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柴文婧想了想说:“至少应该会把渣男噶了才对。”
  “这个故事比较复杂,有机会再告诉你。”唐黎一个漂亮的飘逸,干净利落地把车停在了养殖场大门外,“到了,下车。”
  养殖场规模很大,在当地似乎有点势力。
  大门口的水泥路都是干干净净的,附近的楼宇房屋还算齐整,偶尔有在窗口好奇张望的人,精神面貌看着也不算差。
  她们过来的时候看见不少衣衫褴褛的流民,但在养殖场附近一个都没有。
  两人对视一眼。
  之前没往这边来还不知道,看这架势,这边出了个土财主呢。
  得知两人要买家畜幼崽,门卫打量她们和停在大门外的越野,觉得应该是买得起的,就把两人带了进去。
  她们买的量并不多,负责人没有太重视,叫个人带她们去选。
  这家养殖场灾难前就规模很大,主要养猪和肉羊,也有一些牛,供应当地的屠宰场和肉类加工厂。
  暴雨来时损失很大,如今规模缩减了许多。
  但即使如此,老板也凭借着养殖场的资源吸引了一大批人帮他做事,现在还跟乌连山的避难基地达成了合作。
  避难基地连住民房子都没建起来,何况是搞养殖了。
  养殖场有大主顾,自然没把买几只回去家养的普通住民看在眼里,一点折扣都不给,一只小猪仔就要100斤粮食。
  差不多是民宿六个人半个月的口粮了。
  唐黎眼神询问柴文婧,这价格可不算便宜,买么?
  一个身形佝偻的女人艰难地站起身来,转身离开刚打扫完的猪圈,浑浊的眼在不经意掠过唐黎时,呆了半晌,嘴唇哆嗦着叫出她的名字来。
  “盼儿……”
  第36章
  柴文婧最终还是先买两只小猪仔回去养着。
  但她们没想到价格有些超出预期, 便约定好第二天再来交粮食买猪仔,顺便给家里通个气。
  如今粮食珍贵,200斤不是小数目, 而且买了还得喂养。
  两人几句话就说定了,转身便走, 途中柴文婧又对养殖场的羊和牛感兴趣, 便多问了几句。
  唐黎跟在她后面,出了养殖区往大门走。
  连走路都不太稳当的女人急匆匆脱下清洁外套整理了一下自己,冲出门时远远看着唐黎已经坐上车走了。
  她又急又慌, 连忙去问之前招呼两人的负责人。
  负责人不耐烦地说:“那是来买猪仔的,你做好你的工作就行了,打听那么多干什么?”
  说完就转身走了。
  女人没打听到具体的消息,却一点也不气馁,她们今天没买, 肯定还会再来的。
  她顾不得手头的工作,连忙去找同样在养殖场工作的老公。
  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
  女人叫袁秀琴, 是唐黎在这个世界投影对象的亲生母亲。
  但如果唐黎在这里,她恐怕没那么容易认出来。
  短短一个月,袁秀琴从养尊处优二十余年的富太太变成了如今身形佝偻的老妇人,只能勉强在养殖场里找个工作过活。
  唐黎还没跟他们打过照面, 并不晓得一家翻天覆地的变故。
  一个多星期之前,枝城的暴雨还没停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就已经历经千难万险逃难到了枝城。
  滨城已经全部被水淹没了。
  他们运气好,碰到了原身同胞弟弟林光耀的一个朋友在养殖场里当小管理,便给开了个后门,叫袁秀琴和丈夫林昌平领了给猪圈打扫的工作。
  夫妻两个早年是苦过,后来发达了, 二十来年都没干过力气活儿。
  可他们什么都没有,除了工作,没有别的办法。
  别的不说,儿子总是要养的吧。
  之前为了郝利明的事,林家跟郝家大打出手,都进了医院,最惨的就是林光耀,他在混乱中被郝利明的妈妈戳瞎了一只眼睛。
  正因如此,两家闹了个鸡飞狗跳,根本没能在暴雨初期囤点物资。
  等到发现暴雨变洪灾,全世界都遭殃后已经来不及了,大把大把的钞票变成了废纸,白送都没人要,房子也被水淹了,不得不流离失所。
  后来滨城全部被水淹没,幸存的灾民开始大批大批地往枝城转移。
  林家人三天饿九顿,终于还是平安到了枝城。
  他们没能找到嫁到枝城,自己也是大学老师的大女儿林秋月,为了照顾残疾后每天躲在屋子里不出门的儿子,只能接受了以往最看不起的工作。
  袁秀琴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先找到以为已经不知道死在哪里的二女儿。
  对方看着光鲜亮丽,过得还十分不错的样子。
