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我们家夫人给你们寺庙捐了两千两银子,如今不过是要一块平安符,你们别不知好歹。”
一旁的女使董宁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对着眼前的老和尚骂道。
他家夫人可是文皇帝亲封的一品诰命夫人,何曾受到这样的气。
住持再次行礼,语气依然平和的回道:“施主仁善,只是这平安符本庙确实不能售卖,若施主真需要此符,可改日再来求取。以往也有不少施主,多次求取后,方求取道。”
住持说话不紧不慢,脸上几乎看不到喜怒哀乐。
楚夫人见对方一点都不松口,气得再次甩袖而去。
“走吧!”
楚夫人叫上自己带来的几个下人一起走出了寺庙。
来时还开开心心的她,出去时,脸色极其难看。。
——
另外一边,刘大娘子开开心心的回到了苏府。
苏墨刚刚从衙门里回来,见妻子回来了,他忙走了出去。
一见妻子,便问道:“怎么样……求到了吗?”
刘芸没有立即回答丈夫,而是朝不远处寝居走去,进屋后,她从一个荷包里拿出了自己今天在普兰寺求到的平安符。
“真好,还真让你求到了。”
看到妻子手中的东西,苏墨脸上露出了笑意。
这平安符可不好求,许多人求了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才求到。
没想到自家夫人一次就求到了。
“你猜我今天遇到了谁?”刘芸看着丈夫,他们夫妻平日里虽然不恩爱,但家中的事情都会一起商量。
“说来听听……”苏墨看得出来,妻子很高兴,想必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第721章 南云国改变了战术
刘芸呵呵一笑,道:“楚家那位……”
“楚夫人?”苏墨一下便猜到了。
一般男子都不去寺庙里,多是女子去烧香拜佛。
“怎么……她也去求那平安符了?”苏墨问。
刘芸点了下头,随即又忍不住地笑道:“是啊,她也去了,我和她前后脚进去的,结果你猜怎么着,她也是去给小皇子求平安符的。”
“她没有求到吗?”
看妻子这么开心,苏墨已经知道结果了。
刘芸看着手里的平安符,心想楚夫人估计气得都吃不下饭了。
她一边笑一边点头,然后挑了挑眉,说道:“要我说啊,这小皇子定是咱们得亲孙子,要不怎么这符我求得到,她求不到。”
“万罗菩萨是最灵验的。”
“看来真是如此,皇子应该是我们的孙子。”苏墨也跟着高兴起来。
虽然许久没有见到小皇子,但马上就是皇子的周岁宴了,到时候,他定能见到皇子。
“你还记得前年我去给煜儿测八字嘛。”刘芸想起了一件事。
苏墨,“记得,你说煜儿命中会有一子。”
“对,算命先生说煜儿会有一子,如今我又求到了万罗菩萨的平安符,这事情哪会这么巧合呢。”
她求符的时候可是对着菩萨说要给自己的孙儿求的。
苏墨点头一笑,心想,皇子若真是他的孙儿,那就是老祖宗显灵了,而自己多年谋划,也终于要成功了。
——
昭和殿。
顾瑶正和枢密院的几位大臣商议军务。
她看着南边新送回的战报,去年年底一些地方下大雪,耽误了些时日,本该半个月前送回来的奏报,直到今日才送回来。
奏报中的所奏报的战事,也都发生在去年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如今都过去一个多月了。
只是顾瑶没想到,仅一个月,南边就打了大大小小十几仗。
顾瑶看着枢密院几位大臣,神色凝重的说道:“岳凌在折子里说,敌人改变了战术,他们不严密防守了,改成了游击战,你们怎么看?”
