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相熟的朋友建议田维基露脸,能使他比现在更红。田维基很抗拒,做美食博主快两年,仍没有克服心理障碍,大方拍摄自己的形象。朋友知道原因,一开始还克制着不说,渐渐发现田维基没那么介意,索性大说特说起来。
  “你就是山东人基因。”朋友这样评价道。
  田维基不否认。至于山东人基因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是否包含刻板印象或地域歧视,他没兴趣深想。他只知道,一旦有一天,他从幕后走到台前,最先扑向他的,一定是家人、亲戚的“慰问”。爸妈搞不好还会怀疑他得了什么病,或是性取向有问题,要让举家受这奇耻大辱。
  田维基怕麻烦。
  有这些前情,参加《心动禁区》,对过去的田维基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转折点在于,他打算从今年开始,辞去国企工作,做全职博主。这个想法其实酝酿了很久,一直没下定决心,刚好在朋友圈看到《心动禁区》节目编导急求嘉宾,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主动联系了那位编导。
  和该编导认识,是基于之前自媒体运营的工作交集,田维基和编导见了面,编导直言,找嘉宾找得焦头烂额,就是没碰上合适的。田维基轻信了编导的话,或是自己潜意识也需要一个助力,就这样,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先后经过六轮面试,见过不同的节目组工作人员,最终拿到录制合约。
  如果要做全职自媒体,单凭田维基自己,哪怕露脸,想要在拥挤的美食领域脱颖而出,其实很难。他只是会做饭,并不擅长研发创意料理,或者探店点评,尤其是面向镜头时,很难做到侃侃而谈,自己在垂直领域里究竟几斤几两,他很清楚。
  l 平台则不同,它是天然流量池。几百人团队做出来的节目,肯定比他一个人拍的东西更吸引观众,他想,只要他在节目里不犯错,专心做自己的事,哪怕早早淘汰,也比自己闭门造车更有效。
  事实证明,田维基的策略很有效,连续两周录制下来,他的积分一分没扣,还靠攻击玩法赚到了 5 分,大有可能留到最后。
  第二次心动测定——也就是第一周求生任务之后,节目组给他播放了一些拍摄片段,是他和谢笑颖完成山林徒步任务的经过。节目组着重挑选了几个特写画面,是谢笑颖耐心安慰他、鼓励他的部分,当时,他的心动值有波动,忽上忽下,始终没有突破临界点。对此,田维基毫不意外。到刚刚结束的第三次测定,节目组大概找不到他和其他女嘉宾的互动素材,测定过程,更是平稳度过。
  田维基是异性恋,日常也会有生理需求,可他自认是个淡人,好像从来没有对谁产生过强烈的感情。面试时,对接导演问他情感经历、理想型,田维基一一照实回答,他觉得自己是个实用型男人,就像他拥有一些外形条件,很少想到要利用它,获得异性青睐或者什么。他总是怕麻烦。
  谈恋爱也是,一旦对方让他产生了“麻烦”的感觉,他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回避。就连爸妈期待他结婚生子,对他而言,也是个终极大麻烦。为了逃避这个麻烦,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留在了南方,但依然考进国企,算是尽孝,堵爸妈的口。
  田维基不喜欢听别人分析他。节目录制第一周,他有点“怕”郑培文,同为男人,他能一眼看出来,郑培文是个危险分子,他太聪明了。这种聪明不仅限于世事人情的判断,田维基猜郑培文学历也很高,总结来说,就是危险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奇怪的是,自从谢笑颖出局,田维基开始喜欢和郑培文谈心。二楼露台,镜头死角,田维基向他吐露自己二十七年来的困惑:“不知道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郑培文瞠目看向他,“好宏大的哲学问题。”
  田维基大学学的是工科,对哲学一窍不通,转看向夜色下的大海,道:“这是哲学问题吗?”
  “当然,我都接不上话了。”
  “你还会接不上话?我感觉你什么都懂。”
  “胡说。我不懂厨艺。”郑培文道,“我只是个凡人,单纯好奇心重而已。谢总淘汰对你打击很大吗?怎么突然多愁善感了。”
  他说得随意,田维基却瞬间起了防心。节目组每周推出不同的攻击玩法,他不想被郑培文套出什么软肋。“睡眠不够,明天又要发布新任务,想得多很正常。”他谨慎地说道。
  郑培文趴在栏杆上,尽情吹海风,一点也不像他这样紧绷,田维基羡慕他的随性和强大。“节目录完,我们应该能继续当朋友吧?”田维基问。
  郑培文笑了,“当然,只要你愿意。”
  “我为什么不愿意?”
