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第809章 成败在此一举
昭和殿密室内。
顾瑶再次召见了枢密院的三位大臣。
她的手中握着的是刚刚接到的来自南边的紧急密报。
看到这份奏报的内容后,顾瑶心里十分激动。
这份奏报没有先到枢密院,而是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直接送到了她的手上。
“这是早上送到的,你们先看一下。”
顾瑶将手中的密报递给了枢密使刘守良。
刘守良接过后将奏报打开,然后和两位副使一起看这份奏报。
看完之后,三人同时睁大了眼睛,露出震惊的神色。
“皇上……这是真的吗?”刘密使有些不敢置信自己看到的文字。
顾瑶点了点头,道:“自然是真的,要不他们还敢发假的奏报不成。”
“皇上,那算算日子,这岳将军已经杀进了多灵郡。”枢密院副使王元青震惊道。
顾瑶微微点头。这样的情况也是她没有预料到的,她没想到岳凌统帅的南征军这么快杀入了敌方的国都。
这将是一场大战,一场决定胜负的决战。
“岳凌在密报中说,南云国国都多灵郡约有守军十五万,算是对方最后的兵力了。而我军现在有十八万大军集齐在多灵郡附近,再加上前去支援的蓉城和昆山两地的驻军,总兵力将有二十八万。”
顾瑶在岳凌出征前给了他调兵的虎符和密诏,凭借这两样东西他可以调走蓉城和昆山的驻军。
“皇上,成败在此一举,我等现在只能静候南边的好消息了。”枢密使刘守良又激动又担心。
南边的战事已经持续快两年了,若再拿不下南云国,那明年将会更加艰难。
“督促前方,粮草和战马都要及时送达,切勿误了战事。”顾瑶吩咐道。
他无法预料这一场大战将要持续多久,也许十几天,也许是几个月。
“皇上放心,臣上个月就已经派人将四十万担粮食送到了西南边境,战马也送了三万匹过去。”身为枢密使,这些是他早就要做好的分内之事。
顾瑶点头,道:“好,只要南边这场战事赢了,南云国灭亡就很快了。”
顾瑶一直盼着这一天到来,拿下南云国,这样北边的戎国就不可能在这么嚣张了,这些混账羔子,今年数次进犯大越边境州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若不是南边战事没有结束,她不可能在执行现在的策略,在北边以守为主。
刚穿越过来时,顾瑶并没有那么恨这戎国贼寇,但这几年,对方一次次的残杀百姓,掳掠妇女,简直丧心病狂。
这戎国他必须灭了,否则让这帮贼人继续猖狂,大越的下场会比华夏的北宋靖康之难还惨。
“皇上,臣相信岳凌将军定能大胜而归。”刘守良在这时坚定的说道。
南云国腐朽小国,早就该灭了。
顾瑶点头一笑,她将密报收起来,然后起身。
不过在起身的那一刻,顾瑶腿有些麻木,于是她又赶紧撑着一旁的桌子。
“皇上小心。”
见此状,几位官员连忙过来扶住皇上。
“朕没事!”顾瑶看了一下自己的肚子,肚子越来越大的她现在行动有些不便,甚至还出现了腿脚浮肿的情况,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每日要操心军国大事,无法安心的养胎。
她摆了下手,道:“你们先出去吧,记住密报的事不能跟任何人提起。”
第810章 主考官苏墨
元祐五年正月十七。
由于天气严寒,早朝会已经延迟了到辰时三刻。
而已经怀孕快九个月的顾瑶现在已经明显的没有大多精力处理政务了。
进入孕晚期后,她能明显的感觉到耻骨疼痛,再加上肚子时不时的发紧发硬,让她这些日子都没有休息好,晚上甚至也睡不好,经常被腹中的孩子踢醒。
那些在企业里上班的妇女尚且有产假,到了快生时可以休假,但是她这个帝王却永远也不会有假期。
顾瑶在一位宫女的搀扶下走上了金銮殿。
在她坐下后,满朝文武一起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顾瑶抬了下手。
“谢皇上!”
