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顾瑶说完,大理寺卿叶奇峰顿住了。
他以为皇上今日来大理寺是要秘密处死新城公主,没想到皇上要公开处死这位身份尊贵的嫡长公主。
“皇上,这……”叶奇峰犹豫了一下后,说道:“皇上,新城公主身份特殊,若真拉到菜市口刑场行刑,这引来满城的百姓围观,怕是会伤及皇家的颜面,也会影响到皇上您的声誉。”
顾瑶苦笑一声,道:“什么皇家的颜面。朕连罪己诏都下过,还怕丢了这点面子吗。此二人罪大恶极,朕没有将他们满门抄斩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即刻去办差吧。”
说完,顾瑶走出了大理寺。
顾瑶出来后,扭头看着天机堂的堂主白墨林。
这个神秘的江湖组织的堂主,如果她没猜错,这人智商应该很高。
“白墨林,朕这样处置,你可满意?”顾瑶问道。
白墨林没有立即回答,他想了一下,然后双膝跪地,磕头后,方回道:“皇上圣明。草民谢皇上为亡母和那些被拐卖的女子主持公道。”
顾瑶,“起来吧。记得你答应过朕的事。”
顾瑶是真的需要天机堂的情报。
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情报所起的作用有时候甚至能抵千军万马。
第1009章 臣愿领兵镇守兰山
元祐七年正月十六。
刚出元宵,顾瑶便召集了东西大营十几位武将和枢密院以及兵部的几个堂官入昭和殿议事。
待众人都进入昭和殿后,顾瑶命令值守的侍卫们将昭和殿围住,关上大门,十米戒严。
顾瑶一边看着枢密院和兵部联合上的折子,一边说道:“诸位爱卿,根据朕近日得到的消息,西凉贼寇已经开始往兰山郡附近运粮食了,不日他们的军队便会驻扎在周边。现在是正月,天气严寒,但再有一个多月就进入暖春时节了,一旦天气转暖,贼寇随时可能发动战争。我们也要马上行动了。”
随即枢密使刘守良站出来说道:“皇上,第一批物资已经运过去了,包括粮食、兵器、帐篷等等。”
顾瑶点头嗯了一声,道:“接下来第二批粮草和军备也要马上运过去。当然今日我们主要是确定此次挂帅出征的将军。众位有何想法,自己站出来说。”
昭和殿安静了一会儿。
突然坐在右边靠门位置的镇北将军楚融主动站了出来。
他来到大殿中央,然后单膝跪地行礼道:“皇上,臣愿领兵镇守兰山,剿灭贼寇,守护西北。”
“你……”
顾瑶没想到这楚融主动站出来了,他是楚家的嫡长子,是楚奕的同胞兄弟。
然而顾瑶有些疑惑,在她看来,这楚融虽然是楚太傅亲力亲为培养出来的,但这样的大仗交给他去打,她这可不敢。
“楚融,你可知此战若是输了,会是什么结果?”
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而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战。
楚融双手抱拳,坚定地回道:“皇上,臣知道,此战若打不赢,我大越会有灭国之祸。但臣还是要主动请战,臣多年前就在西北带兵,驻守西北长达五年,臣熟悉兰山郡,知道兰山郡的每一条河、每一条路、每一座山在哪里,臣也得父亲言传身教,从小熟读兵书,会各种战术和打法。皇上若能给臣十五万骑兵,十五万步兵,五万弓箭手。臣便有十足的把我剿灭敌军,守护兰山郡。”
顾瑶没有立即接话,她扭头看向了一旁的太傅楚渊。
她想楚融突然站出来主动请求带兵出征,应该是和楚太傅商议过的决定。
“太傅,说说你的看法?”顾瑶不知楚太傅为何让他的儿子去出征西北。
楚渊随即站了出来,行了一礼了,回道:“皇上,楚融确实熟悉西北尤其是兰山郡的地形。西北的十万驻军也曾由他亲自操练过。他有此信心,敢主动请战,臣以为皇上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顾瑶:……
顾瑶无语了。
心想这楚太傅心也太大了,他就不怕他这个儿子我是战败了,死在战场上或者被敌人俘虏了吗?
