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但如果真的乱写书,就挣不到钱了,所以魔法师们通常的做法是把真正的知识隐藏在书里,以苛刻的条件筛选“有缘人”。
魔法学园这种将宝贵的魔法知识随便教人的,属于魔法大陆的异类,历史上还和传统魔法塔的顽固派法师们爆发过战争,结果当然是学园胜利。
不过为了不过分刺激这些企图封锁知识的魔法师,学园没在魔法书上搞改革,这也导致魔法书籍价高而且写的很抽象。
宁昭就算建设阅览室,也根本买不起几本魔法书,但是她还有另外一个选择——
租赁。
月租500点魔源,能刷新300本魔法书,但书籍是随机的无法选择具体内容。
相当于购买阅览室,需要2500点魔源!且每个月还需要额外开销500点。
而冥想室和炼金室,分别需要800点和1000点,没有额外开销。
虽然先建什么让人纠结,但是宁昭还是在不久后做了决定。
然后,她开始写一份新的计划书。
笔在洁白的纸张上勾画起思维导图,而中央是两组关键字——学园积分体系,以及,职工招聘需求。
*
学生们赶在零点的门禁前回到了学园。
这一次见面,不仅和父母好好相聚了一次,也亲眼见到了景区员工对他们这群人的态度。
虽然家长们总是说没事,但他们多少是有些担心留在旅馆的父母会不会被欺负的,毕竟他们人少。
可那一双双被他们身上魔法校服震撼到的眼睛,以及热情友善的态度,让他们稍稍放下了心。
没有完全放心,是因为那些人有点太热情了,老想打听学园的具体情况,眼里藏不住羡慕。
甚至他们还想送学生们回学园,好亲眼看看那魔法学园到底在哪里。
幸好,家长们态度客气地阻止了。
走之前,不仅是家长,就连景区的员工们也保证,会帮助他们收集能用来炼金的植物素材。
这样一来至少能节省学生们出去找植物的时间。
学生们在魔法枕头的助力下,很快安然入睡,可在学园之外,无数东洲人有些睡不着了。
第34章 医院
凌晨一点多。
市中心医院依然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江素坐在排队取药的人群里,又累又困,但仍然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时刻注意取药窗口的动向。
要问极寒天灾出现后,最混乱的地方是哪里,既不是爆发了“零元购”事件的超市,也不是一刻不停忙碌的警局,而是医院。
如此寒冷糟糕的天气里,医护人员不仅没法像其他上班族一样蜗居在家,反而只要是还活着的,就被喊到医院连轴转。
所有医护人员脸上都带着浓重的黑眼圈,整个医院没有一个地方是能真正保持往常安静的,忙碌的工作和患者及家属的不理性情绪,让医院宛如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但有什么办法呢?
一场冰雹不仅带来了太多死亡和伤者,也出现了很多后续因低温引起的疾病患者。
感冒发烧以及冻伤,甚至是连医院大门都进不来的小事。
江素现在所在的大厅到处都是人,已经看不到原本能一眼望见的门诊大门了,但她知道那里守着荷枪实弹的警察,无情地将许多前来求医者拦在了外面。
为了所有人的安全,医院不得不限流。
无法在寒风里坚持的人离开,但仍然有人苦苦在外等候,就为了那么一点渺茫的希望。
可就算进来了门诊大楼又有什么用呢?