  迄今为止,袁秀琴还对二女儿说从郝利明那里骗了几套房子的事情深信不疑,可惜发了大水,再好的房子也没用。
  骤然见到人,她突然意识到,说不定除了房子,二女儿还骗了不少别的东西。
  否则就凭二女儿那样的闷葫芦,怎么可能过得比他们还好。
  “她肯定还会来的,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去找她,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养了她这么多年,现在我们变成这样她也有责任,必须叫她负责。”
  袁秀琴说完看了眼儿子紧闭的房门:“还有光耀,她可是把她弟弟给害惨了啊。”
  三个人挤在养殖场随便分配的员工宿舍里,是老房子了,如今水电气都断掉,养殖场所有工作都需要人工上手,员工很多,他们一家三口只分到了一居室。
  唯一的卧室让给了儿子住,老两口都只能在客厅打地铺。
  儿子瞎了一只眼睛之后,脾气变得比从前更暴躁,天天宅在家里不出去找活儿干,老两口也不敢说什么。
  找不到大女儿,二女儿也是一样的。
  老两口怀揣着美好的幻想,决定从第二天开始注意外来养殖场的人员。
  一旦二女儿再次前来,他们定要把人留住,或者让她带他们三个离开这里,看对方的打扮,她过得肯定不差。
  唐黎还不晓得自己被惦记上了。
  她和柴文婧回到民宿,跟其他人商量后觉得还是有买两只猪仔的必要的。
  如果有鸡鸭鹅之类的家禽,能养也要多养一些。
  无论如何,自己有心里才最踏实。
  最终两人搬了300斤粮食,决定先搞两只小猪仔回来养,除了米糠,红薯,南瓜,野猪草可以喂之外,她们还可以去养殖场或者别的地方看看有没有饲料。
  老板娘还很欣慰。
  “已经有好几家人都来问咱家民宿弄好之后怎么租了,我把我们之前商量的规矩和他们说了,愿意来的人还不少。”
  柴文婧说:“这次就要好好选,那种事儿精的租户就算了。”
  老板说:“有些家庭有老人和孩子,文婧,这样的住户住进来,可能你之前说组巡逻队的人手就不够了呀。”
  “如果人品过得去,有老人孩子没什么,他们也能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
  柴文婧接过话头说:“灾难过后大家都过得不容易,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还坚持照顾着老人小孩的人,人应该坏不到哪里去。”
  唐黎补充道:“前提还是看人品,倚老卖老或者熊孩子熊家长之类的可别要。”
  既然加入民宿建设,她也还是希望自己剩下的主线时间能安安稳稳地为好好过日子奋斗,而不是天天跟些奇葩斗智斗勇。
  老板心里斟酌了一下点头:“那行,我明白了。”
  隔天,老板几人照旧留在民宿做修缮工作,在自住房后面建了个小房子准备养家畜,整理田地,从唐黎和柴文婧到处搜捡回来的种子堆里找到应季的先种着。
  暴雨停后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气温正在稳步逐渐回升。
  这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唐黎和柴文婧结伴开车下山,想着要去买小猪仔,就懒得再出门找物资了。
  反正近处的都已经被祸祸得差不多了。
  她们想着等人再多两个,就可以去更远的地方,看看被水淹没得更深的建筑。
  两人直奔养殖场,准备先把小猪仔领回去。
  由于前一天来过一次,这次又直接带够了粮食,养殖场也没搞坐地起价的套路,很快她们就选了两只活泼健康的小猪仔用箱子装着放回到车上。
  正要走时,唐黎听见有声音叫“盼儿”。
  她自己还没反应过来,柴文婧疑惑地指着不远处急匆匆跑过来的一对老夫妻:“盼儿,他们俩好像是在叫你吧?”
  唐黎虽用着林盼儿的名字,实际上却没多大代入感。
  老板夫妻一开始都是喊她小林,也就是那次从盗猎团手里救了他们,才开始喊她盼儿的。
  现在柴文婧也这样喊,只有谭家母子还客气地喊她小林。
  因此别人用原主名字喊她,反应总是慢半拍。
  循声望去时,林昌平和袁秀琴老两口已经跑到近前,不由分说地就抱住她,一副心疼又凄惨的模样哭喊着说:“盼儿啊,爸妈总算是找到你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