顾瑶还真没想到,这南云国突然来了这么一出,他们竟然会突然改变战术,从正面对抗变成了游击战术。
枢密使刘守良回道:“皇上,敌人这是在拖延,臣估计他们是想等北方天气暖和了,戎兵再次南下,这样我们就得再次腹背受敌,他们就有喘息之机。”
顾瑶紧了紧眉头
这正是她担心的。
原本她是希望南方的战事能尽早结束,能尽快拿下南云国,这样我方不至于长期深陷战争的泥潭。
但现在看来,这已经是不可能了。
“他们确实是想拖延,看来今年我们还得准备南北同时开战。”顾瑶说道。
他说完几位枢密院的官员都露出头痛的神情。
副使陈安站出来说道:“皇上,若今年还要南北同时作战,军备和战马恐都接应不上啊。”
“去年一年,我们损失的战马有七万多匹,其他军械也消耗巨大。”陈副使很担心后续军备不足。
这几十万将士在外作战,每天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第722章 尸骨的身份
“是的,皇上……这连年打仗后续补给必须要充足。”刘密使看得出来,眼前这位皇上是不会收手的。
顾瑶沉思了片刻,然后看着眼前这几位枢密院的官员,这些人其实她不是那么的信任,他们中有两个,包括枢密使刘守良都是楚家推荐上来的人。但眼下,她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能替换他们的人,所以也只能先用着。
“朕让国库再拨五百万两银子给你们和兵部,你们通知各大兵厂加大马力,打造武器,每季的数量要为原来的两倍。至于战马,朕来想办法。”
顾瑶想这几个人说的这些话,表面是担心军备不足,实际不过是想让她拨银子。
只是这些银子下去,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全部用来打造武器了。
但如今她也顾不到这么多了。
若他们真敢贪污,以后再清算。
“皇上圣明”几位官员听到皇上这样的旨意,纷纷行礼。
顾瑶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去。
其实她心里也是有些苦恼的,整个朝廷,她真正能信任的官员不多,他们又喜欢结党,导致她用人的时候,总是放不下心来。
可她才登基三年,一时半会又无法培养出一批完全忠于自己的臣子。
前年新进的一批新科进士,刚出仕没有经验的新人,就算她想用,这些人也得经过七八上十年的历练才能成为朝廷的栋梁。
想到此,顾瑶忍不住的叹息。
这时王公公进来了。
“启禀皇上,大理寺卿叶大人求见。”
“他怎么来了?”
顾瑶记得自己今日没有召见他。
“皇上,叶大人说有要事呈报皇上。”王公公回道。
“那让他进来吧。”
三省六部的政务顾瑶都尽量让政事堂处理了,平日里她已经很少召见这些文官。
大理寺卿叶琦峰走进了南书房。
进来之后,他先行了个礼,然后道:“皇上,华园那些尸骨的身份查清楚了。”
“哦……”
听到这个,顾瑶瞬间坐直了身子。
尸骨是去年十一月发现了,算来已经有两个月了。
“是哪些人?”顾瑶疑惑地问道。
这起案子也是调查了漫长的时间。
叶奇峰将一本奏折递到了皇上的面前,道:“臣都写在折子里了。”
顾瑶接过,快速浏览折子里的内容。
“确认是他们吗?”看完之后,顾瑶并没有特别吃惊,之前她就已经猜到了这些人应该是大胤皇室的人。
“是的,皇上……已经调查清楚了,那些尸骨就是大胤皇室靖王一家,包括靖王陈礼,靖王妃,靖王的两名侧妃,以及靖王的三个孙子,两个孙女,还有靖王府的几个奴才。”
“靖王……”
顾瑶想了一下。根据胤史记载,靖王陈礼是胤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宣宗陈显的第三子,胤王朝覆灭后,靖王一家不知所踪。
原来的靖王府在兵乱时被烧了。
“可有查到他们是怎么死的?
这靖王一家都死在了华园的地下室里,属实有些奇怪。
“回皇上,他们都是被毒死的,只是不知道是自己服毒,还是被人灌下毒药身亡的。”
第723章 小孩子还是需要玩伴的
顾瑶无言。
她摇了摇头,心想这王朝一旦被灭,皇室子孙大多都没有好下场,胤王朝是如此,华夏古代的大多数王朝也是如此。
而以后,大越王朝说不定也难逃此劫,到那时,她的后辈……
算了,不想此事了。
反正到那时,她也什么都不知道了。
“既然查清了这些尸骨的身份,就找个僻静的山头,用几副好棺材埋了吧。”
虽然这些人是前朝皇室的后裔,但几十年过去了,顾瑶也没想着要再去计较这些事情。
自己的祖父高祖皇帝也定然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这些人的死多半和高祖皇帝脱不了关系,她若让人在细查,万一查到高祖皇帝那里,岂不是给祖宗抹黑了。
一旁的女使董宁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对着眼前的老和尚骂道。
他家夫人可是文皇帝亲封的一品诰命夫人,何曾受到这样的气。
住持再次行礼,语气依然平和的回道:“施主仁善,只是这平安符本庙确实不能售卖,若施主真需要此符,可改日再来求取。以往也有不少施主,多次求取后,方求取道。”
住持说话不紧不慢,脸上几乎看不到喜怒哀乐。
楚夫人见对方一点都不松口,气得再次甩袖而去。
“走吧!”
