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这儿的人会过春节(新年节),中秋节(团圆节),但唯独没有端午节。
“粽子。”长乐疑惑地眨了眨眼睛,她还没有听说过这道美食呢。
顾瑶将宫人们准备好的食材都检查了一遍,糯米泡好了,粽叶也泡好了,还有其他红枣、红豆、蜜饯等等也都备好了。
她于是从桶子里拿出了两片粽叶,然后卷了了个斗,在将加了红豆的糯米,红枣等放入其中,接着用细长的棉绳绑好,很快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皇上,这个粽子就是这么做的吗?”吴公公在一旁看着,发现皇上一会儿的功夫就包好了一个粽子,这粽子看着像个牛角。
顾瑶点了嗯了一声,随即又包了一个四角粽。
还好,虽然过去三十年了,但她这手艺还没有忘记。
这包粽子看着简单,但要上手包还是有些难度的。
“母皇,这个好简单,儿臣看一眼就会。”
长乐公主见母皇很快就包好粽子,于是自己也从桶子里拿出了两片粽叶,然后开始折腾。
顾瑶连着包了好几个,随即对一旁的王公公说道:“去外头看看,朕让黄知府找的人都找好了没有,另外叫其他宫人一起过来帮忙。”
这一百多斤糯米,大概可以包一千多个粽子,她自己可包不完。
一会儿后,大门开了。
杨州知府黄洋和其他几位官员一起领着三十个妇人进来了。
进来后,这些妇人立即跪下向当今皇上行礼,齐声道:“民妇拜见皇上。”
妇人们此刻还有些紧张,有些额头都冒汗了,他们是逛街时临时被官差带过来的,说是皇上要做一样吃食,需要他们去帮着做。
她们看着这院子里一桶又一桶看着像是芦苇叶的大叶子,还有好多糯米,红豆、红枣等等,不明白皇上要做的是什么。
杨州知府黄洋禀报道:“皇上,臣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找来了这些民妇,皇上随意差遣就好。”
第1241章 她终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顾瑶看着这些妇人,想来她们确实是大街上拉过来的百姓,一个个见到自己都很紧张,甚至不敢看自己。
顾瑶面带笑容,说道:“朕今日找你们来,是要你们帮朕做一道吃食,就是朕手上这个。”
顾瑶从盆子里拿出了两个自己刚包好的粽子。
看到皇上手上拿的东西,一些妇人摇了摇头,其中一个回道:“皇上,民妇愚笨,民妇没见过皇上做的这种吃食。”
顾瑶,“这个叫粽子,做法很简单,朕教你们包两个,你们很快就能学会。”
说完,顾瑶让这些妇人拿起了粽叶,然后她按步骤,一步一步教她们包。
妇人们学得很快,当包到第三个时,好些人都学会了。
“皇上,这是金陵的小吃吗?民妇还从未在杨州见过这样的小吃。”一学就会的张婶很快就包好了两个。
顾瑶笑了笑,回道:“这是朕梦里吃过的一种美食。”
顾瑶并没有说这是自己发明的。
此时一旁长乐终于包好了一个,她折腾好久,粽叶都弄坏了几片,才终于包好了一个。
“母皇,孩儿学会了。”包好了后,长乐开心的笑了起来。
院子里的气氛开始变得热闹,很快宫人,以及围观的几位官员也过来一起包。
约一个时辰后,二十桶粽子包好了,一共一千五百三十个。
看到这么多粽子,顾瑶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今日诸位都辛苦了,每人拿十个粽子回去,按照朕刚刚说的方法,煮上两个时辰,就可以吃了。”
“草民谢皇上恩典。”
分到粽子后,妇人们开开心心有说有笑的离开了。
——
下午,粽子出炉了。
粽子独有的香味弥漫着整个院子。
顾瑶让宫人们将煮熟的粽子都抬了出来,然后分给大家吃,除了宫人,暗卫,在外值守御林军们也每人分到了两个。
“皇上,这粽子也太好吃了。”吴公公吃了一个连连夸赞。
他真没想到,皇上竟然会做这等美食,他在宫里几十年,从未见御膳房的师傅们做过。
长乐公主一下干了三个,吃饱了后,她心满意足的赞道:“还是母皇厉害,孩儿都不知道母皇会做这等美食。。”
长乐知道母皇会烧菜,会煮汤熬粥,她小时候还吃过母皇熬的粥。