顾瑶看着这满朝文武一百多位官员,她没有说什么套话,而是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咱们的议题是下个月的科举考试。今年的会试将有四千三百五十二名学子参加,是大越建国以来参加科考人数最多的一次,这也对朝廷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此处考试依然由礼部主持和安排,国库将拨给五万两银子用于本次会试大考,考试前,礼部要严格按照朕提出的要求,对考场进行布置,确保每一间考舍都符合要求,同时采购新鲜的米面肉蛋,确保考生在考试期间的膳食。”
“臣领旨!”礼部尚书杨东庭立即站出来了。
由礼部主持会试大考是历朝历代的规矩,也是礼部的分内之事。
顾瑶接着看向了站在第一排第三列的于长林,道:“本次会试还是由于长林来主考,翰林院学士林世宏、张源清为副考官。”
顾瑶说完,于长林站出来了。
他先行了个礼,然后有些遗憾的回道:“禀皇上,臣不适合作为此次会试的主考官。”
“哦……为什么?”
顾瑶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回。
于长林解释道:“皇上,朝廷有规矩,有直系亲属参与考试的官员不能作为考官。臣有一子参加今年的会试。”
顾瑶挑了下眉。
这种情况是她之前不知道的。
她想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她还真没有其他作为主考官的人选。
顾瑶于是看向了其他官员。
主考官至少要三品以上的官员,且必须是科举考试出仕。
“皇上,还请您另择他贤。”于长林再次拒绝道。
顾瑶想了一下,说道:“既然于长林不能作为本次会试的主考,那就辛苦苏爱卿了。此次会试就由你来主考。”
顾瑶看着苏墨,其实不用猜他也知道对方早就想当主考官了,上一次科举考试,自己没让他当主考,他还挺沮丧的。
苏墨这时站了出来,回道:“臣领旨,定不负圣望。”
苏墨神色平静,并没有表现出喜悦之情。
顾瑶点头一笑。
其实从内心里,她是不想让苏墨主考的,她看过他写的诗词文章,他属于文辞华丽的文人,她很担心他在阅卷时也偏好这样的文章。
不过此次会试取消了诗赋,应该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811章 朕会亲自出题
下朝后,顾瑶回到了南书房。
她先吃了一碗银耳莲子粥,然后召见负责这次科举考试的三位考官,苏墨、张源清、林世宏。
两位副考官都参与了上次科举考试的判卷,只有主考官苏墨是第一次做主考。
“臣等参见皇上。”三人进来后先行礼。
“坐吧。”顾瑶看着他们,内心却并不是很放心。
三年一次的抡才大典关系着朝廷未来人才的选拔,历朝历代的君主,都非常重视。
“皇上,我等需要提前去贡院出题吗?”苏墨直接问道。
虽然元祐二年的会试是皇上亲自出的题,但往年可都是主考官出题,皇上只出殿试题。
“不用,朕会亲自出题,你们提前三日进入贡院,组织誊录官手抄试题便可。”顾瑶回道。
不是说不能让他们出题,但顾瑶想自己亲自把关这次的科举考试。
考题是科举考试最关键的一环,只有出好了考题才能选出她需要的人才。
“可皇上身子……”苏墨想说皇上快要生产了不便劳累。
但话未出口就被顾瑶打断了。
“朕无碍,虽然现在行动不便,但朕会抽出时间出好试题。”
“臣等遵旨。”皇上坚持要自己出题,三人便也不再劝阻。
苏墨虽然很想自己出一次题,但皇上这么说,他深知自己没有机会。
顾瑶想了想,再道:“这次会试,学子众多,你们在判卷时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允,严格按照朕提出的八个判卷标准判分,不能因为个人的文风喜好去判卷。”
在顾瑶看来,古代的科举考试并没有现代的高考那么公平,因为都是主观题,文章诗赋什么的,会因为主考官个人的偏好而出现偏颇。
“臣等记住了。”
“好了,你们回衙门办差吧。下个月你们就要在贡院了,把该办好的差事提前办完。”
顾瑶再又嘱咐道。