无非是又一轮的绝望等待罢了。
江素这几天见过的死亡,比她过去几十年里见过的还要多,以至于她一个正直大好年华的小姑娘,都快要对死亡麻木。
只要不是立刻就会死的病人,就得排队。
哪怕是病危的,也不是人人都有好运气,正好有空出的急救室和医生可以关照你。
不少人在等待中死去,于是家属开始又一轮的愤怒闹腾,最后被保安、警察或者其他等待医护人员的家属们按住,连同尸体一起送到外面。
医院的外面,成了临时的停尸房,那场景江素怀疑会成为自己长久的噩梦素材。
还好这种闹腾越来越少,不仅仅是因为武力威慑,也因为闹也无用,反而让自己身心俱疲。
江素很幸运,极寒来临那天她就在医院了,母亲住进了病房等待三天后的心脏搭桥手术,她以及父亲都来陪同。
他们一家三口因此躲过了那场死亡冰雹,可也因此被困在了医院。
这倒不是医院不让他们离开,而是江素及父母都清楚,一但离开,至少短期内他们就没有机会再进来了。
极寒那天医院的混乱,是江素不愿意去回想的,他们一家三口躲在病房里,被不断传来的可怕动静吓得连门都不敢开。
大厅里现在还有血迹呢。
母亲的状况也随着温度不断降低而变得糟糕,可是手术被取消了,护士催了好多次让他们回家,是父女两死皮赖脸才留下的。
就算这样,母亲也被移出了病房,只能在走廊上搭个临时的床铺让她躺着。
母亲表示想要回家,不希望一家因为她困在这里。
可做不了手术,江素希望至少能开点药回去,谁知道药物也变得如此难取。
先是因为爆发冲突下,药房糟了难,被关了快一天。
然后是限号排队,要排很久,还不一定能拿到药,第二天又得重新排。
发现取药也变得看运气的事情后,来排队的人就不肯走了,这才造成了现在一群人坐在大厅里等药房再次开放的事。
其实能拿到取药单,还是江素和父亲献了血才换到的。
太多受伤需要输血抢救的了,医院血库根本顶不住这种压力,而去别的地方调配又不现实,导致在医院的亲属们成了血液供应的主力军。
你可以不献,但这种特殊情况,你不愿意为他人贡献,那医院自然也能让你无限等待下去。
寒冷,饥饿,加上献血,让许多家属都身体虚弱,甚至变成了病人。可就算这样,也不能倒下。
人人脸上都有一种灰败气息。
倒是没什么人哭,暖气在这种温度下起不到太大作用,哭只会让自己脸疼。
这两天江素见的最多的,就是人们用力眨眼,将眼泪憋回去的场景。
哦,她还看到过下跪的。
那是极寒翌日,大概凌晨四五点钟的样子,有个男子跪着不撒手,求医生救自己的家人。
可没用,他很快被扯开,然后他像是一尊雕像,在那里跪了许久。
江素疲惫又惊恐地出来找食物时,撞见的这一幕。
说到食物,江素也非常的头疼,医院的餐厅供应不起所有人的需求,直接不对外开放了,只负责医护人员的伙食。
她幸好机灵在自动贩卖机抢购了不少吃的,塞到包里。
医院可以购买食物的地方,很快就空了,导致江素时不时就可以听到其他人肚子咕咕叫的声音。
他们一家害怕出事,吃东西都得躲着。
江素就在这种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的情况下生熬着,也没什么娱乐打发时间。
医院的充电接口供应不起所有人使用,手机电量得节省使用。
唯一能算得上娱乐的,大概就是大厅的公共显示屏。
原本是展示医院信息的地方,现在24小时不停播放着官方新闻。
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但总体来说都是积极向上的,鼓励着受难民众振作,一起度过难关。
这些消息里,最让东洲人民喜欢的,就是来自其它四大洲的援助信息。
某某洲捐赠多少食物,某某洲捐赠多少保暖物资,某某洲派遣医疗救援队……
偶尔新闻里还会播放来自其他洲网友的鼓励,各种文艺作品被创作出来,展示全国上下共同抗灾的决心。
不少外洲的明星们,或者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物,都在积极捐款捐物资,甚至组建民间的援助队伍,看得东洲人想要掉眼泪。
——可惜,眼泪必须忍住。
就算在医院这种充斥着死亡和绝望的地方,这些振奋的新闻也能让大家情绪得到抚慰。
因此虽然这些信息无法给他们现在就能获得的帮助,但是所有人都很喜欢看。
江素就时不时在播放到救援动态时,会抬头认真倾听。
虽然她很困惑,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按理来说,出发也有两天了,可怎么就是没见到呢?
但这种疑惑很快被关于路况的各种困难诉说给压下,而且时不时,还能听到一些某某地方收到了救援物资的好消息。
江素心中充满着希望。
就在这时,人群里突然骚动起来。
不知道是谁突然大喊:“医生呢!护士呢!你们出来!”
