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卡洛纳在大主教身后得意地露出微笑。
这时又有人进入杜伊勒里宫。
“尊敬的王储、公主以及大主教,在下是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参见各位。”一头白发男子恭敬道。
原来路易十七利用王后的手谕把巴黎皇家科学院的拉瓦锡叫来,拉瓦锡是法兰西著名的化学家,他年纪轻轻就成为科学院士,凭着对空气成分的研究扬名科学界。
对面到底是个著名的科学家,大主教放下十字架,不敢慢待拉瓦锡,只问他有何事。
“古怪的科学家,不,应该是炼金师……”卡洛纳先生在一旁咬牙切齿,拉瓦锡不仅是皇家科学院士,还是税务官,他向来不待见对这科学家,他作为财务部长,知道国库的一部分也拿去给拉瓦锡建实验室,研究化学去。
谁会关心空气里有什么?在卡洛纳先生眼里,拉瓦锡的研究就是多此一举,有这钱还不如给他换成贵重的古木家具、罕见的东方陶瓷、或者一大锅美味的撒上糖霜的蛋糕。
拉瓦锡一进来就看到苍术烧出的白烟,他利用化学家特有的灵敏的鼻子嗅了嗅。
这是东方特有的香料味。他没想到法兰西王室已经奢华到随便烧香料的地步。
他作为税务官,很清楚这几年法兰西王室收入极其困难,才会导致革命的爆发。
“我似乎听你说这白烟是巫术,是不是巫术拿到实验室检测便知。”拉瓦锡不紧不慢说,对于气体及颗粒物的检测,他可是在行的。
“咳咳。”卡洛纳先生早就不喜拉瓦锡已久,便说,“即使这白烟不是巫术,那你怎么解释我们的国王如何感染上天花,这杜伊勒里宫可是看守得好好的。”
拉瓦锡也认出卡洛纳先生,冷眼瞧了他,没好气道:“你自己去问医生吧。”卡洛纳平日里没少卡过他的实验资金,他自然不会给卡洛纳好脸色。
林黛玉上前解释说:“这不是什么巫术,我焚烧的东西名叫苍术,可以缓解病毒的传播。”
“能不能缓解,得做实验才能确定。”拉瓦锡开始把实验思想引入到现实来,与大主教讨论。
大主教本就敬重公主和著名科学家,见拉瓦锡要验证那些焚烧之物是否是巫术,哪有不答应的。
杜伊勒里宫前面正好有两个居民区,拉瓦锡便选择这两个居民区标号做实验。
a处焚烧苍术,另一处b保持不变,再比较经过几日死亡人数的差别,若a处死亡人数远高于b,则公主下的就是巫术,若a处死亡人数与b差别不大,那么这只是误会。
当然也可能有a死亡人数远比b少,但拉瓦锡对此不抱希望,他虽然知道高温可以去病毒,但天花哪有说焚烧就能缓解,他最多给公主一个清白而已。
黛玉聆听拉瓦锡的计划,欣然同意,又把那些白纱布拿出来,下令分发到居民区。
“戴在口鼻上的白布?你是想把他们都憋死?”卡洛纳听完黛玉对这些白纱布的用处,只当她为了赢而不择手段,禁止她在b区分发白纱布。
一时医生和奴仆都按照拉瓦锡的要求离去。
法兰西王室的三个孩子每一刻都不想呆在卡洛纳先生身边,便一起返回楼上的房间。
“你的奥地利公主怎么样了?”林黛玉聪明玲珑心,知道路易十七的突然出现多半是为了那个奥地利公主,估计他也猜到奥地利公主出了事。
路易十七果然怔住,他没想到林黛玉猛然来这一出,说:“舞会后她就离开巴黎了。”
“真的吗?我记得你那时说非她娶不可。”林黛玉打趣他。
他没说话,连滚带爬走进自己的房间。特蕾莎望着路易十七消失的背影,说:“他肯定一直在和那什么公主联系。要不然怎么会那么慌慌张张。”
黛玉笑而不语,只是默默看着路易十七消失的身影。她心中有些惴惴不安,不知道拉瓦锡所谓的科学结果是如何。
她连科学这一词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第11章
林黛玉挽着特蕾莎的手,继续向前走,她们公主的房间一般都在走廊的尽头。
“不仅是这个,我感觉母后也知道什么,奥地利公主和母后也有干系。”林黛玉心细如发,提醒。