顾瑶只是笑了笑,此刻,她想起的却是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爸妈。
落叶归根,自己如今年纪大了,也会时不时想起自己的根在哪里。
她终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顾瑶让宫人们将剩下没吃完的粽子头抬到了外面的大街上,分给街头的百姓吃。她希望这道美食可以在这个世界流传下去。
——
第二日。
停靠岸边数日的龙船再次起航,顾瑶也在杨州官员和百姓们的恭送下,离开了杨州。她临走时,杨州的百姓们送来了许多的瓜果,有杨梅、桃子、李子、黄瓜、香瓜等等,都是百姓们自己种的,当季刚成熟的,最新鲜的果子。
杨州的文人墨客们,则在这日留下了成百上千的诗词画作,以纪念这位明君圣主。
第1242章 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
时间来到元月二十九年十一月。
秋去冬来,地处北方的金陵已经开始下雪了。
金陵城白茫茫一片。
玉清宫。
苏煜躺在宫里养病。
皇上南巡后,他离宫了一段时间。
起初几个月还好好的,他能自己出去活动,也能骑马去郊外。
但从九月起,他的身子又不好了,先是恶心犯困,然后是头晕腹痛。近来已经吃不下什么东西了。
他的身体也渐渐消瘦下去。
他感觉道自己时日无多了,所以便回到了宫中。
“公子,外头下雪了。”照顾苏煜的宫人端来了一碗药。
然而苏煜却摇了摇头,没有喝。
“公子,你得把药喝了,这病才会好啊。”宫人见自家主子不喝,忍不住叹息。
苏煜看着窗户的方向,因为窗户紧闭,他看不到外面飘落的雪花,入冬了,天寒地冻,他如今这身子别说出去,就连这宫门也出不了。
“皇上何日回来?可有消息?”苏煜声音低沉沙哑,好像喉咙里卡着什么东西一样。
他面容憔悴,嘴唇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宫人回道:“奴才昨日去打听过了,皇上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应该还有十日左右,就回宫了。”
“十日……”苏煜重复了这两个字。
十日看着不长,可对于如今的他来说,也是很漫长的,他甚至担心自己会撑不到皇上回来。
“公子,您还是快些吃药吧,等皇上回来了,看到您这样子,定会伤心的。”常公公抹着泪说道。
玉清宫常年冷冷清清,宫人都没有几个,如今皇上不在,太子监国,太子对自家主子那是十分的冷漠,就算公子病了多日,太子也没有来看过。
内务府也克扣玉清宫的日常开支,连送来的炭火都不是上好的。
苏煜还是摇了摇头,回道:“药不吃了,你拿去倒了吧,明日你出宫一趟,到陈家药铺,去寻一个叫谢少荣的大夫,让他进宫来给我瞧病。”
苏煜此刻已经不想再喝宫里的太医开的药了,曾经给自己瞧病的李太医随皇上南巡了,其他几位太医自己都不熟,或许这宫里有人不希望自己活下去了,所以这些太医开的药或许都不是给他治病的。
“好,奴才明日就去。”
苏煜这时从一旁的席子下面拿出了两封他几日前写好的书信。
他将书信交给照顾了自己多年的宫人,道:“明日你出宫时,顺便把这个送到金陵东街的驿站去,多付几两银子,让他们将这两封信加急送往。”
苏煜拿着书信的手有些发抖,这两封信分别是写给他的兄长苏琦和儿子苏焕的。
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把想交代的事情,想对兄长和儿子说的话,都写在了信中。
“公子,您放心,奴才定帮您把这书信送到驿站。您不吃药的话,就吃点东西吧。”
说完,常公公端来了一碗刚热好的红枣小米粥。
怕公子吃不下,他将红枣都捻碎了熬的。
苏煜撑着床沿坐了起来,日渐虚弱的他,此时连端起一个碗手都会发抖。
“公子,奴才喂您吃吧。”
苏煜如今已经吃不下饭菜,吃了肚子就会疼,他只能吃一点粥汤度日。
第1243章 这家伙就自求多福吧
长信宫。
楚奕正和几个伺候自己的宫人在柴火房里烧火烤肉。
他一边吃着烤羊肉,一边喝酒。
