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然而自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合适的人家嫁出去,为父母换来一份聘礼的同时还能节省粮食,那么那些没有嫁出去的,大多都卖了。
毕竟,直接卖了,可比嫁出去换的聘礼值钱多了。
这里,十二三岁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很多。
谢嘉音仔仔细细的挑了半天,挑了六个小丫鬟,年龄十岁到十六岁不等,年龄拉开差距,这样即便某些到了年纪嫁了人,自己身边也依旧能有人用。
干活的妇人跟婆子,挑了十个,加上里面有几个是有家庭的,并且家人都在,求谢嘉音把她们家人也买走。
谢嘉音瞧了瞧那些人,看着还不错,便都一并买下了!
最后,谢嘉音看到一个小姑娘,这小姑娘十三岁左右的样子,模样甚是漂亮。
一开始她一直低着头,容貌又这么好,谢嘉音还以为她是想进大户人家呢!也就没在意,如今到了跟前,细看,似乎又不是!
谢嘉音的眸光看过来,那小姑娘整个人一抖,不过十三岁的样子,这么一缩,看着更瘦弱了!
虽然身子骨单薄,但眼神却很清澈,甚至还带着一股坚强与刚毅,谢嘉音最喜欢这样的姑娘了!
“你叫什么名字?”谢嘉音问。
“我……奴婢……没有名字,真去了小姐家,小姐给奴婢取名字就行,奴婢……奴婢不是不愿意,小姐……您要是想买我的话,能不能……能不能……把奴婢的弟弟还有……还有他们两个也一起买走?”
谢嘉音一愣!原来不是不愿意啊!
顺着这姑娘的目光看去,旁边确实站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长的倒是不错,就是瘦骨嶙峋的,一双大眼睛怯怯的看着自己,带着恐惧,也带着一抹期待。
至于旁边的那两个人,谢嘉音一看,就明白了!
这两人,年纪太大了,瞧着,都五六十了,一对老夫妻!
这样的人,一般人家都不会买的,买回去没什么作用,还有这孩子也是一样,太小,不能做事!
大户人家都有家生子,所以不需要这样的小孩子,普通人家不会买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回去白白养着。
刚才她买下的那些人也有带家人的,但孩子最小的,都已经十岁了!
古代孩子早熟,十岁的孩子,已经能做不少家务了!
可是这一个,太小了!
谢嘉音有些犹豫,之前那些人的家人,她买下了,但也都是能干活的。她做事有原则,如今这样的乱世,又是古代,这样可怜被卖的孩子多了去了,谢家不是收容所,不可能把所有人都买下!
那小男孩一双大大的眼睛怯生生的看着自己,有期待,也有惶恐!
看了一会儿,谢嘉音终究有些不忍心,想着家里恒儿正好缺个玩伴,干脆买回去跟恒儿玩好了,将来也能做个伴读!
一直没有看这些人的墨修辰,此刻,却把目光落在了那个小姑娘身上,这姑娘,这眉眼……牙婆这个时候连忙过来,对谢嘉音解释道:“谢小姐,这姑娘来我们这里有段时间了,从南方过来的,我也是从别人的手上买回来的,其实这姑娘倒是有不少人想买,可是她要求必须把那三个一起带着,不
然情愿死也不跟他们分开,所以……才一直留到了现在。”
这种事情,在牙行经常遇到,有些人,一家子被不同的人买去,那么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见面了,所以即便卖身为奴,也希望一家子人能在一起!谢嘉音真要说话,一直都未说话的墨修辰,却忽然开口了,“这小姑娘,看着挺机灵的,以后你可以留在身边用用,培养起来了,将来还可以带其她的丫鬟,至于那个孩子,正好买回去给恒儿做个伴!”
第171章 买人2
谢嘉音有些疑惑,这种事情,墨修辰一般情况下不会插手的。
看向墨修辰,墨修辰对她点了点头。
谢嘉音便没有问再多,看了眼那个小男孩,谢嘉音笑了,“你过来!”
小家伙小心翼翼的过来了,大眼睛看着谢嘉音。
谢嘉音笑道:“告诉姐姐,你都会些什么?”
小男孩想了想,开口了,“我会自己吃饭,会穿衣服,会穿鞋子,会……会……会……”小男孩苦恼了,实在想不起来了!
谢嘉音噗呵一声,笑了!
旁边的牙婆额头滑下三道黑线,这熊孩子,人家问的是你能替主家干些什么,你却回答了这些,人家买你回去又不是只让你光吃饭不干活的!
