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死的都是客栈和酒楼里的人?”
  听到这个汇报,顾瑶的眉头紧紧蹙了起来。
  第668章 戎国退兵了
  苏墨叹息一声,回道:“是的,皇上!我们仔细询问了当时逃出来的百姓,包括受伤的百姓,以及当日看到刚着火时情况的百姓。”
  “他们皆反应,最先着火的是这几家客栈和酒楼,而且这些地方几乎是同一时间起火。安华酒楼的一个伙计说,他那天晚上就在一楼,并没有睡着。半夜时听到有东西从楼梯上滚下来的声音,他一看,发现是一个木桶,木桶里装了燃油,那些燃油全部顺着楼梯流下来。他刚想上去问是谁倒的,燃油就被点着了。大火一下就烧了楼梯,紧接着整个酒楼都烧起来,一些住在楼上休息的客人根本没有时间逃出来。”
  “那就是有人故意纵火。”
  顾瑶接着问道:“可抓到故意纵火的凶手?”
  这样的大火只有可能是有人故意的。
  这时大理寺少卿叶奇峰上前一步,说道:“皇上,目前没有抓到那几个纵火凶手,根据我们的调查,纵火的凶手应该至少有六人,他们分别在那几家客栈和酒楼同一时间放火,有的可能已经在大火中丧生了。”
  “那个查良你们审得怎么样了?”
  顾瑶可没有忘记这个被秦萧抓回来的自称茶商的商人。
  叶奇峰回道:“我们先后对这个茶商进行了三次审问,也去核实过他的身份,此人确实是个茶商,顺意茶坊的的白掌柜和他买过一批茶,但此人十分可疑,他自称潞州人,但不会说潞州当地的家乡话。至于他脚底的燃油,他前后三次供述不一,一会儿说是倒油灯的时候不小心洒地上踩到了,一会儿说是失火前他路过长阳街踩到的,一会又说他自己也不清楚怎么回事。”
  “那就接着审,此人胡说八道,必须审问清楚了。这个案子接着查,务必找出纵火的凶犯和幕后黑手。”
  虽然案子一时还没查清楚,但顾瑶猜得到,这是一起有预谋的,计划缜密的行动。
  目的就是烧毁长阳街。
  这样的案子让顾瑶想到了现代社会的一起恐怖袭击案。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飞机去撞击高层建筑,导致两栋百层高的建筑倒塌,几千人丧生,造成巨大的灾难和经济损失。
  若长阳街大火也是这种情况,那这个案子可就复杂了。
  “皇上,臣等会接着查,查个水落石出。给死伤的百姓一个交代。”苏墨回道。
  ——
  外头枢密院的几位官员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才终于等到前面进去的官员出来。
  随后,枢密使刘守良带着两位副使走了进去。
  “什么事?”
  顾瑶很直接的问道。
  刘密使上前行了个礼,回道:“皇上,北边传来了好消息,戎国退兵了。”
  “退兵?”
  听到这两个字,顾瑶一下坐直了身子。
  “是的,皇上!枢密院也是昨夜才得到消息。想必楚将军的奏报很快就会传回来。”
  顾瑶挑眉,这个好消息来的有些突然。
  她都没想戎兵竟然会这么快的退兵了,前些日子他们还派了使臣过来挑衅呢。
  第669章 朕要亲自问话
  果然是纸老虎一只。
  “这戎国这么早退兵,倒是出乎朕的意料。”顾瑶直言道。
  她记得以前戎贼可是十分张狂的,每次进犯,都会在边境烧杀抢掠一番。
  “皇上,这次有楚大将军坐阵,戎兵自然忌惮几分,所以他们没有攻下南县,就只能滚回去了。而且马上就是十月,寒霜一来,他们没有足够的过冬物资,坚持不了多久的。”刘守良分析道。
  顾瑶点了点头。
  看来能守住第一波非常的关键,而守住了边境,戎兵得不到物资补充,就必须在冬季来临之前退兵。
  顾瑶回道:“戎兵退了,这是天时。北边冬季严寒,但是南云国冬季并不冷,那边就算是腊月里,也只需穿两件衣服。”
  南北气候差异大。南云国所处的位置应该属于亚热带接近热带地区,冬季的气温也在二十度左右。
  这样的气候正好。
  “皇上……南云国冬季温暖舒适,所以南边反而是冬季更适合作战。”旁边的副使回道。
  顾瑶想了想,再道:“如此正好。北边的压力小了,可以抽调更多的兵力和资源去南边。”
  顾瑶想这南云国得早日拿下,否则明年开春了,戎兵再次进犯,又将要面临南北同时作战,上下夹击的局面。
  “,皇上,臣还有一事禀报。”刘密使再道。
  “说!”
