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他不希望因为他母亲的冷落而自暴自弃。
  顾瑶听到父亲这么说,微微点了下头,回道:“孩儿明白。”
  ——
  宫宴结束后,将军们一个个的都离开了。
  不过楚渊却并没有和自己的部下一起走,而是和自己的儿子楚奕一起来到了长信宫。
  父子俩四年多没见面了。
  此次见到父亲凯旋归来,楚奕激动到落泪。
  天知道,这几年他每日都在担心父亲的安危,更害怕父亲像兄长一样战死在沙场上。
  回到长信宫后,楚奕让所有宫人侍卫都去外头守着。
  而他和父亲则来到了内殿。
  看到父亲两鬓已生白发,楚奕心里很是难受。
  他知道在西北军营时最辛苦的,那地方冬天严寒无比,父亲年纪大了,在那地方几年,人看起来老了许多。
  第1193章 小公主的生父是你吗
  “楚奕,那位小公主的生父是你吗?”楚渊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他今日在宫宴时见到那位只有三岁的长乐公主。
  他四年多前出征前,这位公主还未出生,所以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个长公主。
  楚奕想了一下,实话回道:“父亲,我也不知道长乐是不是我的女儿,皇上怀上长乐前一两个月,我和皇上确实同房过两次,但在那期间,皇上还召幸过秦萧。所以我不能确定长乐是不是我的女儿。”
  “这样……”
  听到儿子这么回答,楚渊蹙了蹙眉头,随后他叹了一声,道:“罢了,只是一个女娃子,成不了什么气候,也没什么威胁。你好好教导璟儿便是。”
  既然不一定是楚家的血脉,楚渊也不想费什么心思。
  说到教导儿子,楚奕郁闷极了,他回道:“父亲有所不知,璟儿如今已经不住在长信宫了。”
  “什么?”听到这句话,楚渊瞬间坐直了身子,露出疑惑又震惊的神色。
  他今日来回来,这事他并不知道。
  楚奕长叹一声,再道:“两个月前,顾瑶让璟儿搬出了长信宫,去广华宫居住。”
  广华宫。
  这宫殿楚渊知道,这已经好些年没人居住了,先皇在世时,本是修了广华宫给皇子居住的,但先皇无子,所以广华宫一直空置。
  “璟儿还小,皇上为何让璟儿搬去广华宫居住?”楚渊再又问道。
  今日他见到了二皇子,甚至还和二皇子一起坐天子座驾进宫的,但二皇子并没有和自己说起这件事。
  楚奕有些无言。
  他懊恼的说道:“前段时间,皇上去南园,正好碰到璟儿和大皇子顾宸在做文章。璟儿文章写得不好,很多错字。皇上看到后非常生气,认为是我平日里没有好好管教璟儿,导致璟儿不用功读书,不爱学习。所以让璟儿离开了长信宫,另立宫殿居住。”
  “那就是你的不对了。”儿子这么回答,楚渊瞬间激动起来,气道:“父亲临走前就告诉过你,一定要严加管教璟儿,让他用功读书。他是皇子,未来的太子,储君,他若不学无术,以后怎么当君主。”
  楚渊很是生气,没想到这几年自己不在金陵时,孙儿并没有好好读书。
  “父亲,璟儿或许不擅长读书做文章,我们楚家世代习武,家里也没个读书考取功名的。所以璟儿他不爱读书也是正常的。”
  楚奕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不爱读书。
  “你糊涂!”楚渊瞪了儿子一眼,怒道:“我楚家没人读书考取功名,是因为我们世代勋爵,子孙后代靠着荫封也能入仕做官。但璟儿将来要做君主,他若是没有才学,以后面对那些个个都是进士出身,满腹经纶的文官,他该如何坐朝理政。那些人满嘴圣人之言,出口成章,璟儿若被这些人忽悠了,将来如何当一个明君圣主。”
  楚渊绝不相信自己的孙儿不会读书,写不出文章,不过是平日里没有严加管教,调皮捣蛋,没有认真读而已。
  第1194章 他不能放弃手里的兵权
  “父亲,可大越高祖皇帝,也没有文才,一样治国理政。”楚奕并不觉得儿子没有才学就当不了一个好皇上。
  这历朝历代,没用功读书的太子多了去了。
  “高祖皇帝是武将出身,大越刚建国时朝廷掌握权力的大多是王公贵爵,这些人都是效忠高祖皇帝的。现在不一样了。你看看现在三省六部的官员都是些什么人,他们都是通过科举考试上来的文人墨客。皇上现在重用的马伯恩、许崇山、司马煊等人,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进士出身。”
  “皇上让璟儿搬出去独自住了,你每日去广华宫看看,务必督促璟儿用功读书,另外再找两个可靠的嬷嬷过去照顾他。”楚渊此刻很担心自己的孙儿。
  “父亲放心,我每日都去了广华宫,这段时间璟儿已经有些进步了。”楚奕回道。儿子离开后,他心里很是担心。
  “对了,广华宫有多少侍卫?”楚渊接着问道。除了担心孙儿不能用功读书外,还担心孙儿的安全。
  “皇上派了那批武艺高强的暗卫日夜轮换守护广华宫,广华宫附近也有御林军值守。”
  “那就好,看来皇上比你对璟儿上心多了。”
  得到这个回答,楚渊心里放心了一些。
  如果皇上能够好好培养璟儿,那他也就安心多了。
  此时楚渊突然咳嗽起来,一连咳了好几声。
  见父亲咳嗽,楚奕面露担忧之色,忙问道:“父亲,您身子不适吗?”
