联合邻里,把他们狠狠揍了一顿。
刘有一伙人刚安分没多久。县令为了多收费,广招人手。他们如闻见臭肉的苍蝇一般迫不及待报了名。
摇身一变,成了县衙小吏。他们找了个由头,把曾经打过他们的人家,整治得家破人亡。
这回再也没有人敢报复他们。
权势在手,众人畏惧,刘有一伙人越发得意。
县令在前往县城的几条大路上设置了路障。其中,直接通往县城的一条路收的铜板最多。
刘有和兄弟们贿赂了守城门的兵士。每日收了钱,各自一分账,给县令留口汤喝。
可好景不长,不知是哪个泄了密,大家都这么干。
和人家有关系的小吏比起来,他们到底是新人。
不知不觉就被挤出来,扔到了河湾村到县城这条路上。
谁不知道县城的公子小姐们近日喜欢去河湾村,说是看劳什子美景,又能读书学习。
贵人过路,他们自然不敢伸手,还要有眼色地早早把路障都给挪开。
在这蹲了两日,一个铜板都没捞着。刘有早就心烦气躁。
偏偏一同值守的吴楠还总碍事地劝他,不让他向走偏道的村民收钱。
刘有听得厌烦!
想自己这两日一口酒没喝过,一口肉没吃过,更是心浮气躁,打定了主意要捞钱。
远远看见张梓若乘坐的骡车靠近,他已摩拳擦掌等待好一会儿了!
这次非要狠狠宰一笔不可!
他拦住骡车,拔出刀点点车夫。
“过路费拿来!你们放着大路不走,走偏道,胆敢逃避县令老爷定的规矩,我看你们是活腻歪了!今儿要不拿一两银子出来,你们就别想过去!”
张梓若的徒弟王水双腿发抖,声音发颤。
“老爷,没、没那么多钱啊!”
“没钱?没钱就把这车留下!”刘有伸手就去拽缰绳。
吴楠阻拦,“刘有,你要点钱就行了!别太过分!”
“滚你娘的!”
“敢问前面的可是吴楠吴兄弟?”张梓若询问劝说刘有的小吏。
“正是。不知你是?”吴楠心下疑惑。
刘有扯着缰绳,回头看来嘿嘿直笑:“小娘儿们,哪个村的?长得还挺勾人!”
“你、你咋这么无礼?!”王水抖着身子挡住他的视线。
刘有臭骂一句,刀柄直接往他身上捅来。
张梓若将王水扯向侧边,三四本摞在一起的书挡住刀柄。
“不是要银子吗?正好。我们奉了于夫人的命令,从书斋给诸位公子小姐运书。这一本书少说有一两银子,拿去吧!
想来你这么尽忠职守,诸位公子小姐也愿意赏你几本书!”
骂骂咧咧的刘有突然闭上嘴,眯着眼睛打量张梓若。
张梓若将书交给王水,抬抬下巴,示意他转交刘有。她朝吴楠拱拱手。
“吴兄弟,我听林举人提过你,他说你人不错,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待我回去见了贵人,定为你美言!”
“多谢多谢!您可是张夫子?”
吴楠见她从容不迫,泰然自若,全然不似寻常妇人,猛然想到兄弟赵兴提到的张夫子。
虽然他兄弟的孩子最终拜了林举人为师,但林举人这两日却总带着孩子前往河湾村。
他兄弟接送孩子时与他叙话,说是张夫子不仅教得好,还颇受林举人、县丞家于公子,于小姐,及其他读书人的敬重。
那些县城来的贵人小姐们也都喜欢与张夫子说话。
这话不仅他听见了,刘有同样也听得一清二楚。
知道了她的来历,刘有立刻变了脸色,把刀插回刀鞘,离王水手中的书籍也远远的。
他腆着脸笑道:“原来是张夫子!失敬、失敬。我大老粗一个,哪读得了这宝贵的书?您请、您请!”
他给骡子顺顺毛,把缰绳交还给王水。
“这位兄弟,刚才对不住,一时情急。你快送张夫子回去吧,别让贵人们等急了。张夫子,您慢走啊!”
车内,王水媳妇放下了用来防身的棍子。小反派悄悄放好用来割麦子的定制钐刀。
……
骡车轱辘辘重新踏上回程的路。
王水媳妇在衣服上擦擦手心的汗,心有余悸地问:
“师傅,您刚才咋就那么大胆?那人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您就不怕他动了歪心思?”
张梓若把几本书重新放好,音调平缓,“不是我大胆。刚才的情况你推测一下便知,他想把车扣下,我们迟早要与他照面。
即便我们凑出一两给他,这种人也不会知道满足,还是要想方设法揽财。他的歪心思也不会因为我们给他钱就收敛。
我们不可能一直躲在马车里。逃避永远都不如面对,必须想办法解决问题。”
“知道是知道,可这心里就是怕。”坐在外面的王水接话。
他到现在都感觉双腿微微颤抖,肚子紧张地微微痉挛。
“胆子越练越大。”张梓若称赞他,“刚刚你那么害怕,还勇敢地挡在前面,非常英勇!”
