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再睁眼醒过来的就是投影而来的唐黎。
唐黎自己有过类似的遭遇,对原主女儿的经历能感同身受,只不过她遭遇这种事的时候已经成年,也在末世艰难中摸爬滚打,心性不一样,而这个女孩子才14岁,还处于一知半解的年纪。
她其实也拿不准到底要怎么处理才好。
这一次的猥/亵由于被原主撞破,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以前有没有不清楚,但就算有,也没有证据了。
也就是说,报警也没办法将畜生绳之以法。
唐黎思来想去,决定和当事人沟通一下,走之前还得做点准备工作,另外把人带去做个基础检查也是有必要的。
小姑娘已经初潮过,连原主都不晓得她之前被猥/亵过多少次。
只希望最坏的情况不要发生。
唐黎将反锁的门打开,看见干瘦的小姑娘红着眼睛双手抱膝坐在门边,见她进门,呆滞地望着她。
原主身上伤痕累累,看着也好不到哪里去。
小姑娘眼泪汹涌,爬起来不住地用手比划,全都是对母亲伤势的担忧,叫唐黎根本问不出别的话。
阮玉梅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这个女儿还小又有哑疾,被欺负了也没有寻求帮助,认知懵懂,可能知道自己遭遇了侵害,却不知道这样的侵害意味着什么。
唐黎叹口气,摸摸她的发顶,语气不自觉温和下来。
“不要担心,我没事。”
她按住女孩想要比划的双手:“我们马上就离开这里回老家,你把你自己的东西收拾一下,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也没关系,等回家安顿下来,缺什么再买就是了。”
见孩子满脸不安与茫然,唐黎说:“别想那么多,先照我说的做,有什么问题我们回去之后再沟通。”
小姑娘叫阮文静,人如其名文静乖巧。
她其实有很多话想要说,可这个时候她又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只能先保持沉默。
唐黎见状暗自摇头。
原主死得那样草率又突然,要是自己没来,这孩子的未来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她也只能在这里待五年,既然接手了这个身份,就尽量小姑娘的未来多考虑几分,至少五年后这孩子已经19岁,也能靠自己立起来了。
毕竟也没真当过妈,唐黎一时间还难以代入母亲的角色。
阮文静无法开口,没听她喊妈妈,唐黎还没觉得多尴尬,帮着小姑娘把东西收拾好,不能带走的全给扔掉了。
匆匆忙忙休息了几个小时,天还没亮,她就把该丢的全拖出去丢了。
出租屋里空荡荡,仿佛没人住了似的。
随后她就带着阮文静离开。
唐黎先去银行循着记忆把原主和陈杰的所有存款都集中起来,给阮文静办了张卡,取了三万现金备用,剩下的三十来万都存在阮文静卡里。
她买了个最新款的智能手机,功能很有限,但也将就用,换了个新号码,考虑到后续,旧号码也没扔。
当天晚上就买了机票飞往原主老家所在的省城,找了家私立医院两人都做了健康检查,没什么大碍,她松口气,辗转之后到达一个小县城。
仔细回忆了一下原主家里的情况,唐黎没回原主村里的老家,决定带着阮文静单独住。
在她忙着找房子安身的时候,某些灾难悄然而至。
东部多个城市几乎同时爆发多起不明原因的死亡病例,初期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呕吐,随后意识模糊,严重者还有器官衰竭出血,短时间内迅速死亡,一时间引起各界震恸。
瘟疫已经拉开了序幕。
第70章
a城。
熹微的晨光刚刚洒落在老街区, 辛勤的环卫工已经穿戴好工作服开始上班。
街口的垃圾堆照旧堆满了散发着臭味的成山的垃圾。
这天早上却有些不同寻常。
准备清理的环卫工发现这处垃圾倾倒点突然较往常多了许多老鼠。
他仔细观察了会儿,突然惊叫一声。
同伴立刻过来查看,发现一个编织袋微微耸动,成群的老鼠不知在啃食什么,周围的地面满是血色。
老鼠咬破的袋子里赫然是个出气多进气少的血人。
这人的腿都已经被老鼠啃光了!
