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顾瑶没有说实话。
她原本并没有决定再生,但如今情势所迫,她不得不考虑丞相的建议,再生一个。
小皇子越长越像苏煜,眼下他不得不稳住楚家的庞大势力,确保南北战事进展顺利,更要稳住朝廷的局势。
若无法稳住楚家,那么这仗都会打不下去,这是她现在不能承受的后果。
楚奕脸上露出了笑容,刚刚还不开心的他,一下子眉开眼笑。
“皇上,那臣今晚留下来陪您。”
楚奕心情激动,自从小皇子周岁宴那日后,他便不开心,而近来他更是听到宫里有人议论小皇子长得像苏煜,这让他十分郁闷。
顾瑶抿嘴一笑,看对方一下子就像一个孩子一样高兴,她知道自己已经解了他的心结。
她再道:“你待会儿回长信宫,收拾一些衣物搬来昭和宫,与朕同吃同住一段时日,待朕怀上龙子,你再搬回去。”
听到这话,楚奕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他高兴突然起身,然后将顾瑶抱了起来。
顾瑶没想到对方突然这么激动,她捏了一下他的脸,笑道:“别闹,现在吃饭。”
顾瑶可不想动静太大,引得守在外头的宫人进来。
“瑶瑶,那我待会就去收拾东西。”
楚奕心花怒放,他想若自己能和顾瑶同吃同住,那意味着顾瑶没有机会召幸那两个家伙。
这样的话,下次顾瑶怀上了,那孩子就一定是自己的。
“嗯,不过现在先吃饭。”
知道对方会开心,但没想到这么夸张。
果然心病还得心药医。
——
吏部是隶属尚书省下的六部中最大的衙门,是六部之首,主要负责全国文职官员的选拔、考核、任免等差事。
自大胤王朝开始,吏部尚书一职就有极大的权力,吏部也是所有官员们最希望进入的衙门。
吏部衙门目前共有三十二名官员,其官职从正二品的吏部尚书到六品吏部主事。
近来吏部十分的忙碌,几乎所有官员都全天待在衙门里办事,为了尽快办好三年一次的官员调任差事,他们许多人已经好几日没回家了,吃住都在衙门里。
吏部尚书孙锦成更是七日没有回家了。
他的面前是几百名官员的人事履历,他们都是地方任职的官员,各州县的知州和通判。
第762章 政事堂就自己一个人做主
而他将对这些人三年以来在地方任职时的管理的水平进行一个初步的评价。一共四个评级,甲乙丙丁。
评为甲等的地方官员将有机会调入金城,进六部任职,而评为乙丙两个等级的官员则不会降职,但会调到其他的州县去任职,至于最低的丁级,则会被贬职。
孙锦成从这些履历中抽出了其中的三十多份,这些是他评了最高甲等的地方官员的履历。
他将这些履历用一个木盒子装了起来,然后走出了吏部衙门。
一会儿后,孙锦成来到了中书衙门。
但正要进去的他被门口的衙兵拦住了。
“孙大人,请您在此等待片刻。”
“我要见参政苏大人,赶紧去去通报。”孙锦成瞪了两个衙兵一眼。
其中一个衙兵赶紧进去了,再出来后,衙门恭恭敬敬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大人请。”
孙锦成大步走进了中书衙门,如今他已经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在朝廷上,比他官职高权力大的官员不超过十个,而他也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也能进中书,甚至进政事堂做宰相。
政事堂内,苏墨将刚批完的奏折收了起来。
“进来吧!”他看向门口的孙锦成,这个自己提拔上来的属下。
孙锦成赶紧走了进去,他左右看了看,发现另外一位参政于长林不在后,他顺手便将门关上了。
“苏兄,于大人不在吗?”有些话有外人在,不那么方便说。
“他告假三日,今天不在。”苏墨随口答道。
于长林不在,这政事堂就自己一个人做主,虽然累,但这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孙锦成将带来的盒子放在了桌上,然后小声道:“苏兄,这是属下评了甲等的地方官员的名单,一共有三十多人。”
苏墨将盒子打开,然后将里面的名单取了出来。
他看着名单上的名字,好一会没有回话。
“苏兄觉得可有不妥?”
