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阮文静半点没察觉到异常。
  又或者说这孩子比较钝,思维也没那么发散,即使有那么些不合理的地方,也被她忽视了。
  原路返回,一路相安无事。
  身后的那几个小尾巴顺道捡漏了些物资,跟着回到了小区。
  只是不知道唐黎她们具体住的哪层楼。
  唐黎倒是注意到他们住在斜对面7栋,貌似是个小团体,人数大概在十来人。
  两人回到小区,把车停在单元门外,用板车运上楼。
  之前家里囤粮被老鼠啃过之后,唐黎就一直记挂着这事儿,只清洁消毒了一遍总感觉不够。
  这会儿她弄到了铁丝网,里外又清洁消毒了一遍后用铁丝网把可能被钻进来老鼠的地方都用铁丝网封住固定,尤其是通风的地方,反正铁丝网不要钱,多加固几圈也不心疼。
  弄完之后,她才开始调试汽油发电机。
  这种发电机功率并不大,发电量很有限,也只能拿来开个电饭煲,烧点热水壶,给手机充个电啥的,聊胜于无。
  但好歹又有电了。
  告别了手动烧火简易焖饭和各种方便食品,两个人又吃上了热乎乎的大米饭。
  手机通话和上网功能都成了摆设。
  阮文静对娱乐活动没什么需求,闲下来就自己画画,唐黎就能用自己存起来的平板和智能手机玩会儿游戏。
  这样平静地过了几天,她们家的门忽然被敲响。
  唐黎从猫眼看出去,发现是之前外出的时候偷偷跟着的小尾巴里的其中三人。
  两男一女,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明明该是朝气蓬勃的年纪,整体看着却有些萎靡,身上做了简单防护,但看着不是很靠谱的样子。
  唐黎先穿戴好防护装备,才把门打开,隔着防盗栅栏门询问:“有事吗?”
  大概是为了降低唐黎的警戒心,他们让那个女孩子站在前面,见唐黎询问,也是那个女孩开口回答:“阿姨,是这样的,我们住在对面的七栋,无意间看见您家阳台上种了些绿色蔬菜,想跟您换点蔬菜吃。”
  刚搬来的时候唐黎的确是用种植箱种了些蔬菜。
  之前都是用的小型自动灌溉装置,得知水源可能被污染,她还特别奢侈地用纯净水浇了一阵。
  后来水快没了,她就没弄了,打算吃完这一批以后再看情况决定要不要种。
  这会儿这批还剩下一些,但长势有些萎靡了。
  唐黎想了想:“你们用什么换?”
  大概是没想到唐黎这么好说话,三个人对视之间都露出惊喜的笑意,女孩说:“我们就是去外面找了一些吃的喝的,您想换什么,只要我们有都可以考虑,主要是一些比较存得住的,还有些方便食品。”
  注意到这些人在七栋后,唐黎也默默观察了一阵。
  他们群体里男生稍微占数量优势,成群结伴出去得很是频繁,但也知道环境严峻,每回都全副武装,唐黎也不确定是不是固定几个人出去的。
  但不可否认,他们的确很勤快,想来并不缺物资。
  只是蔬菜水果这些东西,但凡离了土就不耐放,时隔日久,想要找到新鲜的果蔬的确不容易。
  小区旁边那些居民自己开发出来种植的菜园子都已经被薅光了。
  就算维生素什么的可以通过吃保健品来弥补,人也还是会嘴馋的,所以他们找上门来换也不奇怪。
  唐黎并不知道,其实这群人不仅缺蔬菜,也缺肉类。
  这次的瘟疫波及范围有点广,受影响的不止是人类,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哺乳动物。
  家畜自然也不例外。
  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大批量的家畜死亡,野外也有不少染病的哺乳动物尸体。
  迄今为止都还没有研究出来有效的疫苗和治疗办法,死亡的人类也是数量众多,整个社会机器几乎完全停止运转,这些遍布的尸体无法处理,水源,空气,土壤都受到不同层度的污染。
  所以即使这群人找到不少食物,也能长期存放,但种类非常有限。
  荤素搭配什么的都是奢望。
  唐黎留下了一小部分的蔬菜,剩下的都跟他们换了物资。
  她其实不缺什么,但还是要了些米面油,耐放的干货以及纯净水之类的。
  三人用板车送来物资,还递给唐黎一个对讲机。
  先前搭话的女生叫林静仪,闻言解释道:“阿姨,这小区现在人不多了,有时候感觉也挺无聊的,这对讲机你拿着,我们之前出去找到很多的,反正留着也没用,可以用来联系,就当交个朋友。”
