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皇上是担心西北的战事吧?”
顾瑶嗯了一声。她五日前便收到了前线的急报,知道七月二十五日,楚太傅就率军攻打西凉的王城凉城了,可如今十日过去了,按理说战事应该已经结束了,但她却没有收到捷报。
这让她很是担忧。
“皇上,楚大将军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定能一举拿下西凉。”王公公自信的说道。
顾瑶扭头看着身边的宫人,不自觉中挑了下眉。
心想自己身边伺候的太监,什么时候又被楚家收买了。先前的王公公是,现在这个也是。
一会儿后,顾瑶来到了承光殿。
此时百官们排着队站好了。
他们今日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才等到皇上。
见皇上来,文武百官们一起行礼。
顾瑶抬了抬手,随口回道:“平身吧。”
随即,顾瑶坐在了龙椅上。
落座后,顾瑶好一会儿没有说话,而是望着大殿外面。
众人见皇上看着殿外,也都扭头看向殿外。
大家都知道,皇上这是在等西北的军报。
等了一会儿,果然有一名御林军将士跑进来了。
“启禀皇上,西北八百里加急。”
“快拿上来!”
听到是西北来的急报,顾瑶激动的直接站了起来。
很快,顾瑶拿到了这份急报,她深吸一口气,然后快速的拆开盒子,将里面的奏报取了出来,看向上面的文字:
(臣楚渊奏报皇上:元祐十四年七月二十七日,我军已攻下西凉国都凉城。西凉国王达林自焚而亡,其他西凉王室人员或被杀,或逃亡。西凉全境三十八县,除河谷、关西、天南北三县由回曷占领外,其他三十五县已全在我军掌控之下。西凉已亡……)
顾瑶看完这份急报后,愣了三秒。
然后她一边点头,一边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
见皇上哭了,一旁的吴公公赶紧递帕子。
百官们则一眼疑惑地看着皇上。
顾瑶将这份急报折了起来。然后她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面带笑容的说道:“诸位,朕今日宣布一个好消息:西凉……亡了!”
此话一出。
百官们瞬间激动了起来,大家先是小声议论着什么,然后全部跪在了地上。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刚刚还激动落泪的顾瑶,此刻满眼的笑意。
她接着道:“八年,咱们打了八年,终于是打赢得了这场战争。我们的将士们是好样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奋勇杀敌,为我们夺回了西北的土地。从今往后,我们将有肥沃的天南草原,将有一千万牧民。我们将再也不会缺少战马,再也不会被小国威胁。”
第1185章 牛马税
“皇上,如今咱们拿下了西北,以后商队便可直通西域,到达中土世界。我们茶叶、丝绸。瓷器等等可源源不断的销往西方各国,这样每年国库里又可以多一笔税银了。”户部尚书何文锦站出来说道。他现在每天为国库里没银子而发愁,总算西北战事结束了,这往后国库里的银子消耗也就没这么大了。
顾瑶点头一笑,回道:“诸位还记得元祐一年,西凉派来使臣请求和亲,要求朕下嫁公主。那时的他们何其嚣张,一个小国,可以不但的以和亲的名义,向我们索取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他们占据了通往西域的要塞,以往我们的商队每每经过西凉,都要被他们勒索一笔车马费,甚至我们从大宛和回曷买的战马也会被他们打劫掠夺。这种被人卡脖子的日子朕是一日也忍不了,所以自自朕登基之日起,便下定决心,一定要灭了西凉。”
“皇上圣明!”百官们齐声回道。
顾瑶再道:“西北战事结束了,接下来是如何管理西北各郡县,中书和吏部听令。”
几位官员同时站出来了。
顾瑶接着道:“吏部即刻选出合适的官员调往西北各县,对当地的人口、土地登记造册。西北百姓多是牧民,我们现在管理农户的条例并不适合管理牧民,中书省重新起草管理牧民的条令。对牧民我们原则上不征收田亩税,而是征收牛马税。西凉原先的征税方法是每个成年男女,十六岁成年时,一次缴纳牛马税。男子缴纳一匹马,女子缴纳一头牛。不过此税过重,朕觉得并不合理。按照现在牛马的价格,一头牛值五两银子,一匹马值三四十两银子。这税已经超过普通的农户了。所以牛马税重新定。”
这时马伯恩回话了,道:“皇上,这牛马税是专门对牧民征收的,若不征牛马,那征银子吗?”