“谢小姐……”牙婆想要解释两句。
“没事!没事!”谢嘉音打断了她,这孩子她看着还不错,至少,挺合眼缘。
小男孩还从没见过哪个买主对他笑的这么和善,这位姐姐这么漂亮,看着就不像坏人!于是,小男孩开口了,“这位姐姐……不不……谢小姐,你把我姐姐买走吧!让她给你当丫鬟好不好?你说你是农家,那……去种田也行的,就是……就是不要把她嫁人,等我长大了,我会来娶我姐姐的,你
不要把她嫁给别人好不好?”
谢嘉音一愣,“你要娶你姐姐?”
“对啊!”小男孩眼眶都红了,“姐姐嫁给别人,会被欺负的,那些男人太坏了,太丑!也太老了!只有嫁给我,我才不会欺负她!”
谢嘉音:“……”
谢嘉音转头看向那小姑娘,这小姑娘长的确实很漂亮,气质也不错,看着,到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人。
这样的容貌,这样的气质,尤其是这样的年纪,很多大户人家都是愿意买来做通房丫头的,甚至,某些好色的中年男子,老头子,也喜欢买这样的姑娘回去……
这个小男孩,估计还不懂得他是不能娶姐姐的,纯粹就是怕姐姐落到那样的人手中。
谢嘉音眸光沉了沉,古代女子地位低下,更不要说这卖身为奴的女子了,有时候,真的连畜生都不如的。
谢嘉音笑着摸摸小男孩的头,买下了这一家子!
自己挑的,再加上那些人的家人,总共谢嘉音买了三十六人!
男子十三岁以上四十岁一下,没有特殊才能的,是十两银子一个,总共一百一十两!
九个女孩子当中,四个十二岁以上,九两银子一个,剩下五个六两银子一个,总共六十六两!
粗使婆子十二个,七两银子一个,共八十四两!
还有一对老夫妻,两个小男孩,二十两!
加在一起,共计两百八十两!
这些人当中,有两个男子会点儿拳脚功夫,会赶车,而且识字,价格要高一些,还有两个女孩子,规矩调教的好,也识字,价格也要高一些。
但因为谢嘉音买的多,所以牙婆没有另外加价,最后两百八十两银子,谢嘉音便也没有讲价,爽快的付了银子,拿着他们的卖身契,带着这些人离开。
这些卖身契,是早就签好的,谢嘉音要求的,全部签的死契,现在,她只要拿着这些卖身契去官府备个案,这些人的身份,便全部落实了!
家里一下子添了这么多人,住的屋子,衣服鞋袜,被褥等等的生活用品,那么便都要添置了,谢嘉音去了镇上最大的杂货铺,将需要的生活用品全部买齐。
因为家里全部要搬到作坊的小院,还有杨氏的要求,那么需要添置的东西,就更多了!
桌子,椅子,床,书桌,书架,柜子,箱子,锅碗瓢盆,换洗衣裳,床单被套……所有的都要买,还有买了一匹马,一辆马车,最后,去的便是书局跟笔墨铺子!
青山镇这里读书人众多,自然有专门的大型书店。谢嘉音进去挑了好些书籍出来。
这一买书,这才明白为什么读书花费那么高了,因为这些书,实在是太贵太贵了!
一本完备的大景朝律法,就足足要二十两银子,不过全套有厚厚的十几本。
相对来说,科考内的书籍都比较贵,一般七八两银子一本,剩下的那些游记,杂谈,大多数是五两银子一本,还有普通的,两三两银子的。
这一次,谢嘉音算是切身体会到,为什么普通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了,即便是家境好一点的人家,只要家里有一个读书的孩子的,倾尽全家之力,也未必能供养出这个读书人!
科考内的书籍大多都要七八两银子一本啊!
简直跟一个人差不多的价钱!
谢嘉音买了两箱子,足足花了近千两银子!
然后又去笔墨铺子买笔墨纸张,这也是非常贵的东西,虽然贵,但家里那么多人,都要用到,所以谢嘉音也很是舍得,买了足足二百两银子的东西,装了满满的一大箱子,大多数,都是裁好的白纸!
终于将需要的东西全部买齐,一下子花了那么多钱,谢嘉音坐在马车上,兴奋至极,“啦啦啦啦花了那么多钱的感觉好爽啊啊啊啊啊!”