两人连忙报了警。
警察到了现场, 饶是已经见多识广, 也仍然被这场面恶心得不轻。
男人这副惨状不是被寻仇就是被卷进了什么恶性案件,但他们第一时间却不是救人调查,而是将这片区域围起来,让参与清理的警察和环卫工们换上防范更加严实的防护服,把人送到指定医院后,找专业机构对这片区域进行消杀。
他们还封锁了下水道口,将每一只老鼠都捕杀并送到指定地点进行焚烧。
只剩一口气吊着的陈杰被送到医院隔离治疗。
得知他是在垃圾堆里被人发现,且腿都快被老鼠啃完了, 医生仅露在外的眼睛里满是慎重。
病例特殊,警察方面还在调查陈杰身份时, 医院已经把他当特殊病例开始免费治疗。
同样的事情在多个城市多个地点几乎同时发生。
有的是因为误食了某种食物出现症状,有的是因为被宠物咬伤,有的干脆就不知道是为什么但就是发病了……
直到他们以相同的病症在短时间内病逝, 才引起了公共卫生部门的注意。
医学专家组深入调查后发现, 他们似乎是得了同一种新型的未知传染病,病症的初期表现都大同小异,且恶化速度极快,常规治疗完全没有作用。
随后追本溯源,发现这种传染病很有可能来自于老鼠。
这种传染病很像是鼠疫的变种。
由于这种病症危险性比较高,官方采取的是先对公众保密并及时采取行动积极调查防范的策略。
这也就是为什么陈杰被发现后,警察选择第一时间封锁现场的原因。
大规模的灭鼠行动以各种名义和目的公开组织起来。
而这一切,公众还暂且不知。
千里之外,唐黎带着阮文静在原主老家附近的名叫花县的小县城安顿下来。
她在县城边缘的一个小区找到了一套两方小户型的房子。
之前的副本,唐黎都是属于随遇而安的类型,反正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安顿,没有认认真真给自己打造过庇护所。
这个副本的灾难大背景她算是有点经验。
毕竟主世界不止一次的瘟疫经历,也有过长期居家隔离的经历,这个世界的瘟疫只要没严重到全城肆掠人种灭绝的地步,她觉得有个长期稳定的住所还是很重要的。
因此,房子她打算长期租住,实在不行全城转移也能说走就走。
在旅馆住了两天后,唐黎就把房子定了下来。
小区叫丽水苑,大门口斜对面是刚搬迁新校区的县三中,房子押一付三,唐黎借口自己是为了给马上初三的女儿陪读,要长期租住。
最后她以一个比较优惠的价格租下了二栋一单元三楼的房子。
房子比较新,硬装全部完成,因为本来就是用来出租的,软装方面比较简单,唐黎交付了半年的租金就开始对房子进行改造。
她在另外一个市区花钱找装修队,卧室防盗窗加固并且增加了活动的逃生出口,窗户玻璃换成双层防窥的,窗帘一律换成深色高遮光的,还对房间做了些隔音处理。
室内的软装她也换成了比较简约的款式风格。
从客厅到阳台的通铺留出的空间极大,她在阳台摆上坚固的实木架子,放上了六个种植箱,将在之前世界囤的模拟太阳光的照明设备安装上。
主卧有个不到六平米的小型衣帽间。
唐黎让工人做了隐藏式推拉门,将衣帽间改成了储藏室,如果真的需要居家隔离,这就是她和阮文静两人的粮仓。
为了尽快完工入住,唐黎都是下的加急单。
改装正在进行时,她也没忘记购置其他的必需品,储藏室的食水日用,必要的工具箱,医疗箱等等,她还特地购置了一台跑步机,连电脑都准备了两台。
在这期间,她买了台笔记本,给出租屋选了网速最好的套餐。
小县城目前还是风平浪静的,但她直觉困难程度的致命瘟疫不可能因为她躲在偏远小县城就能置身之外。
唐黎每天都会在网上关注跟瘟疫或者传染病相关的新闻。
此外,就借着房屋改造的机会,每天都会出门采购物资,一方面是给装修工人们加餐,提升他们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是趁机往隐藏的小储藏室添置物资。
这个时候她手里的存款还剩下一半多,完全没有动用自己空间里囤下来的物资。
因为知道会有瘟疫,唐黎基本上没让阮文静出门。
她自己出门也会以重感冒为借口戴上口罩,尽量不与人接触,每次回家还会特地洗漱换衣服,对外出的衣服进行消毒杀菌。
