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这西洋药或许能缓解晴雯的病情。
  黛玉不这么做,晴雯的病就没有好的可能,想到此处,黛玉心下安定了些,她希望这西洋药瓶能起到如伦敦医生所说的效果。
  第85章
  黛玉回到巴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药瓶送给拉瓦锡,拉瓦锡身为出色的化学家,对于药物成分的鉴定还是十分熟悉的。
  国王已经派人在杜伊勒里宫门口等候,出门迎接的正是特蕾莎,见黛玉一路风波劳累,特蕾莎忙含笑挽着黛玉一同上楼。
  “父亲已经知道你成功说服乔治四世,他非常高兴。”特蕾莎告诉黛玉。
  黛玉也只是勉强笑道:“我只是把他建立反法联盟的时间推迟了,未来他肯定还是要坚持的。”
  特蕾莎回答:“总比现在这内忧外患的局面好,只要在这段时间内,我们把内部管理好,还担心未来的反法联盟吗?”
  黛玉心下思考,虽然乔治四世犹豫是否要建立反法联盟,但她带给乔治四世的理由都是有时效性的,等俄国的沙皇位置尘埃落定,以及普鲁士王储娶到一位公主,反法联盟的缺点就不复存在,那时候黛玉再怎么游说,也劝不住乔治四世。
  所以她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想出法子,虽然这段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
  二人正说着,黛玉和特蕾莎来到正厅,只见路易十六正襟危坐在国王的宝座上,自从经历法国大革命和被拿破仑软禁在凡尔赛宫后,国王的性子比以前强硬了许多,至少他明面上是个威严的一国之君。
  因为国王认识到自己以前就是性子太温和,才被那些大臣们登鼻子上脸,所以国王在从拿破仑手中拿回实权后,性子也渐渐变得难以琢磨,有他太爷爷路易十四的影子。
  因此黛玉和特蕾莎即使身为国王的女儿,也不敢在礼数上怠慢。
  “我的女儿,你做的很好。”国王让黛玉上前,亲手抚摸她的脸庞,黑眼珠黑头发,正是高贵的罗马人的象征。
  只是国王觉得有些怪怪的,却瞧不处哪里有异常。黛玉一下子就敏锐地捕捉到国王的神情变化,但也只是视而不见。
  “如果没有你,恐怕我们又要被送上断头台。”国王开始回忆,想起那个仍躲在柏林的夏尔,无奈摇头。
  “大英帝国的伦敦是怎么样的。”国王已经许多年没有去过伦敦,不知道伦敦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但日不落帝国的名声已经从海上的港口传到巴黎,这让国王不得不提高警惕。
  黛玉仰头答:“伦敦的工厂很多,工厂的蒸汽机日夜都在轰鸣。”
  国王皱眉:“难道这就是英国建立反法联盟的底气?”
  “是,也不是。”黛玉摇头,工业的发展也带来恶劣的环境,这些环境带来的问题迟早会爆发。
  “巴黎的工厂并不多。”黛玉提醒国王,“但是英国也会因为污染环境而付出代价。”
  她在和奥斯汀去伦敦诊所时,就见到不少因污染而疾病缠身的病人,让她感到触目惊心。
  国王想起前几日不少大臣建议在巴黎城内大幅度增加建立不少工厂,比如纺织厂、钢铁厂、建筑现在的法兰西的工业化程度并没有达到像伦敦的地步。黛玉从伦敦回来,提议国王可以开设工厂,但不能把污染物大幅度排放到空气或者河流中。
  国王笑说:“可这样也比不上大英帝国。”
  黛玉思考片刻,回答:“总比什么都不做好。”她在普鲁士和俄国时,发现这几个国家的工业化和法兰西差不了多少,而是伦敦走到了前头。
  在大英帝国发展工业化时,法兰西和俄国以及普鲁士还有奥地利仍在为各种领土问题没完没了的打战,没有意识到英国在某个角落偷偷发展工业化。
  等这些国家回过神来后,才发现英国早已凭借领先的工业革命确确实实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原本国王还在犹豫是否批准这些大臣们的要求,如今听见从伦敦回来的黛玉如此说,他心中更加确定了七八分。
  出使英国的王储和公主不光只有黛玉一个,但能深刻领会英国的工业化以及污染带来的危害,也就只有黛玉能看出其中的要害。
