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第二天,天还未亮,一辆马车便停在了皇宫西北门口。
这是一辆普通的马车,车里的苏琦并没有穿官服,而是穿了一套官员日常穿的常服。
等了约一刻钟,他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侄子顾宸。
顾宸也没有穿皇子的衣裳,而是穿的普通的棉衣。
此时天刚蒙蒙亮,但因为晨雾,四周一片朦胧,几丈远的地方都看不清楚。
“快上车吧。”
见侄子来了,苏琦赶紧下来,帮侄子把包裹拿到了车上。
很快,马车便驶离了皇宫。
坐在马车的上顾宸抹了抹眼角,虽然他知道自己终有一天要离开这皇宫,但心中还是十分难受,他掀开车帘,回头看了看远处的宫殿,但大雾弥漫,他什么也看不清楚。
苏琦看得出来,侄儿很难过,眼里透着不舍,他于是拍了拍侄儿的肩膀,道:
“孩子,过去的就让他过去,不要多想了。”
“伯父,我们能改日再走吗,我还想见见我的父亲。”顾宸眼中含泪的说道。
他昨夜在屋里等了一夜,但父亲昨日没有回来,他问了掌事的陈公公,陈公公说父亲去同州办差了,要过两日才会回来。想来,这是母亲顾瑶把父亲支走的。
“你父亲在苏家的老宅等着你了,事情他都知道了。”苏琦回道。
听到伯父说父亲在苏家老宅等着自己,顾宸心里终于好受了一些,他怕自己临走前见不到父亲,以后去了潭州,他们父子更难再见。
“伯父,那父亲他都同意了?”
虽然要将自己过继给苏家伯父是母皇的决定,父亲就算反对,也没有用。但他此刻并不知道父亲的真实想法。
“宸儿,你不要难过。这皇家乃是非之地,你离开这里或许是好事。你身上终是流着我们苏家的血脉,你认祖归宗,你祖父在天之灵,也会高兴的。”
“对了,伯父昨夜为你想了个名字,你以后改名叫苏焕,这年龄则改为十六岁,到时候去了潭州,伯父将你登记在伯父和伯母的名下,你就作为伯父伯母所出的第三子,办理户籍。若别人问起,你就说,你这些年都在金陵读书,跟随你的外祖父(曾经的光禄大夫柳民泽柳大人)、外祖母生活。”
“伯父,为何要将侄儿的年龄改为十六岁。”顾宸很疑惑,他可以改变出生的日期,但年龄可以改大,不宜改小。
苏琦解释道:“是这样,伯父和伯母名下有两子,是一对双生子,就是你的两个兄长,他们是元祐二年所出,只比你大八个月。你若记在伯父的名下,将年龄改小了才不会被人怀疑。”
“那就随伯父安排吧。”顾宸并没有坚持什么,既然命运已是如此,他认命就是了。
“好,伯父昨日还给你买了两套单衣,从金陵到潭州有三千里,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很大,一路南下,天气会越来越暖和。”
顾宸点了点头,长到十八岁了,他还从未出过金陵,更没有去过伯父所说的潭州。只在地貌书上看到介绍,潭州地区山清水秀,鱼米之乡,当地的百姓说着北方人完全听不懂的语言。
第1216章 父亲留在宫里就是守活寡
苏宅。
往日的热闹已经没有了。
偌大的宅院这几年只住着几个苏家以前的老仆人。
自元祐十年原中书令苏墨去世后,苏家就再也不如以前了。现如今,苏墨的六个儿子,除进宫的苏煜外,其他全部在外地做官,其中苏琦和苏潜在地方当个五品知府。其他人则只是七八品的小官。
苏墨原有一妻四妾,所谓在家从夫,夫死从子。自苏墨死后,他的妻妾们也都跟随自己的儿女走了。苏家祖母刘芸,自家中最小的庶女八年前出嫁后,她就随儿子苏琦在南方生活,苏墨的几个妾室,有两个生有儿子的,也跟随自己的儿子去外地生活,其中于小娘选择去了自己女儿女婿家长住,另外一个叶小娘,虽然生有一个女儿,但她还是选择跟了主母刘大娘子一起去了南方。
苏家子孙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苏家也再也不复往日的繁华。
除了苏家,其他和苏家有姻亲关系,或者和原中书令苏墨关系紧密的杨家、柳家、陈家、白家、张家、孙家等金陵世家的官员,这些年要么辞官,要么下放,都远离了朝廷。
然而,苏墨的女婿林澈,以及林澈的哥哥林祁,这两兄弟却没有被波及。
林澈如今官至正三品御史中丞,林祁官至正二品兵部尚书。
苏家如今虽已不如往日,但因为苏家三公子苏煜在宫中,且林家兄弟在朝中官职高。所以苏家即便没落了,苏家子孙在地方为官时也依然没有人敢惹和得罪他们。
马车停在了苏家的侧门口,顾宸和伯父苏琦一起从车里下来。
他看着眼前这宅院,他知道这里是苏家的老宅,这些年父亲也偶尔会回老宅,去家祠给苏家的祖宗们供奉香火。
但他这是第一次来这里。
“宸儿,你父亲应该在南苑。”
苏琦带着侄子往院子里走去。
只是走着走着,他忍不住的叹息。
物是人非!