唐黎自己有过类似的遭遇,对原主女儿的经历能感同身受,只不过她遭遇这种事的时候已经成年,也在末世艰难中摸爬滚打,心性不一样,而这个女孩子才14岁,还处于一知半解的年纪。
她其实也拿不准到底要怎么处理才好。
这一次的猥/亵由于被原主撞破,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以前有没有不清楚,但就算有,也没有证据了。
也就是说,报警也没办法将畜生绳之以法。
唐黎思来想去,决定和当事人沟通一下,走之前还得做点准备工作,另外把人带去做个基础检查也是有必要的。
小姑娘已经初潮过,连原主都不晓得她之前被猥/亵过多少次。
只希望最坏的情况不要发生。
唐黎将反锁的门打开,看见干瘦的小姑娘红着眼睛双手抱膝坐在门边,见她进门,呆滞地望着她。
原主身上伤痕累累,看着也好不到哪里去。
小姑娘眼泪汹涌,爬起来不住地用手比划,全都是对母亲伤势的担忧,叫唐黎根本问不出别的话。
阮玉梅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这个女儿还小又有哑疾,被欺负了也没有寻求帮助,认知懵懂,可能知道自己遭遇了侵害,却不知道这样的侵害意味着什么。
唐黎叹口气,摸摸她的发顶,语气不自觉温和下来。
“不要担心,我没事。”
她按住女孩想要比划的双手:“我们马上就离开这里回老家,你把你自己的东西收拾一下,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也没关系,等回家安顿下来,缺什么再买就是了。”
见孩子满脸不安与茫然,唐黎说:“别想那么多,先照我说的做,有什么问题我们回去之后再沟通。”
小姑娘叫阮文静,人如其名文静乖巧。
她其实有很多话想要说,可这个时候她又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只能先保持沉默。
唐黎见状暗自摇头。
原主死得那样草率又突然,要是自己没来,这孩子的未来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她也只能在这里待五年,既然接手了这个身份,就尽量小姑娘的未来多考虑几分,至少五年后这孩子已经19岁,也能靠自己立起来了。
毕竟也没真当过妈,唐黎一时间还难以代入母亲的角色。
阮文静无法开口,没听她喊妈妈,唐黎还没觉得多尴尬,帮着小姑娘把东西收拾好,不能带走的全给扔掉了。
匆匆忙忙休息了几个小时,天还没亮,她就把该丢的全拖出去丢了。
出租屋里空荡荡,仿佛没人住了似的。
随后她就带着阮文静离开。
唐黎先去银行循着记忆把原主和陈杰的所有存款都集中起来,给阮文静办了张卡,取了三万现金备用,剩下的三十来万都存在阮文静卡里。
她买了个最新款的智能手机,功能很有限,但也将就用,换了个新号码,考虑到后续,旧号码也没扔。
当天晚上就买了机票飞往原主老家所在的省城,找了家私立医院两人都做了健康检查,没什么大碍,她松口气,辗转之后到达一个小县城。
仔细回忆了一下原主家里的情况,唐黎没回原主村里的老家,决定带着阮文静单独住。
在她忙着找房子安身的时候,某些灾难悄然而至。
东部多个城市几乎同时爆发多起不明原因的死亡病例,初期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呕吐,随后意识模糊,严重者还有器官衰竭出血,短时间内迅速死亡,一时间引起各界震恸。
瘟疫已经拉开了序幕。
第70章
a城。
熹微的晨光刚刚洒落在老街区, 辛勤的环卫工已经穿戴好工作服开始上班。
街口的垃圾堆照旧堆满了散发着臭味的成山的垃圾。
这天早上却有些不同寻常。
准备清理的环卫工发现这处垃圾倾倒点突然较往常多了许多老鼠。
他仔细观察了会儿,突然惊叫一声。
同伴立刻过来查看,发现一个编织袋微微耸动,成群的老鼠不知在啃食什么,周围的地面满是血色。
老鼠咬破的袋子里赫然是个出气多进气少的血人。
这人的腿都已经被老鼠啃光了!