走廊尽头是半椭圆形落地窗,经过卡洛纳先生的折腾,黛玉在法兰西的一天很快又过去,落地窗前的日落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或许是母后派那奥地利公主让父王感染天花。”特蕾莎的话如同炸弹在黛玉耳旁响起。
特蕾莎转过去背对日落,她的脸庞被阴影遮挡,黛玉看不清姐姐特蕾莎的表情,但从她的口气听出一丝难过。
法兰西王后和路易十六的感情一直是冷冷淡淡的,法兰西王后身为貌美的奥地利公主,自然瞧不上身材矮胖的路易十六。
当时的奥地利面临着英国与普鲁士的夹击,为了寻求强大的法兰西的帮助,奥地利王室便把最小的女儿送到法兰西。
特蕾莎作为长女,从记事起就知道父亲与母亲情感平淡如水,凡尔赛宫里的那些贵族一直流传着路易十六迟的钝毫无情趣,法兰西王后又是那么热烈奔放的人,不知他们如何揣测法兰西王后的心思。
但让特蕾莎感到幸运的是,她的父母在这些年来一直和睦相处,从未有过激烈的冲突。
路易十六和之前的老国王不同,他没有乱七八糟一大堆的情妇,自始自终都只有法兰西王后一人。
然而法兰西王后却有段风流韵事,但只有特蕾莎她自己知道罢了。
“母后为何要害父王?”黛玉询问,但内心也有了答案,历史上夫妻为权力反目成仇的事也不少,如今路易十六已经失去实权,法兰西王后自然是瞧不上这个傀儡国王。
“哦,我要保护好父王,他不能因母后一时的糊涂而失去性命。”特蕾莎说到这,不由滚下泪来。
其实这也有特蕾莎的私心所在,如果这时候路易十六因天花死去,自然是她的弟弟路易十七接过王位,而路易十七年龄尚小,定是法兰西王后掌权。
若再进一步想,法兰西王后和另一个人生下孩子,那她就彻底与法兰西女王无缘。
自己的父母因权而残杀,这对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好受,林黛玉忙劝慰:“说不定是母后受了谁的挑唆,才做出这样的事来。”
毕竟在路易十六掌权的几十年,他对法兰西王后几乎是有求必应,那价值七十六万六千法郎的小特里亚农宫就是国王给王后的礼物。
特蕾莎在胸前划个十字,说:“但愿吧。”忽然她们听见窗外一阵吵杂,看见落地窗面前浓烟滚滚。
她们走到落地窗一边的露台,低头便看到杜伊勒里宫门口乌泱泱聚着一群人。
林黛玉内心紧张不安,在这天花流行时期,聚集只会更容易染上天花。
那些巴黎平民高举火把,呐喊声如海洋上的波浪,一声高过一声,又仿佛暴风雨前的大风,猛烈刮过。
“她竟然敢在我们居民区下巫术,是嫌我们死的还不够多?”
“她发下的那些白纱布,是为了让我们提前准备掩盖死者的脸庞吗?其心可诛!”
“烧死魔鬼派来的女巫公主!”
特蕾莎紧紧握住黛玉的手,发现自己的手心冒汗,全身发凉。
林黛玉知道,人们容易被煽动,是有人在背后搅乱着巴黎城的舆论,想掀起一场天花与宗教的风暴。
第12章
能在巴黎平民百姓中掀起风浪的,除了卡洛纳先生还有谁。
卡洛纳先生凭着他那张巧舌如簧的嘴,很容易挑起人们的情绪,从一开始攻入凡尔赛宫,到现在聚众在杜伊勒里宫,都少不了卡洛纳先生在背后推波助澜。
林黛玉一直用纱布掩住口鼻,不顾特蕾莎的阻拦,从容从露台走到杜伊勒里宫门口,在那些侍卫的保护下,她才没有被失去理智的群众撕碎了去。
“我就是你们口中说的那个女巫公主。”林黛玉的声音虽小,但言语中冷静沉着,她没有被这些场面吓到。
在东方的贾府里,她对这类聚众吵闹的场面早已见怪不怪,贾府乱象丛生,奴仆因利益生事聚众打架也是常有的。
黛玉指了指脸上的白纱布,解释道:“我自己也戴着这纱布,又何来用纱布嘲讽害你们之说,况且这纱布可防止你们感染天花。”
人群听黛玉如此说,才恍然大悟,他们敬爱的公主都戴着白纱布,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去批评这个公主。
“那你在我们居民区下巫术是什么意思?”人群中一妇女问。
林黛玉也只是解释这是为了保护他们不被感染上天花。
那妇女又尖锐地提出问题:“我们凭什么相信你,我的上帝,谁知道你们这些贵族能做出什么来。”
原来这时候法兰西王室的权威及公信力都被消耗得一干二净,没有人愿意相信黛玉的话。