父亲在时,这宅子里热热闹闹的,住着上百口人,而如今却冷冷清清,连院子里的杂草都没人清理。
来到后院里后,顾宸看到了站在长廊上的父亲。
“父亲……”
一见父亲,他的心情就激动了起来,连忙小跑了过去。
苏煜将儿子带到了后面的书房里。
“父亲,您知道母皇要将我过继给伯父吗?”顾宸很激动的问道。
因为如果随伯父而去,意味着父亲名下就没有子嗣了,自己以后也无法在父亲身边尽孝。
苏煜苦笑一声,他强忍着心里的痛楚,回道:“你母皇前日便跟父亲说了。”
苏煜实话回答儿子,皇上刚提出来时,他也十分震惊,甚至想要反抗,但思来想去,这对孩子或许是一个好的安排。
“父亲……”顾宸一下跪到了地上,他看着父亲,忍不住的哭了出来,道:“你随孩儿一起走吧。你也离开皇宫。这天涯海角,总有我们父子的落脚之地。”
顾宸不想父亲继续留在宫里,他知道母皇是不喜欢父亲的,多年来一直冷落父亲,父亲留在宫里就是守活寡。更何况,母皇已经立了二弟顾璟为太子,过不了多久,长信宫的那位就会被封为皇夫。到时候父亲在宫里根本没有一席之地。
第1217章 今生恐再也见不到了
苏煜将儿子拉了起来。
虽然心中有万分不舍,但他知道现在的他不可能自己离开皇宫。
他摇了摇头,回道:“宸儿,父亲是皇上下旨册封过的侍君,这辈子都是宫里的人了,就是死了也得埋在皇陵里。”
苏煜叹息一声,自己的命运从进宫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而如今他更不能离开皇宫。皇上让宸儿过继给自己的兄长,是为了让宸儿隐姓埋名,换个身份生活。也许过两年,皇上就会对外宣布,皇长子顾宸在外意外身亡。而自己这个时候若和孩子一起离开,那么朝廷上下定然会起疑心。
再说,苏家和十年前相比,已经大不如前,自己在宫里,至少可以护住自己的兄弟姐妹,让他们不被朝廷的其他势力排挤。
“父亲,那孩儿回去求母亲,让她把你贬为庶民,逐出皇宫。这样你就不是宫里的人了。”顾宸哽咽着说道。
他可以离开皇宫,离开这座皇城,可他放不下父亲。
苏煜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他知道,他这个儿子是最孝顺的。
他想了想,回道:“儿啊,你有这份孝心,父亲很欣慰。但父亲有自己留下来的理由。你也不要害怕。父亲和你伯父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一母同胞的兄弟。他会待你像亲儿子一般的,你还有祖母,等到了潭州,你的祖母也会照顾你,帮你成家立业。”
说完,苏煜从身后的架子上拿出来了一个盒子。
他将盒子打开。
顾宸看向父亲拿过来的东西,发现里面是银票和一些玉饰。
苏煜将东西递到儿子的面前,道:“这里面有五万两银子,还有一些父亲收藏的上等的玉饰。这些你都带去,以后好好过日子。”
顾宸并没有伸手接父亲递来的东西,而是摇头回道:“父亲,母皇已经给了孩儿二十万两银票,这些足够了。您不用再给孩儿钱财,您自己留着花。”
顾宸知道父亲这些年并不得宠,所以手头不会有太多的钱财。
苏煜却仍是将东西塞到了儿子的手中,道:“孩子,你都拿着。父亲在宫里生活,吃穿用度,都有宫里安排。父亲用不了几个钱。你以后要买宅子,买田产,聘妻生子,要花钱的地多着呢。”
此时此刻,苏煜只希望儿子将来过得幸福,这样他也就放心了。
——
同样的时间。
昭和殿。
这是一辆普通的马车,车里的苏琦并没有穿官服,而是穿了一套官员日常穿的常服。
等了约一刻钟,他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侄子顾宸。
顾宸也没有穿皇子的衣裳,而是穿的普通的棉衣。
此时天刚蒙蒙亮,但因为晨雾,四周一片朦胧,几丈远的地方都看不清楚。
“快上车吧。”
见侄子来了,苏琦赶紧下来,帮侄子把包裹拿到了车上。
很快,马车便驶离了皇宫。