两人连忙报了警。
警察到了现场, 饶是已经见多识广, 也仍然被这场面恶心得不轻。
男人这副惨状不是被寻仇就是被卷进了什么恶性案件,但他们第一时间却不是救人调查,而是将这片区域围起来,让参与清理的警察和环卫工们换上防范更加严实的防护服,把人送到指定医院后,找专业机构对这片区域进行消杀。
他们还封锁了下水道口,将每一只老鼠都捕杀并送到指定地点进行焚烧。
只剩一口气吊着的陈杰被送到医院隔离治疗。
得知他是在垃圾堆里被人发现,且腿都快被老鼠啃完了, 医生仅露在外的眼睛里满是慎重。
病例特殊,警察方面还在调查陈杰身份时, 医院已经把他当特殊病例开始免费治疗。
同样的事情在多个城市多个地点几乎同时发生。
有的是因为误食了某种食物出现症状,有的是因为被宠物咬伤,有的干脆就不知道是为什么但就是发病了……
直到他们以相同的病症在短时间内病逝, 才引起了公共卫生部门的注意。
医学专家组深入调查后发现, 他们似乎是得了同一种新型的未知传染病,病症的初期表现都大同小异,且恶化速度极快,常规治疗完全没有作用。
随后追本溯源,发现这种传染病很有可能来自于老鼠。
这种传染病很像是鼠疫的变种。
由于这种病症危险性比较高,官方采取的是先对公众保密并及时采取行动积极调查防范的策略。
这也就是为什么陈杰被发现后,警察选择第一时间封锁现场的原因。
大规模的灭鼠行动以各种名义和目的公开组织起来。
而这一切,公众还暂且不知。
千里之外,唐黎带着阮文静在原主老家附近的名叫花县的小县城安顿下来。
她在县城边缘的一个小区找到了一套两方小户型的房子。
之前的副本,唐黎都是属于随遇而安的类型,反正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安顿,没有认认真真给自己打造过庇护所。
这个副本的灾难大背景她算是有点经验。
毕竟主世界不止一次的瘟疫经历,也有过长期居家隔离的经历,这个世界的瘟疫只要没严重到全城肆掠人种灭绝的地步,她觉得有个长期稳定的住所还是很重要的。
因此,房子她打算长期租住,实在不行全城转移也能说走就走。
在旅馆住了两天后,唐黎就把房子定了下来。
小区叫丽水苑,大门口斜对面是刚搬迁新校区的县三中,房子押一付三,唐黎借口自己是为了给马上初三的女儿陪读,要长期租住。
最后她以一个比较优惠的价格租下了二栋一单元三楼的房子。
房子比较新,硬装全部完成,因为本来就是用来出租的,软装方面比较简单,唐黎交付了半年的租金就开始对房子进行改造。
她在另外一个市区花钱找装修队,卧室防盗窗加固并且增加了活动的逃生出口,窗户玻璃换成双层防窥的,窗帘一律换成深色高遮光的,还对房间做了些隔音处理。
室内的软装她也换成了比较简约的款式风格。
从客厅到阳台的通铺留出的空间极大,她在阳台摆上坚固的实木架子,放上了六个种植箱,将在之前世界囤的模拟太阳光的照明设备安装上。
主卧有个不到六平米的小型衣帽间。
唐黎让工人做了隐藏式推拉门,将衣帽间改成了储藏室,如果真的需要居家隔离,这就是她和阮文静两人的粮仓。
为了尽快完工入住,唐黎都是下的加急单。
改装正在进行时,她也没忘记购置其他的必需品,储藏室的食水日用,必要的工具箱,医疗箱等等,她还特地购置了一台跑步机,连电脑都准备了两台。
在这期间,她买了台笔记本,给出租屋选了网速最好的套餐。
小县城目前还是风平浪静的,但她直觉困难程度的致命瘟疫不可能因为她躲在偏远小县城就能置身之外。
唐黎每天都会在网上关注跟瘟疫或者传染病相关的新闻。
此外,就借着房屋改造的机会,每天都会出门采购物资,一方面是给装修工人们加餐,提升他们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是趁机往隐藏的小储藏室添置物资。
这个时候她手里的存款还剩下一半多,完全没有动用自己空间里囤下来的物资。
因为知道会有瘟疫,唐黎基本上没让阮文静出门。
她自己出门也会以重感冒为借口戴上口罩,尽量不与人接触,每次回家还会特地洗漱换衣服,对外出的衣服进行消毒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