墨修辰:“……”
好笑的摸了摸谢嘉音的头,墨修辰宠溺道:“喜欢买东西,以后就多买一点,反正……你有地方放,将来总有用得着的时候。”
毕竟,直接卖了,可比嫁出去换的聘礼值钱多了。
这里,十二三岁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很多。
谢嘉音仔仔细细的挑了半天,挑了六个小丫鬟,年龄十岁到十六岁不等,年龄拉开差距,这样即便某些到了年纪嫁了人,自己身边也依旧能有人用。
干活的妇人跟婆子,挑了十个,加上里面有几个是有家庭的,并且家人都在,求谢嘉音把她们家人也买走。
谢嘉音瞧了瞧那些人,看着还不错,便都一并买下了!
最后,谢嘉音看到一个小姑娘,这小姑娘十三岁左右的样子,模样甚是漂亮。
一开始她一直低着头,容貌又这么好,谢嘉音还以为她是想进大户人家呢!也就没在意,如今到了跟前,细看,似乎又不是!
谢嘉音的眸光看过来,那小姑娘整个人一抖,不过十三岁的样子,这么一缩,看着更瘦弱了!
虽然身子骨单薄,但眼神却很清澈,甚至还带着一股坚强与刚毅,谢嘉音最喜欢这样的姑娘了!
“你叫什么名字?”谢嘉音问。
“我……奴婢……没有名字,真去了小姐家,小姐给奴婢取名字就行,奴婢……奴婢不是不愿意,小姐……您要是想买我的话,能不能……能不能……把奴婢的弟弟还有……还有他们两个也一起买走?”
谢嘉音一愣!原来不是不愿意啊!
顺着这姑娘的目光看去,旁边确实站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长的倒是不错,就是瘦骨嶙峋的,一双大眼睛怯怯的看着自己,带着恐惧,也带着一抹期待。
至于旁边的那两个人,谢嘉音一看,就明白了!
这两人,年纪太大了,瞧着,都五六十了,一对老夫妻!
这样的人,一般人家都不会买的,买回去没什么作用,还有这孩子也是一样,太小,不能做事!
大户人家都有家生子,所以不需要这样的小孩子,普通人家不会买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回去白白养着。
刚才她买下的那些人也有带家人的,但孩子最小的,都已经十岁了!
古代孩子早熟,十岁的孩子,已经能做不少家务了!
可是这一个,太小了!
谢嘉音有些犹豫,之前那些人的家人,她买下了,但也都是能干活的。她做事有原则,如今这样的乱世,又是古代,这样可怜被卖的孩子多了去了,谢家不是收容所,不可能把所有人都买下!
那小男孩一双大大的眼睛怯生生的看着自己,有期待,也有惶恐!
看了一会儿,谢嘉音终究有些不忍心,想着家里恒儿正好缺个玩伴,干脆买回去跟恒儿玩好了,将来也能做个伴读!
一直没有看这些人的墨修辰,此刻,却把目光落在了那个小姑娘身上,这姑娘,这眉眼……牙婆这个时候连忙过来,对谢嘉音解释道:“谢小姐,这姑娘来我们这里有段时间了,从南方过来的,我也是从别人的手上买回来的,其实这姑娘倒是有不少人想买,可是她要求必须把那三个一起带着,不
然情愿死也不跟他们分开,所以……才一直留到了现在。”
这种事情,在牙行经常遇到,有些人,一家子被不同的人买去,那么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见面了,所以即便卖身为奴,也希望一家子人能在一起!谢嘉音真要说话,一直都未说话的墨修辰,却忽然开口了,“这小姑娘,看着挺机灵的,以后你可以留在身边用用,培养起来了,将来还可以带其她的丫鬟,至于那个孩子,正好买回去给恒儿做个伴!”
第171章 买人2
谢嘉音有些疑惑,这种事情,墨修辰一般情况下不会插手的。
看向墨修辰,墨修辰对她点了点头。
谢嘉音便没有问再多,看了眼那个小男孩,谢嘉音笑了,“你过来!”
小家伙小心翼翼的过来了,大眼睛看着谢嘉音。
谢嘉音笑道:“告诉姐姐,你都会些什么?”
小男孩想了想,开口了,“我会自己吃饭,会穿衣服,会穿鞋子,会……会……会……”小男孩苦恼了,实在想不起来了!
谢嘉音噗呵一声,笑了!
旁边的牙婆额头滑下三道黑线,这熊孩子,人家问的是你能替主家干些什么,你却回答了这些,人家买你回去又不是只让你光吃饭不干活的!