“只是回去以后还要加强锻炼,跟着姜恩好好学武。免得出门在外吃了亏。”
“知道了,师傅。”
张梓若叮嘱王水媳妇:“那个刘有虽畏惧官宦人家的名头,暂且退了。但难保以后不会再遇上。
你们以后若要去县城采买,汇聚写成一个单子,托于夫人派来的人去买。
若实在迫不得已,一定要几家结伴而行。最好是让家中男子出面。在家时也要勤练武,莫要懈怠。”
王水媳妇连声应是。
小反派放下帘子,佯装懵懂地问道:“娘,我们走的时候,那个人的眼神让人很不舒服。他会不会来我们村里?”
是谁这么造孽,蒙童们就不需要买玩具吗?一个都不留!太残忍了!
县城的孩子们心中瑟瑟地坐上了回程的马车。
张梓若带小反派去县城书斋,徒弟赶着骡车送他们,顺便去采买东西。
骡车停在书斋门口。张梓若刚下车,还没进门。
守在柜台的书斋掌柜就已瞧见了她,急急忙忙地拨开店中伙计,亲自迎了上来!
“张娘子,老夫天天盼,月月盼,可把你给盼来了!”
“掌柜的说笑了。不过两月的时间,我这不是把《幼学琼林》给送来了吗?”
张梓若从包裹中取出《幼学琼林》的书稿。
掌柜的眼前一亮,双手接过,朗声笑道:“张娘子一诺千金!您拿出的这几本书,哪本都有惊世之姿!
先前的《三字经》、《增广贤文》和《笠翁对韵》我送回府城本家,一经刊印,便在府城售卖得如火如荼!
多少人看了《增广贤文》拍案叫绝!大家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您说的另外一本奇书呢!”
掌柜的邀她到里间,让伙计给小反派端上点心。自己匆匆浏览一遍《幼学琼林》,满面喜悦。
“张娘子,上回的三本书,卖得好!我们加印了不少,也再给您加笔银子。这回的《幼学琼林》也按照之前的价格算,您看如何?”
张梓若笑道:“不急。我想与掌柜的谈笔生意。”
“您请说。”
“我帮您售卖《增广贤文》、《三字经》等书籍,您付我提成,如何?”
村里活字印刷只有王柯和王有田两家人,他们又多以木工为主,每日忙得脚打后脑勺。
他们的家人既要顾家务,要顾地中活,偶尔还要打下手。像《小窗幽记》、《龙文鞭影》等书籍样本,都是挤时间印刷的。
现在乐园人多,他们不仅要供应各种木雕模型,还要疯狂印刷《西游记》,实在忙不过来。
像程明达等人感兴趣的启蒙书籍,就算是送到手边的生意,也没货。
张梓若干脆趁着来书斋,谈一笔代理商的生意。
不需要自己印刷,只需要让人定时来拉货,放到乐园里去卖,就能多一笔收入,何乐而不为?
书斋掌柜细细询问了一番,觉得方法可行,便以低价给她拿货。
张梓若和小反派坐上书香满满的骡车返程。
和来时一样,走的是乡民开辟出来的新路。
行至半途,一名小吏忽然蹿出,持刀拦下,“站住!”
第83章 夫子,您慢走
那名小吏身后,吴楠拨开蓬枝乱草,不满地叫道:“刘有,人家又不在咱管的道路上行走,你拦住人家干什么?”
刘有斜瞥他一眼,神色不耐。
“少他娘的管老子!你兄弟赵兴领着他孩子和邻里去河湾村,从这里经过,我睁只眼闭只眼不收钱。
其他人,老子想怎么收就怎么收!你管得着吗你?少他娘的多管闲事!不然,别怪老子不客气!”
刘有原是县里的一个地痞无赖,常和一伙兄弟四处游逛,偷鸡摸狗,仗着人多欺男霸女。
县城中人对他们憎恶不已,有那兄弟多的厉害人家联合邻里,把他们狠狠揍了一顿。
刘有一伙人刚安分没多久。县令为了多收费,广招人手。他们如闻见臭肉的苍蝇一般迫不及待报了名。
摇身一变,成了县衙小吏。他们找了个由头,把曾经打过他们的人家,整治得家破人亡。
这回再也没有人敢报复他们。
权势在手,众人畏惧,刘有一伙人越发得意。
县令在前往县城的几条大路上设置了路障。其中,直接通往县城的一条路收的铜板最多。
刘有和兄弟们贿赂了守城门的兵士。每日收了钱,各自一分账,给县令留口汤喝。
可好景不长,不知是哪个泄了密,大家都这么干。
和人家有关系的小吏比起来,他们到底是新人。
不知不觉就被挤出来,扔到了河湾村到县城这条路上。
谁不知道县城的公子小姐们近日喜欢去河湾村,说是看劳什子美景,又能读书学习。
贵人过路,他们自然不敢伸手,还要有眼色地早早把路障都给挪开。
在这蹲了两日,一个铜板都没捞着。刘有早就心烦气躁。
偏偏一同值守的吴楠还总碍事地劝他,不让他向走偏道的村民收钱。
刘有听得厌烦!