坐在马车的上顾宸抹了抹眼角,虽然他知道自己终有一天要离开这皇宫,但心中还是十分难受,他掀开车帘,回头看了看远处的宫殿,但大雾弥漫,他什么也看不清楚。
苏琦看得出来,侄儿很难过,眼里透着不舍,他于是拍了拍侄儿的肩膀,道:
“孩子,过去的就让他过去,不要多想了。”
“伯父,我们能改日再走吗,我还想见见我的父亲。”顾宸眼中含泪的说道。
他昨夜在屋里等了一夜,但父亲昨日没有回来,他问了掌事的陈公公,陈公公说父亲去同州办差了,要过两日才会回来。想来,这是母亲顾瑶把父亲支走的。
“你父亲在苏家的老宅等着你了,事情他都知道了。”苏琦回道。
听到伯父说父亲在苏家老宅等着自己,顾宸心里终于好受了一些,他怕自己临走前见不到父亲,以后去了潭州,他们父子更难再见。
“伯父,那父亲他都同意了?”
虽然要将自己过继给苏家伯父是母皇的决定,父亲就算反对,也没有用。但他此刻并不知道父亲的真实想法。
“宸儿,你不要难过。这皇家乃是非之地,你离开这里或许是好事。你身上终是流着我们苏家的血脉,你认祖归宗,你祖父在天之灵,也会高兴的。”
“对了,伯父昨夜为你想了个名字,你以后改名叫苏焕,这年龄则改为十六岁,到时候去了潭州,伯父将你登记在伯父和伯母的名下,你就作为伯父伯母所出的第三子,办理户籍。若别人问起,你就说,你这些年都在金陵读书,跟随你的外祖父(曾经的光禄大夫柳民泽柳大人)、外祖母生活。”
“伯父,为何要将侄儿的年龄改为十六岁。”顾宸很疑惑,他可以改变出生的日期,但年龄可以改大,不宜改小。
苏琦解释道:“是这样,伯父和伯母名下有两子,是一对双生子,就是你的两个兄长,他们是元祐二年所出,只比你大八个月。你若记在伯父的名下,将年龄改小了才不会被人怀疑。”
“那就随伯父安排吧。”顾宸并没有坚持什么,既然命运已是如此,他认命就是了。
“好,伯父昨日还给你买了两套单衣,从金陵到潭州有三千里,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很大,一路南下,天气会越来越暖和。”
顾宸点了点头,长到十八岁了,他还从未出过金陵,更没有去过伯父所说的潭州。只在地貌书上看到介绍,潭州地区山清水秀,鱼米之乡,当地的百姓说着北方人完全听不懂的语言。
第1216章 父亲留在宫里就是守活寡
苏宅。
往日的热闹已经没有了。
偌大的宅院这几年只住着几个苏家以前的老仆人。
自元祐十年原中书令苏墨去世后,苏家就再也不如以前了。现如今,苏墨的六个儿子,除进宫的苏煜外,其他全部在外地做官,其中苏琦和苏潜在地方当个五品知府。其他人则只是七八品的小官。
苏墨原有一妻四妾,所谓在家从夫,夫死从子。自苏墨死后,他的妻妾们也都跟随自己的儿女走了。苏家祖母刘芸,自家中最小的庶女八年前出嫁后,她就随儿子苏琦在南方生活,苏墨的几个妾室,有两个生有儿子的,也跟随自己的儿子去外地生活,其中于小娘选择去了自己女儿女婿家长住,另外一个叶小娘,虽然生有一个女儿,但她还是选择跟了主母刘大娘子一起去了南方。
苏家子孙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苏家也再也不复往日的繁华。
除了苏家,其他和苏家有姻亲关系,或者和原中书令苏墨关系紧密的杨家、柳家、陈家、白家、张家、孙家等金陵世家的官员,这些年要么辞官,要么下放,都远离了朝廷。
然而,苏墨的女婿林澈,以及林澈的哥哥林祁,这两兄弟却没有被波及。
林澈如今官至正三品御史中丞,林祁官至正二品兵部尚书。
苏家如今虽已不如往日,但因为苏家三公子苏煜在宫中,且林家兄弟在朝中官职高。所以苏家即便没落了,苏家子孙在地方为官时也依然没有人敢惹和得罪他们。
马车停在了苏家的侧门口,顾宸和伯父苏琦一起从车里下来。
他看着眼前这宅院,他知道这里是苏家的老宅,这些年父亲也偶尔会回老宅,去家祠给苏家的祖宗们供奉香火。
但他这是第一次来这里。
“宸儿,你父亲应该在南苑。”
苏琦带着侄子往院子里走去。
只是走着走着,他忍不住的叹息。
物是人非!