见苏墨久久不回话,孙锦成只得自己主动问。
苏墨低低咳了一声,随即将名单放在了桌上,他蹙了蹙眉,然后手指轻轻在名单上指了一下,道:“你选出来的这些都是一些富裕州县的知府,光江南就选了七个,这样的名单若公布出去,恐怕会惹朝廷非议呀。”
名单上的这些地方官员,他都了解,他们的才能他心里也有数。
“可这些地方官确实能力出众,他们治理的州县,当地的赋税收入都增长了不少,刑案也少了许多,百姓们安居乐业,地方按察使也给了他们较好的评价。”
孙锦成可不认为自己选出来的这些地方官有什么不妥。
“这个林州知府霍良,我没记错的话,这个人曾经被一个老百姓告过,说此人淫恶之徒,强纳民女为妾,甚至奸淫妇人。”苏墨发现这个人竟然也在名单上。
孙锦成忙解释道:“苏兄,这事是个误会,后来那个告发的百姓自己承认是诬告,已经被处死了。”
第763章 自己得未雨绸缪
苏墨想了一下,回道:“虽然名单是咱们定,但最后还要交给皇上,皇上下了旨意才能执行。这种品行上有污点的官员,就不要放到名单里了。”
说完,苏墨拿起笔,将林州知府霍良的名字划掉。
“此人贬到海洲去,当个八品主簿吧。”
他可不想这种人进六部。
孙锦成见苏墨将霍良的名字划了,心里顿时有些紧张起来。
他收了这个霍良不少银子,答应了对方,一定会将对方调到金陵,进六部做官。
“苏兄,这恐怕不公平吧,霍良还是有些才干的,又是进士出身,于情于理都不该贬黜呀。”
听到这话,苏墨冷笑一声,他看着孙锦成,眼中隐隐有一丝怒意,道:“你以为我不清楚霍良的底细吗。”
能被百姓告发的地方官,绝对不是个好东西,百姓们只有被逼无奈,走投无路才会去告官,一旦没有告成功,就会被打死。
而告霍良的百姓死了,可见此人作恶多端。
苏墨接着又划掉了许多人的名字,名单上三十几个人,十之八九都被他划掉了。
看着名字一个个被划掉,一旁的孙锦成急了。
“苏兄,您这是做什么?”孙锦成忙说道。
苏墨将名单扔到了一边。
这样的名单,别说皇上那,就自己这里也是不可能通过的。
他回道:“皇上已经下旨让我督办这次的地方地方官员的调任一事,明日我会去吏部,重新审查。”
这一次自己一定要把这件差事办好,将未来能站到自己这条船上,且真正有头脑,有才能的地方官提拔上来做自己的手下。
这样不仅能壮大他苏家的势力,皇上那也能完美交差。
孙锦成顿在一旁,刹那间,他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他紧咬着牙,想说什么,但却硬生生压着没有说出来。
皇上竟然将地方官调任的差事交给了苏墨,那自己这个吏部尚书算什么。
往年这都是归吏部管的,也是吏部尚书最大的权力。
皇上这是根本不信任自己。
苏墨看得出来自己这个属下好像有些不高兴,他想了想,说道:“孙老弟啊,你也别生气。皇上敏感多疑,别说你,就是我,她也不那么信任。要不是丞相告病在家,这差事也轮不到我头上来。”
虽然皇上数次对自己说,她最信任的臣子是自己,但他心里明白,现在这个皇上,心思是最复杂的,她最信任的应该是丞相李璟。
“苏兄,那您想把哪些官员提拔上来?”孙锦成直接问道。
“明日等我看了他们的考核评价再说。”苏墨随口答道。
当然他心里已经有了底。
虽然丞相李璟告病在家,时日无多,但丞相一派的势力却遍布朝野上下,近来,他还得到消息,丞相要将孙女嫁到楚家去。
一旦楚李两家联姻,那丞相一派的势力在未来极有可能倒向楚家,这对苏家是极为不利的。
如此,自己得未雨绸缪,早做打算,选一批年轻能干的上来。
第76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平福郡位于南云国中部,这里距离大越西南边境有六百里。
自上个月攻下平福郡后,主帅岳凌就命令手下几万士兵在平福郡安营扎寨。
现在南云国已经进入雨季,每天都会下雨,他们不得不延缓继续进攻策略,改为原地休整。
她原本并没有决定再生,但如今情势所迫,她不得不考虑丞相的建议,再生一个。