烤了差不多一只羊。
烤好之后,他分出来了一部分,准备等下拿到东宫去和儿孙们一起分享。
“粽子。”长乐疑惑地眨了眨眼睛,她还没有听说过这道美食呢。
顾瑶将宫人们准备好的食材都检查了一遍,糯米泡好了,粽叶也泡好了,还有其他红枣、红豆、蜜饯等等也都备好了。
她于是从桶子里拿出了两片粽叶,然后卷了了个斗,在将加了红豆的糯米,红枣等放入其中,接着用细长的棉绳绑好,很快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皇上,这个粽子就是这么做的吗?”吴公公在一旁看着,发现皇上一会儿的功夫就包好了一个粽子,这粽子看着像个牛角。
顾瑶点了嗯了一声,随即又包了一个四角粽。
还好,虽然过去三十年了,但她这手艺还没有忘记。
这包粽子看着简单,但要上手包还是有些难度的。
“母皇,这个好简单,儿臣看一眼就会。”
长乐公主见母皇很快就包好粽子,于是自己也从桶子里拿出了两片粽叶,然后开始折腾。
顾瑶连着包了好几个,随即对一旁的王公公说道:“去外头看看,朕让黄知府找的人都找好了没有,另外叫其他宫人一起过来帮忙。”
这一百多斤糯米,大概可以包一千多个粽子,她自己可包不完。
一会儿后,大门开了。
杨州知府黄洋和其他几位官员一起领着三十个妇人进来了。
进来后,这些妇人立即跪下向当今皇上行礼,齐声道:“民妇拜见皇上。”
妇人们此刻还有些紧张,有些额头都冒汗了,他们是逛街时临时被官差带过来的,说是皇上要做一样吃食,需要他们去帮着做。
她们看着这院子里一桶又一桶看着像是芦苇叶的大叶子,还有好多糯米,红豆、红枣等等,不明白皇上要做的是什么。
杨州知府黄洋禀报道:“皇上,臣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找来了这些民妇,皇上随意差遣就好。”
第1241章 她终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顾瑶看着这些妇人,想来她们确实是大街上拉过来的百姓,一个个见到自己都很紧张,甚至不敢看自己。
顾瑶面带笑容,说道:“朕今日找你们来,是要你们帮朕做一道吃食,就是朕手上这个。”
顾瑶从盆子里拿出了两个自己刚包好的粽子。
看到皇上手上拿的东西,一些妇人摇了摇头,其中一个回道:“皇上,民妇愚笨,民妇没见过皇上做的这种吃食。”
顾瑶,“这个叫粽子,做法很简单,朕教你们包两个,你们很快就能学会。”
说完,顾瑶让这些妇人拿起了粽叶,然后她按步骤,一步一步教她们包。
妇人们学得很快,当包到第三个时,好些人都学会了。
“皇上,这是金陵的小吃吗?民妇还从未在杨州见过这样的小吃。”一学就会的张婶很快就包好了两个。
顾瑶笑了笑,回道:“这是朕梦里吃过的一种美食。”
顾瑶并没有说这是自己发明的。
此时一旁长乐终于包好了一个,她折腾好久,粽叶都弄坏了几片,才终于包好了一个。
“母皇,孩儿学会了。”包好了后,长乐开心的笑了起来。
院子里的气氛开始变得热闹,很快宫人,以及围观的几位官员也过来一起包。
约一个时辰后,二十桶粽子包好了,一共一千五百三十个。
看到这么多粽子,顾瑶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今日诸位都辛苦了,每人拿十个粽子回去,按照朕刚刚说的方法,煮上两个时辰,就可以吃了。”
“草民谢皇上恩典。”
分到粽子后,妇人们开开心心有说有笑的离开了。
——
下午,粽子出炉了。
粽子独有的香味弥漫着整个院子。
顾瑶让宫人们将煮熟的粽子都抬了出来,然后分给大家吃,除了宫人,暗卫,在外值守御林军们也每人分到了两个。
“皇上,这粽子也太好吃了。”吴公公吃了一个连连夸赞。
他真没想到,皇上竟然会做这等美食,他在宫里几十年,从未见御膳房的师傅们做过。
长乐公主一下干了三个,吃饱了后,她心满意足的赞道:“还是母皇厉害,孩儿都不知道母皇会做这等美食。。”
长乐知道母皇会烧菜,会煮汤熬粥,她小时候还吃过母皇熬的粥。
顾瑶只是笑了笑,此刻,她想起的却是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爸妈。