“枢密院的意见呢?”顾瑶随后又看向枢密使刘守良。
军国大事虽然最后是她这个君王下决定,但枢密院的意见至关重要,因为枢密院负责调兵和粮草的调运。
第1010章必须留一位大将军守护金陵
枢密使刘守良想了一下,回道:“皇上,臣以为可以让楚融将军带兵镇守兰山郡。一是他曾驻守西北多年,熟悉当地的地形,二是西北的十万驻军曾是他操练的。这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派楚融将军去是个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我大越有两位大将军在呢。”
顾瑶本想的是让岳凌去西北镇守兰山郡,楚太傅去抵御戎贼的进犯。
这样她心里才会放心一点,这两人至少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
枢密使刘守良这时摇了摇头,道:“皇上,此次咱们万万不可将两位大将军都派出去。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西北或者北边有一边我们战败了,那么贼寇就会长驱直入,打到金陵来。此乃危急存亡之际,咱们必须留一位大将军守护金陵,若战事不利,咱们也可保住金陵,保住咱们的大越国啊。”
顾瑶感觉胸口压着千斤重的石头。
她没有想到枢密院是这样考虑的。
顾瑶于是看着另外没发言的武将和官员,道:“你们呢,你们也这么认为?”
此时所有武将和文官都站了起来,一起行礼回道:“臣等附议!””
顾瑶:……
顾瑶气得胸口疼,连带着呼吸都不顺了。
她眉头紧皱,好一会儿没有接话。
她喝了一大杯茶,让自己顺顺气,然后说道:“那戎贼,谁去高平县对付戎贼?”
大殿里再次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后,岳凌站了出来,道:“皇上,臣愿率西营大军前往高平县驻守。”
顾瑶:……
顾瑶又沉默了,这一切的一切都跟她的想法反过来了。
她本来是想要楚太傅去对付戎贼,岳凌去兰山郡驻守。
现在好了,岳凌主动提出要去北边对付戎贼。
太傅变成了驻守金陵。
“岳凌,你可想好了?”
顾瑶想若真是要留一位大将军守护金陵,顾瑶宁愿留下来的是岳凌。
“皇上,臣先前多在南边带兵作战。臣早就想有一日能率兵北征,剿灭戎寇,还我大越北方边境一片安宁。”
顾瑶无言以对。
这个时候她想若自己反对似乎已经不合适了。因为若自己坚持要让楚太傅带兵去镇守北边,留下岳凌。那只会让这些人武将们和枢密院的官员觉得自己更信任的人是岳凌,而不是楚太傅,。
所以此时此刻,她不能反对。
顾瑶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一下。
她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就这么定吧。由楚融带兵驻守兰山郡,岳凌带兵驻守高平县。务必守住这两个地方,不让贼寇进犯中原。这是底线。”
“还有,楚融刚刚说要十五万骑兵,但我大越现在只有二十六万骑兵,若调十五万骑兵去西北,那能调去驻守北边的骑兵就只有几万。这样分配似乎不合理。”
这时楚渊站出来说道:“皇上,西凉此次是大举进犯,他们密谋已久估计至少准备了二十万大军来攻打我大越,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骑兵。所以若要守住兰山郡,我们至少也派十五万骑兵才能与对方斡旋作战。”
第1011章 五百门火炮
顾瑶再次看向岳凌,若将十五万骑兵派去西北,就意味着派去北边骑兵只有几万。
岳凌见皇上看向了自己,于是主动说道:“皇上,臣没有异议。不过臣需要带走西营的六万骑兵,两万弓箭手,一万长枪兵,一万盾牌兵。另外臣还需要其他一些战场上不常用的东西,臣想好后写折子给皇上,还望皇上及时筹备好这些军备。”
顾瑶吁了口气,她以为岳凌岳反对,没想到对方有其他的计划。
她于是回道:“好!既然你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安排,你需要其他军备,你写好后亲自给朕,朕会派人去筹备。”
顾瑶也不知道这岳凌所说的战场上不常见的军备是什么,但只要她能办到的,都会办好。