作为丞相,皇上既然提出来了,那他就需要制定条令,所以得问清楚皇上的意思。
顾瑶想了一下,回道:“征银子也不合理,当地的牧民并不通算术,若征银子,他们反而觉得朝廷对他们征收重税。这样,就不征马了,改牛马税为牛羊税,男子成年时,缴纳一头牛,女子成年时缴纳一头羊。就不征马了。咱们有了西北的土地,以后再也不会缺战马,这马不必征收。”
顾瑶本意还是要对西北的牧民降税,毕竟刚夺回来的土地和人口,需要民心,当地经历了八年的战乱,这个时候必须轻徭薄赋,这样才利于统治。
“皇上圣明,如此甚好。”马伯恩回道。
顾瑶随即看向了礼部尚书周文泽。
周文泽见皇上看着自己,主动站出来了。
顾瑶想了想,说道:“西征的将士们应该在入秋后就会凯旋归来了。礼部按最高的规格筹备凯旋礼,迎接我们最英勇的将士:。”
“臣领旨。”礼部尚书周文泽立即行礼,接下这差事。
第1186章 两位皇子资质如何?
下朝后,顾瑶来到了南园。
今日南园很安静,顾瑶进来后,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正在庭院里,好像在写什么。
两人都很认真,以至母亲来了,两人都没发现。
一旁的负责给两个皇子上课的于长林已经躺在长椅上睡着了,直到被人突然拍了一下肩膀,他才恍然醒来。
“皇上……”
于长林没想到皇上来了,赶忙起来行礼。
这时两位皇子也都看到了自己的母亲。
两人随即放下了手里的笔,一起行礼,道:“孩儿给母皇请安。”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顾瑶问一旁的于长林。
几个月前她便让这位曾经的政事堂大官退休了,然后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上课。
“回皇上,臣让两位皇子做文章呢,要写一个时辰。”
“哦,你们继续写……”顾瑶对两个孩子说道。
转眼间,她这两个儿子长大了,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现在都是大孩子了。
两人也不再像小时候一样调皮捣蛋。
古代的孩子读四书五经长大,比现代的孩子更懂事,更守礼一些,所以养起来倒不是那么费劲。
顾瑶叫于长林到一旁说话,让两个儿子继续做文章。
走了几丈远,确认两个孩子听不到后,顾瑶小声问道:“他们二人资质怎么样?”
顾瑶很直接的问。
于长林没想到皇上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他身子一愣,好一会儿都没有接话。
他知道皇上这是问自己,哪一位皇子更优秀,这问题他若答不好可就要得罪人了。
于长林想了想,然后又回头看了看两位皇子,说道:“皇上,两位皇子都是天资聪颖的孩子,大皇子年长一些,这懂得道理会多一点,写的文章也更通顺成熟一些,二皇子虽然年幼,但他很有自己的想法,经常会问出一些老臣也想不到的问题。”
顾瑶哦了一声。
如她所料,于长林不会对两个皇子的优劣作出评价。
她想了想,再道:“辛苦爱卿了,还请多花些心思,教导两位皇子。朕的要求不多,希望两人能写出通顺的文章,知书达理,然后能清楚我们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包括人文地理,朝廷制度,以及各地方百姓的生活情况。”
顾瑶知道,这古代的学子是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读的多是书本上的内容,所以是有局限性的。
“皇上放心,老臣定竭尽所能,教好两位皇子。”
约一刻钟后,顾瑶回到了亭子里。
而此时两位皇子已经写完了文章。
顾瑶见两人都写完,于是笑道:“宸儿,璟儿,把你们刚刚写的文章拿过来。”
顾宸很快将自己写好的文章递给了母亲,但一旁的二皇子顾璟则犹犹豫豫的,好一会儿才把文章递过去。
顾瑶先看了大儿子顾宸写的。
她认认真真的将儿子写的文章读了一遍,读完后,她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不错,比上半年写的更好了,这文章虽然算不上优秀,但通顺,条理清晰。”
第1187章 这就是你养出来的儿子
顾瑶嗯了一声。她五日前便收到了前线的急报,知道七月二十五日,楚太傅就率军攻打西凉的王城凉城了,可如今十日过去了,按理说战事应该已经结束了,但她却没有收到捷报。
这让她很是担忧。
“皇上,楚大将军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定能一举拿下西凉。”王公公自信的说道。
顾瑶扭头看着身边的宫人,不自觉中挑了下眉。
心想自己身边伺候的太监,什么时候又被楚家收买了。先前的王公公是,现在这个也是。
一会儿后,顾瑶来到了承光殿。
此时百官们排着队站好了。
他们今日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才等到皇上。
见皇上来,文武百官们一起行礼。
顾瑶抬了抬手,随口回道:“平身吧。”
随即,顾瑶坐在了龙椅上。
落座后,顾瑶好一会儿没有说话,而是望着大殿外面。
众人见皇上看着殿外,也都扭头看向殿外。
大家都知道,皇上这是在等西北的军报。
等了一会儿,果然有一名御林军将士跑进来了。
“启禀皇上,西北八百里加急。”
“快拿上来!”