楚夫人叫上自己带来的几个下人一起走出了寺庙。
来时还开开心心的她,出去时,脸色极其难看。。
——
另外一边,刘大娘子开开心心的回到了苏府。
苏墨刚刚从衙门里回来,见妻子回来了,他忙走了出去。
一见妻子,便问道:“怎么样……求到了吗?”
刘芸没有立即回答丈夫,而是朝不远处寝居走去,进屋后,她从一个荷包里拿出了自己今天在普兰寺求到的平安符。
“真好,还真让你求到了。”
看到妻子手中的东西,苏墨脸上露出了笑意。
这平安符可不好求,许多人求了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才求到。
没想到自家夫人一次就求到了。
“你猜我今天遇到了谁?”刘芸看着丈夫,他们夫妻平日里虽然不恩爱,但家中的事情都会一起商量。
“说来听听……”苏墨看得出来,妻子很高兴,想必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第721章 南云国改变了战术
刘芸呵呵一笑,道:“楚家那位……”
“楚夫人?”苏墨一下便猜到了。
一般男子都不去寺庙里,多是女子去烧香拜佛。
“怎么……她也去求那平安符了?”苏墨问。
刘芸点了下头,随即又忍不住地笑道:“是啊,她也去了,我和她前后脚进去的,结果你猜怎么着,她也是去给小皇子求平安符的。”
“她没有求到吗?”
看妻子这么开心,苏墨已经知道结果了。
刘芸看着手里的平安符,心想楚夫人估计气得都吃不下饭了。
她一边笑一边点头,然后挑了挑眉,说道:“要我说啊,这小皇子定是咱们得亲孙子,要不怎么这符我求得到,她求不到。”
“万罗菩萨是最灵验的。”
“看来真是如此,皇子应该是我们的孙子。”苏墨也跟着高兴起来。
虽然许久没有见到小皇子,但马上就是皇子的周岁宴了,到时候,他定能见到皇子。
“你还记得前年我去给煜儿测八字嘛。”刘芸想起了一件事。
苏墨,“记得,你说煜儿命中会有一子。”
“对,算命先生说煜儿会有一子,如今我又求到了万罗菩萨的平安符,这事情哪会这么巧合呢。”
她求符的时候可是对着菩萨说要给自己的孙儿求的。
苏墨点头一笑,心想,皇子若真是他的孙儿,那就是老祖宗显灵了,而自己多年谋划,也终于要成功了。
——
昭和殿。
顾瑶正和枢密院的几位大臣商议军务。
她看着南边新送回的战报,去年年底一些地方下大雪,耽误了些时日,本该半个月前送回来的奏报,直到今日才送回来。
奏报中的所奏报的战事,也都发生在去年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如今都过去一个多月了。
只是顾瑶没想到,仅一个月,南边就打了大大小小十几仗。
顾瑶看着枢密院几位大臣,神色凝重的说道:“岳凌在折子里说,敌人改变了战术,他们不严密防守了,改成了游击战,你们怎么看?”