落叶归根,自己如今年纪大了,也会时不时想起自己的根在哪里。
她终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顾瑶让宫人们将剩下没吃完的粽子头抬到了外面的大街上,分给街头的百姓吃。她希望这道美食可以在这个世界流传下去。
——
第二日。
停靠岸边数日的龙船再次起航,顾瑶也在杨州官员和百姓们的恭送下,离开了杨州。她临走时,杨州的百姓们送来了许多的瓜果,有杨梅、桃子、李子、黄瓜、香瓜等等,都是百姓们自己种的,当季刚成熟的,最新鲜的果子。
杨州的文人墨客们,则在这日留下了成百上千的诗词画作,以纪念这位明君圣主。
第1242章 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
时间来到元月二十九年十一月。
秋去冬来,地处北方的金陵已经开始下雪了。
金陵城白茫茫一片。
玉清宫。
苏煜躺在宫里养病。
皇上南巡后,他离宫了一段时间。
起初几个月还好好的,他能自己出去活动,也能骑马去郊外。
但从九月起,他的身子又不好了,先是恶心犯困,然后是头晕腹痛。近来已经吃不下什么东西了。
他的身体也渐渐消瘦下去。
他感觉道自己时日无多了,所以便回到了宫中。
“公子,外头下雪了。”照顾苏煜的宫人端来了一碗药。
然而苏煜却摇了摇头,没有喝。
“公子,你得把药喝了,这病才会好啊。”宫人见自家主子不喝,忍不住叹息。
苏煜看着窗户的方向,因为窗户紧闭,他看不到外面飘落的雪花,入冬了,天寒地冻,他如今这身子别说出去,就连这宫门也出不了。
“皇上何日回来?可有消息?”苏煜声音低沉沙哑,好像喉咙里卡着什么东西一样。
他面容憔悴,嘴唇白得没有一丝血色。
宫人回道:“奴才昨日去打听过了,皇上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应该还有十日左右,就回宫了。”
“十日……”苏煜重复了这两个字。
十日看着不长,可对于如今的他来说,也是很漫长的,他甚至担心自己会撑不到皇上回来。
“公子,您还是快些吃药吧,等皇上回来了,看到您这样子,定会伤心的。”常公公抹着泪说道。
玉清宫常年冷冷清清,宫人都没有几个,如今皇上不在,太子监国,太子对自家主子那是十分的冷漠,就算公子病了多日,太子也没有来看过。
内务府也克扣玉清宫的日常开支,连送来的炭火都不是上好的。
苏煜还是摇了摇头,回道:“药不吃了,你拿去倒了吧,明日你出宫一趟,到陈家药铺,去寻一个叫谢少荣的大夫,让他进宫来给我瞧病。”
苏煜此刻已经不想再喝宫里的太医开的药了,曾经给自己瞧病的李太医随皇上南巡了,其他几位太医自己都不熟,或许这宫里有人不希望自己活下去了,所以这些太医开的药或许都不是给他治病的。
“好,奴才明日就去。”
苏煜这时从一旁的席子下面拿出了两封他几日前写好的书信。
他将书信交给照顾了自己多年的宫人,道:“明日你出宫时,顺便把这个送到金陵东街的驿站去,多付几两银子,让他们将这两封信加急送往。”
苏煜拿着书信的手有些发抖,这两封信分别是写给他的兄长苏琦和儿子苏焕的。
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把想交代的事情,想对兄长和儿子说的话,都写在了信中。
“公子,您放心,奴才定帮您把这书信送到驿站。您不吃药的话,就吃点东西吧。”
说完,常公公端来了一碗刚热好的红枣小米粥。
怕公子吃不下,他将红枣都捻碎了熬的。
苏煜撑着床沿坐了起来,日渐虚弱的他,此时连端起一个碗手都会发抖。
“公子,奴才喂您吃吧。”
苏煜如今已经吃不下饭菜,吃了肚子就会疼,他只能吃一点粥汤度日。
第1243章 这家伙就自求多福吧
长信宫。
楚奕正和几个伺候自己的宫人在柴火房里烧火烤肉。
他一边吃着烤羊肉,一边喝酒。
烤了差不多一只羊。
烤好之后,他分出来了一部分,准备等下拿到东宫去和儿孙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