这时又有人进入杜伊勒里宫。
“尊敬的王储、公主以及大主教,在下是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参见各位。”一头白发男子恭敬道。
原来路易十七利用王后的手谕把巴黎皇家科学院的拉瓦锡叫来,拉瓦锡是法兰西著名的化学家,他年纪轻轻就成为科学院士,凭着对空气成分的研究扬名科学界。
对面到底是个著名的科学家,大主教放下十字架,不敢慢待拉瓦锡,只问他有何事。
“古怪的科学家,不,应该是炼金师……”卡洛纳先生在一旁咬牙切齿,拉瓦锡不仅是皇家科学院士,还是税务官,他向来不待见对这科学家,他作为财务部长,知道国库的一部分也拿去给拉瓦锡建实验室,研究化学去。
谁会关心空气里有什么?在卡洛纳先生眼里,拉瓦锡的研究就是多此一举,有这钱还不如给他换成贵重的古木家具、罕见的东方陶瓷、或者一大锅美味的撒上糖霜的蛋糕。
拉瓦锡一进来就看到苍术烧出的白烟,他利用化学家特有的灵敏的鼻子嗅了嗅。
这是东方特有的香料味。他没想到法兰西王室已经奢华到随便烧香料的地步。
他作为税务官,很清楚这几年法兰西王室收入极其困难,才会导致革命的爆发。
“我似乎听你说这白烟是巫术,是不是巫术拿到实验室检测便知。”拉瓦锡不紧不慢说,对于气体及颗粒物的检测,他可是在行的。
“咳咳。”卡洛纳先生早就不喜拉瓦锡已久,便说,“即使这白烟不是巫术,那你怎么解释我们的国王如何感染上天花,这杜伊勒里宫可是看守得好好的。”
拉瓦锡也认出卡洛纳先生,冷眼瞧了他,没好气道:“你自己去问医生吧。”卡洛纳平日里没少卡过他的实验资金,他自然不会给卡洛纳好脸色。
林黛玉上前解释说:“这不是什么巫术,我焚烧的东西名叫苍术,可以缓解病毒的传播。”
“能不能缓解,得做实验才能确定。”拉瓦锡开始把实验思想引入到现实来,与大主教讨论。
大主教本就敬重公主和著名科学家,见拉瓦锡要验证那些焚烧之物是否是巫术,哪有不答应的。
杜伊勒里宫前面正好有两个居民区,拉瓦锡便选择这两个居民区标号做实验。
a处焚烧苍术,另一处b保持不变,再比较经过几日死亡人数的差别,若a处死亡人数远高于b,则公主下的就是巫术,若a处死亡人数与b差别不大,那么这只是误会。
当然也可能有a死亡人数远比b少,但拉瓦锡对此不抱希望,他虽然知道高温可以去病毒,但天花哪有说焚烧就能缓解,他最多给公主一个清白而已。
黛玉聆听拉瓦锡的计划,欣然同意,又把那些白纱布拿出来,下令分发到居民区。
“戴在口鼻上的白布?你是想把他们都憋死?”卡洛纳听完黛玉对这些白纱布的用处,只当她为了赢而不择手段,禁止她在b区分发白纱布。
一时医生和奴仆都按照拉瓦锡的要求离去。
法兰西王室的三个孩子每一刻都不想呆在卡洛纳先生身边,便一起返回楼上的房间。
“你的奥地利公主怎么样了?”林黛玉聪明玲珑心,知道路易十七的突然出现多半是为了那个奥地利公主,估计他也猜到奥地利公主出了事。
路易十七果然怔住,他没想到林黛玉猛然来这一出,说:“舞会后她就离开巴黎了。”
“真的吗?我记得你那时说非她娶不可。”林黛玉打趣他。
他没说话,连滚带爬走进自己的房间。特蕾莎望着路易十七消失的背影,说:“他肯定一直在和那什么公主联系。要不然怎么会那么慌慌张张。”
黛玉笑而不语,只是默默看着路易十七消失的身影。她心中有些惴惴不安,不知道拉瓦锡所谓的科学结果是如何。
她连科学这一词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第11章
林黛玉挽着特蕾莎的手,继续向前走,她们公主的房间一般都在走廊的尽头。
“不仅是这个,我感觉母后也知道什么,奥地利公主和母后也有干系。”林黛玉心细如发,提醒。
走廊尽头是半椭圆形落地窗,经过卡洛纳先生的折腾,黛玉在法兰西的一天很快又过去,落地窗前的日落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或许是母后派那奥地利公主让父王感染天花。”特蕾莎的话如同炸弹在黛玉耳旁响起。