  楚渊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半杯,然后拍了拍胸口,回道:“这几年在西北受了风寒,已经咳了一年多来了,时好时坏,倒没有其他毛病,就是咳嗽。”
  “儿子这就给您叫太医来。”
  楚奕很是担忧的看着父亲,他记得父亲以前身子骨都是十分硬朗的,这突然生病,让他心里很是担心。
  父亲可千万不能有事。
  楚渊却摇了摇头,拒绝了儿子给自己找太医瞧病,他回道:“父亲过几日会找外头大夫看,宫里的太医就不用了。”
  楚渊并不想自己的身体情况被当今皇上知道,这太医给自己瞧了病,那自己的生病这事也会瞒不住了。
  一旦皇上知道自己生病了,那么就有可能以让自己好好养病为借口,提拔其他的将军去接管东营。
  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在孙儿没有当上太子之前,他不能放弃手里的兵权。
  “父亲是担心……”楚奕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楚渊点了点头,示意儿子不要再说下去。
  他顿了顿,说道:“楚奕,父亲明年就满六十岁了,所谓人到七十古来稀,父亲也逃不过这生死轮回。如今父亲已经灭了西凉国,为你的兄长报了仇,也立下了足以名垂千史的功绩,作为一个武将,父亲没有遗憾了。当下父亲唯一的愿望,就是在离世前能看到璟儿当上太子。”
  几年前,他便让自己的夫人去找一个算命先生给自己算过命,自己不会有太多的寿元了。
  第1195章 元祐二十年
  时间来到元祐二十年九月。
  停战五年后,大越的国库里又有了一大笔银子。
  此时大越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全国已有将近一半的州县正式实施了新政。
  近些年,国内一些基础物资的价格大跌,粮食跌了七成,目前全国的平均价格为三文钱一斤精米,两文钱一斤碎米。面粉、糖、盐等物资相比十几年前也降了一半。
  由于粮食价格大跌,田产的价格也跟着跌了,许多地方的良田价格仅为五两银子一亩。
  一些农户不执着于种粮食了,有的分出几亩地来种桑、种菜,有的甚至开始种花。
  粮食足够了,官府开始鼓励民间百姓饲养牲畜和家禽。许多百姓家里都建了猪舍、牛棚,来养猪养牛。
  不过与此同时,屋宅、商铺、首饰、字画等财物的价格却大涨,达官显贵、乡绅富商们卖了多余的田地,大量购入屋宅、商铺,导致这些资产的价格涨了快一倍。
  不过这些资产涨价,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并不那么大,普通百姓并不会在城里买屋舍,他们都是自己挖了泥巴做土砖建房子。
  ——
  昭和殿。
  今年已经三十八岁的顾瑶已不再年轻。按古代的说法,她现在已经是一个中年妇人了。不过她的模样变化依然不大,看起来还是二十多岁的样子,脸上没有皱纹,没有斑点。
  不过这些年,顾瑶不再穿一些鲜艳的衣裳,而是以紫色、明黄色、墨绿色的衣裳为主,发饰都也不再用年轻女子的款式。
  这样的装扮让她看起来成熟了一些。
  今日,顾瑶再次来到广华宫,这个专门给他的二皇子顾璟居住的宫殿。
  看到皇上来了,广华宫的几位夫子和平日里照顾二皇子的宫人们赶紧出来行礼。
  “孩儿给母皇请安。”二皇子顾璟从殿中走出,弯腰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