此次廷议持续了一个时辰。
结束后,顾瑶又回昭和宫换了衣裳。
不过她今日换的不是常服,而是一身普通老百姓穿的粗布衣裳。
她将头上的发簪和朱钗也都取了了下来,然后像民间妇人一样用用布条将头发盘起来。
于是乎刚刚还身着华服的帝王转眼就变成了一个民间的小娘子。
换好衣裳后,顾瑶和秦萧一起从右侧东门出了皇宫。
“皇上,我们今日去哪儿?”秦萧站在马车旁边,掀开车帘问道:
他以为皇上今日来大理寺是要秘密处死新城公主,没想到皇上要公开处死这位身份尊贵的嫡长公主。
“皇上,这……”叶奇峰犹豫了一下后,说道:“皇上,新城公主身份特殊,若真拉到菜市口刑场行刑,这引来满城的百姓围观,怕是会伤及皇家的颜面,也会影响到皇上您的声誉。”
顾瑶苦笑一声,道:“什么皇家的颜面。朕连罪己诏都下过,还怕丢了这点面子吗。此二人罪大恶极,朕没有将他们满门抄斩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即刻去办差吧。”
说完,顾瑶走出了大理寺。
顾瑶出来后,扭头看着天机堂的堂主白墨林。
这个神秘的江湖组织的堂主,如果她没猜错,这人智商应该很高。
“白墨林,朕这样处置,你可满意?”顾瑶问道。
白墨林没有立即回答,他想了一下,然后双膝跪地,磕头后,方回道:“皇上圣明。草民谢皇上为亡母和那些被拐卖的女子主持公道。”
顾瑶,“起来吧。记得你答应过朕的事。”
顾瑶是真的需要天机堂的情报。
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情报所起的作用有时候甚至能抵千军万马。
第1009章 臣愿领兵镇守兰山
元祐七年正月十六。
刚出元宵,顾瑶便召集了东西大营十几位武将和枢密院以及兵部的几个堂官入昭和殿议事。
待众人都进入昭和殿后,顾瑶命令值守的侍卫们将昭和殿围住,关上大门,十米戒严。
顾瑶一边看着枢密院和兵部联合上的折子,一边说道:“诸位爱卿,根据朕近日得到的消息,西凉贼寇已经开始往兰山郡附近运粮食了,不日他们的军队便会驻扎在周边。现在是正月,天气严寒,但再有一个多月就进入暖春时节了,一旦天气转暖,贼寇随时可能发动战争。我们也要马上行动了。”
随即枢密使刘守良站出来说道:“皇上,第一批物资已经运过去了,包括粮食、兵器、帐篷等等。”
顾瑶点头嗯了一声,道:“接下来第二批粮草和军备也要马上运过去。当然今日我们主要是确定此次挂帅出征的将军。众位有何想法,自己站出来说。”
昭和殿安静了一会儿。
突然坐在右边靠门位置的镇北将军楚融主动站了出来。
他来到大殿中央,然后单膝跪地行礼道:“皇上,臣愿领兵镇守兰山,剿灭贼寇,守护西北。”
“你……”
顾瑶没想到这楚融主动站出来了,他是楚家的嫡长子,是楚奕的同胞兄弟。
然而顾瑶有些疑惑,在她看来,这楚融虽然是楚太傅亲力亲为培养出来的,但这样的大仗交给他去打,她这可不敢。
“楚融,你可知此战若是输了,会是什么结果?”
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而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战。
楚融双手抱拳,坚定地回道:“皇上,臣知道,此战若打不赢,我大越会有灭国之祸。但臣还是要主动请战,臣多年前就在西北带兵,驻守西北长达五年,臣熟悉兰山郡,知道兰山郡的每一条河、每一条路、每一座山在哪里,臣也得父亲言传身教,从小熟读兵书,会各种战术和打法。皇上若能给臣十五万骑兵,十五万步兵,五万弓箭手。臣便有十足的把我剿灭敌军,守护兰山郡。”
顾瑶没有立即接话,她扭头看向了一旁的太傅楚渊。
她想楚融突然站出来主动请求带兵出征,应该是和楚太傅商议过的决定。
“太傅,说说你的看法?”顾瑶不知楚太傅为何让他的儿子去出征西北。
楚渊随即站了出来,行了一礼了,回道:“皇上,楚融确实熟悉西北尤其是兰山郡的地形。西北的十万驻军也曾由他亲自操练过。他有此信心,敢主动请战,臣以为皇上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顾瑶:……
顾瑶无语了。
心想这楚太傅心也太大了,他就不怕他这个儿子我是战败了,死在战场上或者被敌人俘虏了吗?