不出意外的话,她再有个十来天应该就要生了,一旦进入妊娠期,她将没有精力,也无法处理国事。
所以这些天,她得把该安排的事情安排好。
三人出去后。
顾瑶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昭和宫。寝宫里,三位稳婆都已经在西侧的偏房里候着了。
昭和殿密室内。
顾瑶再次召见了枢密院的三位大臣。
她的手中握着的是刚刚接到的来自南边的紧急密报。
看到这份奏报的内容后,顾瑶心里十分激动。
这份奏报没有先到枢密院,而是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直接送到了她的手上。
“这是早上送到的,你们先看一下。”
顾瑶将手中的密报递给了枢密使刘守良。
刘守良接过后将奏报打开,然后和两位副使一起看这份奏报。
看完之后,三人同时睁大了眼睛,露出震惊的神色。
“皇上……这是真的吗?”刘密使有些不敢置信自己看到的文字。
顾瑶点了点头,道:“自然是真的,要不他们还敢发假的奏报不成。”
“皇上,那算算日子,这岳将军已经杀进了多灵郡。”枢密院副使王元青震惊道。
顾瑶微微点头。这样的情况也是她没有预料到的,她没想到岳凌统帅的南征军这么快杀入了敌方的国都。
这将是一场大战,一场决定胜负的决战。
“岳凌在密报中说,南云国国都多灵郡约有守军十五万,算是对方最后的兵力了。而我军现在有十八万大军集齐在多灵郡附近,再加上前去支援的蓉城和昆山两地的驻军,总兵力将有二十八万。”
顾瑶在岳凌出征前给了他调兵的虎符和密诏,凭借这两样东西他可以调走蓉城和昆山的驻军。
“皇上,成败在此一举,我等现在只能静候南边的好消息了。”枢密使刘守良又激动又担心。
南边的战事已经持续快两年了,若再拿不下南云国,那明年将会更加艰难。
“督促前方,粮草和战马都要及时送达,切勿误了战事。”顾瑶吩咐道。
他无法预料这一场大战将要持续多久,也许十几天,也许是几个月。
“皇上放心,臣上个月就已经派人将四十万担粮食送到了西南边境,战马也送了三万匹过去。”身为枢密使,这些是他早就要做好的分内之事。
顾瑶点头,道:“好,只要南边这场战事赢了,南云国灭亡就很快了。”
顾瑶一直盼着这一天到来,拿下南云国,这样北边的戎国就不可能在这么嚣张了,这些混账羔子,今年数次进犯大越边境州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若不是南边战事没有结束,她不可能在执行现在的策略,在北边以守为主。
刚穿越过来时,顾瑶并没有那么恨这戎国贼寇,但这几年,对方一次次的残杀百姓,掳掠妇女,简直丧心病狂。
这戎国他必须灭了,否则让这帮贼人继续猖狂,大越的下场会比华夏的北宋靖康之难还惨。
“皇上,臣相信岳凌将军定能大胜而归。”刘守良在这时坚定的说道。
南云国腐朽小国,早就该灭了。
顾瑶点头一笑,她将密报收起来,然后起身。
不过在起身的那一刻,顾瑶腿有些麻木,于是她又赶紧撑着一旁的桌子。
“皇上小心。”
见此状,几位官员连忙过来扶住皇上。
“朕没事!”顾瑶看了一下自己的肚子,肚子越来越大的她现在行动有些不便,甚至还出现了腿脚浮肿的情况,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每日要操心军国大事,无法安心的养胎。
她摆了下手,道:“你们先出去吧,记住密报的事不能跟任何人提起。”
第810章 主考官苏墨
元祐五年正月十七。
由于天气严寒,早朝会已经延迟了到辰时三刻。
而已经怀孕快九个月的顾瑶现在已经明显的没有大多精力处理政务了。
进入孕晚期后,她能明显的感觉到耻骨疼痛,再加上肚子时不时的发紧发硬,让她这些日子都没有休息好,晚上甚至也睡不好,经常被腹中的孩子踢醒。
那些在企业里上班的妇女尚且有产假,到了快生时可以休假,但是她这个帝王却永远也不会有假期。
顾瑶在一位宫女的搀扶下走上了金銮殿。
在她坐下后,满朝文武一起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顾瑶抬了下手。
“谢皇上!”