特蕾莎转过去背对日落,她的脸庞被阴影遮挡,黛玉看不清姐姐特蕾莎的表情,但从她的口气听出一丝难过。
法兰西王后和路易十六的感情一直是冷冷淡淡的,法兰西王后身为貌美的奥地利公主,自然瞧不上身材矮胖的路易十六。
当时的奥地利面临着英国与普鲁士的夹击,为了寻求强大的法兰西的帮助,奥地利王室便把最小的女儿送到法兰西。
特蕾莎作为长女,从记事起就知道父亲与母亲情感平淡如水,凡尔赛宫里的那些贵族一直流传着路易十六迟的钝毫无情趣,法兰西王后又是那么热烈奔放的人,不知他们如何揣测法兰西王后的心思。
但让特蕾莎感到幸运的是,她的父母在这些年来一直和睦相处,从未有过激烈的冲突。
路易十六和之前的老国王不同,他没有乱七八糟一大堆的情妇,自始自终都只有法兰西王后一人。
然而法兰西王后却有段风流韵事,但只有特蕾莎她自己知道罢了。
“母后为何要害父王?”黛玉询问,但内心也有了答案,历史上夫妻为权力反目成仇的事也不少,如今路易十六已经失去实权,法兰西王后自然是瞧不上这个傀儡国王。
“哦,我要保护好父王,他不能因母后一时的糊涂而失去性命。”特蕾莎说到这,不由滚下泪来。
其实这也有特蕾莎的私心所在,如果这时候路易十六因天花死去,自然是她的弟弟路易十七接过王位,而路易十七年龄尚小,定是法兰西王后掌权。
若再进一步想,法兰西王后和另一个人生下孩子,那她就彻底与法兰西女王无缘。
自己的父母因权而残杀,这对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好受,林黛玉忙劝慰:“说不定是母后受了谁的挑唆,才做出这样的事来。”
毕竟在路易十六掌权的几十年,他对法兰西王后几乎是有求必应,那价值七十六万六千法郎的小特里亚农宫就是国王给王后的礼物。
特蕾莎在胸前划个十字,说:“但愿吧。”忽然她们听见窗外一阵吵杂,看见落地窗面前浓烟滚滚。
她们走到落地窗一边的露台,低头便看到杜伊勒里宫门口乌泱泱聚着一群人。
林黛玉内心紧张不安,在这天花流行时期,聚集只会更容易染上天花。
那些巴黎平民高举火把,呐喊声如海洋上的波浪,一声高过一声,又仿佛暴风雨前的大风,猛烈刮过。
“她竟然敢在我们居民区下巫术,是嫌我们死的还不够多?”
“她发下的那些白纱布,是为了让我们提前准备掩盖死者的脸庞吗?其心可诛!”
“烧死魔鬼派来的女巫公主!”
特蕾莎紧紧握住黛玉的手,发现自己的手心冒汗,全身发凉。
林黛玉知道,人们容易被煽动,是有人在背后搅乱着巴黎城的舆论,想掀起一场天花与宗教的风暴。
第12章
能在巴黎平民百姓中掀起风浪的,除了卡洛纳先生还有谁。
卡洛纳先生凭着他那张巧舌如簧的嘴,很容易挑起人们的情绪,从一开始攻入凡尔赛宫,到现在聚众在杜伊勒里宫,都少不了卡洛纳先生在背后推波助澜。
林黛玉一直用纱布掩住口鼻,不顾特蕾莎的阻拦,从容从露台走到杜伊勒里宫门口,在那些侍卫的保护下,她才没有被失去理智的群众撕碎了去。
“我就是你们口中说的那个女巫公主。”林黛玉的声音虽小,但言语中冷静沉着,她没有被这些场面吓到。
在东方的贾府里,她对这类聚众吵闹的场面早已见怪不怪,贾府乱象丛生,奴仆因利益生事聚众打架也是常有的。
黛玉指了指脸上的白纱布,解释道:“我自己也戴着这纱布,又何来用纱布嘲讽害你们之说,况且这纱布可防止你们感染天花。”
人群听黛玉如此说,才恍然大悟,他们敬爱的公主都戴着白纱布,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去批评这个公主。
“那你在我们居民区下巫术是什么意思?”人群中一妇女问。
林黛玉也只是解释这是为了保护他们不被感染上天花。
那妇女又尖锐地提出问题:“我们凭什么相信你,我的上帝,谁知道你们这些贵族能做出什么来。”
原来这时候法兰西王室的权威及公信力都被消耗得一干二净,没有人愿意相信黛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