听到是西北来的急报,顾瑶激动的直接站了起来。
很快,顾瑶拿到了这份急报,她深吸一口气,然后快速的拆开盒子,将里面的奏报取了出来,看向上面的文字:
(臣楚渊奏报皇上:元祐十四年七月二十七日,我军已攻下西凉国都凉城。西凉国王达林自焚而亡,其他西凉王室人员或被杀,或逃亡。西凉全境三十八县,除河谷、关西、天南北三县由回曷占领外,其他三十五县已全在我军掌控之下。西凉已亡……)
顾瑶看完这份急报后,愣了三秒。
然后她一边点头,一边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
见皇上哭了,一旁的吴公公赶紧递帕子。
百官们则一眼疑惑地看着皇上。
顾瑶将这份急报折了起来。然后她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面带笑容的说道:“诸位,朕今日宣布一个好消息:西凉……亡了!”
此话一出。
百官们瞬间激动了起来,大家先是小声议论着什么,然后全部跪在了地上。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刚刚还激动落泪的顾瑶,此刻满眼的笑意。
她接着道:“八年,咱们打了八年,终于是打赢得了这场战争。我们的将士们是好样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奋勇杀敌,为我们夺回了西北的土地。从今往后,我们将有肥沃的天南草原,将有一千万牧民。我们将再也不会缺少战马,再也不会被小国威胁。”
第1185章 牛马税
“皇上,如今咱们拿下了西北,以后商队便可直通西域,到达中土世界。我们茶叶、丝绸。瓷器等等可源源不断的销往西方各国,这样每年国库里又可以多一笔税银了。”户部尚书何文锦站出来说道。他现在每天为国库里没银子而发愁,总算西北战事结束了,这往后国库里的银子消耗也就没这么大了。
顾瑶点头一笑,回道:“诸位还记得元祐一年,西凉派来使臣请求和亲,要求朕下嫁公主。那时的他们何其嚣张,一个小国,可以不但的以和亲的名义,向我们索取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他们占据了通往西域的要塞,以往我们的商队每每经过西凉,都要被他们勒索一笔车马费,甚至我们从大宛和回曷买的战马也会被他们打劫掠夺。这种被人卡脖子的日子朕是一日也忍不了,所以自自朕登基之日起,便下定决心,一定要灭了西凉。”
“皇上圣明!”百官们齐声回道。
顾瑶再道:“西北战事结束了,接下来是如何管理西北各郡县,中书和吏部听令。”
几位官员同时站出来了。
顾瑶接着道:“吏部即刻选出合适的官员调往西北各县,对当地的人口、土地登记造册。西北百姓多是牧民,我们现在管理农户的条例并不适合管理牧民,中书省重新起草管理牧民的条令。对牧民我们原则上不征收田亩税,而是征收牛马税。西凉原先的征税方法是每个成年男女,十六岁成年时,一次缴纳牛马税。男子缴纳一匹马,女子缴纳一头牛。不过此税过重,朕觉得并不合理。按照现在牛马的价格,一头牛值五两银子,一匹马值三四十两银子。这税已经超过普通的农户了。所以牛马税重新定。”
这时马伯恩回话了,道:“皇上,这牛马税是专门对牧民征收的,若不征牛马,那征银子吗?”