顾瑶看着这满朝文武一百多位官员,她没有说什么套话,而是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咱们的议题是下个月的科举考试。今年的会试将有四千三百五十二名学子参加,是大越建国以来参加科考人数最多的一次,这也对朝廷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此处考试依然由礼部主持和安排,国库将拨给五万两银子用于本次会试大考,考试前,礼部要严格按照朕提出的要求,对考场进行布置,确保每一间考舍都符合要求,同时采购新鲜的米面肉蛋,确保考生在考试期间的膳食。”
“臣领旨!”礼部尚书杨东庭立即站出来了。
由礼部主持会试大考是历朝历代的规矩,也是礼部的分内之事。
顾瑶接着看向了站在第一排第三列的于长林,道:“本次会试还是由于长林来主考,翰林院学士林世宏、张源清为副考官。”
顾瑶说完,于长林站出来了。
他先行了个礼,然后有些遗憾的回道:“禀皇上,臣不适合作为此次会试的主考官。”
“哦……为什么?”
顾瑶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回。
于长林解释道:“皇上,朝廷有规矩,有直系亲属参与考试的官员不能作为考官。臣有一子参加今年的会试。”
顾瑶挑了下眉。
这种情况是她之前不知道的。
她想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她还真没有其他作为主考官的人选。
顾瑶于是看向了其他官员。
主考官至少要三品以上的官员,且必须是科举考试出仕。
“皇上,还请您另择他贤。”于长林再次拒绝道。
顾瑶想了一下,说道:“既然于长林不能作为本次会试的主考,那就辛苦苏爱卿了。此次会试就由你来主考。”
顾瑶看着苏墨,其实不用猜他也知道对方早就想当主考官了,上一次科举考试,自己没让他当主考,他还挺沮丧的。
苏墨这时站了出来,回道:“臣领旨,定不负圣望。”
苏墨神色平静,并没有表现出喜悦之情。
顾瑶点头一笑。
其实从内心里,她是不想让苏墨主考的,她看过他写的诗词文章,他属于文辞华丽的文人,她很担心他在阅卷时也偏好这样的文章。
不过此次会试取消了诗赋,应该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811章 朕会亲自出题
下朝后,顾瑶回到了南书房。
她先吃了一碗银耳莲子粥,然后召见负责这次科举考试的三位考官,苏墨、张源清、林世宏。
两位副考官都参与了上次科举考试的判卷,只有主考官苏墨是第一次做主考。
“臣等参见皇上。”三人进来后先行礼。
“坐吧。”顾瑶看着他们,内心却并不是很放心。
三年一次的抡才大典关系着朝廷未来人才的选拔,历朝历代的君主,都非常重视。
“皇上,我等需要提前去贡院出题吗?”苏墨直接问道。
虽然元祐二年的会试是皇上亲自出的题,但往年可都是主考官出题,皇上只出殿试题。
“不用,朕会亲自出题,你们提前三日进入贡院,组织誊录官手抄试题便可。”顾瑶回道。
不是说不能让他们出题,但顾瑶想自己亲自把关这次的科举考试。
考题是科举考试最关键的一环,只有出好了考题才能选出她需要的人才。
“可皇上身子……”苏墨想说皇上快要生产了不便劳累。
但话未出口就被顾瑶打断了。
“朕无碍,虽然现在行动不便,但朕会抽出时间出好试题。”
“臣等遵旨。”皇上坚持要自己出题,三人便也不再劝阻。
苏墨虽然很想自己出一次题,但皇上这么说,他深知自己没有机会。
顾瑶想了想,再道:“这次会试,学子众多,你们在判卷时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允,严格按照朕提出的八个判卷标准判分,不能因为个人的文风喜好去判卷。”
在顾瑶看来,古代的科举考试并没有现代的高考那么公平,因为都是主观题,文章诗赋什么的,会因为主考官个人的偏好而出现偏颇。
“臣等记住了。”
“好了,你们回衙门办差吧。下个月你们就要在贡院了,把该办好的差事提前办完。”
顾瑶再又嘱咐道。
不出意外的话,她再有个十来天应该就要生了,一旦进入妊娠期,她将没有精力,也无法处理国事。
所以这些天,她得把该安排的事情安排好。
三人出去后。
顾瑶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昭和宫。寝宫里,三位稳婆都已经在西侧的偏房里候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