  “录制还有两周不到。按节目组的规则设置,越往后,只会越挑战人性,利益当头,任何关系都经不起考验。”
  田维基想了想,“突然发现,你好像一直都很清醒。”
  “辩证地看,也许不是我很清醒,而是其他人不够清醒。”郑培文漫不经心地说道。
  “真好奇,有什么事或者什么人,会让你困扰?”
  郑培文笑了笑,没接话,就在田维基以为他不会再回答的时候,听见他说:“我也好奇。”语气像聊别人似的。
  第35章 第三周求生任务开始!
  第三周求生任务于周二晚八点发布。
  嘉宾们被要求待在各自房间内,隔空完成了一则默契挑战,以此来确定新一周的任务搭档。
  分组结束后,ai 女音统一提醒众人:“本次求生任务将在偏远海滩进行,节目组不提供住宿,请自备。”
  “节目组不提供住宿的意思是,我们要自己带帐篷?”乔安娜问。
  “对。”ai 回答道。
  “我们六个人,明天晚上不住在一起?”
  “对。”
  乔安娜深吸了一口气。几分钟前的默契挑战,电子屏上出现三张图,分别是彩旗、蒲公英和珍珠,她选了蒲公英。不知道节目用的何种干预机制,总之,选择结束,电子屏画面显示她和男二成为搭档。
  同一时间,同一楼层,田维基问 ai 的是另一个问题:“任务期间的食物和饮用水呢?”
  “明天出发前,节目组将会为各位分发。”ai 回答道。
  “任务在海边,两天一夜的时间,是不是厨具也要自己带?”田维基又问。
  “嘉宾可以自行选择。”
  “算了,问你跟没问似的。”田维基摘下耳机,一反这两天的惫懒状态,立刻开始着手整理背包。
  单论整理,田维基是专业选手。手边没有电子产品,他于是用笔和纸写清单。但他向来不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出行该做的收纳,本是一窍不通,还是首周山林徒步,谢笑颖半教学半辅助,教会了他一些基本户外知识。
  “收背包,有个流行的说法,叫‘三明治法则’,重物贴背、轻物填缝、常用品挂侧。”这次换自己独立装填,田维基觉得谢笑颖言犹在耳。她是个看起来就很强势的女性,眼神锐利直接,看谁都没有半分怯意。在介绍背包收纳法则的时候,她是一边自己收一边教他,动作和语气,却有种格外的温柔。只怪当时他满心满脑都在学知识,忘了多看几眼,以致到现在,值得回味的部分,仅有少量碎片。
  叩叩叩,敲门声忽响,将田维基从回忆里拉出来。
  “哪位?”他问。
  “是我,王珂,你的新搭档!”
  田维基打开门,不期然看到一张雀跃的脸,她一边探头往里看一边问:“我知道你不擅长户外运动,特地来帮你!”
  “倒是不用,之前谢总教过我。”田维基道,“你自己应该也需要收拾吧?明晚可是要自己搭帐篷。”
  “搭帐篷简单,关键是任务,这次又分组,估计要比赛了。”说到比赛,王珂眼里满是兴奋,道:“那几张图,你选的是什么,是不是彩旗?”
  田维基点头,“会像第一次那样,选什么图就代表什么任务吗?”
  “肯定是。任务地点在海滩,我猜应该是——”王珂话头停在这里,眼睛忽然往旁边转了一道,“你隔壁的人在吗?”
  田维基顺着她的目光掠了眼旁边,“小丁吗?应该在吧,任务才刚发布完呢。”
  王珂自顾点点头,“那我们进去说,小声说,别给敌人听到了。”
  对求生任务,田维基没有王珂那样的竞争心态。他认为心动测定,以及心动测定中的攻击玩法对结果影响更大,不过他仍然选择尊重王珂,他知道她是运动员,理解她的竞赛心理。
  不过同样是背包整理教学,王珂比谢笑颖霸道很多,眼看她大笔一挥,唰唰唰把自己的清单划掉好几项,田维基心想,没关系,一会儿再重写一张。
  “山林和海边环境差异大,带的东西肯定不同,比如鞋子,去山里,要穿防滑登山鞋,去海边,最好穿溯溪鞋,你行李里应该有溯溪鞋吧?我记得节目组提醒了要带的。”王珂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