“枢密院的意见呢?”顾瑶随后又看向枢密使刘守良。
军国大事虽然最后是她这个君王下决定,但枢密院的意见至关重要,因为枢密院负责调兵和粮草的调运。
第1010章必须留一位大将军守护金陵
枢密使刘守良想了一下,回道:“皇上,臣以为可以让楚融将军带兵镇守兰山郡。一是他曾驻守西北多年,熟悉当地的地形,二是西北的十万驻军曾是他操练的。这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派楚融将军去是个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我大越有两位大将军在呢。”
顾瑶本想的是让岳凌去西北镇守兰山郡,楚太傅去抵御戎贼的进犯。
这样她心里才会放心一点,这两人至少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
枢密使刘守良这时摇了摇头,道:“皇上,此次咱们万万不可将两位大将军都派出去。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西北或者北边有一边我们战败了,那么贼寇就会长驱直入,打到金陵来。此乃危急存亡之际,咱们必须留一位大将军守护金陵,若战事不利,咱们也可保住金陵,保住咱们的大越国啊。”
顾瑶感觉胸口压着千斤重的石头。
她没有想到枢密院是这样考虑的。
顾瑶于是看着另外没发言的武将和官员,道:“你们呢,你们也这么认为?”
此时所有武将和文官都站了起来,一起行礼回道:“臣等附议!””
顾瑶:……
顾瑶气得胸口疼,连带着呼吸都不顺了。
她眉头紧皱,好一会儿没有接话。
她喝了一大杯茶,让自己顺顺气,然后说道:“那戎贼,谁去高平县对付戎贼?”
大殿里再次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后,岳凌站了出来,道:“皇上,臣愿率西营大军前往高平县驻守。”
顾瑶:……
顾瑶又沉默了,这一切的一切都跟她的想法反过来了。
她本来是想要楚太傅去对付戎贼,岳凌去兰山郡驻守。
现在好了,岳凌主动提出要去北边对付戎贼。
太傅变成了驻守金陵。
“岳凌,你可想好了?”
顾瑶想若真是要留一位大将军守护金陵,顾瑶宁愿留下来的是岳凌。
“皇上,臣先前多在南边带兵作战。臣早就想有一日能率兵北征,剿灭戎寇,还我大越北方边境一片安宁。”
顾瑶无言以对。
这个时候她想若自己反对似乎已经不合适了。因为若自己坚持要让楚太傅带兵去镇守北边,留下岳凌。那只会让这些人武将们和枢密院的官员觉得自己更信任的人是岳凌,而不是楚太傅,。
所以此时此刻,她不能反对。
顾瑶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一下。
她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就这么定吧。由楚融带兵驻守兰山郡,岳凌带兵驻守高平县。务必守住这两个地方,不让贼寇进犯中原。这是底线。”
“还有,楚融刚刚说要十五万骑兵,但我大越现在只有二十六万骑兵,若调十五万骑兵去西北,那能调去驻守北边的骑兵就只有几万。这样分配似乎不合理。”
这时楚渊站出来说道:“皇上,西凉此次是大举进犯,他们密谋已久估计至少准备了二十万大军来攻打我大越,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骑兵。所以若要守住兰山郡,我们至少也派十五万骑兵才能与对方斡旋作战。”
第1011章 五百门火炮
顾瑶再次看向岳凌,若将十五万骑兵派去西北,就意味着派去北边骑兵只有几万。
岳凌见皇上看向了自己,于是主动说道:“皇上,臣没有异议。不过臣需要带走西营的六万骑兵,两万弓箭手,一万长枪兵,一万盾牌兵。另外臣还需要其他一些战场上不常用的东西,臣想好后写折子给皇上,还望皇上及时筹备好这些军备。”
顾瑶吁了口气,她以为岳凌岳反对,没想到对方有其他的计划。
她于是回道:“好!既然你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安排,你需要其他军备,你写好后亲自给朕,朕会派人去筹备。”
顾瑶也不知道这岳凌所说的战场上不常见的军备是什么,但只要她能办到的,都会办好。
此次廷议持续了一个时辰。
结束后,顾瑶又回昭和宫换了衣裳。
不过她今日换的不是常服,而是一身普通老百姓穿的粗布衣裳。
她将头上的发簪和朱钗也都取了了下来,然后像民间妇人一样用用布条将头发盘起来。
于是乎刚刚还身着华服的帝王转眼就变成了一个民间的小娘子。
换好衣裳后,顾瑶和秦萧一起从右侧东门出了皇宫。
“皇上,我们今日去哪儿?”秦萧站在马车旁边,掀开车帘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