  那些出使回来的人,要么不把伦敦的工业化当一回事,要么迈开大步学习伦敦,疯狂地建立工厂,排放比伦敦还要多上十几倍的污染,争取追上大英帝国的步伐。
  但结果而知,没有赶上伦敦的工业化程度,反而搞毁了自己的环境根基。
  如今黛玉身为公主,也不能在政治上过多插手国王的事务。
  她一面思考,一面回到自己的富丽堂皇的房间,这时有侍卫来向她汇报,他们在枫丹白露镇抓到一个可疑人员,正是和巴士底监狱越狱事件相关的人物。
  黛玉抬眼,问那人叫什么名字。
  “他好像叫什么莱利。”侍卫回答。
  她想起来莱利就是那一晚和她对接的人,也算是南希身边的第一接触人。
  但黛玉不能直接当面去问他,因为莱利是见过她的,若自己出面,便暴露了自己的公主身份。
  “在我离开伦敦的时间,《爱国者日报》是否正常发行。”黛玉问道,她在日报上发表自己的诗歌后,就特意用歌德的住址订这家报纸,免得暴露自己的法兰西王室身份。
  歌德在黛玉离开伦敦前也离开巴黎,说是要去柏林见一见他的老朋友席勒,因此他的住处是空着的。
  虽然国王下令封杀这《爱国者日报》,但也拦不住南希等人偷偷发行,而黛玉身为报纸的发表人之一,自然有渠道可以获得报纸。
  在黛玉的命令下,侍卫每天都把自己乔装打扮成普通人家的模样,每天蹲在歌德的公寓外等报纸。
  起初侍卫提出可以去抓捕送报纸的人,通过送报人来抓南希等人。
  但黛玉摇头拒绝,她从安娜的报社中认识到,这些报社成员能把自己隐藏得很好,他们只会把内容送到各地印刷厂,再从印刷厂送出到买卖人的地处,经过好几个地处和各种各样的人的手。
  因此她是不可能从送报人的手中得知南希的相关消息,相反还会打草惊蛇。
  “这报纸一直都在发行,销量似乎都很不错。”侍卫回答,“国王都气疯了,但也断绝不了。”
  黛玉脸上露出若有若无的微笑,她知道报纸的销量是在借安尼的名气的基础上提升的,而报纸上的其他内容后来居上,使《爱国者日报》的销量更加遥遥领先。
  报纸正常发行,意味着南希仍在她不知道的地方好好的。
  “那个莱利有说出越狱的其他人吗?”黛玉问道。
  侍卫摇头,说:“他一句话都不说。”
  黛玉在第一次见到莱利时,就认为他是个稳妥谨慎的人,因此她不指望能从莱利身上知道什么。
  “把他看好,好生侍候着,不许让他跑了或者自尽了。”黛玉命侍卫离开,心下思索如何处置这些人。
  她记得明日就是她交稿的日期,自从黛玉帮助南希的报纸提升销量后,她们之间就约定好每周的一天到第一次见面的酒馆碰面交稿,这倒是跟踪南希的好机会。
  黛玉可以从南希口中探一探虚实。
  ……
  黛玉送出去的西洋药比她想象中的疗效要显著许多,听宝玉回来说,晴雯用药后的第一个晚上,就出了汗,第三天烧就退了,虽然现在晴雯的身子还是有点虚弱,但是咳疾等情况都比之前好许多。
  “有效就好。”黛玉见宝玉一副喜怒形于色的样子,忍不住笑。
  宝玉又忧愁起来,说:“即使睛雯病好了,但她现在也没有地处去。”
  “她可以回到老太太身边。”黛玉提醒宝玉。
  黛玉记得晴雯是贾母送给宝玉的,论理晴雯被赶出大观园,还是可以回到贾母这边的,凭借晴雯的样貌以及顶尖的针线活,她在贾母身边的日子也不会太差。
  但宝玉摇摇头,说:“老太太是不会把这小事放在心上,撵出去就撵出去,岂有回来的理,只是晴雯还有什么立足之地。”说着又一副担心的样子。
  宝玉没有把王夫人早已向贾母告晴雯的状说出去,王夫人说这晴雯依依妖妖不守规矩,是个狐媚子。
  听到王夫人的评价,纵然贾母有要回晴雯的心思,如今听见王夫人这么一说,也打消了心思。
  对于贾母和王夫人来说,这些丫鬟们不过是阿猫阿狗,一时高兴养在身边也就是了,不高兴或者无用就扔在一边,任其自生自灭。
  此时黛玉心下暗伏,她对晴雯也算是知根知底,虽然永竹园已经买来数几个丫鬟,但到底不是从小养在身边的,黛玉用起来也有顾虑。
  但这晴雯在黛玉进入贾府前就已经是贾母的人,晴雯的性子黛玉也是清楚,爽利泼辣,她的永竹园正缺少像晴雯这种性子的人。
  在潇湘馆时,那些丫鬟们还有贾府的嬷嬷们压着,再加上黛玉一直是奖罚分明,那些丫鬟们也不敢在大观园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