  唐黎把对讲机收起来,算是和他们建立了有效联系。
  备用电池也给了一堆。
  可惜阮文静没办法说话,不然这玩意儿给她,叫她和同龄人多沟通也是好的,省得闷在家里闷坏了。
  唐黎自己倒是无所谓。
  反正都习惯了。
  她倒也发现小区人的确是不多。
  之前还活跃的住户群已经完全没人说话,可能也跟断电断网有关,但确实白天也几乎见不到人活动。
  渐渐的,唐黎和那群人熟悉了起来。
  他们是几家人互相抱团取暖,这个小区所在的地方是拆迁了他们几家人原本的自建房,后来都选择了在这个小区以优惠价买房定居,还特地买在了同一栋。
  一共有五家,加起来一共十七人,还包含其中一家人暑假来家里玩的侄儿侄女。
  本来唐黎并没有要跟他们走得太近的想法。
  不过不知是为什么,某天晚上,唐黎突然发现系统刷新了个支线任务,要建立一个微型庇护所。
  这种任务她之前协助凌知夏做过,也算是有经验。
  支线任务原本不是必做的。
  只是唐黎想起凌知夏和她提过,这种任务除了任务本身给的奖励之外,还会按庇护所人数算kpi,很划得来,做得好一波暴富都不是没可能。
  问题就是很少刷新类似的任务。
  她这前前后后也做过好多任务了,真正要求建立庇护所的任务这还是头一回。
  微型庇护所要求是100人以上,1000人以下,只要在固定地点庇护幸存者暂住超过100天,就算成功,即使有些人一开始在庇护所后来离开了,只要待满过100天,也是算人头的。
  唐黎斟酌了一下。
  这个副本之后她就堪堪能买安全屋了,但是生存币这种东西肯定不嫌多。
  心里存了这个想法,唐黎和那群人相处时便多留心了。
  她别的不要求,但人至少别作妖。
  想赚生存币是一回事,这个副本的瘟疫的确危险又是一回事,要是这些人比较我行我素,她也犯不着冒险。
  同时她也在琢磨到时候庇护所要定在哪里。
  一旦定下,也要待个一年半载的,以后如果人多了,遇上什么事全体迁徙肯定是非常麻烦的事,因此庇护所的位置一开始就得选好。
  像之前狂化人那个副本的庇护所位置就选得很好。
  河心岛易守难攻,周围都是河水,进出只有一条路,基本上不用担心外来的威胁,反而更需要担心汛期河水暴涨的问题。
  花县周围就没有这种得天独厚的地方了。
  小县城在山坳里,周围是连绵的群山,资源倒是很丰厚,要建庇护所的话最需要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
  人一多,衣食住行就要消耗资源,囤积的资源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肥肉。
  唐黎不太清楚外面的情况,不知道有没有官方的庇护所。
  可即使有,大概如今也没办法维持大环境的安稳和平,死的人太多了,社会机构都跟着崩溃,重新建立秩序总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她环视了屋子一圈。
  房子被改造得很好,如无意外,在这里住到副本任务时间结束也不是不行。
  只是这个这个小区不太适合当庇护所。
  基本防御设施太差,小区周围若要加固那得是一个大工程,没必要,即便为了保证安全和其他人需要保持距离,这一栋跟那一栋之间的距离也太远了。
  万一有什么事需要集合,半天都跑不到。
  唐黎站在窗前,眺望着小区后的矮山,视线落在那些灾难前被住户们开发出来种菜的土地。
  她突然发现,其实已经经历过的这些灾难,最后都殊途同归。
  无论灾难多么严重,死伤多么惨烈,人活着就要想办法生存下去,除了收集灾难末日到来前的资源,最重要的就是可再生的种植。
  可能是自己骨子里的花国种田基因在作祟,总觉得只要还能种田,就算是末日也能苟。
  就像在她的主世界,极端天气导致没办法在室外大规模搞种植,室内也没有放弃,一直在尝试改良室内种植尝试无土栽培一样。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被病毒侵袭的空气和土壤能不能种出来无污染的粮食。
  或许之前搜集的变异植株可以派得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