小皇子越长越像苏煜,眼下他不得不稳住楚家的庞大势力,确保南北战事进展顺利,更要稳住朝廷的局势。
若无法稳住楚家,那么这仗都会打不下去,这是她现在不能承受的后果。
楚奕脸上露出了笑容,刚刚还不开心的他,一下子眉开眼笑。
“皇上,那臣今晚留下来陪您。”
楚奕心情激动,自从小皇子周岁宴那日后,他便不开心,而近来他更是听到宫里有人议论小皇子长得像苏煜,这让他十分郁闷。
顾瑶抿嘴一笑,看对方一下子就像一个孩子一样高兴,她知道自己已经解了他的心结。
她再道:“你待会儿回长信宫,收拾一些衣物搬来昭和宫,与朕同吃同住一段时日,待朕怀上龙子,你再搬回去。”
听到这话,楚奕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他高兴突然起身,然后将顾瑶抱了起来。
顾瑶没想到对方突然这么激动,她捏了一下他的脸,笑道:“别闹,现在吃饭。”
顾瑶可不想动静太大,引得守在外头的宫人进来。
“瑶瑶,那我待会就去收拾东西。”
楚奕心花怒放,他想若自己能和顾瑶同吃同住,那意味着顾瑶没有机会召幸那两个家伙。
这样的话,下次顾瑶怀上了,那孩子就一定是自己的。
“嗯,不过现在先吃饭。”
知道对方会开心,但没想到这么夸张。
果然心病还得心药医。
——
吏部是隶属尚书省下的六部中最大的衙门,是六部之首,主要负责全国文职官员的选拔、考核、任免等差事。
自大胤王朝开始,吏部尚书一职就有极大的权力,吏部也是所有官员们最希望进入的衙门。
吏部衙门目前共有三十二名官员,其官职从正二品的吏部尚书到六品吏部主事。
近来吏部十分的忙碌,几乎所有官员都全天待在衙门里办事,为了尽快办好三年一次的官员调任差事,他们许多人已经好几日没回家了,吃住都在衙门里。
吏部尚书孙锦成更是七日没有回家了。
他的面前是几百名官员的人事履历,他们都是地方任职的官员,各州县的知州和通判。
第762章 政事堂就自己一个人做主
而他将对这些人三年以来在地方任职时的管理的水平进行一个初步的评价。一共四个评级,甲乙丙丁。
评为甲等的地方官员将有机会调入金城,进六部任职,而评为乙丙两个等级的官员则不会降职,但会调到其他的州县去任职,至于最低的丁级,则会被贬职。
孙锦成从这些履历中抽出了其中的三十多份,这些是他评了最高甲等的地方官员的履历。
他将这些履历用一个木盒子装了起来,然后走出了吏部衙门。
一会儿后,孙锦成来到了中书衙门。
但正要进去的他被门口的衙兵拦住了。
“孙大人,请您在此等待片刻。”
“我要见参政苏大人,赶紧去去通报。”孙锦成瞪了两个衙兵一眼。
其中一个衙兵赶紧进去了,再出来后,衙门恭恭敬敬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大人请。”
孙锦成大步走进了中书衙门,如今他已经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在朝廷上,比他官职高权力大的官员不超过十个,而他也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也能进中书,甚至进政事堂做宰相。
政事堂内,苏墨将刚批完的奏折收了起来。
“进来吧!”他看向门口的孙锦成,这个自己提拔上来的属下。
孙锦成赶紧走了进去,他左右看了看,发现另外一位参政于长林不在后,他顺手便将门关上了。
“苏兄,于大人不在吗?”有些话有外人在,不那么方便说。
“他告假三日,今天不在。”苏墨随口答道。
于长林不在,这政事堂就自己一个人做主,虽然累,但这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孙锦成将带来的盒子放在了桌上,然后小声道:“苏兄,这是属下评了甲等的地方官员的名单,一共有三十多人。”
苏墨将盒子打开,然后将里面的名单取了出来。
他看着名单上的名字,好一会没有回话。
“苏兄觉得可有不妥?”