想自己这两日一口酒没喝过,一口肉没吃过,更是心浮气躁,打定了主意要捞钱。
远远看见张梓若乘坐的骡车靠近,他已摩拳擦掌等待好一会儿了!
这次非要狠狠宰一笔不可!
他拦住骡车,拔出刀点点车夫。
“过路费拿来!你们放着大路不走,走偏道,胆敢逃避县令老爷定的规矩,我看你们是活腻歪了!今儿要不拿一两银子出来,你们就别想过去!”
张梓若的徒弟王水双腿发抖,声音发颤。
“老爷,没、没那么多钱啊!”
“没钱?没钱就把这车留下!”刘有伸手就去拽缰绳。
吴楠阻拦,“刘有,你要点钱就行了!别太过分!”
“滚你娘的!”
“敢问前面的可是吴楠吴兄弟?”张梓若询问劝说刘有的小吏。
“正是。不知你是?”吴楠心下疑惑。
刘有扯着缰绳,回头看来嘿嘿直笑:“小娘儿们,哪个村的?长得还挺勾人!”
“你、你咋这么无礼?!”王水抖着身子挡住他的视线。
刘有臭骂一句,刀柄直接往他身上捅来。
张梓若将王水扯向侧边,三四本摞在一起的书挡住刀柄。
“不是要银子吗?正好。我们奉了于夫人的命令,从书斋给诸位公子小姐运书。这一本书少说有一两银子,拿去吧!
想来你这么尽忠职守,诸位公子小姐也愿意赏你几本书!”
骂骂咧咧的刘有突然闭上嘴,眯着眼睛打量张梓若。
张梓若将书交给王水,抬抬下巴,示意他转交刘有。她朝吴楠拱拱手。
“吴兄弟,我听林举人提过你,他说你人不错,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待我回去见了贵人,定为你美言!”
“多谢多谢!您可是张夫子?”
吴楠见她从容不迫,泰然自若,全然不似寻常妇人,猛然想到兄弟赵兴提到的张夫子。
虽然他兄弟的孩子最终拜了林举人为师,但林举人这两日却总带着孩子前往河湾村。
他兄弟接送孩子时与他叙话,说是张夫子不仅教得好,还颇受林举人、县丞家于公子,于小姐,及其他读书人的敬重。
那些县城来的贵人小姐们也都喜欢与张夫子说话。
这话不仅他听见了,刘有同样也听得一清二楚。
知道了她的来历,刘有立刻变了脸色,把刀插回刀鞘,离王水手中的书籍也远远的。
他腆着脸笑道:“原来是张夫子!失敬、失敬。我大老粗一个,哪读得了这宝贵的书?您请、您请!”
他给骡子顺顺毛,把缰绳交还给王水。
“这位兄弟,刚才对不住,一时情急。你快送张夫子回去吧,别让贵人们等急了。张夫子,您慢走啊!”
车内,王水媳妇放下了用来防身的棍子。小反派悄悄放好用来割麦子的定制钐刀。
……
骡车轱辘辘重新踏上回程的路。
王水媳妇在衣服上擦擦手心的汗,心有余悸地问:
“师傅,您刚才咋就那么大胆?那人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您就不怕他动了歪心思?”
张梓若把几本书重新放好,音调平缓,“不是我大胆。刚才的情况你推测一下便知,他想把车扣下,我们迟早要与他照面。
即便我们凑出一两给他,这种人也不会知道满足,还是要想方设法揽财。他的歪心思也不会因为我们给他钱就收敛。
我们不可能一直躲在马车里。逃避永远都不如面对,必须想办法解决问题。”
“知道是知道,可这心里就是怕。”坐在外面的王水接话。
他到现在都感觉双腿微微颤抖,肚子紧张地微微痉挛。
“胆子越练越大。”张梓若称赞他,“刚刚你那么害怕,还勇敢地挡在前面,非常英勇!”
“只是回去以后还要加强锻炼,跟着姜恩好好学武。免得出门在外吃了亏。”
“知道了,师傅。”
张梓若叮嘱王水媳妇:“那个刘有虽畏惧官宦人家的名头,暂且退了。但难保以后不会再遇上。
你们以后若要去县城采买,汇聚写成一个单子,托于夫人派来的人去买。
若实在迫不得已,一定要几家结伴而行。最好是让家中男子出面。在家时也要勤练武,莫要懈怠。”
王水媳妇连声应是。
小反派放下帘子,佯装懵懂地问道:“娘,我们走的时候,那个人的眼神让人很不舒服。他会不会来我们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