“谢小姐……”牙婆想要解释两句。
“没事!没事!”谢嘉音打断了她,这孩子她看着还不错,至少,挺合眼缘。
小男孩还从没见过哪个买主对他笑的这么和善,这位姐姐这么漂亮,看着就不像坏人!于是,小男孩开口了,“这位姐姐……不不……谢小姐,你把我姐姐买走吧!让她给你当丫鬟好不好?你说你是农家,那……去种田也行的,就是……就是不要把她嫁人,等我长大了,我会来娶我姐姐的,你
不要把她嫁给别人好不好?”
谢嘉音一愣,“你要娶你姐姐?”
“对啊!”小男孩眼眶都红了,“姐姐嫁给别人,会被欺负的,那些男人太坏了,太丑!也太老了!只有嫁给我,我才不会欺负她!”
谢嘉音:“……”
谢嘉音转头看向那小姑娘,这小姑娘长的确实很漂亮,气质也不错,看着,到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人。
这样的容貌,这样的气质,尤其是这样的年纪,很多大户人家都是愿意买来做通房丫头的,甚至,某些好色的中年男子,老头子,也喜欢买这样的姑娘回去……
这个小男孩,估计还不懂得他是不能娶姐姐的,纯粹就是怕姐姐落到那样的人手中。
谢嘉音眸光沉了沉,古代女子地位低下,更不要说这卖身为奴的女子了,有时候,真的连畜生都不如的。
谢嘉音笑着摸摸小男孩的头,买下了这一家子!
自己挑的,再加上那些人的家人,总共谢嘉音买了三十六人!
男子十三岁以上四十岁一下,没有特殊才能的,是十两银子一个,总共一百一十两!
九个女孩子当中,四个十二岁以上,九两银子一个,剩下五个六两银子一个,总共六十六两!
粗使婆子十二个,七两银子一个,共八十四两!
还有一对老夫妻,两个小男孩,二十两!
加在一起,共计两百八十两!
这些人当中,有两个男子会点儿拳脚功夫,会赶车,而且识字,价格要高一些,还有两个女孩子,规矩调教的好,也识字,价格也要高一些。
但因为谢嘉音买的多,所以牙婆没有另外加价,最后两百八十两银子,谢嘉音便也没有讲价,爽快的付了银子,拿着他们的卖身契,带着这些人离开。
这些卖身契,是早就签好的,谢嘉音要求的,全部签的死契,现在,她只要拿着这些卖身契去官府备个案,这些人的身份,便全部落实了!
家里一下子添了这么多人,住的屋子,衣服鞋袜,被褥等等的生活用品,那么便都要添置了,谢嘉音去了镇上最大的杂货铺,将需要的生活用品全部买齐。
因为家里全部要搬到作坊的小院,还有杨氏的要求,那么需要添置的东西,就更多了!
桌子,椅子,床,书桌,书架,柜子,箱子,锅碗瓢盆,换洗衣裳,床单被套……所有的都要买,还有买了一匹马,一辆马车,最后,去的便是书局跟笔墨铺子!
青山镇这里读书人众多,自然有专门的大型书店。谢嘉音进去挑了好些书籍出来。
这一买书,这才明白为什么读书花费那么高了,因为这些书,实在是太贵太贵了!
一本完备的大景朝律法,就足足要二十两银子,不过全套有厚厚的十几本。
相对来说,科考内的书籍都比较贵,一般七八两银子一本,剩下的那些游记,杂谈,大多数是五两银子一本,还有普通的,两三两银子的。
这一次,谢嘉音算是切身体会到,为什么普通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了,即便是家境好一点的人家,只要家里有一个读书的孩子的,倾尽全家之力,也未必能供养出这个读书人!
科考内的书籍大多都要七八两银子一本啊!
简直跟一个人差不多的价钱!
谢嘉音买了两箱子,足足花了近千两银子!
然后又去笔墨铺子买笔墨纸张,这也是非常贵的东西,虽然贵,但家里那么多人,都要用到,所以谢嘉音也很是舍得,买了足足二百两银子的东西,装了满满的一大箱子,大多数,都是裁好的白纸!
终于将需要的东西全部买齐,一下子花了那么多钱,谢嘉音坐在马车上,兴奋至极,“啦啦啦啦花了那么多钱的感觉好爽啊啊啊啊啊!”
墨修辰:“……”
好笑的摸了摸谢嘉音的头,墨修辰宠溺道:“喜欢买东西,以后就多买一点,反正……你有地方放,将来总有用得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