见苏墨久久不回话,孙锦成只得自己主动问。
苏墨低低咳了一声,随即将名单放在了桌上,他蹙了蹙眉,然后手指轻轻在名单上指了一下,道:“你选出来的这些都是一些富裕州县的知府,光江南就选了七个,这样的名单若公布出去,恐怕会惹朝廷非议呀。”
名单上的这些地方官员,他都了解,他们的才能他心里也有数。
“可这些地方官确实能力出众,他们治理的州县,当地的赋税收入都增长了不少,刑案也少了许多,百姓们安居乐业,地方按察使也给了他们较好的评价。”
孙锦成可不认为自己选出来的这些地方官有什么不妥。
“这个林州知府霍良,我没记错的话,这个人曾经被一个老百姓告过,说此人淫恶之徒,强纳民女为妾,甚至奸淫妇人。”苏墨发现这个人竟然也在名单上。
孙锦成忙解释道:“苏兄,这事是个误会,后来那个告发的百姓自己承认是诬告,已经被处死了。”
第763章 自己得未雨绸缪
苏墨想了一下,回道:“虽然名单是咱们定,但最后还要交给皇上,皇上下了旨意才能执行。这种品行上有污点的官员,就不要放到名单里了。”
说完,苏墨拿起笔,将林州知府霍良的名字划掉。
“此人贬到海洲去,当个八品主簿吧。”
他可不想这种人进六部。
孙锦成见苏墨将霍良的名字划了,心里顿时有些紧张起来。
他收了这个霍良不少银子,答应了对方,一定会将对方调到金陵,进六部做官。
“苏兄,这恐怕不公平吧,霍良还是有些才干的,又是进士出身,于情于理都不该贬黜呀。”
听到这话,苏墨冷笑一声,他看着孙锦成,眼中隐隐有一丝怒意,道:“你以为我不清楚霍良的底细吗。”
能被百姓告发的地方官,绝对不是个好东西,百姓们只有被逼无奈,走投无路才会去告官,一旦没有告成功,就会被打死。
而告霍良的百姓死了,可见此人作恶多端。
苏墨接着又划掉了许多人的名字,名单上三十几个人,十之八九都被他划掉了。
看着名字一个个被划掉,一旁的孙锦成急了。
“苏兄,您这是做什么?”孙锦成忙说道。
苏墨将名单扔到了一边。
这样的名单,别说皇上那,就自己这里也是不可能通过的。
他回道:“皇上已经下旨让我督办这次的地方地方官员的调任一事,明日我会去吏部,重新审查。”
这一次自己一定要把这件差事办好,将未来能站到自己这条船上,且真正有头脑,有才能的地方官提拔上来做自己的手下。
这样不仅能壮大他苏家的势力,皇上那也能完美交差。
孙锦成顿在一旁,刹那间,他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他紧咬着牙,想说什么,但却硬生生压着没有说出来。
皇上竟然将地方官调任的差事交给了苏墨,那自己这个吏部尚书算什么。
往年这都是归吏部管的,也是吏部尚书最大的权力。
皇上这是根本不信任自己。
苏墨看得出来自己这个属下好像有些不高兴,他想了想,说道:“孙老弟啊,你也别生气。皇上敏感多疑,别说你,就是我,她也不那么信任。要不是丞相告病在家,这差事也轮不到我头上来。”
虽然皇上数次对自己说,她最信任的臣子是自己,但他心里明白,现在这个皇上,心思是最复杂的,她最信任的应该是丞相李璟。
“苏兄,那您想把哪些官员提拔上来?”孙锦成直接问道。
“明日等我看了他们的考核评价再说。”苏墨随口答道。
当然他心里已经有了底。
虽然丞相李璟告病在家,时日无多,但丞相一派的势力却遍布朝野上下,近来,他还得到消息,丞相要将孙女嫁到楚家去。
一旦楚李两家联姻,那丞相一派的势力在未来极有可能倒向楚家,这对苏家是极为不利的。
如此,自己得未雨绸缪,早做打算,选一批年轻能干的上来。
第76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平福郡位于南云国中部,这里距离大越西南边境有六百里。
自上个月攻下平福郡后,主帅岳凌就命令手下几万士兵在平福郡安营扎寨。
现在南云国已经进入雨季,每天都会下雨,他们不得不延缓继续进攻策略,改为原地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