众人用看神经病一样的眼神看他,在一旁维护秩序的保安上前,打算礼貌地将他请出去。
魔法学园这种将宝贵的魔法知识随便教人的,属于魔法大陆的异类,历史上还和传统魔法塔的顽固派法师们爆发过战争,结果当然是学园胜利。
不过为了不过分刺激这些企图封锁知识的魔法师,学园没在魔法书上搞改革,这也导致魔法书籍价高而且写的很抽象。
宁昭就算建设阅览室,也根本买不起几本魔法书,但是她还有另外一个选择——
租赁。
月租500点魔源,能刷新300本魔法书,但书籍是随机的无法选择具体内容。
相当于购买阅览室,需要2500点魔源!且每个月还需要额外开销500点。
而冥想室和炼金室,分别需要800点和1000点,没有额外开销。
虽然先建什么让人纠结,但是宁昭还是在不久后做了决定。
然后,她开始写一份新的计划书。
笔在洁白的纸张上勾画起思维导图,而中央是两组关键字——学园积分体系,以及,职工招聘需求。
*
学生们赶在零点的门禁前回到了学园。
这一次见面,不仅和父母好好相聚了一次,也亲眼见到了景区员工对他们这群人的态度。
虽然家长们总是说没事,但他们多少是有些担心留在旅馆的父母会不会被欺负的,毕竟他们人少。
可那一双双被他们身上魔法校服震撼到的眼睛,以及热情友善的态度,让他们稍稍放下了心。
没有完全放心,是因为那些人有点太热情了,老想打听学园的具体情况,眼里藏不住羡慕。
甚至他们还想送学生们回学园,好亲眼看看那魔法学园到底在哪里。
幸好,家长们态度客气地阻止了。
走之前,不仅是家长,就连景区的员工们也保证,会帮助他们收集能用来炼金的植物素材。
这样一来至少能节省学生们出去找植物的时间。
学生们在魔法枕头的助力下,很快安然入睡,可在学园之外,无数东洲人有些睡不着了。
第34章 医院
凌晨一点多。
市中心医院依然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江素坐在排队取药的人群里,又累又困,但仍然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时刻注意取药窗口的动向。
要问极寒天灾出现后,最混乱的地方是哪里,既不是爆发了“零元购”事件的超市,也不是一刻不停忙碌的警局,而是医院。
如此寒冷糟糕的天气里,医护人员不仅没法像其他上班族一样蜗居在家,反而只要是还活着的,就被喊到医院连轴转。
所有医护人员脸上都带着浓重的黑眼圈,整个医院没有一个地方是能真正保持往常安静的,忙碌的工作和患者及家属的不理性情绪,让医院宛如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但有什么办法呢?
一场冰雹不仅带来了太多死亡和伤者,也出现了很多后续因低温引起的疾病患者。
感冒发烧以及冻伤,甚至是连医院大门都进不来的小事。
江素现在所在的大厅到处都是人,已经看不到原本能一眼望见的门诊大门了,但她知道那里守着荷枪实弹的警察,无情地将许多前来求医者拦在了外面。
为了所有人的安全,医院不得不限流。
无法在寒风里坚持的人离开,但仍然有人苦苦在外等候,就为了那么一点渺茫的希望。
可就算进来了门诊大楼又有什么用呢?