  刘密使:“被左腾将军生擒的南云国明王阴罗昨日已经押送到金陵了,按照您的吩咐,臣安排人把他押送到了皇城司关押。皇上,可要亲自见见这个人?”
  一般被生擒回来的敌方主帅,都是要皇上下旨审问的。
  是杀还是严刑拷打问出一些秘密,都要皇上下旨才可。
  顾瑶点头嗯了一声。
  她没有立即回话,而是想了一下。
  这个明王阴罗不是一般的将领,而是现在的南云国国王阴琮的亲叔叔,是南云国王室的一员。
  她仔细想过后,说道:“明日朝会,把他押到承光殿来,朕要亲自问话。”
  “臣遵旨。”
  ——
  金陵城。
  长阳街大火四日后,城中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
  百姓们照常过日子,该做买卖的做买卖,该出行的出行。
  只是百姓们发现,今日的街头街尾都贴了不少告示。
  一些百姓停下来看,只见是一张官府张贴的通缉令,上面是一个男子的画像。
  那画像上的男子,看着二十来岁,模样普通,眼角有一颗黑痣。
  下面是两行字,上面写着:(通缉长阳街大火疑犯,二十至二十五岁,身长六尺五,穿蓝色布衣,左眼角有黑痣,右手小指断了一节。有看到此人的请即刻报告官府,提供线索者,赏银百两。)
  百姓们驻足观望了一会,一些人摇头,表示自己没见过,还有一些人则小声议论着什么。
  都说长阳街大火是有人故意纵火的,皇上都派了参政苏大人下来查,现在看是真的了。
  但人群中,突然有一个妇人在看到画像和下面的文字后,立即转身朝着官府的方向走去。
  第670章 没有血性的王朝是走不远的
  元祐三年九月十九日。
  文武百官们准时来到承光殿参加早朝会。
  而身为帝王的顾瑶已经坐在金銮殿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们齐声行礼。
  顾瑶抬了抬手,道:“平身!”
  很快有官员从袖口中掏出了奏本,想要请奏,但这位官员刚出来,王公公就对着对方摆了摆手,示意这位大人先退下去。
  顾瑶则在这时翻开了一本奏折,这折子是远在北边的太傅楚渊上的,她昨夜才收到。
  顾瑶看了看里面的内容,然后看着满朝文武,道:“诸位爱卿,今日朝会之前,朕要宣布一个好消息,朕收到了骠骑大将军楚渊送回来的奏报,奏报里说戎国退兵了。”
  这消息一说出来。
  在场的文武百官们突然不安静了。
  大家有的展颜而笑,有的小声议论,但很快他们又再次跪下,齐声道:“天佑大越、国祚绵长!”
  顾瑶点头一笑,接着道:“戎贼之前那般嚣张,结果该滚的时候一样的滚。我们的将士们是好样的,他们不畏艰险,于贼寇死战到底,是我大越国最忠诚的战士。倒是你们当中的一些人,一身软骨,只想着自身的利益和当下的太平,对此次出征是颇有微词,私下里称朕为独断专行的暴君。”
  顾瑶说完,下头有几位官员赶紧低下了头。
  皇上虽然没有点名,但他们知道,皇上说的就是自己,因为他们当初就上了折子,反对这次的军事行动。
  顾瑶:“好了!朕也不想跟你们计较这些事。只是想告诉你们,一个没有血性的人是没有灵魂的。而一个没有血性的王朝也是走不远的。你们都给朕站直了,这往后有的仗要打。”
  说完这句。
  顾瑶对站在门口处的几名侍卫挥手示意,道:“把人带来上。”
  侍卫们得到旨意后,立即走了出去。
  很快,一个双手被捆绑起来的男子被两名士兵拖进了承光殿。
  百官们在此刻纷纷看向被拖进来的男子,他们当中许多人已经知道了这名男子的身份,是南云国的明王。
  男子在被拖进来后并没有反抗。甚至脸上的神情也是冷漠的。
  似乎早就猜到了今日,男子并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两位士兵松手后,男子站在了大殿中央。
  他看着大殿上年纪轻轻的女皇帝,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跪下!”