作为丞相,皇上既然提出来了,那他就需要制定条令,所以得问清楚皇上的意思。
顾瑶想了一下,回道:“征银子也不合理,当地的牧民并不通算术,若征银子,他们反而觉得朝廷对他们征收重税。这样,就不征马了,改牛马税为牛羊税,男子成年时,缴纳一头牛,女子成年时缴纳一头羊。就不征马了。咱们有了西北的土地,以后再也不会缺战马,这马不必征收。”
顾瑶本意还是要对西北的牧民降税,毕竟刚夺回来的土地和人口,需要民心,当地经历了八年的战乱,这个时候必须轻徭薄赋,这样才利于统治。
“皇上圣明,如此甚好。”马伯恩回道。
顾瑶随即看向了礼部尚书周文泽。
周文泽见皇上看着自己,主动站出来了。
顾瑶想了想,说道:“西征的将士们应该在入秋后就会凯旋归来了。礼部按最高的规格筹备凯旋礼,迎接我们最英勇的将士:。”
“臣领旨。”礼部尚书周文泽立即行礼,接下这差事。
第1186章 两位皇子资质如何?
下朝后,顾瑶来到了南园。
今日南园很安静,顾瑶进来后,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正在庭院里,好像在写什么。
两人都很认真,以至母亲来了,两人都没发现。
一旁的负责给两个皇子上课的于长林已经躺在长椅上睡着了,直到被人突然拍了一下肩膀,他才恍然醒来。
“皇上……”
于长林没想到皇上来了,赶忙起来行礼。
这时两位皇子也都看到了自己的母亲。
两人随即放下了手里的笔,一起行礼,道:“孩儿给母皇请安。”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顾瑶问一旁的于长林。
几个月前她便让这位曾经的政事堂大官退休了,然后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上课。
“回皇上,臣让两位皇子做文章呢,要写一个时辰。”
“哦,你们继续写……”顾瑶对两个孩子说道。
转眼间,她这两个儿子长大了,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现在都是大孩子了。
两人也不再像小时候一样调皮捣蛋。
古代的孩子读四书五经长大,比现代的孩子更懂事,更守礼一些,所以养起来倒不是那么费劲。
顾瑶叫于长林到一旁说话,让两个儿子继续做文章。
走了几丈远,确认两个孩子听不到后,顾瑶小声问道:“他们二人资质怎么样?”
顾瑶很直接的问。
于长林没想到皇上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他身子一愣,好一会儿都没有接话。
他知道皇上这是问自己,哪一位皇子更优秀,这问题他若答不好可就要得罪人了。
于长林想了想,然后又回头看了看两位皇子,说道:“皇上,两位皇子都是天资聪颖的孩子,大皇子年长一些,这懂得道理会多一点,写的文章也更通顺成熟一些,二皇子虽然年幼,但他很有自己的想法,经常会问出一些老臣也想不到的问题。”
顾瑶哦了一声。
如她所料,于长林不会对两个皇子的优劣作出评价。
她想了想,再道:“辛苦爱卿了,还请多花些心思,教导两位皇子。朕的要求不多,希望两人能写出通顺的文章,知书达理,然后能清楚我们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包括人文地理,朝廷制度,以及各地方百姓的生活情况。”
顾瑶知道,这古代的学子是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读的多是书本上的内容,所以是有局限性的。
“皇上放心,老臣定竭尽所能,教好两位皇子。”
约一刻钟后,顾瑶回到了亭子里。
而此时两位皇子已经写完了文章。
顾瑶见两人都写完,于是笑道:“宸儿,璟儿,把你们刚刚写的文章拿过来。”
顾宸很快将自己写好的文章递给了母亲,但一旁的二皇子顾璟则犹犹豫豫的,好一会儿才把文章递过去。
顾瑶先看了大儿子顾宸写的。
她认认真真的将儿子写的文章读了一遍,读完后,她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不错,比上半年写的更好了,这文章虽然算不上优秀,但通顺,条理清晰。”
第1187章 这就是你养出来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