无非是又一轮的绝望等待罢了。
江素这几天见过的死亡,比她过去几十年里见过的还要多,以至于她一个正直大好年华的小姑娘,都快要对死亡麻木。
只要不是立刻就会死的病人,就得排队。
哪怕是病危的,也不是人人都有好运气,正好有空出的急救室和医生可以关照你。
不少人在等待中死去,于是家属开始又一轮的愤怒闹腾,最后被保安、警察或者其他等待医护人员的家属们按住,连同尸体一起送到外面。
医院的外面,成了临时的停尸房,那场景江素怀疑会成为自己长久的噩梦素材。
还好这种闹腾越来越少,不仅仅是因为武力威慑,也因为闹也无用,反而让自己身心俱疲。
江素很幸运,极寒来临那天她就在医院了,母亲住进了病房等待三天后的心脏搭桥手术,她以及父亲都来陪同。
他们一家三口因此躲过了那场死亡冰雹,可也因此被困在了医院。
这倒不是医院不让他们离开,而是江素及父母都清楚,一但离开,至少短期内他们就没有机会再进来了。
极寒那天医院的混乱,是江素不愿意去回想的,他们一家三口躲在病房里,被不断传来的可怕动静吓得连门都不敢开。
大厅里现在还有血迹呢。
母亲的状况也随着温度不断降低而变得糟糕,可是手术被取消了,护士催了好多次让他们回家,是父女两死皮赖脸才留下的。
就算这样,母亲也被移出了病房,只能在走廊上搭个临时的床铺让她躺着。
母亲表示想要回家,不希望一家因为她困在这里。
可做不了手术,江素希望至少能开点药回去,谁知道药物也变得如此难取。
先是因为爆发冲突下,药房糟了难,被关了快一天。
然后是限号排队,要排很久,还不一定能拿到药,第二天又得重新排。
发现取药也变得看运气的事情后,来排队的人就不肯走了,这才造成了现在一群人坐在大厅里等药房再次开放的事。
其实能拿到取药单,还是江素和父亲献了血才换到的。
太多受伤需要输血抢救的了,医院血库根本顶不住这种压力,而去别的地方调配又不现实,导致在医院的亲属们成了血液供应的主力军。
你可以不献,但这种特殊情况,你不愿意为他人贡献,那医院自然也能让你无限等待下去。
寒冷,饥饿,加上献血,让许多家属都身体虚弱,甚至变成了病人。可就算这样,也不能倒下。
人人脸上都有一种灰败气息。
倒是没什么人哭,暖气在这种温度下起不到太大作用,哭只会让自己脸疼。
这两天江素见的最多的,就是人们用力眨眼,将眼泪憋回去的场景。
哦,她还看到过下跪的。
那是极寒翌日,大概凌晨四五点钟的样子,有个男子跪着不撒手,求医生救自己的家人。
可没用,他很快被扯开,然后他像是一尊雕像,在那里跪了许久。
江素疲惫又惊恐地出来找食物时,撞见的这一幕。
说到食物,江素也非常的头疼,医院的餐厅供应不起所有人的需求,直接不对外开放了,只负责医护人员的伙食。
她幸好机灵在自动贩卖机抢购了不少吃的,塞到包里。
医院可以购买食物的地方,很快就空了,导致江素时不时就可以听到其他人肚子咕咕叫的声音。
他们一家害怕出事,吃东西都得躲着。
江素就在这种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的情况下生熬着,也没什么娱乐打发时间。
医院的充电接口供应不起所有人使用,手机电量得节省使用。
唯一能算得上娱乐的,大概就是大厅的公共显示屏。
原本是展示医院信息的地方,现在24小时不停播放着官方新闻。
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但总体来说都是积极向上的,鼓励着受难民众振作,一起度过难关。
这些消息里,最让东洲人民喜欢的,就是来自其它四大洲的援助信息。
某某洲捐赠多少食物,某某洲捐赠多少保暖物资,某某洲派遣医疗救援队……
偶尔新闻里还会播放来自其他洲网友的鼓励,各种文艺作品被创作出来,展示全国上下共同抗灾的决心。
不少外洲的明星们,或者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物,都在积极捐款捐物资,甚至组建民间的援助队伍,看得东洲人想要掉眼泪。
——可惜,眼泪必须忍住。
就算在医院这种充斥着死亡和绝望的地方,这些振奋的新闻也能让大家情绪得到抚慰。
因此虽然这些信息无法给他们现在就能获得的帮助,但是所有人都很喜欢看。
江素就时不时在播放到救援动态时,会抬头认真倾听。
虽然她很困惑,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按理来说,出发也有两天了,可怎么就是没见到呢?
但这种疑惑很快被关于路况的各种困难诉说给压下,而且时不时,还能听到一些某某地方收到了救援物资的好消息。
江素心中充满着希望。
就在这时,人群里突然骚动起来。
不知道是谁突然大喊:“医生呢!护士呢!你们出来!”
众人用看神经病一样的眼神看他,在一旁维护秩序的保安上前,打算礼貌地将他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