父亲在时,这宅子里热热闹闹的,住着上百口人,而如今却冷冷清清,连院子里的杂草都没人清理。
来到后院里后,顾宸看到了站在长廊上的父亲。
“父亲……”
一见父亲,他的心情就激动了起来,连忙小跑了过去。
苏煜将儿子带到了后面的书房里。
“父亲,您知道母皇要将我过继给伯父吗?”顾宸很激动的问道。
因为如果随伯父而去,意味着父亲名下就没有子嗣了,自己以后也无法在父亲身边尽孝。
苏煜苦笑一声,他强忍着心里的痛楚,回道:“你母皇前日便跟父亲说了。”
苏煜实话回答儿子,皇上刚提出来时,他也十分震惊,甚至想要反抗,但思来想去,这对孩子或许是一个好的安排。
“父亲……”顾宸一下跪到了地上,他看着父亲,忍不住的哭了出来,道:“你随孩儿一起走吧。你也离开皇宫。这天涯海角,总有我们父子的落脚之地。”
顾宸不想父亲继续留在宫里,他知道母皇是不喜欢父亲的,多年来一直冷落父亲,父亲留在宫里就是守活寡。更何况,母皇已经立了二弟顾璟为太子,过不了多久,长信宫的那位就会被封为皇夫。到时候父亲在宫里根本没有一席之地。
第1217章 今生恐再也见不到了
苏煜将儿子拉了起来。
虽然心中有万分不舍,但他知道现在的他不可能自己离开皇宫。
他摇了摇头,回道:“宸儿,父亲是皇上下旨册封过的侍君,这辈子都是宫里的人了,就是死了也得埋在皇陵里。”
苏煜叹息一声,自己的命运从进宫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而如今他更不能离开皇宫。皇上让宸儿过继给自己的兄长,是为了让宸儿隐姓埋名,换个身份生活。也许过两年,皇上就会对外宣布,皇长子顾宸在外意外身亡。而自己这个时候若和孩子一起离开,那么朝廷上下定然会起疑心。
再说,苏家和十年前相比,已经大不如前,自己在宫里,至少可以护住自己的兄弟姐妹,让他们不被朝廷的其他势力排挤。
“父亲,那孩儿回去求母亲,让她把你贬为庶民,逐出皇宫。这样你就不是宫里的人了。”顾宸哽咽着说道。
他可以离开皇宫,离开这座皇城,可他放不下父亲。
苏煜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他知道,他这个儿子是最孝顺的。
他想了想,回道:“儿啊,你有这份孝心,父亲很欣慰。但父亲有自己留下来的理由。你也不要害怕。父亲和你伯父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一母同胞的兄弟。他会待你像亲儿子一般的,你还有祖母,等到了潭州,你的祖母也会照顾你,帮你成家立业。”
说完,苏煜从身后的架子上拿出来了一个盒子。
他将盒子打开。
顾宸看向父亲拿过来的东西,发现里面是银票和一些玉饰。
苏煜将东西递到儿子的面前,道:“这里面有五万两银子,还有一些父亲收藏的上等的玉饰。这些你都带去,以后好好过日子。”
顾宸并没有伸手接父亲递来的东西,而是摇头回道:“父亲,母皇已经给了孩儿二十万两银票,这些足够了。您不用再给孩儿钱财,您自己留着花。”
顾宸知道父亲这些年并不得宠,所以手头不会有太多的钱财。
苏煜却仍是将东西塞到了儿子的手中,道:“孩子,你都拿着。父亲在宫里生活,吃穿用度,都有宫里安排。父亲用不了几个钱。你以后要买宅子,买田产,聘妻生子,要花钱的地多着呢。”
此时此刻,苏煜只希望儿子将来过得幸福,这样他也就放心了。
——
同样的时间。
昭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