顾瑶还真没想到,这南云国突然来了这么一出,他们竟然会突然改变战术,从正面对抗变成了游击战术。
枢密使刘守良回道:“皇上,敌人这是在拖延,臣估计他们是想等北方天气暖和了,戎兵再次南下,这样我们就得再次腹背受敌,他们就有喘息之机。”
顾瑶紧了紧眉头
这正是她担心的。
原本她是希望南方的战事能尽早结束,能尽快拿下南云国,这样我方不至于长期深陷战争的泥潭。
但现在看来,这已经是不可能了。
“他们确实是想拖延,看来今年我们还得准备南北同时开战。”顾瑶说道。
他说完几位枢密院的官员都露出头痛的神情。
副使陈安站出来说道:“皇上,若今年还要南北同时作战,军备和战马恐都接应不上啊。”
“去年一年,我们损失的战马有七万多匹,其他军械也消耗巨大。”陈副使很担心后续军备不足。
这几十万将士在外作战,每天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第722章 尸骨的身份
“是的,皇上……这连年打仗后续补给必须要充足。”刘密使看得出来,眼前这位皇上是不会收手的。
顾瑶沉思了片刻,然后看着眼前这几位枢密院的官员,这些人其实她不是那么的信任,他们中有两个,包括枢密使刘守良都是楚家推荐上来的人。但眼下,她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能替换他们的人,所以也只能先用着。
“朕让国库再拨五百万两银子给你们和兵部,你们通知各大兵厂加大马力,打造武器,每季的数量要为原来的两倍。至于战马,朕来想办法。”
顾瑶想这几个人说的这些话,表面是担心军备不足,实际不过是想让她拨银子。
只是这些银子下去,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全部用来打造武器了。
但如今她也顾不到这么多了。
若他们真敢贪污,以后再清算。
“皇上圣明”几位官员听到皇上这样的旨意,纷纷行礼。
顾瑶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去。
其实她心里也是有些苦恼的,整个朝廷,她真正能信任的官员不多,他们又喜欢结党,导致她用人的时候,总是放不下心来。
可她才登基三年,一时半会又无法培养出一批完全忠于自己的臣子。
前年新进的一批新科进士,刚出仕没有经验的新人,就算她想用,这些人也得经过七八上十年的历练才能成为朝廷的栋梁。
想到此,顾瑶忍不住的叹息。
这时王公公进来了。
“启禀皇上,大理寺卿叶大人求见。”
“他怎么来了?”
顾瑶记得自己今日没有召见他。
“皇上,叶大人说有要事呈报皇上。”王公公回道。
“那让他进来吧。”
三省六部的政务顾瑶都尽量让政事堂处理了,平日里她已经很少召见这些文官。
大理寺卿叶琦峰走进了南书房。
进来之后,他先行了个礼,然后道:“皇上,华园那些尸骨的身份查清楚了。”
“哦……”
听到这个,顾瑶瞬间坐直了身子。
尸骨是去年十一月发现了,算来已经有两个月了。
“是哪些人?”顾瑶疑惑地问道。
这起案子也是调查了漫长的时间。
叶奇峰将一本奏折递到了皇上的面前,道:“臣都写在折子里了。”
顾瑶接过,快速浏览折子里的内容。
“确认是他们吗?”看完之后,顾瑶并没有特别吃惊,之前她就已经猜到了这些人应该是大胤皇室的人。
“是的,皇上……已经调查清楚了,那些尸骨就是大胤皇室靖王一家,包括靖王陈礼,靖王妃,靖王的两名侧妃,以及靖王的三个孙子,两个孙女,还有靖王府的几个奴才。”
“靖王……”
顾瑶想了一下。根据胤史记载,靖王陈礼是胤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宣宗陈显的第三子,胤王朝覆灭后,靖王一家不知所踪。
原来的靖王府在兵乱时被烧了。
“可有查到他们是怎么死的?
这靖王一家都死在了华园的地下室里,属实有些奇怪。
“回皇上,他们都是被毒死的,只是不知道是自己服毒,还是被人灌下毒药身亡的。”
第723章 小孩子还是需要玩伴的
顾瑶无言。
她摇了摇头,心想这王朝一旦被灭,皇室子孙大多都没有好下场,胤王朝是如此,华夏古代的大多数王朝也是如此。
而以后,大越王朝说不定也难逃此劫,到那时,她的后辈……
算了,不想此事了。
反正到那时,她也什么都不知道了。
“既然查清了这些尸骨的身份,就找个僻静的山头,用几副好棺材埋了吧。”
虽然这些人是前朝皇室的后裔,但几十年过去了,顾瑶也没想着要再去计较这些事情。
自己的祖父高祖皇帝也定然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这些人的死多半和高祖皇帝脱不了关系,她若让人在细查,万一查到高祖皇帝那里,岂不是给祖宗抹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